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1
作者 罗健 段馥梅 +3 位作者 高伟 白明涛 王鹏远 李晓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为了筛选适宜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高产、优质、成熟期适中的大豆品种,选用齐黄34、中黄30、陕豆125等12个具有一定耐阴性和抗倒性的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大豆与玉米行比为4∶2)下,... 为了筛选适宜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高产、优质、成熟期适中的大豆品种,选用齐黄34、中黄30、陕豆125等12个具有一定耐阴性和抗倒性的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大豆与玉米行比为4∶2)下,齐黄34、秦豆2018、宝豆6号和汾豆93植株较高,株型收敛,丰产性好,产量分别为2595.45、1946.55、2041.50、1884.45 kg/hm^(2);效益较高,群体产值分别为39611.06、35314.25、34200.99、35010.92元/hm^(2),可扩大示范推广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品种 农艺性状 产量 陕西延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晓民 向峰 +3 位作者 金鑫 朱志明 赵如浪 王永宏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24-27,共4页
为了明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设置了4种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处理(分别为大豆与玉米行比为3∶2、4∶2、3∶4、4∶4)和单作玉米对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作玉米相比,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处理玉米产... 为了明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设置了4种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处理(分别为大豆与玉米行比为3∶2、4∶2、3∶4、4∶4)和单作玉米对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作玉米相比,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处理玉米产量减产25.18%~41.45%[大豆与玉米行比4∶2处理减产幅度(41.45%)最大,大豆与玉米行比3∶4处理减产幅度(25.18%)最小],玉米有效穗数减少3.95%~14.47%(除大豆与玉米行比3∶4模式处理外),千粒重减少0.56%~3.63%,穗粒数减少5.24%~10.85%,穗长减少6.15%~11.28%,穗粗减小0.21%~3.16%,秃尖长增加21.65%~37.11%,株高降低2.21%~9.36%,茎粗减小15.83%~20.83%。综合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指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以大豆与玉米行比4∶2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较大,以大豆与玉米行比3∶4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玉米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大豆玉米不同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不同生育时期喷施“海藻博士”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文彬 栾海业 +2 位作者 杨力 王春吉 周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28-31,共4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具有保证玉米产量的前提下,提高大豆产量的作用,其田间配置直接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通过比较不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江苏省的种植模式;同时研究了不同玉米生育期喷施...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具有保证玉米产量的前提下,提高大豆产量的作用,其田间配置直接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通过比较不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江苏省的种植模式;同时研究了不同玉米生育期喷施“海藻博士”对玉米产量等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4//4玉米“品字型”种植模式结合在三叶期、拔节期、抽穗扬花期喷施3 750 g/hm^(2)海藻博士水剂,对玉米产量相关性状和生物量分配效果最佳,产量可以达到14 087.2 kg/hm^(2),百粒重达到37.4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喷施“海藻博士” 玉米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筛选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倩 王欣 +1 位作者 王怀义 孙雪梅 《云南农业》 2024年第4期71-74,共4页
为探索个旧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筛选大豆品种而实施种植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复宽1.8 m,行配比2∶2的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模式最适宜个旧市推广,油春1204、中豆54、中豆58是适宜复合种植的首选大豆品种。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实测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川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研究
5
作者 吕剑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5期20-23,共4页
为明确泾川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最佳栽培模式,开展了泾川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大豆和玉米的产量来看,不同复合种植模式均有优缺点,有些模式大豆产量高而玉米产量低,有些模式玉米产量高而大豆产量低,如6... 为明确泾川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最佳栽培模式,开展了泾川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大豆和玉米的产量来看,不同复合种植模式均有优缺点,有些模式大豆产量高而玉米产量低,有些模式玉米产量高而大豆产量低,如6+4(6行大豆+4行玉米)模式大豆产量最高、玉米产量最低,3+4模式(3行大豆+4行玉米)大豆产量较低、玉米产量最高;从大豆和玉米的综合效益来看,以3+6模式(3行大豆+6行玉米)产值最高,3+4模式产值次之,6+4模式产值最低。综合来看,6+4模式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一种模式,而且这种模式的大豆最有利于机械化收割。因此,应该把6+4模式作为泾川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的主推模式,但应注意增加玉米种植密度,以提高玉米产量,增加综合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产量 产值 甘肃泾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泉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品种筛选试验
6
作者 王良全 赵匆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9期12-15,19,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石泉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夏播大豆品种,开展了大豆品种筛选试验,分析比较了不同播期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的生长状况和产量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条件下,浙秋豆3号、宝豆1519和贡秋豆结荚紧实,籽粒饱满度高,耐密... 为筛选出适宜石泉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夏播大豆品种,开展了大豆品种筛选试验,分析比较了不同播期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的生长状况和产量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条件下,浙秋豆3号、宝豆1519和贡秋豆结荚紧实,籽粒饱满度高,耐密性、抗倒伏性、抗病性、产量等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可作石泉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夏播大豆种植品种推广。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适当提前播种可有效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 品种 性状 产量 陕西石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7
作者 杨云 金容 +3 位作者 符鹏 王鹏 李仕伟 龙芸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9期38-41,共4页
春玉米套作夏大豆是带状复合种植的重要栽培模式,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在种植玉米的地块上增收一季大豆。为筛选出适合西南丘陵山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玉米品种,收集了10个玉米新品种,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品种... 春玉米套作夏大豆是带状复合种植的重要栽培模式,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在种植玉米的地块上增收一季大豆。为筛选出适合西南丘陵山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玉米品种,收集了10个玉米新品种,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品种筛选试验,对各玉米品种的株高、株型、倒伏率、百粒重、穗粒数、产量和大豆的倒伏率、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百粒重、单株粒数和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株型较好、抗倒伏且产量较高的玉米品种为仲玉3号、绵单53和科茂918;同时,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玉米株高较矮可间接增加大豆产量;通过生产效益分析可知,绵单53和仲玉3号适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生产中应用可获得较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玉米 品种 性状 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川市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品种大豆玉米产量及效益分析
8
作者 王四芳 刘翔 +2 位作者 赵光 罗真 汤颢军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30-33,共4页
为了探索汉川市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品种大豆[Glycine max(L.)Merr.]、玉米(Zea mays L.)的产量及效益表现,分析了多个品种大豆、玉米在该模式下的产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结果表明,大豆品种中豆63和玉米品种汉玉919在经济效益上... 为了探索汉川市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品种大豆[Glycine max(L.)Merr.]、玉米(Zea mays L.)的产量及效益表现,分析了多个品种大豆、玉米在该模式下的产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结果表明,大豆品种中豆63和玉米品种汉玉919在经济效益上表现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Glycine max(L.)Merr.] 玉米(Zea mays L.) 产量 效益 汉川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大豆品种产量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付立冬 季林章 范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3期21-23,共3页
为筛选出适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且适宜泗阳县种植的大豆品种,开展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大豆品种的产量和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产量与净作相当,可增收大豆1247.62~1549.52 kg/hm^(2)... 为筛选出适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且适宜泗阳县种植的大豆品种,开展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大豆品种的产量和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产量与净作相当,可增收大豆1247.62~1549.52 kg/hm^(2),效益较净作玉米高出7485.72~9297.12元/hm^(2)。其中,以间作泗豆14195品种组合收入最高,其次是间作苏豆26品种,以间作淮豆16品种组合收入最低。该模式解决了间(套)作作物高产的难题,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降低劳动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 品种 产量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和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两种技术模式大豆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金排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8期8-11,共4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传统间套种技术的创新发展,改变了单一作物种植方式,体现了高低作物搭配间作、大小垄种植,充分发挥了双边优势,实现了玉米产量基本不减、大豆一季增收的产量目标。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太和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传统间套种技术的创新发展,改变了单一作物种植方式,体现了高低作物搭配间作、大小垄种植,充分发挥了双边优势,实现了玉米产量基本不减、大豆一季增收的产量目标。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太和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4行大豆2行玉米技术模式和6行大豆4行玉米技术模式的大豆品种,试验中皖豆37、濉科23、宿豆051表现较好,可以为太和县大面积推广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品种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大豆适宜种植密度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金能 《广东蚕业》 2024年第2期32-34,共3页
文章以黔单988玉米和黔豆12号大豆作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的大豆种植密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分为处理1(16万株/hm^(2))、处理2(19万株/hm^(2))、处理3(22万株/hm^(2))。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不同大豆种植密度下玉米... 文章以黔单988玉米和黔豆12号大豆作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的大豆种植密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分为处理1(16万株/hm^(2))、处理2(19万株/hm^(2))、处理3(22万株/hm^(2))。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不同大豆种植密度下玉米和大豆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有显著差异。其中,处理2玉米穗长、穗粗、穗数、行粒数、穗粒数、百粒重及产量均明显高于其他2个处理,处理2、处理3玉米秃尖长均明显低于处理1;处理2大豆产量最高,从其他构成要素来看,处理2在单株荚数、荚粒数和百粒重上均与处理1和处理3构成显著差异,数据均随大豆种植密度的增大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大豆种植密度为19万株/hm^(2)时大豆和玉米的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种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的应用与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喜翠 袁旭 韩忠禄 《农业装备技术》 2024年第3期53-56,共4页
玉米和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为推动粮食和油料生产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以及量的合理增长,全面落实贵州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基于贵州省丘陵山区特点和大豆玉米生产习惯,两年来通过在省内近30个县(区)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 玉米和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为推动粮食和油料生产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以及量的合理增长,全面落实贵州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基于贵州省丘陵山区特点和大豆玉米生产习惯,两年来通过在省内近30个县(区)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应用示范,围绕耕、种、管、收环节提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要点,针对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农机农艺融合 机具选择 机械化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高温天气条件下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的种植表现
13
作者 苏彩霞 栾春荣 +4 位作者 张旭 陈维娟 赵本真 洪斌 刘明义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20-25,共6页
为科学选择适宜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耐密、抗病、抗倒的鲜食玉米品种,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提供品种支撑,开展了11个鲜食玉米品种与鲜食大豆的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在2022年夏季极端高温且持续时间较... 为科学选择适宜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耐密、抗病、抗倒的鲜食玉米品种,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提供品种支撑,开展了11个鲜食玉米品种与鲜食大豆的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在2022年夏季极端高温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气候条件下,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鲜食玉米品种在双穗率、空秆率等植株性状及千粒鲜重、出籽率、结实率等产量性状上差异明显,其中晶白甜糯、虞珑糯1612、苏玉糯5号、苏科糯1801、苏科糯1901这5个品种结实率较高,表现出较强的耐高温能力;苏甜糯818、斯达糯41、扬甜糯104结实率较低,表现出较低的耐高温能力。复种区各玉米品种鲜穗产量在7332~11440 kg/hm^(2)之间,除苏科糯1801、晶白甜糯较对照苏玉糯5号(CK)略增产外,其他各品种均较对照苏玉糯5号(CK)减产,减产幅度在1.53%~34.58%之间,以苏甜糯818、苏科糯1501减产最严重。清种区各玉米品种鲜穗产量在7638.89~14828.70 kg/hm^(2)之间,除苏科糯1801较对照苏玉糯5号(CK)略增产1.42%外,其他各品种均较对照苏玉糯5号(CK)减产,减产幅度在0.95%~47.75%之间,以苏科糯1501减产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天气 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玉米品种 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