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泰州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最佳模式研究
1
作者 赵向阳 李慧华 +2 位作者 侯佳蓝 全雯珺 刘军民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3期7-11,19,共6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基于传统间(套)作创新发展而来,在不增加种植面积的情况下,实现了“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有效解决了大豆与玉米争地的矛盾。该模式的推广应用,对稳定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探索出适合江...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基于传统间(套)作创新发展而来,在不增加种植面积的情况下,实现了“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有效解决了大豆与玉米争地的矛盾。该模式的推广应用,对稳定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探索出适合江苏泰州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最佳模式,设置8个种植模式开展了大田试验,对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和大豆的生育期、抗性、农艺性状、产量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行玉米套作6行大豆(玉米株行距为15 cm×50 cm、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大豆株行距10 cm×50 cm,种植密度为12.00万株/hm^(2))模式玉米和大豆产量较高,分别为6 106.90、1 248.00 kg/hm^(2);纯收益最高,为23 105.70元/hm^(2),较纯作玉米和纯作大豆分别增加4 245.90、9 380.7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农艺性状 产量 效益 江苏泰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志斌 孙喆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1期209-211,共3页
近年来,我国大豆需求量持续增加,而自给率不足,亟需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然而,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下,如何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扩大大豆生产成为一大难题。为此,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通过合理配置玉米和大豆的种植布局,... 近年来,我国大豆需求量持续增加,而自给率不足,亟需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然而,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下,如何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扩大大豆生产成为一大难题。为此,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通过合理配置玉米和大豆的种植布局,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大豆”的目标。以江苏盐城地区为例,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实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健 段馥梅 +3 位作者 高伟 白明涛 王鹏远 李晓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为了筛选适宜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高产、优质、成熟期适中的大豆品种,选用齐黄34、中黄30、陕豆125等12个具有一定耐阴性和抗倒性的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大豆与玉米行比为4∶2)下,... 为了筛选适宜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高产、优质、成熟期适中的大豆品种,选用齐黄34、中黄30、陕豆125等12个具有一定耐阴性和抗倒性的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大豆与玉米行比为4∶2)下,齐黄34、秦豆2018、宝豆6号和汾豆93植株较高,株型收敛,丰产性好,产量分别为2595.45、1946.55、2041.50、1884.45 kg/hm^(2);效益较高,群体产值分别为39611.06、35314.25、34200.99、35010.92元/hm^(2),可扩大示范推广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品种 农艺性状 产量 陕西延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带型模式试验对比研究
4
作者 李晓艳 王鹏远 +1 位作者 罗健 曹岗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57-61,共5页
为探索适宜延安市应用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带型模式,2023年4~10月,以4∶2模式为对照,设置了6∶3模式、4∶3模式、4∶4模式三种带型模式,通过分析三种模式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和产量,筛选出最适宜延安地区的大豆玉米带状复... 为探索适宜延安市应用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带型模式,2023年4~10月,以4∶2模式为对照,设置了6∶3模式、4∶3模式、4∶4模式三种带型模式,通过分析三种模式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和产量,筛选出最适宜延安地区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带型模式,为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结果表明,4∶3带型模式玉米单产最高(598.38 kg/667 m^(2)),4∶4模式玉米单产最低(400.71kg/667 m^(2)),6∶3模式大豆单产最高(103.28 kg/667 m^(2)),4∶4模式大豆单产最低(45.32kg/667 m^(2))。通过试验结果分析,4∶4模式大豆、玉米667 m^(2)减产比最高,4∶3模式大豆、玉米667 m^(2)减产比较低且稳定,适宜在我市示范推广和种植,4∶2模式玉米667 m^(2)减产比较低,适宜在我市大面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 玉米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效益分析
5
作者 牛忠洁 艾黎辉 +1 位作者 唐俊峰 王晋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3期4-6,共3页
为明确适宜浚县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以玉米品种MY73和大豆品种菏豆19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玉米与大豆行比4∶4、4∶6)开展了田间试验,并对不同模式下玉米和大豆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病虫害发生情况、产... 为明确适宜浚县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以玉米品种MY73和大豆品种菏豆19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玉米与大豆行比4∶4、4∶6)开展了田间试验,并对不同模式下玉米和大豆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病虫害发生情况、产量、成本、产值等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和大豆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等的影响不大,对玉米有效穗数、穗粒数、百粒重以及大豆有效株数、株粒数、百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较大,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4∶6(玉米与大豆行比,下同)模式纯收入最高,为14 832.6元/hm^(2),较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4∶4模式增加381.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农艺性状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自走式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施药机设计与试验
6
作者 郝建军 艾庆贺 +3 位作者 袁大超 李兆玮 杨淑华 赵建国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6-225,274,共11页
针对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施药农艺要求,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电动自走式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施药机。对施药机的驱动电机、转向机构、喷杆及防飘装置、施药管路等关键部件进行了选型与设计;采用流量传感器... 针对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施药农艺要求,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电动自走式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施药机。对施药机的驱动电机、转向机构、喷杆及防飘装置、施药管路等关键部件进行了选型与设计;采用流量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管路药液流量和底盘行驶速度,通过增量式PID算法实时调节比例控制阀开度,实现了变量施药控制;开发了基于Android手机的APP控制软件,实现了对施药机的远程控制。流量控制精度试验表明,调控后单个喷头目标流量与实际流量的相对误差η≤4.0%;变量施药试验表明,施药系统平均超调量为2.7%,施药量与理论值相差2.1%;雾滴沉积试验表明,雾滴沉积个数极差为4个/cm^(2),单位面积最低沉积量为35个/cm^(2),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电动自走式施药机 变量施药 APP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晓民 向峰 +3 位作者 金鑫 朱志明 赵如浪 王永宏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24-27,共4页
为了明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设置了4种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处理(分别为大豆与玉米行比为3∶2、4∶2、3∶4、4∶4)和单作玉米对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作玉米相比,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处理玉米产... 为了明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设置了4种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处理(分别为大豆与玉米行比为3∶2、4∶2、3∶4、4∶4)和单作玉米对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作玉米相比,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处理玉米产量减产25.18%~41.45%[大豆与玉米行比4∶2处理减产幅度(41.45%)最大,大豆与玉米行比3∶4处理减产幅度(25.18%)最小],玉米有效穗数减少3.95%~14.47%(除大豆与玉米行比3∶4模式处理外),千粒重减少0.56%~3.63%,穗粒数减少5.24%~10.85%,穗长减少6.15%~11.28%,穗粗减小0.21%~3.16%,秃尖长增加21.65%~37.11%,株高降低2.21%~9.36%,茎粗减小15.83%~20.83%。综合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指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以大豆与玉米行比4∶2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较大,以大豆与玉米行比3∶4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玉米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大豆玉米不同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不同生育时期喷施“海藻博士”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文彬 栾海业 +2 位作者 杨力 王春吉 周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28-31,共4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具有保证玉米产量的前提下,提高大豆产量的作用,其田间配置直接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通过比较不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江苏省的种植模式;同时研究了不同玉米生育期喷施...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具有保证玉米产量的前提下,提高大豆产量的作用,其田间配置直接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通过比较不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江苏省的种植模式;同时研究了不同玉米生育期喷施“海藻博士”对玉米产量等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4//4玉米“品字型”种植模式结合在三叶期、拔节期、抽穗扬花期喷施3 750 g/hm^(2)海藻博士水剂,对玉米产量相关性状和生物量分配效果最佳,产量可以达到14 087.2 kg/hm^(2),百粒重达到37.4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喷施“海藻博士” 玉米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4
9
作者 杨云 金容 +3 位作者 符鹏 王鹏 李仕伟 龙芸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9期38-41,共4页
春玉米套作夏大豆是带状复合种植的重要栽培模式,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在种植玉米的地块上增收一季大豆。为筛选出适合西南丘陵山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玉米品种,收集了10个玉米新品种,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品种... 春玉米套作夏大豆是带状复合种植的重要栽培模式,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在种植玉米的地块上增收一季大豆。为筛选出适合西南丘陵山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玉米品种,收集了10个玉米新品种,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品种筛选试验,对各玉米品种的株高、株型、倒伏率、百粒重、穗粒数、产量和大豆的倒伏率、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百粒重、单株粒数和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株型较好、抗倒伏且产量较高的玉米品种为仲玉3号、绵单53和科茂918;同时,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玉米株高较矮可间接增加大豆产量;通过生产效益分析可知,绵单53和仲玉3号适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生产中应用可获得较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玉米 品种 性状 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梧州市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品种引种试验
10
作者 陈宇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11-13,24,共4页
为选出适宜与玉米品种南校969套种的高产高效大豆品种,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下,对南校大豆(试验种)、新选88、桂春104、桂春豆103、本地大豆5个大豆品种开展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以桂春104产量和产值最... 为选出适宜与玉米品种南校969套种的高产高效大豆品种,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下,对南校大豆(试验种)、新选88、桂春104、桂春豆103、本地大豆5个大豆品种开展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以桂春104产量和产值最高,与玉米复合种植的合计产值也最高;其次为桂春豆103,产量较高,与玉米复合种植的合计产值较高;再次是本地大豆,产量和产值均居第3位。这3个大豆品种适宜在梧州地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下种植。东北引种大豆品种新选88至收获时不开花、不结荚,不适宜在梧州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 品种 性状 产量 广西梧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濉溪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经济效益及应用分析
11
作者 刘梧林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7期121-122,共2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近几年在濉溪县推广种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文结合实际计算了该复合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了该模式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加大配套机械研发推广、科学搭配品种、提高田间管理水平等推广建议,为...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近几年在濉溪县推广种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文结合实际计算了该复合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了该模式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加大配套机械研发推广、科学搭配品种、提高田间管理水平等推广建议,为濉溪县进一步扩大该种植模式、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经济效益 配套农机 品种 濉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筛选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倩 王欣 +1 位作者 王怀义 孙雪梅 《云南农业》 2024年第4期71-74,共4页
为探索个旧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筛选大豆品种而实施种植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复宽1.8 m,行配比2∶2的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模式最适宜个旧市推广,油春1204、中豆54、中豆58是适宜复合种植的首选大豆品种。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实测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台地区早春大棚西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技术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素芹 袁飞 +3 位作者 陈秀红 徐红 朱淡梅 刘小燕 《上海蔬菜》 2024年第1期29-31,共3页
早春大棚西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其中西瓜每667 m^(2)收益16 000元左右、大豆和玉米收益2 500元左右,扣除生产成本3 950元,全年每667 m^(2)净效益14 550元。2022年,该种植模式在江苏省东台市三仓镇推... 早春大棚西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其中西瓜每667 m^(2)收益16 000元左右、大豆和玉米收益2 500元左右,扣除生产成本3 950元,全年每667 m^(2)净效益14 550元。2022年,该种植模式在江苏省东台市三仓镇推广应用280 hm^(2),产值达7 770万元,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该文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早春大棚西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和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两种技术模式大豆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金排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8期8-11,共4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传统间套种技术的创新发展,改变了单一作物种植方式,体现了高低作物搭配间作、大小垄种植,充分发挥了双边优势,实现了玉米产量基本不减、大豆一季增收的产量目标。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太和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传统间套种技术的创新发展,改变了单一作物种植方式,体现了高低作物搭配间作、大小垄种植,充分发挥了双边优势,实现了玉米产量基本不减、大豆一季增收的产量目标。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太和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4行大豆2行玉米技术模式和6行大豆4行玉米技术模式的大豆品种,试验中皖豆37、濉科23、宿豆051表现较好,可以为太和县大面积推广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品种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川市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品种大豆玉米产量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四芳 刘翔 +2 位作者 赵光 罗真 汤颢军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30-33,共4页
为了探索汉川市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品种大豆[Glycine max(L.)Merr.]、玉米(Zea mays L.)的产量及效益表现,分析了多个品种大豆、玉米在该模式下的产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结果表明,大豆品种中豆63和玉米品种汉玉919在经济效益上... 为了探索汉川市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品种大豆[Glycine max(L.)Merr.]、玉米(Zea mays L.)的产量及效益表现,分析了多个品种大豆、玉米在该模式下的产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结果表明,大豆品种中豆63和玉米品种汉玉919在经济效益上表现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Glycine max(L.)Merr.] 玉米(Zea mays L.) 产量 效益 汉川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种植密度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德明 《种子科技》 2024年第8期139-141,145,共4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贵州推广的新型种植模式,保证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实现大豆增产增收是关键,合理的种植密度为大豆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大豆产业向前发展。有研究表明,合理密植是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大豆的适...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贵州推广的新型种植模式,保证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实现大豆增产增收是关键,合理的种植密度为大豆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大豆产业向前发展。有研究表明,合理密植是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大豆的适宜种植密度除受品种基因型(株型、结荚习性、生育期等)控制外,还受环境条件(播种期、土壤肥力、管理水平、田间配置等)的影响。因此,分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播种1~5粒豆的产量变化,研究了该种植模式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种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川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研究
17
作者 吕剑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5期20-23,共4页
为明确泾川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最佳栽培模式,开展了泾川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大豆和玉米的产量来看,不同复合种植模式均有优缺点,有些模式大豆产量高而玉米产量低,有些模式玉米产量高而大豆产量低,如6... 为明确泾川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最佳栽培模式,开展了泾川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大豆和玉米的产量来看,不同复合种植模式均有优缺点,有些模式大豆产量高而玉米产量低,有些模式玉米产量高而大豆产量低,如6+4(6行大豆+4行玉米)模式大豆产量最高、玉米产量最低,3+4模式(3行大豆+4行玉米)大豆产量较低、玉米产量最高;从大豆和玉米的综合效益来看,以3+6模式(3行大豆+6行玉米)产值最高,3+4模式产值次之,6+4模式产值最低。综合来看,6+4模式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一种模式,而且这种模式的大豆最有利于机械化收割。因此,应该把6+4模式作为泾川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的主推模式,但应注意增加玉米种植密度,以提高玉米产量,增加综合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产量 产值 甘肃泾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蚀石山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分析及栽培管理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阳愿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2期24-26,共3页
文章旨在分析溶蚀石山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并探讨其栽培管理策略。通过对溶蚀石山地区玉米大豆种植历史状况的梳理,认识到传统种植模式的局限性和挑战,同时也看到了发展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潜力和优势。以靖西市作为研究区... 文章旨在分析溶蚀石山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并探讨其栽培管理策略。通过对溶蚀石山地区玉米大豆种植历史状况的梳理,认识到传统种植模式的局限性和挑战,同时也看到了发展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潜力和优势。以靖西市作为研究区域,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背景和实践基础。在当前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战略部署下,溶蚀石山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不仅符合绿色发展导向,也是实现粮油大面积均衡增产、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因此,该研究有助于为溶蚀石山地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蚀石山地区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 栽培管理 靖西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州市云表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及建议
19
作者 张荣善 陈海瑶 《江西农业》 2024年第6期184-186,共3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横州市云表镇抓好粮食安全生产与供给重要农产品的有效生产模式,已经成为广西省大力实施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关键举措。为正确进行农户与种植户试种,横州市云表镇在创建玉米大豆综合种植示范区的过程中,持续推广...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横州市云表镇抓好粮食安全生产与供给重要农产品的有效生产模式,已经成为广西省大力实施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关键举措。为正确进行农户与种植户试种,横州市云表镇在创建玉米大豆综合种植示范区的过程中,持续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稳粮增豆方面,该模式的推广实践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显著提升了横州市云表镇的土地利用效能。根据横州市云表镇的推广实践情况总结该模式的技术推广要点及建议,供相关部门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推广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泉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品种筛选试验
20
作者 王良全 赵匆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9期12-15,19,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石泉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夏播大豆品种,开展了大豆品种筛选试验,分析比较了不同播期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的生长状况和产量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条件下,浙秋豆3号、宝豆1519和贡秋豆结荚紧实,籽粒饱满度高,耐密... 为筛选出适宜石泉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夏播大豆品种,开展了大豆品种筛选试验,分析比较了不同播期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的生长状况和产量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条件下,浙秋豆3号、宝豆1519和贡秋豆结荚紧实,籽粒饱满度高,耐密性、抗倒伏性、抗病性、产量等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可作石泉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夏播大豆种植品种推广。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适当提前播种可有效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 品种 性状 产量 陕西石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