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剪切波速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纤维化分期上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
作者 邱梅 胡萍香 +7 位作者 周大桥 童光东 唐海鸿 高辉 贺劲松 郑颖俊 陈亮 占伯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07-409,共3页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肝纤维化分期与肝剪切波速之间的关系,提供慢性HBV携带者肝纤维化判断的无创性预测指标。方法对118例临床诊断为慢性HBV携带者的患者进行肝活组织检查,再使用西门子超声的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RFI...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肝纤维化分期与肝剪切波速之间的关系,提供慢性HBV携带者肝纤维化判断的无创性预测指标。方法对118例临床诊断为慢性HBV携带者的患者进行肝活组织检查,再使用西门子超声的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RFI)分别测定肝脏的剪切波速,以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比较各纤维化分期与肝剪切波速之间的关系,同时把可能与其有关系的因素如年龄、性别、病程、ALT水平、体重指数(BMI)、HBVDNA定量、炎症活动度(G)等代入Logistic回归方程式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正常对照者比较,肝纤维化不同分期之间剪切波速单向方差分析差异显著(F=25.452,P=0.000),肝剪切波速与病理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肝剪切波速对S3的诊断价值最高(ROC:0.9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病程和年龄可影响测得的肝剪切波速。结论肝剪切波速可做为一种无创的预测临床诊断为慢性HBV携带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病原状态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声脉冲辐射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邓国防 孙丽珍 +2 位作者 雷建平 吴于青 叶虹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肝损伤发生情况,及拉米夫定使用的疗程和疗效。方法将江西省胸科医院治疗前肝功能正常的初治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携带者14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肝损伤发生情况,及拉米夫定使用的疗程和疗效。方法将江西省胸科医院治疗前肝功能正常的初治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携带者14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拉米夫定治疗组73例(失访4例,69例获得随访)和对照组69例(失访6例,63例获得随访)。对照组抗结核治疗至满疗程后停药,拉米夫定治疗组在使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至18个月后停药,两组患者均随访24个月,定期检测肝功能,对两组患者不同时期肝损伤率、总肝损伤率、死亡率、HBV-DNA阴转率、结核病治愈率及失败率进行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7。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拉米夫定治疗组患者4周内肝损伤率、总肝损伤率、死亡率分别为4.3%(3/69)、20.3%(14/69)、0.0%(0/69),均低于对照组[19.0%(12/63)、49.2%(31/63)、7.9%(5/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064,P=0.007;X2=15.176,P=0.0001;Fisher确切概率法,P=0.023)。抗结核治疗结束时和随访结束时,拉米夫定治疗组患者HBVDNA阴转率E24.6%(17/69)、21.7%(15/69)]均高于对照组[3.2%(2/63)、3.2%(2/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311,P=0.0005;X2=10.115,P=0.001)。拉米夫定治疗组患者结核病治愈率(89.9%,62/69)高于对照组(73.0%,4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77,P=0.012);治疗失败率(4.3%,3/69)低于对照组(17.5%,11/63),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5.972,P=0.015)。结论应用拉米夫定可降低慢性HBV携带者眼用抗结核药物所导致的肝损伤,使用18个月后停用相对安全,可为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携带者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N 药物疗法 肝炎 乙型 带病原状态 拉米夫定 抗结核药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比夫定对HBV携带者病毒血清学和肝脏病理学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傅茂英 顾雪峰 +2 位作者 常峰 张伟 季雪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15-516,526,共3页
目的观察HBV携带者经替比夫定治疗后病毒血清学和肝脏病理学的改变情况。方法将42例HBV携带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单用替比夫定100 mg/d口服,疗程一年以上,对照组单用苦参素胶囊口服,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肝脏病理组织学... 目的观察HBV携带者经替比夫定治疗后病毒血清学和肝脏病理学的改变情况。方法将42例HBV携带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单用替比夫定100 mg/d口服,疗程一年以上,对照组单用苦参素胶囊口服,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肝脏病理组织学及HBVM、HBVDNA、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肝组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组织炎症活动指数由治疗前的(7.8±3.8)分下降至治疗后的(4.5±4.2)分(t=7.358,P<0.01),HBVM、HBVDNA、血清纤维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也显著改善(P<0.01或<0.05)。结论替比夫定对HBV携带者近期疗效显著,临床上肝功能正常的HBV携带者可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带病原状态 肝炎抗体 乙型 肝炎抗原 乙型 替比夫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组织病理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朱陇东 袁宏 陈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33-634,63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肝组织病理特点及与血清HBV DNA、HbeAg、Hbe-Ab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56例ASC进行肝组织活检病理检查及血清HBV DNA、HBV-maker定量测定。结果 71%(40/56)发生程度不等炎症病理改变,大部分为... 目的探讨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肝组织病理特点及与血清HBV DNA、HbeAg、Hbe-Ab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56例ASC进行肝组织活检病理检查及血清HBV DNA、HBV-maker定量测定。结果 71%(40/56)发生程度不等炎症病理改变,大部分为轻度改变,28%(16/56)发生程度不等纤维化病理改变,大部分病理诊断为轻度,极少部分为中度和重度,3%(2/56)达G3以上。ASC中血清HBV DNA复制水平与肝脏病理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无相关性。HbeAg阴性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显著高于阳性组。结论 ASC患者中大部分存在轻度炎症改变,个别患者出现程度较重的纤维化改变或早期肝硬化病理改变,HbeAg阴性的ASC病理改变较HbeAg阳性者严重,并且肝脏病理与血清HBV DNA载量之间并无相关性,所以对这些患者仅仅定期检测肝功能及病毒载量,可能会掩盖部分患者病情进展,所以尽可能应对ASC及早行肝活检,及时判断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并指导抗病毒治疗,这是其他检查不能替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带病原状态 活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病房蟑螂侵害及其带菌状况 被引量:6
5
作者 夏玉珍 董建元 +1 位作者 姚慧琳 王春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目的了解某医院病房楼(1—11层)蟑螂侵害及其带菌状况,为开展蟑螂综合防治,消除蟑螂对医疗环境的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测法和粘捕法进行蟑螂侵害的调查。从每层楼粘捕到的蟑螂中随机挑选5只为一组,共11组,按常规检验方法进行细... 目的了解某医院病房楼(1—11层)蟑螂侵害及其带菌状况,为开展蟑螂综合防治,消除蟑螂对医疗环境的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测法和粘捕法进行蟑螂侵害的调查。从每层楼粘捕到的蟑螂中随机挑选5只为一组,共11组,按常规检验方法进行细菌培养分离、血清学鉴定和生化试验。结果调查一栋病房楼228间房屋,目测蟑迹阳性房间171间,蟑迹阳性间率为75.00%。布粘蟑纸191张,阳性80张,共粘捕蟑螂243只,纸测蟑螂侵害率为41.88%,蟑螂密度为1.27只/张。11组蟑螂体表、体内均检出条件致病菌,所检出的病原菌主要为变形杆菌属(14株)、肺炎克雷伯菌(11株)、大肠埃希菌(7株)、聚团肠杆菌(8株)、铜绿假单胞菌(5株)、鲍曼不动杆菌(3株)。结论蟑螂是医院物表环境污染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定期杀灭蟑螂,适时地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蟑螂 环境卫生 医院感染 条件致病菌 带病原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组织病理与血清学指标关系的探讨
6
作者 周秀云 陈英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08-509,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与血清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对50例HBV携带者进行肝穿刺取肝组织送病理,研究病理结果与血清学指标的关系。结果 26例HBeAg阳性患者中,全部为HB-VDNA阳性,其中肝组织病理显示6例为G3S1,全为40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与血清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对50例HBV携带者进行肝穿刺取肝组织送病理,研究病理结果与血清学指标的关系。结果 26例HBeAg阳性患者中,全部为HB-VDNA阳性,其中肝组织病理显示6例为G3S1,全为40岁以上的患者,12例G2S1,有1例40岁以上患者,8例为G2S0。18例抗HBe阳性患者中,有12例HBVDNA阳性患者,其中肝组织病理显示6例为G2S1,(有2例40岁以上),6例为G2S0,有6例HBVDNA阴性患者,其中5例为G2S0,1例为G1S0。6例HBeAg与抗HBe均阴性的患者中,有HBVDNA阳性4例,其中2例为G2S1,2例为G2S0。HBVDNA阴性2例,其中1例为G2S1,1例为G2S0。结论 40岁以下的HBV携带者肝穿均指示有程度不等的炎症和有或无肝纤维化,且炎症程度和肝纤维化程度与HB-VDNA高低不成正比,无明确关系,与HBeAg是否阳性也无正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带病原状态 肝炎抗体 乙型 肝炎抗原 乙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房环境细菌监测在烧伤治疗的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徐俊赐 郑秀先 +1 位作者 谢晞衷 陈国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93-394,共2页
目的 :探讨烧伤病房环境细菌与烧伤创面感染菌的关系 ,指导烧伤治疗前瞻性用药。方法 :1997年 10月~ 1999年 6月对烧伤病房空气、医护人员外露手部以及烧伤创面感染菌进行每周 1次细菌检测。按卫生部颁布的《消毒卫生系列标准》采集空... 目的 :探讨烧伤病房环境细菌与烧伤创面感染菌的关系 ,指导烧伤治疗前瞻性用药。方法 :1997年 10月~ 1999年 6月对烧伤病房空气、医护人员外露手部以及烧伤创面感染菌进行每周 1次细菌检测。按卫生部颁布的《消毒卫生系列标准》采集空气标本 918个 ,创面分泌物标本 40 9个 ,医护人员手采样标本 2 38个 ,送细菌培养分类。结果 :病房空气标本检出致病和条件致病菌 14 7例次共 2 2个菌种 ,医护人员的手检出 6 2例次共 10个菌种 ,创面分泌物检出 10 6例次共 2 1个菌种。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金葡菌为主要感染菌 ,占 5 0 94% ,也是空气和医护人员外露手部主要检出菌 ,占 34 6 9%和 6 2 90 % ,三者之间有显著相关。结论 :空气和医务人员手部携带菌与创面感染菌密切相关 ,并随时间延伸而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病房 空气微生物学 医务人员 带病原状态 细菌监测 烧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临床结核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涵飞 赵雁林 徐彩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808-813,共6页
亚临床结核病是处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与活动性结核病之间的一种疾病状态,早期发现和干预可降低其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对改善预后和阻断其传播有积极意义。作者就目前已报道的亚临床结核病定义、临床特征、传播力、发病机制、... 亚临床结核病是处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与活动性结核病之间的一种疾病状态,早期发现和干预可降低其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对改善预后和阻断其传播有积极意义。作者就目前已报道的亚临床结核病定义、临床特征、传播力、发病机制、生物标志物、筛查和诊断方法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明确当前亚临床结核病的研究进展和挑战,为我国加速亚临床结核病相关研究及探索更为有效的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带病原状态 疾病特征 生物学标记 综述文献(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