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GC-IMS和HS-SPME-GC-MS技术探究带皮发酵对猕猴桃果酒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智博
张子涵
+2 位作者
何依璇
朱成林
胡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03-212,共10页
为探究带皮发酵对猕猴桃果酒挥发性风味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spectrometry,GC-I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
为探究带皮发酵对猕猴桃果酒挥发性风味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spectrometry,GC-I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技术结合感官评价对去皮发酵和带皮发酵两种前处理工艺下发酵猕猴桃果酒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GC-IMS和HS-SPME-GC-MS技术联用在猕猴桃果酒样品中共检测出124种挥发性物质,远高于单一技术所定性出的挥发性物质,表明多技术结合可以更为全面系统地表征猕猴桃果酒的风味特征。与去皮发酵相比,带皮发酵得到的猕猴桃果酒酯类和醛类的挥发性物质增加了13种,而酸类和酮类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减少了4种。其中,癸酸乙酯、正辛醛、己酸异戊酯、2-甲基乙基乙酸酯、戊酸乙酯、戊酸丁酯和左旋玫瑰醚的相对含量在带皮发酵的猕猴桃果酒中显著升高(P<0.05),3-辛醇和2,6-二甲基吡啶的相对含量显著降低(P<0.05)。感官评价结果显示带皮发酵组的猕猴桃果酒整体评分较高,特征香气突出,且在整体平衡性方面优于去皮发酵组。本研究表明带皮发酵前处理工艺可以提升猕猴桃果酒的风味品质,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猕猴桃果酒发酵工艺的优化和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果酒
带皮发酵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风味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带皮发酵对‘金艳’猕猴桃果醋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钟武
王腾腾
+3 位作者
张娜威
龚丽娟
余策
李二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74-81,共8页
以‘金艳’猕猴桃为原料,在乙醇发酵阶段分别进行带皮发酵和去皮发酵,再经乙酸发酵制得猕猴桃果醋,并对其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去皮发酵,带皮发酵对乙酸发酵过程和V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可以提高乙酸含量并降低蛋白质含量。在...
以‘金艳’猕猴桃为原料,在乙醇发酵阶段分别进行带皮发酵和去皮发酵,再经乙酸发酵制得猕猴桃果醋,并对其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去皮发酵,带皮发酵对乙酸发酵过程和V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可以提高乙酸含量并降低蛋白质含量。在果醋中,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相较鲜果均有显著降低,酒石酸含量则显著上升,带皮发酵可以进一步降低酒石酸和柠檬酸含量。此外,带皮发酵还可以显著提高果醋中总黄酮、总酚含量。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结果表明带皮发酵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挥发性成分含量和增加其种类,赋予果醋更加饱满丰富的香味特征,其结果也与电子鼻测定结果一致,不同样品之间香气特性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金艳’
果醋
带皮发酵
品质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法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葡萄酒带皮发酵过程中的加糖量小议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军翔
龙江
+1 位作者
黄钦
何晓群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1999年第1期48-48,51,共2页
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要给葡萄浆添加蔗糖以补足酒度。对于清汁发酵,在正常情况下,每升添加17克蔗糖可提高1%(V/V)的酒度,对于带皮发酵的红葡萄酒发酵液(葡萄浆),资料上介绍经验数值为每升添加18克蔗糖可...
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要给葡萄浆添加蔗糖以补足酒度。对于清汁发酵,在正常情况下,每升添加17克蔗糖可提高1%(V/V)的酒度,对于带皮发酵的红葡萄酒发酵液(葡萄浆),资料上介绍经验数值为每升添加18克蔗糖可提高1%(V/V)的酒精度。而在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葡萄酒
带皮发酵
发酵
加糖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工艺处理对野生猕猴桃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46
4
作者
陈红梅
王沙沙
+2 位作者
尹何南
董喆
袁春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3-240,共8页
分别对野生猕猴桃进行清汁、混汁和带皮发酵处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不同酿造工艺野生猕猴桃酒的香气进行富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合酒的基本理化指标和感官评价比较不同工艺处理野生猕猴桃酒的品质...
分别对野生猕猴桃进行清汁、混汁和带皮发酵处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不同酿造工艺野生猕猴桃酒的香气进行富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合酒的基本理化指标和感官评价比较不同工艺处理野生猕猴桃酒的品质。结果表明:混汁发酵和带皮发酵可降低猕猴桃酒的总酸及挥发酸质量浓度,提高p H值,减少VC损失;带皮发酵的香气物质总量显著高于清汁和混汁发酵(P<0.05),且酒中的酯类、萜烯类、酮类物质质量浓度相对较高,但酸类物质质量浓度显著降低(P<0.05);不同工艺处理酒中特征香气有所差异,其感官香气也各具特色;带皮发酵酒的香气评分较高,猕猴桃品质特征香气突出;且在口感质量、口感浓度、口感纯正度、香气质量、香气浓度、香气纯正度及整体平衡性方面均优于清汁发酵和混汁发酵。因此,带皮发酵工艺可一定程度提高野生猕猴桃酒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猕猴桃酒
清汁
发酵
带皮发酵
混汁
发酵
感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兰地原料葡萄酒的加工
被引量:
7
5
作者
王晓红
姜忠军
王霞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1年第3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白兰地
原料
葡萄酒
加工方法
分离
发酵
带皮发酵
自然
发酵
酵母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C-IMS和HS-SPME-GC-MS技术探究带皮发酵对猕猴桃果酒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智博
张子涵
何依璇
朱成林
胡滨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03-212,共10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20YFN0147)
四川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4NSFSC0700)
+2 种基金
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项目
四川旅游学院烹饪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PRKX2020Z03)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YN2022112)。
文摘
为探究带皮发酵对猕猴桃果酒挥发性风味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spectrometry,GC-I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技术结合感官评价对去皮发酵和带皮发酵两种前处理工艺下发酵猕猴桃果酒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GC-IMS和HS-SPME-GC-MS技术联用在猕猴桃果酒样品中共检测出124种挥发性物质,远高于单一技术所定性出的挥发性物质,表明多技术结合可以更为全面系统地表征猕猴桃果酒的风味特征。与去皮发酵相比,带皮发酵得到的猕猴桃果酒酯类和醛类的挥发性物质增加了13种,而酸类和酮类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减少了4种。其中,癸酸乙酯、正辛醛、己酸异戊酯、2-甲基乙基乙酸酯、戊酸乙酯、戊酸丁酯和左旋玫瑰醚的相对含量在带皮发酵的猕猴桃果酒中显著升高(P<0.05),3-辛醇和2,6-二甲基吡啶的相对含量显著降低(P<0.05)。感官评价结果显示带皮发酵组的猕猴桃果酒整体评分较高,特征香气突出,且在整体平衡性方面优于去皮发酵组。本研究表明带皮发酵前处理工艺可以提升猕猴桃果酒的风味品质,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猕猴桃果酒发酵工艺的优化和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关键词
猕猴桃果酒
带皮发酵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风味组学
Keywords
kiwifruit wine
fermentation using whole fruit
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flavoromics
分类号
TS2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带皮发酵对‘金艳’猕猴桃果醋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钟武
王腾腾
张娜威
龚丽娟
余策
李二虎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74-8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1947)。
文摘
以‘金艳’猕猴桃为原料,在乙醇发酵阶段分别进行带皮发酵和去皮发酵,再经乙酸发酵制得猕猴桃果醋,并对其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去皮发酵,带皮发酵对乙酸发酵过程和V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可以提高乙酸含量并降低蛋白质含量。在果醋中,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相较鲜果均有显著降低,酒石酸含量则显著上升,带皮发酵可以进一步降低酒石酸和柠檬酸含量。此外,带皮发酵还可以显著提高果醋中总黄酮、总酚含量。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结果表明带皮发酵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挥发性成分含量和增加其种类,赋予果醋更加饱满丰富的香味特征,其结果也与电子鼻测定结果一致,不同样品之间香气特性有较大差异。
关键词
猕猴桃
‘金艳’
果醋
带皮发酵
品质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法
电子鼻
Keywords
kiwifruit
’Jinyan’cultivar
fruit vinegar
fermentation with peel
quality analysi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electronic nose
分类号
TS264.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葡萄酒带皮发酵过程中的加糖量小议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军翔
龙江
黄钦
何晓群
机构
西北农大葡萄酒学院
四川攀枝花恩威酒业公司
出处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1999年第1期48-48,51,共2页
文摘
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要给葡萄浆添加蔗糖以补足酒度。对于清汁发酵,在正常情况下,每升添加17克蔗糖可提高1%(V/V)的酒度,对于带皮发酵的红葡萄酒发酵液(葡萄浆),资料上介绍经验数值为每升添加18克蔗糖可提高1%(V/V)的酒精度。而在此...
关键词
红葡萄酒
带皮发酵
发酵
加糖量
分类号
TS262.6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工艺处理对野生猕猴桃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46
4
作者
陈红梅
王沙沙
尹何南
董喆
袁春龙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
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3-240,共8页
基金
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项目(K3360216017)
文摘
分别对野生猕猴桃进行清汁、混汁和带皮发酵处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不同酿造工艺野生猕猴桃酒的香气进行富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合酒的基本理化指标和感官评价比较不同工艺处理野生猕猴桃酒的品质。结果表明:混汁发酵和带皮发酵可降低猕猴桃酒的总酸及挥发酸质量浓度,提高p H值,减少VC损失;带皮发酵的香气物质总量显著高于清汁和混汁发酵(P<0.05),且酒中的酯类、萜烯类、酮类物质质量浓度相对较高,但酸类物质质量浓度显著降低(P<0.05);不同工艺处理酒中特征香气有所差异,其感官香气也各具特色;带皮发酵酒的香气评分较高,猕猴桃品质特征香气突出;且在口感质量、口感浓度、口感纯正度、香气质量、香气浓度、香气纯正度及整体平衡性方面均优于清汁发酵和混汁发酵。因此,带皮发酵工艺可一定程度提高野生猕猴桃酒的品质。
关键词
野生猕猴桃酒
清汁
发酵
带皮发酵
混汁
发酵
感官分析
Keywords
wild kiwifruit wines
clear juice fermentation
cloudy juice fermentation
fermentation with skins
sensory analysis
分类号
TS26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兰地原料葡萄酒的加工
被引量:
7
5
作者
王晓红
姜忠军
王霞
机构
张裕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张裕集团公司白兰地技术科
出处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1年第3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白兰地
原料
葡萄酒
加工方法
分离
发酵
带皮发酵
自然
发酵
酵母
发酵
分类号
TS262.6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GC-IMS和HS-SPME-GC-MS技术探究带皮发酵对猕猴桃果酒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杨智博
张子涵
何依璇
朱成林
胡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带皮发酵对‘金艳’猕猴桃果醋品质的影响
钟武
王腾腾
张娜威
龚丽娟
余策
李二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红葡萄酒带皮发酵过程中的加糖量小议
张军翔
龙江
黄钦
何晓群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工艺处理对野生猕猴桃酒品质的影响
陈红梅
王沙沙
尹何南
董喆
袁春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白兰地原料葡萄酒的加工
王晓红
姜忠军
王霞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