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血供溃变神经游离移植的肌电图及组织学实验观察
1
作者 于绍斌 邸旭辉 +3 位作者 白国芳 白雪 梁俊花 朱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677-680,共4页
目的:探讨带血供的溃变神经游离移植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实验用Wistar大鼠120只,以尺神经桥接正中神经缺损,根据尺神经血供及神经的溃变周期的不同随机分为带血供组和不带血供神经移植组共6组。分别于术后第4、8、12周... 目的:探讨带血供的溃变神经游离移植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实验用Wistar大鼠120只,以尺神经桥接正中神经缺损,根据尺神经血供及神经的溃变周期的不同随机分为带血供组和不带血供神经移植组共6组。分别于术后第4、8、12周在移植尺神经的中段和正中神经远端取材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和电镜观察,第8、12周进行神经电生理测定。结果:有髓神经恢复率计算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各时间段带血供组均优于不带血供组,8周时带血供组间或不带血供组间比较都是健康神经移植组有髓神经恢复率最好。电镜观察:带血供的溃变1周神经轴突生长最好。结论:溃变1周的神经与健康神经移植轴突再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带血供溃变神经移植优于不带血供的溃变神经,带血供的短期溃变神经可以用来代替健康神经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溃变神经游离移植 肌电图 组织 实验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及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熊艳 叶啟发 +1 位作者 孔凡华 郭晖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5-433,共9页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CTA)是一门新兴的用于治疗功能性组织或肢体缺损的移植学科,由于绝大多数CTA移植物为带血管的移植物,因此也称为带血管的复合组织移植(VCA)。CTA/VCA的移植物包含同种异体的皮肤、皮下组织、骨骼、肌肉、神经和血...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CTA)是一门新兴的用于治疗功能性组织或肢体缺损的移植学科,由于绝大多数CTA移植物为带血管的移植物,因此也称为带血管的复合组织移植(VCA)。CTA/VCA的移植物包含同种异体的皮肤、皮下组织、骨骼、肌肉、神经和血管等两种或多种组织结构成分。由于大多数CTA/VCA移植物中带有皮肤组织,而皮肤组织是抗原性最强的免疫成分,移植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是导致CTA/VCA移植失败及其移植物失功的首要障碍,因此CTA/VCA移植物中的皮肤排斥反应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成为首要的关注点。本文就CTA/VCA的排斥反应等病理学特征、2007年Banff诊断标准及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CTA/VCA的排斥反应及其他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CTA) 管的复合组织移植(vca) 组织检查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 C4d染色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 供者特异性抗体(D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三期行带蒂腓骨瓣重建足弓术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3
3
作者 隋海云 孙新君 马玉凤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8-41,共4页
对1例足踝部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合并高凝血症、多重耐药菌感染、急性肝功能损伤患儿行三期带蒂腓骨瓣重建足弓术。护理重点包括:高凝血症采用集束化护理,严密监控血栓与出血的发生;创面水疗换药法控制感染,持续高热的有效护理,积极预防... 对1例足踝部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合并高凝血症、多重耐药菌感染、急性肝功能损伤患儿行三期带蒂腓骨瓣重建足弓术。护理重点包括:高凝血症采用集束化护理,严密监控血栓与出血的发生;创面水疗换药法控制感染,持续高热的有效护理,积极预防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指导落实正确供区皮瓣扩张训练方法,采用皮区分区观察法密切观察皮瓣血运情况,及早发现血管危象;实施综合镇痛护理措施,加强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干预。结果患儿保肢成功,足踝部创面愈合,外观满意,踝关节活动评价为优。随访18个月,患儿可完成穿鞋、行走、跑、跳等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足踝复合组织缺损 高凝 多重耐药菌感染 水疗 蒂腓骨瓣 皮瓣扩张训练 足弓重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骨髓移植加速部分清髓受体的造血系统重建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玉芝 吴燕虹 +3 位作者 张斌 唐建兵 程飚 陈建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94-1498,共5页
目的利用带血管骨髓移植方法,同时移植骨髓细胞和其天然的微环境以加速重建部分清髓大鼠的造血系统。方法以前期构建的大鼠股骨移植模型作为骨髓的载体,将其移植给经5 Gy放射清髓的同品系Lewis大鼠,通过血常规、脾指数测定、骨髓细胞计... 目的利用带血管骨髓移植方法,同时移植骨髓细胞和其天然的微环境以加速重建部分清髓大鼠的造血系统。方法以前期构建的大鼠股骨移植模型作为骨髓的载体,将其移植给经5 Gy放射清髓的同品系Lewis大鼠,通过血常规、脾指数测定、骨髓细胞计数、流式和组织病理等方法评估受体的造血恢复情况,并分别以静脉注射等量骨髓细胞或生理盐水作为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组。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带血管的骨髓和静注的骨髓均显著加速了部分清髓大鼠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恢复;脾脏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HE染色虽未见结构清晰的白髓,但可见大量淋巴小结和淋巴细胞;同样,骨髓HE染色也可见稀疏的骨髓细胞,而对照组骨髓基本被空泡性组织所取代;股骨和胫骨内骨髓细胞数也较对照组高一个数量级(P<0.05)。但以上各项指标带血管的骨髓移植与静脉骨髓移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带血管的骨髓移植加速部分清髓受体造血系统的重建,可以作为一种新的骨髓移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骨髓移植 重建 微环境 骨髓细胞移植 异体复合组织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保存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5
作者 李雨虹 赵闻雨 曾力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5-299,共5页
肢体再植和移植是挽救创伤性肢体离断的首选治疗方法,而安全有效的肢体保存是肢体再植和移植成功的关键。静态低温保存技术是目前肢体保存的金标准,但保存时间较短,已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随着近年来器官保存领域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保... 肢体再植和移植是挽救创伤性肢体离断的首选治疗方法,而安全有效的肢体保存是肢体再植和移植成功的关键。静态低温保存技术是目前肢体保存的金标准,但保存时间较短,已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随着近年来器官保存领域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保存技术如深低温冷冻保存、过冷保存和机械灌注保存等相继出现,但目前这些技术多应用于实体器官的保存,而在包括肢体在内的带血管的复合组织移植移植物保存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就静态低温保存及机械灌注保存在肢体保存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肢体保存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促进肢体再植和移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再植 肢体移植 肢体保存 管的复合组织移植 静态冷保存 深低温冷冻保存 过冷保存 机械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