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波段宽带带状注行波管超短高频结构设计
1
作者 郭铮 张长青 +1 位作者 蔡军 冯进军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5年第4期360-365,375,共7页
基于超短H面耦合器和切断结构,将一个W波段周期会切磁场(PCM)聚焦的宽带带状注行波管的高频结构缩短了27.7 mm,使其在13 GHz带宽内(90~103 GHz)可以产生超过200 W的功率。并对超短切断结构中的注波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第一段... 基于超短H面耦合器和切断结构,将一个W波段周期会切磁场(PCM)聚焦的宽带带状注行波管的高频结构缩短了27.7 mm,使其在13 GHz带宽内(90~103 GHz)可以产生超过200 W的功率。并对超短切断结构中的注波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第一段慢波电路足够长时,超短切断结构可以缓解行波管切断处群聚电子的发散程度,从而大幅提升行波管的输出功率和带宽。因此,在设计大带宽行波管时,应当避免出现长切断结构、大输入信号电压和低电子枪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注行波管 切断结构 耦合器 波互作用 W波段 周期会切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注行波管E面和H面宽带耦合器
2
作者 杨利亚 王建勋 +4 位作者 姚叶雷 刘国 舒国响 郑源 罗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9-113,共5页
设计和分析了应用于W波段带状注行波管的E面多孔输入输出耦合器和H面多孔输入输出耦合器。研究表明,采用多孔耦合,不仅可以实现电磁场与电子注的汇聚和分离,还可以实现极宽工作带宽。HFSS仿真分析结果表明:E面多孔定向耦合器1dB相对带宽... 设计和分析了应用于W波段带状注行波管的E面多孔输入输出耦合器和H面多孔输入输出耦合器。研究表明,采用多孔耦合,不仅可以实现电磁场与电子注的汇聚和分离,还可以实现极宽工作带宽。HFSS仿真分析结果表明:E面多孔定向耦合器1dB相对带宽达43GHz,且隔离度优于20dB的相对带宽达到40GHz;H面定向耦合器在E面耦合器的10个耦合孔数的基础上,通过增加2个耦合孔数,1dB相对带宽提升到30GHz,且隔离度大于15dB的相对带宽达到32GHz。两种新型耦合器在极宽的工作带宽内实现低反射、高隔离的性能。与E面耦合器相比,H面耦合器易于加工和利于与周期永久磁体的封装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注行波管 宽带定向耦合器 E面耦合 H面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速跳变优化Ka波段梯形线行波管效率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红伟 王战亮 +4 位作者 宫玉彬 魏彦玉 段兆云 巩华荣 冯进军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79-182,共4页
相速跳变技术是通过改变慢波结构的尺寸,从而改变慢波结构中微波信号的相速度,使其与互作用过后的电子注速度实现再同步,重新激励起有效的注-波互作用,实现输出功率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利用CST计算了不同周期长度的慢波结构的色散特性和... 相速跳变技术是通过改变慢波结构的尺寸,从而改变慢波结构中微波信号的相速度,使其与互作用过后的电子注速度实现再同步,重新激励起有效的注-波互作用,实现输出功率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利用CST计算了不同周期长度的慢波结构的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粒子模拟(PIC)技术计算了注-波互作用。为进一步提高行波管的电子效率,将相速跳变技术运用到Ka波段带状注三槽梯形线慢波结构行波管中。结果证实:对于周期均匀的慢波结构构成的第一种行波管,在33GHz频点处最大输出功率为10.15kW,电子效率为10.36%;而对于由1段周期跳变的慢波结构构成的第二种行波管,在33GHz频率处输出功率为12.09kW,电子效率为12.34%;两者相比,电子效率提高了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波段带状注行波管 相速跳变技术 三槽梯形线慢波结构 粒子模拟 电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阶梯型交错双栅慢波结构行波管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海龙 石先宝 +1 位作者 王战亮 宫玉彬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84-789,共6页
为了提高传统交错双栅慢波结构行波管的性能,提出了一种阶梯型交错双栅慢波结构,并基于此新型慢波结构,提出了新型输入输出耦合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只工作在W波段的带状电子注阶梯型交错双栅慢波结构行波管.计算结果显示,阶梯型交... 为了提高传统交错双栅慢波结构行波管的性能,提出了一种阶梯型交错双栅慢波结构,并基于此新型慢波结构,提出了新型输入输出耦合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只工作在W波段的带状电子注阶梯型交错双栅慢波结构行波管.计算结果显示,阶梯型交错双栅慢波结构行波管的耦合阻抗更高,从而使行波管在更短的互作用电路长度里,实现更高的饱和增益和互作用效率.在90~100GHz频率范围内,阶梯型交错双栅慢波结构的耦合阻抗大于4Ω,高于传统交错双栅慢波结构;W波段带状电子注行波管高频结构的反射系数(S11)小于-15dB;并且行波管的饱和输入功率仅约为0.7W,可以实现最高输出功率约800W,相应的效率大于7.8%,增益大于30.6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型交错双栅慢波结构 带状电子行波管 低饱和输入功率 高饱和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宽频带交错双栅输入输出结构的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谢文球 樊宇 +4 位作者 马同礼 王自成 罗积润 赵鼎 田文杰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04-106,共3页
本文针对原有交错双栅结构输入输出系统较复杂的缺点,设计了一种新型宽频带交错双栅输入输出结构,该输入输出结构具有长度较短,易于加工,在宽频带范围内端口反射系数小,对电子枪和收集极的隔离度高等优点。将该结构应用于一支94GHz交错... 本文针对原有交错双栅结构输入输出系统较复杂的缺点,设计了一种新型宽频带交错双栅输入输出结构,该输入输出结构具有长度较短,易于加工,在宽频带范围内端口反射系数小,对电子枪和收集极的隔离度高等优点。将该结构应用于一支94GHz交错双栅带状注行波管的设计,采用CST-MWS仿真获得了良好的信号传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双栅 输入输出结构 S参数 带状注行波管 CST-MW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