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1
篇文章
<
1
2
…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
被引量:
3
1
作者
林国琴
王连平
路娜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第12期58-59,共2页
带状疱疹为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的急性、神经性、感染性皮肤病,尤其好发于抵抗力下降及老年人,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表现为皮肤表面炎性红斑、丘疹、水疱,呈数个或集簇状,沿皮肤感觉神经走行分部,尤其在肋间神经或三叉神经支配的区...
带状疱疹为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的急性、神经性、感染性皮肤病,尤其好发于抵抗力下降及老年人,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表现为皮肤表面炎性红斑、丘疹、水疱,呈数个或集簇状,沿皮肤感觉神经走行分部,尤其在肋间神经或三叉神经支配的区域多见,全身症状有发热、疲倦、纳差、局部疼痛,病毒在神经节内不断增殖并且扩散,加重感染,最终促使神经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后遗
神经痛
中西医
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9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东北
叶小英
+1 位作者
冯建伟
孙传寿
《江西中医药》
2007年第4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中西医
结合
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探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罗毅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期172-173,共2页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院用...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院用西医疗法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治疗,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VAS评分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显著,患者的预后理想。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
神经痛
中西医
结合
疗法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4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
6
4
作者
王玉兰
靳宝富
+1 位作者
张秀桃
杨俊丽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11期876-877,共2页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中西医
结合
治疗
临床观察
临床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7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5
作者
戴光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0期95-9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4例予以内服中药(苦参、板兰根、夏枯草、虎杖、玄胡、丹皮、赤乌、丹参、地龙、灵芝、黄芪、鸡血藤等)为主,配合VitB12注射治疗;对照组72例,口服或静滴阿昔洛韦,肌注干...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4例予以内服中药(苦参、板兰根、夏枯草、虎杖、玄胡、丹皮、赤乌、丹参、地龙、灵芝、黄芪、鸡血藤等)为主,配合VitB12注射治疗;对照组72例,口服或静滴阿昔洛韦,肌注干扰素,口服布洛芬。结果治疗组治愈63例,治愈率85.13%;对照组治愈49例,治愈率68.05%。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可改善神经痛,且毒副反应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带状疱疹
神经痛
中西医
结合
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6例分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袁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4期147-148,共2页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112例确诊为PHN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112例确诊为PHN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43%(54/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4%(46/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PHN疗效优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推广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
结合
带状疱疹
后遗
神经痛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医结合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7
作者
娄卫海
刘芳
张丰川
《中国民间疗法》
2003年第1期5-6,共2页
关键词
中西医
结合
预防
糖尿病
带状疱疹
后遗
神经痛
阿昔洛韦
龙胆泻肝片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性疼痛42例
8
作者
陈美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75-376,共2页
关键词
中西医
结合
治疗
带状疱疹
神经
性疼痛
后遗
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6例
9
作者
牟新
马国玲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4期57-58,共2页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将 5 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将治疗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96 .4 % ,对照组有...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将 5 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将治疗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96 .4 % ,对照组有效率为 82 .1% ,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改善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后遗
中西医
结合
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
被引量:
1
10
作者
段芳勇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第11期48-48,共1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难忍,部分患者应用止痛药疗效不佳。笔者采用针灸配合输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
肋间
神经痛
中西医
结合
治疗
带状疱疹
后遗
神经痛
疗效不佳
输液治疗
止痛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西医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11
作者
杨二芳
姚菊峰
+2 位作者
董怡
张贝贝
袁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2期91-94,共4页
带状疱疹是一种群集疱疹性皮肤病,损害消退后遗留顽固性神经痛是本病主要特征之一,老年患者疼痛程度更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本文就现阶段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各种方法做一综述,旨在为减轻老年PHN患...
带状疱疹是一种群集疱疹性皮肤病,损害消退后遗留顽固性神经痛是本病主要特征之一,老年患者疼痛程度更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本文就现阶段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各种方法做一综述,旨在为减轻老年PHN患者痛苦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护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
神经痛
中西医
结合
护理
针灸
火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
12
作者
周素荣
刘传玉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33-33,共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72111)周素荣刘传玉【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带状疱诊神经痛神经痛为带状疱疹典型的临床症状之一。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观察治疗101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72111)周素荣刘传玉【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带状疱诊神经痛神经痛为带状疱疹典型的临床症状之一。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观察治疗101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观察对象均为我院皮肤科诊疗病人,共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中西医
结合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6例
13
作者
王春钊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第9期48-48,共1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系带状疱疹的后遗症,年老体弱者多发。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5岁;病程最长半年,最短1个月;腰腹部1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系带状疱疹的后遗症,年老体弱者多发。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5岁;病程最长半年,最短1个月;腰腹部12例,胸背部8例,下肢6例,上肢5例,头面部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
神经痛
中西医
结合
治疗
中西医
结合
方法
年老体弱者
后遗
症
腰腹部
胸背部
头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
54
14
作者
皇甫佳欣
沈德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2期65-68,共4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急性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其疼痛持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PHN的治疗方法多样。抗惊厥药、抗抑郁药、阿片类药物和局部疗法(利多卡因贴剂、辣椒素贴剂)是治疗PHN最广泛的疗法,但因其不良反应,在老...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急性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其疼痛持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PHN的治疗方法多样。抗惊厥药、抗抑郁药、阿片类药物和局部疗法(利多卡因贴剂、辣椒素贴剂)是治疗PHN最广泛的疗法,但因其不良反应,在老年患者或有明显合并症者中应谨慎使用。神经阻滞、神经调节等措施也对PHN的治疗起重要作用,使用这些侵入性方法时需密切监测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中医疗法治疗PHN副作用小,效果显著,应在分型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辨证施治。有部分PHN患者疼痛顽固,治疗效果欠佳,可考虑中西医结合治疗,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本文就PHN的中西医治疗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
神经痛
治疗
中西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医结合治护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
4
15
作者
伍梅梅
刘芝修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年第12期1059-1060,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予阿昔洛韦静滴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外敷,加强护理,疗程7~10天。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6.7%,对照组70.0%;2组比较有显著性...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予阿昔洛韦静滴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外敷,加强护理,疗程7~10天。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6.7%,对照组70.0%;2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带状疱疹神经痛有良好疗效,可改善神经痛,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中西医
结合
中药
内服
外敷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疼1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2
16
作者
樊仪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8期33-34,共2页
目的研究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西医结合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给予不同治疗的方法。结果治疗效果以疼痛消失日为准,所有病例输液结束与治疗结束后疼痛消失率分别为81.8%、93.9%;疼痛消失平均时间两组分别为(6.73±2.88)d、(10.36...
目的研究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西医结合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给予不同治疗的方法。结果治疗效果以疼痛消失日为准,所有病例输液结束与治疗结束后疼痛消失率分别为81.8%、93.9%;疼痛消失平均时间两组分别为(6.73±2.88)d、(10.36±3.50)d;输液平均天数两组分别为(5.72±0.74)d、(7.69±1.58)d。结论中药联合抗病毒剂和神经妥乐平治疗与单纯应用后两者比较疼痛缓解迅速,有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
疼
中西医
结合
疗法
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伴发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被引量:
9
17
作者
段行武
张润田
+2 位作者
王玉光
伦文辉
潘厚儒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79-80,共2页
艾滋病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引起的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临床上高达90%的HIV感染者可出现皮肤损害,尤以带状疱疹最为多见[1]。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伴发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艾滋病
带状疱疹
肝胆湿热
龙胆泻肝汤
伐昔洛韦
中西医
结合
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
13
18
作者
刘丽雅
陈庚
郑健刚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97-98,共2页
目的观察运用针药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以针刺加用中药治疗;对照组31例,以口服阿昔洛韦片加用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
目的观察运用针药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以针刺加用中药治疗;对照组31例,以口服阿昔洛韦片加用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为70.97%,两组比较(P<0.05)。结论针药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同时也改善了病人因PHN所致的精神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
神经痛
针药
结合
疗法
穴
丘墟
照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6
19
作者
王敏华
池凤好
王蕾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7年第4期264-264,269,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78例被纳入的患者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消炎痛口服,治疗组采用丹参针穴注、局部梅花针叩击配合护理手段,疗程共4周。结果:中医综合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78例被纳入的患者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消炎痛口服,治疗组采用丹参针穴注、局部梅花针叩击配合护理手段,疗程共4周。结果:中医综合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可更好的改善后遗神经痛,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
神经痛
中医综合
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理气活血通络汤联合埋线疗法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9例
被引量:
2
20
作者
黄秀琴
陈琦
+1 位作者
李强
严张仁
《江西中医药》
2019年第6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理气活血通络汤联合埋线疗法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白介素(IL-6、IL-12)的影响。方法:5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给予理气活血通络汤...
目的:观察理气活血通络汤联合埋线疗法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白介素(IL-6、IL-12)的影响。方法:5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给予理气活血通络汤+埋线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瑞巴林胶囊+维生素B12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一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愈显率,测定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水平。结果:观察组在治疗2周末、4周末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12高于对照组,IL-6低于对照组。结论:理气活血通络汤联合埋线疗法治疗中老年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优于西医疗法,且可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
神经痛
理气活血通络汤
埋线
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
被引量:
3
1
作者
林国琴
王连平
路娜
机构
江苏省金坛市城东医院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第12期58-59,共2页
文摘
带状疱疹为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的急性、神经性、感染性皮肤病,尤其好发于抵抗力下降及老年人,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表现为皮肤表面炎性红斑、丘疹、水疱,呈数个或集簇状,沿皮肤感觉神经走行分部,尤其在肋间神经或三叉神经支配的区域多见,全身症状有发热、疲倦、纳差、局部疼痛,病毒在神经节内不断增殖并且扩散,加重感染,最终促使神经坏死。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后遗
神经痛
中西医
结合
分类号
R752.1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9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东北
叶小英
冯建伟
孙传寿
机构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江西中医药》
2007年第4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中西医
结合
疗法
分类号
R752.1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探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罗毅
机构
应城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出处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期172-173,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院用西医疗法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治疗,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VAS评分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显著,患者的预后理想。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
神经痛
中西医
结合
疗法
临床效果
分类号
R752.1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4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
6
4
作者
王玉兰
靳宝富
张秀桃
杨俊丽
机构
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
出处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11期876-877,共2页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中西医
结合
治疗
临床观察
临床实践
分类号
R275.921.2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692.05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7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5
作者
戴光辉
机构
湖南省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0期95-96,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4例予以内服中药(苦参、板兰根、夏枯草、虎杖、玄胡、丹皮、赤乌、丹参、地龙、灵芝、黄芪、鸡血藤等)为主,配合VitB12注射治疗;对照组72例,口服或静滴阿昔洛韦,肌注干扰素,口服布洛芬。结果治疗组治愈63例,治愈率85.13%;对照组治愈49例,治愈率68.05%。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可改善神经痛,且毒副反应低。
关键词
老年
带状疱疹
神经痛
中西医
结合
疗法
分类号
R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6例分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袁宁
机构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4期147-148,共2页
文摘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112例确诊为PHN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43%(54/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4%(46/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PHN疗效优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推广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中西医
结合
带状疱疹
后遗
神经痛
疗效
分类号
R752.1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医结合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7
作者
娄卫海
刘芳
张丰川
机构
北京市中医医院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03年第1期5-6,共2页
关键词
中西医
结合
预防
糖尿病
带状疱疹
后遗
神经痛
阿昔洛韦
龙胆泻肝片
老年人
分类号
R752.1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性疼痛42例
8
作者
陈美兰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症中心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75-376,共2页
关键词
中西医
结合
治疗
带状疱疹
神经
性疼痛
后遗
症
分类号
R752.120.5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6例
9
作者
牟新
马国玲
机构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菏泽市肿瘤结核医院
出处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4期57-58,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将 5 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将治疗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96 .4 % ,对照组有效率为 82 .1% ,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改善快 。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后遗
中西医
结合
疗法
Keywords
Herps Zoster
nervous ache
sequel/therapy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therapeutic use
分类号
R752.1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
被引量:
1
10
作者
段芳勇
机构
重庆市忠县忠州镇大桥路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第11期48-48,共1页
文摘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难忍,部分患者应用止痛药疗效不佳。笔者采用针灸配合输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
肋间
神经痛
中西医
结合
治疗
带状疱疹
后遗
神经痛
疗效不佳
输液治疗
止痛药
分类号
R752.1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西医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11
作者
杨二芳
姚菊峰
董怡
张贝贝
袁平
机构
西京医院中医科
出处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2期91-94,共4页
文摘
带状疱疹是一种群集疱疹性皮肤病,损害消退后遗留顽固性神经痛是本病主要特征之一,老年患者疼痛程度更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本文就现阶段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各种方法做一综述,旨在为减轻老年PHN患者痛苦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护理依据。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
神经痛
中西医
结合
护理
针灸
火罐
Keywords
postherpetic neuralgia
nursing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cupuncture
cupping
分类号
R473.75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
12
作者
周素荣
刘传玉
机构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33-33,共1页
文摘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72111)周素荣刘传玉【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带状疱诊神经痛神经痛为带状疱疹典型的临床症状之一。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观察治疗101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观察对象均为我院皮肤科诊疗病人,共10...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中西医
结合
治疗
分类号
R752.120.5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745.0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6例
13
作者
王春钊
机构
山东省荣成市中医院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第9期48-48,共1页
文摘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系带状疱疹的后遗症,年老体弱者多发。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5岁;病程最长半年,最短1个月;腰腹部12例,胸背部8例,下肢6例,上肢5例,头面部5例。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
神经痛
中西医
结合
治疗
中西医
结合
方法
年老体弱者
后遗
症
腰腹部
胸背部
头面部
分类号
R275.921.2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
54
14
作者
皇甫佳欣
沈德新
机构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儿科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2期65-68,共4页
文摘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急性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其疼痛持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PHN的治疗方法多样。抗惊厥药、抗抑郁药、阿片类药物和局部疗法(利多卡因贴剂、辣椒素贴剂)是治疗PHN最广泛的疗法,但因其不良反应,在老年患者或有明显合并症者中应谨慎使用。神经阻滞、神经调节等措施也对PHN的治疗起重要作用,使用这些侵入性方法时需密切监测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中医疗法治疗PHN副作用小,效果显著,应在分型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辨证施治。有部分PHN患者疼痛顽固,治疗效果欠佳,可考虑中西医结合治疗,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本文就PHN的中西医治疗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
神经痛
治疗
中西医
Keywords
Postherpetic neuralgia
Treatment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分类号
R74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医结合治护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
4
15
作者
伍梅梅
刘芝修
机构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年第12期1059-1060,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予阿昔洛韦静滴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外敷,加强护理,疗程7~10天。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6.7%,对照组70.0%;2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带状疱疹神经痛有良好疗效,可改善神经痛,缩短病程。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中西医
结合
中药
内服
外敷
护理
分类号
R752.1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疼1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2
16
作者
樊仪
机构
北京市第六医院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8期33-34,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西医结合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给予不同治疗的方法。结果治疗效果以疼痛消失日为准,所有病例输液结束与治疗结束后疼痛消失率分别为81.8%、93.9%;疼痛消失平均时间两组分别为(6.73±2.88)d、(10.36±3.50)d;输液平均天数两组分别为(5.72±0.74)d、(7.69±1.58)d。结论中药联合抗病毒剂和神经妥乐平治疗与单纯应用后两者比较疼痛缓解迅速,有效率高。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
疼
中西医
结合
疗法
有效率
Keywords
Herpes zoster nerve pain
Integrative therapy
Efficient
分类号
R752.1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伴发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被引量:
9
17
作者
段行武
张润田
王玉光
伦文辉
潘厚儒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北京地坛医院
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79-80,共2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ZX10005-003)
文摘
艾滋病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引起的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临床上高达90%的HIV感染者可出现皮肤损害,尤以带状疱疹最为多见[1]。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伴发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艾滋病
带状疱疹
肝胆湿热
龙胆泻肝汤
伐昔洛韦
中西医
结合
疗法
分类号
R259.93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275.921.2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
13
18
作者
刘丽雅
陈庚
郑健刚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市大港区中医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97-98,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运用针药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以针刺加用中药治疗;对照组31例,以口服阿昔洛韦片加用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为70.97%,两组比较(P<0.05)。结论针药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同时也改善了病人因PHN所致的精神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
神经痛
针药
结合
疗法
穴
丘墟
照海
分类号
R27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6
19
作者
王敏华
池凤好
王蕾
机构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
出处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7年第4期264-264,269,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78例被纳入的患者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消炎痛口服,治疗组采用丹参针穴注、局部梅花针叩击配合护理手段,疗程共4周。结果:中医综合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可更好的改善后遗神经痛,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
神经痛
中医综合
疗法
疗效
分类号
R752.1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理气活血通络汤联合埋线疗法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9例
被引量:
2
20
作者
黄秀琴
陈琦
李强
严张仁
机构
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外科
出处
《江西中医药》
2019年第6期59-61,共3页
基金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YC2017-S361)
文摘
目的:观察理气活血通络汤联合埋线疗法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白介素(IL-6、IL-12)的影响。方法:5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给予理气活血通络汤+埋线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瑞巴林胶囊+维生素B12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一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愈显率,测定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水平。结果:观察组在治疗2周末、4周末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12高于对照组,IL-6低于对照组。结论:理气活血通络汤联合埋线疗法治疗中老年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优于西医疗法,且可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水平。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
神经痛
理气活血通络汤
埋线
疗法
分类号
R243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
林国琴
王连平
路娜
《中国民间疗法》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9例
黄东北
叶小英
冯建伟
孙传寿
《江西中医药》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探析
罗毅
《当代医药论丛》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49例临床观察
王玉兰
靳宝富
张秀桃
杨俊丽
《临床医药实践》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74例疗效观察
戴光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6例分析
袁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西医结合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娄卫海
刘芳
张丰川
《中国民间疗法》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性疼痛42例
陈美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6例
牟新
马国玲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
段芳勇
《中国民间疗法》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西医护理研究进展
杨二芳
姚菊峰
董怡
张贝贝
袁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
周素荣
刘传玉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6例
王春钊
《中国民间疗法》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皇甫佳欣
沈德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
5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中西医结合治护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伍梅梅
刘芝修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疼148例临床分析
樊仪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伴发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段行武
张润田
王玉光
伦文辉
潘厚儒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刘丽雅
陈庚
郑健刚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王敏华
池凤好
王蕾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理气活血通络汤联合埋线疗法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9例
黄秀琴
陈琦
李强
严张仁
《江西中医药》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7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