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组合带阻滤波器与样本熵的科氏流量计挂壁故障检测方法
1
作者 思悦 张炎羿 +2 位作者 王丽洁 元振毅 李淑娟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140,共9页
测量管故障是影响和制约科氏流量计测量精度、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挂壁故障是科氏流量计服役过程中极易出现的测量管故障形式之一,挂壁故障的产生使科氏流量计物理刚性值发生变化,导致计量校准因子发生偏移,直接影响质量流量及... 测量管故障是影响和制约科氏流量计测量精度、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挂壁故障是科氏流量计服役过程中极易出现的测量管故障形式之一,挂壁故障的产生使科氏流量计物理刚性值发生变化,导致计量校准因子发生偏移,直接影响质量流量及其他流体信息的测量精度;另外,若挂壁故障不能及时被预警,则故障增长可能造成管道堵塞,严重时引发爆炸,造成重大工业安全事故。因此,检测科氏流量计服役状态、识别测量管挂壁故障,是提高科氏流量计测量精度、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迫切需求。故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带阻滤波器与样本熵的挂壁故障检测方法。由于振动响应信号通常包含多种模态特征信号和干扰信号。组合带阻滤波器能有效滤除干扰信号并保留目标模态特征信号。通过计算不同状态下模态特征信号的样本熵,可充分利用其对信号动态变化的高度敏感性。故障发生时,信号复杂性显著增加,样本熵值随之变化,为故障诊断和评估提供可靠依据。通过对比正常与故障状态的样本熵值,可定量分析故障严重程度,实现流量计故障状态的有效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识别科氏流量计测量管的挂壁故障,且识别效果优于现有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氏流量计 组合带阻滤波器 样本熵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H型结构的太赫兹带阻滤波器
2
作者 陈祥雪 付子亲 +2 位作者 王凤超 陈进 杨晶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7-763,共7页
本文基于对称的类H型结构设计了一种超材料太赫兹带阻滤波器,这种H型结构的连续金属臂可以流通电流。利用电磁仿真软件CST Microwave Studio 2021研究了该滤波器的滤波特性。通过改变H型双臂间距臂长、周期长度、双H间距离等,确定了滤... 本文基于对称的类H型结构设计了一种超材料太赫兹带阻滤波器,这种H型结构的连续金属臂可以流通电流。利用电磁仿真软件CST Microwave Studio 2021研究了该滤波器的滤波特性。通过改变H型双臂间距臂长、周期长度、双H间距离等,确定了滤波器的几何参数。结果表明,该结构可实现偏振选择的功能,在y偏振条件下,滤波器在0.2~2.3 THz范围内没有明显的谐振峰,但透过率范围在-15到-3 dB之间。而在x偏振条件下,在中心频率1.34 THz处可获得FWHM带宽为0.15 THz的一个阻带,传输参数约为-30 dB。最后,采用微加工工艺制备了超材料滤波器样品以验证仿真结果,使用透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对样品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超材料 类H型结构 带阻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并网系统的两带阻滤波器高频振荡抑制方法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苓 陈燕东 +2 位作者 罗安 吕志鹏 陈智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42-2252,共11页
随着越来越多的逆变器在同一公共耦合点接入弱电网,多机与电网之间的阻抗耦合作用越来越严重,可能引起高频振荡,进一步加剧系统的不稳定。该文从逆变器输出阻抗的角度出发,指出逆变器输出阻抗在振荡频率处应设计得较高,而在其他频率处... 随着越来越多的逆变器在同一公共耦合点接入弱电网,多机与电网之间的阻抗耦合作用越来越严重,可能引起高频振荡,进一步加剧系统的不稳定。该文从逆变器输出阻抗的角度出发,指出逆变器输出阻抗在振荡频率处应设计得较高,而在其他频率处应设计得较低是实现振荡抑制的基本方法。为了实现所提出的基本方法,需要增加与原逆变器输出阻抗并联和串联的2个虚拟阻抗。为此,提出一种多机并联的两带阻滤波器高频振荡抑制方法,提高系统的整体阻尼。该方法在公共耦合点电压前馈和网侧电感电流反馈中引入带阻滤波器来达到并串联虚拟阻抗的实现形式。最后,实验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多逆变器并联 高频振荡 带阻滤波器 抗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并联接入弱电网的改进型带阻滤波器高频振荡的抑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苓 陈燕东 +1 位作者 罗安 怀坤山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79-2091,共13页
多机接入弱电网的同一公共耦合点时,多机与电网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是一个潜在威胁。传统的引入带阻滤波器的网侧电感电流反馈控制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多机并联的高频振荡,但会导致稳定性降低,甚至不稳定。为此,提出... 多机接入弱电网的同一公共耦合点时,多机与电网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是一个潜在威胁。传统的引入带阻滤波器的网侧电感电流反馈控制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多机并联的高频振荡,但会导致稳定性降低,甚至不稳定。为此,提出一种多机并联的改进型带阻滤波器高频振荡抑制方法,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地抑制多机并联的谐波电流流入电网,避免阻抗网络的高频振荡现象发生,而且能提高系统的相位裕度,保证系统在弱电网下具有足够的稳定和较好的动态性能。考虑改进型带阻滤波器的陷波深度和动态性能,选取合适的控制参数。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多逆变器并联 高频振荡 改进型带阻滤波器 抗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传输线的宽上通带窄带带阻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占平 杨博 +3 位作者 陈华 王亚非 王林智 孙伟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3-35,共3页
微波系统中常常采用窄带带阻滤波器抑制高功率发射机的非线性谐波输出和带通滤波器的寄生通带,其设计难点主要是如何消除其中心频率f0的三倍(3 f0)频处的寄生阻带问题。该文通过在平行耦合传输线滤波节开路端采用加载电容的方式,有效解... 微波系统中常常采用窄带带阻滤波器抑制高功率发射机的非线性谐波输出和带通滤波器的寄生通带,其设计难点主要是如何消除其中心频率f0的三倍(3 f0)频处的寄生阻带问题。该文通过在平行耦合传输线滤波节开路端采用加载电容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基于平行耦合传输线的窄带带阻滤波器在上通带3f0处具有寄生阻带的问题,展宽了该类带阻滤波器的上通带带宽,拓宽了其适用范围。采用该方法,研制了一个中心频率在5.3 GHz的窄带带阻滤波器,实测结果表明,该带阻滤波器具有良好的上通带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载电容 带阻滤波器 平行耦合传输线线 寄生 上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RLH传输线的带阻滤波器 被引量:9
6
作者 杜国宏 唐小宏 肖飞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4-66,70,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对偶复合左右手传输线(Dual Composite Right/Left-handed Transmission Line,D-CRLHTL)结构,该结构单元由T型缺陷地(T-shaped defected ground structure,T-DGS)结构以及矩形贴片短截线组成,基于对传输线单元结构传输特... 提出了一种新型对偶复合左右手传输线(Dual Composite Right/Left-handed Transmission Line,D-CRLHTL)结构,该结构单元由T型缺陷地(T-shaped defected ground structure,T-DGS)结构以及矩形贴片短截线组成,基于对传输线单元结构传输特性的全波仿真分析,设计了一款带阻滤波器。由于利用了基于T-DGS的D-CRLH传输线,该带阻滤波器具有较小的尺寸和更加陡峭的边沿特性。实验结果和仿真设计结果吻合较好:阻带中心频率为4.15GHz,插入损耗为30dB,3dB带宽为1.9GHz,20dB带宽为1.55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偶复合左右手传输线 缺陷地结构 带阻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带阻滤波器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曾喆昭 李仁发 刘建发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6期743-745,共3页
众所周知,传统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学习效率低。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在于人工神经元输出函数的同一化。本文提出的神经网络模型的主要特点是:用正交基函数作人工神经元的输出函数, 而且每个神经元的输出函数各不相同。该神经... 众所周知,传统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学习效率低。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在于人工神经元输出函数的同一化。本文提出的神经网络模型的主要特点是:用正交基函数作人工神经元的输出函数, 而且每个神经元的输出函数各不相同。该神经网络模型有效克服了传统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学习效率低的致命缺陷。本文还详细研究了FIR线性相位滤波器的幅频特性与余弦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的关系,给出了高阶带阻滤波器优化设计实例。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在高阶带阻滤波器设计中的有效性和优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幅频特性 优化设计 高阶带阻滤波器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带阻滤波器的结构与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曹良足 殷丽霞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5-917,925,共4页
为了抑制杂波,需要在通信系统中安装带阻滤波器。采用切比雪夫低通原型设计带阻滤波器,用介质同轴谐振器加载电容的结构实现串联谐振,用π型LC网络实现1/4波长传输线。采用高品质因数(Q)、高介微波介质材料制作了中心频率为933 MHz、阻... 为了抑制杂波,需要在通信系统中安装带阻滤波器。采用切比雪夫低通原型设计带阻滤波器,用介质同轴谐振器加载电容的结构实现串联谐振,用π型LC网络实现1/4波长传输线。采用高品质因数(Q)、高介微波介质材料制作了中心频率为933 MHz、阻带衰减大于40 dB的带阻滤波器,测试结果符合设计要求。滤波器具有体积小,性能稳定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阻滤波器 微波介质同轴谐振器 1/4波长传输线 π型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缺陷地结构带阻滤波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友俊 王振 李臣云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0-72,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缺陷地结构的带阻滤波器。该单元在现有各种形状的基础上,采用新的缺陷地结构,实现了带阻特性。该单元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性能优越,可进一步减小滤波器尺寸。文中对新型缺陷地结构单元的带阻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仿真模... 提出了一种新型缺陷地结构的带阻滤波器。该单元在现有各种形状的基础上,采用新的缺陷地结构,实现了带阻特性。该单元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性能优越,可进一步减小滤波器尺寸。文中对新型缺陷地结构单元的带阻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仿真模型,从理论和实验中得到最佳的性能。实现了有较宽阻带的周期性缺陷单元。能够有较宽的阻带。最终设计出实际带阻滤波器,并对产品进行了实际测量,得出与仿真相似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地结构 带阻滤波器 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结构的SIR双波段带阻滤波器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浩然 孙玉发 薛冬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1-204,共4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波段带阻滤波器结构,其中2个平行连接的λ/4开路线采用阶梯阻抗谐振器结构,来实现双波段带阻特性,耦合横截面采用城墙式的形状,使得整体结构变得紧凑、尺寸变小;仿真设计了阻带中心频率分别为0.9 GHz和2.4 GHz的...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波段带阻滤波器结构,其中2个平行连接的λ/4开路线采用阶梯阻抗谐振器结构,来实现双波段带阻特性,耦合横截面采用城墙式的形状,使得整体结构变得紧凑、尺寸变小;仿真设计了阻带中心频率分别为0.9 GHz和2.4 GHz的双波段带阻滤波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双波段带阻滤波器具有通带内插入损耗小、阻带特性良好且带外损耗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阻滤波器 阶梯抗谐振器 双波段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微机电系统的微型带阻滤波器(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闯 陈迪 +5 位作者 陈翔 刘景全 朱军 魏雯婕 魏泽勇 李宏强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44-1250,共7页
为了实现微机电系统微波信号滤波,开发了适用于微机电系统的小尺寸左右手复合传输线微波带阻滤波器,对该滤波器的原理、结构特点、加工工艺等进行了研究。根据左手材料理论,介绍了具有蛇形槽单元的滤波器结构。以蛇形槽结构的一个单元为... 为了实现微机电系统微波信号滤波,开发了适用于微机电系统的小尺寸左右手复合传输线微波带阻滤波器,对该滤波器的原理、结构特点、加工工艺等进行了研究。根据左手材料理论,介绍了具有蛇形槽单元的滤波器结构。以蛇形槽结构的一个单元为例,对比传统插指电容左手单元结构,提取了蛇形槽的等效电路,并分析了蛇形槽结构单元的优点,即在相同的面积内,可以获得更大的等效电路参数。最后,结合溅射、光刻、电铸、刻蚀等MEMS技术,设计了器件的加工工艺。使用MEMS工艺,加工了主体尺寸5mm×7mm的器件。相移常数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高频带部分(2.1~5.2GHz)的相移常数为负(左手区) ,相速度与群速度方向相反,左手区的相对带宽为82.7%。结果显示,与其他设计相比,本文设计的器件尺寸小,左手区的相对带宽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左右手复合传输线 带阻滤波器 左手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交指电容加载环谐振器的微带带阻滤波器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毅 章文勋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9-913,共5页
提出了一种交指电容加载环谐振器(IDCLLR),与同尺寸的开环谐振器(SRR)相比,具有更多的设计参数、更低的谐振频率和更大的动态范围,因而使得设计更加灵活、也更适于器件小型化。随后提出两种基于IDCLLR的亚波长微带带阻滤波器结构:第一... 提出了一种交指电容加载环谐振器(IDCLLR),与同尺寸的开环谐振器(SRR)相比,具有更多的设计参数、更低的谐振频率和更大的动态范围,因而使得设计更加灵活、也更适于器件小型化。随后提出两种基于IDCLLR的亚波长微带带阻滤波器结构:第一种是由一对IDCLLR磁耦合到50欧姆微带传输线构成的滤波器,获得0.39%(-10 dB)的窄的阻带;第二种是由一个IDCLLR磁耦合到U形微带传输线中构成的滤波器,由于增强耦合而获得2.4%的较宽且深的阻带。文中给出了它们的全波仿真和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电磁材料 交指电容加载环谐振器 带阻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通道带阻滤波器谐波分析与抗混叠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品群 顾燊 +1 位作者 宋树祥 岑明灿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89,共9页
N通道带阻滤波器的谐波混叠干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对其抗混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首先采用伴随网络方法,推导出输入电压到电容采样电压的传递函数,简化了谐波传递函数的计算过程。然后推导出N通道带阻滤波器的完整谐波传... N通道带阻滤波器的谐波混叠干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对其抗混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首先采用伴随网络方法,推导出输入电压到电容采样电压的传递函数,简化了谐波传递函数的计算过程。然后推导出N通道带阻滤波器的完整谐波传递函数,并采用电路仿真加以验证。在UMC110 CMOS工艺环境下,通过分析滤波器参数对谐波混叠的影响,得出适当增加通道数或增大电容值可有效抑制谐波混叠干扰的结论。仿真结果显示,当通道数为16、电容值为50 pF时,滤波器的最大谐波混叠能控制在-27 dB以下,具备良好抗混叠效果。同时提出一种N通道带阻滤波器与前置选频器件级联的设计方案以消除谐波混叠,前置器件截止频率应小于N-1倍的N通道滤波器中心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通道滤波器 带阻滤波器 开关电容 谐波 谐波混叠 伴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GS的新型宽带带阻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猛 李民权 +2 位作者 荣波 丁友 常海星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57-259,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开口谐振环(SRR)新型宽带带阻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通过在地板开SRR环,实现缺陷地结构(DGS),并在金属接地板与传输线之间添加金属圆柱进行耦合,实现宽带带阻特性。采用高频仿真软件HFSS进行仿真,研究了金属柱耦合对宽带带... 提出了一种基于开口谐振环(SRR)新型宽带带阻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通过在地板开SRR环,实现缺陷地结构(DGS),并在金属接地板与传输线之间添加金属圆柱进行耦合,实现宽带带阻特性。采用高频仿真软件HFSS进行仿真,研究了金属柱耦合对宽带带阻滤波器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3个SRR缺陷地结构单元级联的带阻滤波器。结果表明,带内最大阻带深度达到55d B,-10d B的阻带宽度达3GHz(5.6~8.6GHz),相对带宽为42%,通带插损不大于1.3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R DGS 带阻滤波器 金属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锑化铟的可调超材料太赫兹带阻滤波器(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育堃 魏仁霄 +1 位作者 马秀荣 马颖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1-265,275,共6页
提出了一种工作在太赫兹频段,基于半导体材料锑化铟的超材料带阻滤波器.由于锑化铟材料介电常数的特性,该滤波器的谐振频率能够进行温度调节.同时,通过有限积分法和等效LMC电路模型分析了滤波器的几何参数对其谐振频率的影响,这两种方... 提出了一种工作在太赫兹频段,基于半导体材料锑化铟的超材料带阻滤波器.由于锑化铟材料介电常数的特性,该滤波器的谐振频率能够进行温度调节.同时,通过有限积分法和等效LMC电路模型分析了滤波器的几何参数对其谐振频率的影响,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温度的取值范围是220~350K时,滤波器的谐振频率能够从0.91 THz动态调节到1.28 THz,并且其阻带谐振频率的透射系数能够有限地被抑制.该滤波器的传输特性在30°入射角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设计的可调超材料带阻滤波器将在太赫兹无线通信、传感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阻滤波器 超材料 锑化铟 太赫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FDTD的新颖DGS带阻滤波器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涛斌 邹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8期1-3,39,共4页
缺陷接地结构(DGS)作为频率选择表面(FSS)的一类,在电磁领域应用广泛。提出了一种新颖结构单元的DGS频率选择表面,可以用来实现带阻滤波器(BEF)。Crank-Nicolson FDTD(CN-FDTD)是一种无条件稳定的FDTD,在时间步长取值远大于Courant-Frie... 缺陷接地结构(DGS)作为频率选择表面(FSS)的一类,在电磁领域应用广泛。提出了一种新颖结构单元的DGS频率选择表面,可以用来实现带阻滤波器(BEF)。Crank-Nicolson FDTD(CN-FDTD)是一种无条件稳定的FDTD,在时间步长取值远大于Courant-Friedrich-Levy(CFL)稳定性条件时,CN-FDTD仍然稳定而且可靠。利用CN-FDTD对该结构进行了精确的数值计算,研究了参数l、参数g和周期单元数n对这种带阻滤波器滤波特性的影响。随着参数l的增大、参数g的减小和周期单元数n的增大,带阻滤波器的滤波特性越好。这些有益的结论能为这种新颖DGS带阻滤波器的分析和设计提供有力的指导。讨论了CN-FDTD的误差项,随着时间步长的增大,其误差也会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接地结构 频率选择表面 Crank-Nicolson时域有限差分法(CN-FDTD) 带阻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窄带SIR带阻滤波器的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加兴 王锡良 游鑫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2-755,共4页
介绍了嵌入式并联λg/4(λg为波长)的开路支节的基本结构与特性。采用带状线,设计了一款中心频率为2.46GHz、阻带宽度50MHz、最大阻带衰减为60dB的三阶嵌入式并联开路支节窄带带阻滤波器。与传统的并联开路支节带阻滤波器相比,嵌入式并... 介绍了嵌入式并联λg/4(λg为波长)的开路支节的基本结构与特性。采用带状线,设计了一款中心频率为2.46GHz、阻带宽度50MHz、最大阻带衰减为60dB的三阶嵌入式并联开路支节窄带带阻滤波器。与传统的并联开路支节带阻滤波器相比,嵌入式并联开路支节带阻滤波器的横向尺寸减小,结构紧凑。采用阶梯阻抗谐振器(SIR)结构,按相同指标设计了一款三阶嵌入式SIR窄带带阻滤波器。与嵌入式并联开路支节带阻滤波器相比,嵌入式SIR带阻滤波器结构更为紧凑,纵向尺寸缩小约17.5%,并具有更好的谐波抑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并联开路支节 阶梯抗谐振器 带阻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偶复合左右手单元小型化带阻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文 逯科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5-29,共5页
提出了基于对偶复合左右手(Double Composite Right/Left-Handed Cell,DCRLH)单元的小型化带阻滤波器设计方案。通过对DCRLH单元等效电路模型的理论分析证明该结构在平衡状态下左右手通带无法合并,具有天然的带阻特性。对DCRLH微带形式... 提出了基于对偶复合左右手(Double Composite Right/Left-Handed Cell,DCRLH)单元的小型化带阻滤波器设计方案。通过对DCRLH单元等效电路模型的理论分析证明该结构在平衡状态下左右手通带无法合并,具有天然的带阻特性。对DCRLH微带形式的结构参数进行了扫描分析,发现在准平衡状态下,阻带特性非常优良。基于上述研究结论,设计实现了带阻滤波器。该带阻滤波器性能优良,并且仅使用了一个DCRLH单元,尺寸紧凑。仿真测试结果证明了本文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偶复合左右手单元 小型化 参数扫描 带阻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环形双模谐振器实现的带阻滤波器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晓东 程崇虎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期46-49,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双模环形谐振器实现的带阻滤波器。该滤波器由一个对称的双模环形谐振器以及一段四分之一波长的平行耦合线组成。借助于在普通环形谐振器的两个相对边上添加一对小贴片,环形谐振器的两个简并谐振模式可以被可控的分离,从... 提出了一种利用双模环形谐振器实现的带阻滤波器。该滤波器由一个对称的双模环形谐振器以及一段四分之一波长的平行耦合线组成。借助于在普通环形谐振器的两个相对边上添加一对小贴片,环形谐振器的两个简并谐振模式可以被可控的分离,从而可以构成带阻滤波器的工作频带。平行耦合线的作用是为了对双模谐振器进行馈电,同时也被用做两端口间的阻抗变换器。在理论分析之后,利用平面PCB工艺设计制作了滤波器样品,并对其进行了测量,进一步证明这种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谐振器 带阻滤波器 环形谐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阻滤波器微带支节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田波 张永顺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5年第4期57-58,共2页
介绍了带阻滤波器的设计原理,从微带电路实现角度指出了各种窄频带带阻滤波器设计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微带带阻滤波器的电路形式和调谐支节,给出了调谐支节的最佳设计方法和最佳调谐带宽;并比较了串联支节与耦合线微带结构的滤波特性,... 介绍了带阻滤波器的设计原理,从微带电路实现角度指出了各种窄频带带阻滤波器设计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微带带阻滤波器的电路形式和调谐支节,给出了调谐支节的最佳设计方法和最佳调谐带宽;并比较了串联支节与耦合线微带结构的滤波特性,所得结果可用于指导电路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阻滤波器 支节 变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