1
|
有组织犯罪、带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和流氓恶势力犯罪的特征及其认定 |
胡敏
万富海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
2001 |
6
|
|
2
|
质疑“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概念 |
郭柏林
|
《河南社会科学》
|
2004 |
1
|
|
3
|
我国当前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成因与控制 |
方政军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6
|
|
4
|
黑社会性质犯罪和防治对策 |
倪瑞平
程培良
柯葛壮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5
|
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成因分析 |
田宏杰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6
|
近年来黑社会犯罪研究综述 |
李贤华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0 |
|
7
|
中国黑社会势力研究 |
朱力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3
|
|
8
|
警惕黑社会势力滋长! |
孙辉
吴孟拴
|
《社会》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9
|
当前团伙犯罪的特点 |
蔡勤禹
|
《社会》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0
|
对广东省团伙犯罪趋向预测 |
张少铨
吴多礼
傅强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0 |
|
11
|
黑社会组织的特征 |
韩树凯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0 |
|
12
|
有组织犯罪的特征及刑法完善 |
吴忆萍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3
|
社会稳定:成因与对策 |
伍大荣
|
《社会》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14
|
绑架犯罪初探 |
赵久江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0 |
|
15
|
政法工作如何应对入世的挑战 |
程世华
|
《求实》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6
|
形势严峻 治亦有方——邵阳治乱的启示 |
马长生
|
《社会》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7
|
在“南霸天”的背后 |
周延明
|
《重庆社会科学》
|
1994 |
0 |
|
18
|
黑色少年之忧 |
本刊编辑部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0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