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适合长距离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国梅 金秋春 史军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61-1665,共5页
针对长距离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耗不均、易出现"热区"等问题,提出一种适合长距离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的能量高效的路由协议ERPLDB。ERPLDB协议通过网络能耗模型中的能量消耗公式计算出各个簇的网络节点平均能耗,并... 针对长距离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耗不均、易出现"热区"等问题,提出一种适合长距离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的能量高效的路由协议ERPLDB。ERPLDB协议通过网络能耗模型中的能量消耗公式计算出各个簇的网络节点平均能耗,并使各个簇内的网络节点平均能耗近似相等来进行非均匀分簇,使越靠近Sink节点的簇规模越小,从而有更多的能量转发远程簇传输过来的数据,尽量减少"热区"问题的出现。仿真结果表明,ERPLDB协议能均衡长距离带状网络的能量消耗、有效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长距离带状网络 路由协议 ERPLD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设计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32-136,共5页
带状网络的长带状特性会影响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性能,导致网络出现"热区"。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能量均衡的多跳路由协议CRLDB。该协议主要采用非均匀分簇的思想,引入备选簇首竞争半径的概念和相应的竞争策略,并加入最... 带状网络的长带状特性会影响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性能,导致网络出现"热区"。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能量均衡的多跳路由协议CRLDB。该协议主要采用非均匀分簇的思想,引入备选簇首竞争半径的概念和相应的竞争策略,并加入最优簇首个数、节点剩余能量和周围邻居节点个数的簇首选择机制,使节点的剩余能量和传输能量达到平衡。NS2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与LEACH和LEACH-C协议相比,CRLDB在网络的生存时间、整体能耗和基站收到的数据量这3个性能指标上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能更好地均衡网络的能量消耗,提高网络的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分簇 长距离带状网络 路由协议 CRLDB协议 簇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质量感知的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跨层优化
3
作者 姜华 何风行 +2 位作者 吴波 徐志广 张宏俊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12,共4页
提出一种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跨层协议设计和优化算法。把带状传感器网络的路由问题建模为优化问题,通过计算出最优节点转发概率,实现时延敏感数据的快速传输,时延非敏感数据传输时考虑节点能量均衡,使带状传感网具有多业务服务质量保... 提出一种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跨层协议设计和优化算法。把带状传感器网络的路由问题建模为优化问题,通过计算出最优节点转发概率,实现时延敏感数据的快速传输,时延非敏感数据传输时考虑节点能量均衡,使带状传感网具有多业务服务质量保障能力。经仿真和实际系统验证,本协议能提升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多业务并发情况下的主要性能指标,并延长网络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质量 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 跨层优化 能量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间歇性故障检测 被引量:5
4
作者 华昕佳 张帅 +1 位作者 李凤荣 赵鲁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9-124,129,共7页
针对用于事件检测的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间歇性故障检测易误判事件为故障,以及在高故障率区域误判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适合带状传感器网络的动态分布式故障检测算法。该算法基于分簇和决策扩散策略,在簇内找到正常的簇头,以此为参照... 针对用于事件检测的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间歇性故障检测易误判事件为故障,以及在高故障率区域误判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适合带状传感器网络的动态分布式故障检测算法。该算法基于分簇和决策扩散策略,在簇内找到正常的簇头,以此为参照判断簇成员的状态。利用间歇性故障和事件在时间域的特性,排除一部分故障节点成为簇头的可能性,使用空间相关性和动态时间弯曲的方法鉴别事件区域的正常节点和故障节点,从而筛选出正常的簇头。实验结果证明,在高故障率区域和事件区域,该算法能达到99%以上的检测精确度,5.5%以下的误判率,并且具有较低的能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 间歇性故障检测 时空相关性 事件检测 动态时间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线电路中十字交越不连续性的具有知识神经元的神经网络模型
5
作者 洪劲松 王秉中 钟晓征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27,共4页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三层神经网络 ,即隐蔽层具有知识神经元的神经网络 (NNKBN)模拟带状线电路中的十字交越不连续性。NNKBN模型由一组全波时域有限差分法产生的仿真数据进行训练而建立。数值实验表明NNKBN模型在许多方面优于传统的多层...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三层神经网络 ,即隐蔽层具有知识神经元的神经网络 (NNKBN)模拟带状线电路中的十字交越不连续性。NNKBN模型由一组全波时域有限差分法产生的仿真数据进行训练而建立。数值实验表明NNKBN模型在许多方面优于传统的多层感知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知识神经元 带状线 十字交越不连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围界防入侵的带状传感器网络路由机制
6
作者 陈鑫 李凤荣 +1 位作者 邢涛 王营冠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21,共4页
分析基于围界防入侵应用的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性。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簇路由机制。该路由机制利用局部信息来优化分簇机制和簇头选择机制,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感知范围的节点休眠方法,节省网络消... 分析基于围界防入侵应用的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性。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簇路由机制。该路由机制利用局部信息来优化分簇机制和簇头选择机制,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感知范围的节点休眠方法,节省网络消耗的能量。仿真结果表明:在带状传感器网络中,该路由机制与HEED算法相比在能量利用率和平均能耗上都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延长网络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传感器网络 围界防入侵 分簇路由机制 网络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时智能数据收集算法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叶娥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3-399,共7页
为减少在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下数据传输延时,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压缩和线路调度的实时智能数据收集算法.首先通过对采集数据进行变换训练评估数据相关性,确定分割编码最长尺度,以此重编码实现冗余信息压缩;然后计算数据收集占用的最大时... 为减少在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下数据传输延时,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压缩和线路调度的实时智能数据收集算法.首先通过对采集数据进行变换训练评估数据相关性,确定分割编码最长尺度,以此重编码实现冗余信息压缩;然后计算数据收集占用的最大时间槽长度,调度网络收集链路,最小化时延;最后通过多路径传输机制构建传输能耗模型,利用Lagrange函数算法求解,完成数据收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网络负载均衡,数据收集传输时延较小,能量消耗小,鲁棒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无线传感网络 Lagrange函数算法 实时数据收集 链路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BDS地基增强带状空间误差建模方法
8
作者 刘朝晖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19,共8页
铁路北斗地基增强网络是铁路精密工程重要基础设施,为线路周边区域提供全天候高精度时空基准与位置服务。铁路北斗地基增强观测网络常为带状分布,与区域面状地基增强网络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差异。为了实现带状网络场景下最优的位置... 铁路北斗地基增强网络是铁路精密工程重要基础设施,为线路周边区域提供全天候高精度时空基准与位置服务。铁路北斗地基增强观测网络常为带状分布,与区域面状地基增强网络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差异。为了实现带状网络场景下最优的位置服务性能,本文分析了铁路带状场景下距离相干模型(DIM)、线性内插模型(LIM)和最小二乘配置模型(LSC)3种空间相关误差修正数生成模型的误差传递规律,并结合实际铁路北斗地基增强网络进行高精度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铁路地基增强网络中,LSC网络边缘与外围位置均表现出良好的位置服务性能,平面和高程的实时定位精度优于2 cm,且随服务位置变化精度波动较小;LIM仅在网络边缘与其沿线方向处表现良好,精度可达2 cm,远离地基增强网络时,定位精度下降明显;DIM的定位精度与可靠性均较差。与区域面状地基增强网络不同,铁路带状网络场景下LSC的位置服务性能优于LIM和D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位置服务 北斗卫星系统 带状地基增强网络 大气延迟建模 高精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非均匀分布方法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磊 刘海涛 +1 位作者 李凤荣 吴明娟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80-2184,共5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负载的不均衡性,极易导致靠近数据汇聚中心的节点因过多的参与数据转发而提前死亡,从而在数据汇聚中心附近引起能量空洞,降低网络的生存时间.针对该问题,本文在综合考虑节点信息感知和信息传递的能耗基础上对圆形区...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负载的不均衡性,极易导致靠近数据汇聚中心的节点因过多的参与数据转发而提前死亡,从而在数据汇聚中心附近引起能量空洞,降低网络的生存时间.针对该问题,本文在综合考虑节点信息感知和信息传递的能耗基础上对圆形区域和带状区域的节点能耗进行了分析,并从理论上分别给出适用于这两种场景的节点非均匀分布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按该方法布设的网络在其生存周期结束时,内部各节点剩余能量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 能量空洞 节点非均匀分布 带状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紧凑型低副瓣微带单脉冲天线阵设计
10
作者 贾洪帅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1,共7页
文中在Ku波段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微带单脉冲天线,具有副瓣低、结构紧凑等优点。设计了一种串馈和并馈混合的带状线功率分配网络,在满足各天线单元激励同相不等幅的基础上,采用多层微带板工艺,通过口径耦合为天线单元馈电。该馈电方式既拓... 文中在Ku波段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微带单脉冲天线,具有副瓣低、结构紧凑等优点。设计了一种串馈和并馈混合的带状线功率分配网络,在满足各天线单元激励同相不等幅的基础上,采用多层微带板工艺,通过口径耦合为天线单元馈电。该馈电方式既拓展了天线的工作带宽,又能有效抑制功率分配网络的寄生辐射,达到低副瓣的目的,并结合提出的新型带状线-波导-微带线过渡结构,实现了天线的小型化及低剖面。该微带单脉冲天线阵元数量为52个,直径为90 mm,总厚度为12 mm,工作带宽14.8 GHz~15.2 GHz。测试结果表明:天线阵的S 11<-10 dB,E面和H面的副瓣均优于-20 dB,差波束零深优于-22 dB,满足设计预期,在某些对单脉冲天线的低副瓣、低剖面、轻量化有要求的特殊平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单脉冲天线 低副瓣 紧凑型 带状线功率分配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带状监测网的健壮MAC协议
11
作者 刘国田 王郑兴 +1 位作者 刘征宇 杨希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04-1207,共4页
文章针对带状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由于干扰或能量耗尽而失效时引起网络性能大幅波动甚至链路中断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带状拓扑结构的健壮MAC协议,称为SBR-MAC(Strip-based RobustMAC);该协议通过增加冗余中继节点,采用DMAC协议的... 文章针对带状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由于干扰或能量耗尽而失效时引起网络性能大幅波动甚至链路中断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带状拓扑结构的健壮MAC协议,称为SBR-MAC(Strip-based RobustMAC);该协议通过增加冗余中继节点,采用DMAC协议的交错唤醒调度机制,并对其时隙结构加以改进,使其绕过失效节点。仿真结果表明,当带状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出现节点失效时,相比于直接应用DMAC协议,SBR-MAC协议在能耗增加不大的前提下,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失效 冗余节点 DMAC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带状无线传感网低延迟可靠数据收集算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雨涝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04-109,共6页
带状无线传感网为长距离带状分布,现有的数据收集算法无法很好解决其数据收集延迟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主动定位移动Sink的数据收集算法DCFAN(Data Collection based on Forwarding of Agent Nodes),DCFAN构建移动Sink的同步代理节点... 带状无线传感网为长距离带状分布,现有的数据收集算法无法很好解决其数据收集延迟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主动定位移动Sink的数据收集算法DCFAN(Data Collection based on Forwarding of Agent Nodes),DCFAN构建移动Sink的同步代理节点以及存储同步代理节点的线节点序列,通过获取同步代理节点转发感知数据到Sink汇聚点。仿真结果表明,DCFAN算法能有效降低网络节点能耗以及数据收集延迟,同时提升数据收集率,适用于对数据收集延迟具有一定要求的带状无线传感网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 数据收集 代理节点 线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靠性模型的船舶电网拓扑结构对比分析 被引量:28
13
作者 李红江 鲁宗相 +2 位作者 王淼 朱凌志 焦绍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7-53,共7页
船舶电网的拓扑结构是关系船舶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基于邻接矩阵的最小割集方法,建立了通用的船舶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算法,对辐射状、环状和带状结构的船舶电网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的算例计算,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通过... 船舶电网的拓扑结构是关系船舶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基于邻接矩阵的最小割集方法,建立了通用的船舶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算法,对辐射状、环状和带状结构的船舶电网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的算例计算,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通过对负荷点可靠性指标和系统可靠性指标的比较分析发现,带状结构的可靠性水平高于辐射网结构和环形网结构,是未来船舶电网结构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电力系统 拓扑结构 可靠性 生命力 带状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无线传感网的能量均衡路由协议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吴华君 张自力 李卫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5-150,共6页
矿井无线传感网的拓扑呈长距离带状,节点间能耗不均问题十分严重。非均匀分簇策略能从全局均衡节点能量负载,在矿井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针对矿井传感网的带状特性提出了一个簇规模自适应调节的能量均衡分簇路由协议。协议根据节点离汇... 矿井无线传感网的拓扑呈长距离带状,节点间能耗不均问题十分严重。非均匀分簇策略能从全局均衡节点能量负载,在矿井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针对矿井传感网的带状特性提出了一个簇规模自适应调节的能量均衡分簇路由协议。协议根据节点离汇聚点的距离、剩余能量及分布密度来构造规模不等的簇。簇首的竞选以节点相对于周围候选者的能量水平为依据,避免了低能量节点被当选为簇首。簇间多跳路由算法依簇首近似线型的分布特点设计,不但考虑链路能耗最优,亦注重转发节点间的能量均衡。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路由协议显著平衡了网中节点能耗,延长了网络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 无线传感器网络 带状网络 能量均衡 非均匀分簇 多跳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放街区理念的城市空间重塑路径——以江门市创意产业园区(珠西智谷)城市设计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龚斌 庄洁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87-92,共6页
以"窄路密网、小尺度街区"为特征的开放街区是促进城市紧凑、高效、低碳发展的重要空间模式,也是未来城市开发和更新的发展方向。开放街区对于我国目前优化城市空间质量、公交慢行优先、促进社会交往和弱化社会隔离具有重要... 以"窄路密网、小尺度街区"为特征的开放街区是促进城市紧凑、高效、低碳发展的重要空间模式,也是未来城市开发和更新的发展方向。开放街区对于我国目前优化城市空间质量、公交慢行优先、促进社会交往和弱化社会隔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产业升级背景下运用开放街区理念对城市中心地区生产空间的重塑进行思考,通过分析过去大型封闭街区发展模式所产生的城市交通不畅、土地低效利用和绿地私有化等方面的问题,从提升路网的连接性、提高地块建筑密度及将附属绿地转换为公园绿地3个方面探讨适应开放街区理念的更新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街区 街道网密度 地块建筑密度 带状公园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