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帽刚性疏桩复合地基变形机理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雷金波 张少钦 +1 位作者 刘芳泉 雷呈凤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5-88,共4页
分析了带帽刚性疏桩复合地基的思路形成过程、设计思想、变形机理及其形成复合地基的条件,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带帽刚性疏桩复合地基计算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三种沉降计算模式,为带帽刚性疏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理论研究提供基础。
关键词 带帽刚性疏桩复合地基 变形机理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岩软土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试验研究
2
作者 任佳丽 江洎洧 +2 位作者 胡胜刚 陈航 叶晨珲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7-213,共7页
桩土应力比是浅埋岩软土地基中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的关键参数,但其取值规律及影响因素尚不明确。依托某混凝土闸坝工程,通过室内物理模型试验,系统研究单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与桩土应力比,分析垫层类型、桩受力情况、桩距及桩端持力层... 桩土应力比是浅埋岩软土地基中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的关键参数,但其取值规律及影响因素尚不明确。依托某混凝土闸坝工程,通过室内物理模型试验,系统研究单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与桩土应力比,分析垫层类型、桩受力情况、桩距及桩端持力层等因素的影响,获取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变化规律及承载力对应的桩土应力比。结果表明:随荷载增加,摩擦桩桩土应力比先增后减,端承桩桩土应力比基本持续增大;水泥土垫层可显著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与桩土应力比,其最大桩土应力比约为砂砾石垫层的2倍;桩端持力层强度与桩间距对桩土应力比影响显著,可通过增大桩间距、调整桩端持力层来优化方案;端承桩复合地基在水泥土垫层下的承载力与砂砾石垫层接近,但桩土应力比更高,可采用复合嵌入式褥垫层以兼顾防渗与应力调节需求。研究成果可为浅埋岩软土刚性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复合地基 土应力比 浅埋岩 软土 承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特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雷金波 张少钦 +1 位作者 雷呈凤 邹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22-1326,共5页
根据控沉疏桩理论,探讨了带帽PTC型刚性桩在高速公路深厚软土地基处理中的适应性。为了掌握带帽PTC管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分析了其承载能力、荷载传递、桩侧土压力、桩侧摩阻力、桩土荷载分担比及桩-土应力比等力学性状,并进行了带帽... 根据控沉疏桩理论,探讨了带帽PTC型刚性桩在高速公路深厚软土地基处理中的适应性。为了掌握带帽PTC管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分析了其承载能力、荷载传递、桩侧土压力、桩侧摩阻力、桩土荷载分担比及桩-土应力比等力学性状,并进行了带帽和无帽单桩复合地基现场足尺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试验结果能为带帽PTC管桩复合地基理论研究提供合理的试验依据,并指导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沉理论 有帽 无帽 复合地基 荷载传递 -土应力比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试桩力学性状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雷金波 曹慧兰 +2 位作者 熊杰 杨加明 刘芳泉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29,共5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力学性状进行了初步的数值模拟分析,找出了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力学性状的一些基本规律。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在一定深度位置处存在等沉面现象,为建立带帽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力学性状进行了初步的数值模拟分析,找出了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力学性状的一些基本规律。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在一定深度位置处存在等沉面现象,为建立带帽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设计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帽刚性复合地基 帽下土体 帽间土体 力学性状 等沉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曲线模型的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雷金波 陈从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385-3391,共7页
假定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荷载传递函数为双曲线模型,对其荷载传递机制进行了非线性分析。根据文献[1]的方法,建立了桩体、桩帽下土体及桩帽间土体的竖向位移、竖向应力、界面侧摩阻力与深度之间的控制微分方程。利用微分方程近似解法... 假定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荷载传递函数为双曲线模型,对其荷载传递机制进行了非线性分析。根据文献[1]的方法,建立了桩体、桩帽下土体及桩帽间土体的竖向位移、竖向应力、界面侧摩阻力与深度之间的控制微分方程。利用微分方程近似解法,得到了相应的解析表达式。直接把桩顶沉降作为已知条件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能反映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规律,可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帽刚性复合地基 荷载传递机制 帽下土体 帽间土体 双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堤下带帽控沉疏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及方法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雷金波 殷宗泽 +2 位作者 黄玲 郑云扬 李茂林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0,共3页
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文献[1]对带帽控沉疏桩复合地基变形机理的分析,建立了带帽控沉疏桩复合地基计算模型,提出了相应的三种沉降计算模式,并对沉降计算结果进行了适当分析,为带帽控沉疏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理论研究、沉降计算方法分... 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文献[1]对带帽控沉疏桩复合地基变形机理的分析,建立了带帽控沉疏桩复合地基计算模型,提出了相应的三种沉降计算模式,并对沉降计算结果进行了适当分析,为带帽控沉疏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理论研究、沉降计算方法分析等方面提供了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帽控沉复合地基 计算模型 计算模式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帽控沉疏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雷金波 陈超群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69,共4页
基于沉降控制理论,分析了带帽控沉疏桩复合地基两种沉降计算模式。现场试验表明,桩帽间土体受压后有一定的影响深度,可采用桩帽间土体沉降计算模式来估算地基总沉降量及其工后沉降量。因此,以控制桩帽间土体沉降量在工后沉降量标准范围... 基于沉降控制理论,分析了带帽控沉疏桩复合地基两种沉降计算模式。现场试验表明,桩帽间土体受压后有一定的影响深度,可采用桩帽间土体沉降计算模式来估算地基总沉降量及其工后沉降量。因此,以控制桩帽间土体沉降量在工后沉降量标准范围内为目标,通过采取调整桩体中心间距或桩帽尺寸等措施,改变复合桩土应力比,配合预压措施,来进行带帽控沉疏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并应用于工程实践。该思路与方法具有较好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帽控沉复合地基 沉降控制 工后沉降量 预压措施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帽桩复合地基复合桩土应力比的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8
作者 雷金波 姜弘道 +2 位作者 郑云扬 张少钦 况森保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00-1305,共6页
在分析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复合桩土应力比的概念,以合理反映带帽桩复合地基的力学性状。以土力学和弹性理论为基础,基于合理假定,采用等沉面的思想,考虑复合桩体发生上、下刺入变形现象,推导出能够反映层状不均质... 在分析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复合桩土应力比的概念,以合理反映带帽桩复合地基的力学性状。以土力学和弹性理论为基础,基于合理假定,采用等沉面的思想,考虑复合桩体发生上、下刺入变形现象,推导出能够反映层状不均质地基和带帽桩复合地基空间三维沉降变形特征的复合桩土应力比隐式计算公式。通过工程算例,分析了桩体中心间距、桩长、桩帽尺寸、垫层变形模量、下卧层土体变形模量、桩帽间土体变形模量和静止侧压力系数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利用复合桩土应力比进行带帽桩复合地基按桩帽间土体沉降量控制优化设计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帽刚性复合地基 复合土应力比 等沉面 控制沉降 帽间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桩复合地基应力场分布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6
9
作者 池跃君 宋二祥 +1 位作者 金淮 高文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9-343,共5页
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问题目前尚未得到较好的解决,主要原因之一:是不甚了解复合地基中应力场的分布规律。为此,在两种土质中各进行了1组9桩复合地基试验。在桩间土及桩身分别埋设压力盒和钢筋计,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桩间土不同深度的竖... 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问题目前尚未得到较好的解决,主要原因之一:是不甚了解复合地基中应力场的分布规律。为此,在两种土质中各进行了1组9桩复合地基试验。在桩间土及桩身分别埋设压力盒和钢筋计,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桩间土不同深度的竖向应力、桩身轴力、侧摩阻力进行了仔细地观测。所得结果揭示了桩间土竖向应力σ_z、桩侧阻的分布规律以及荷载传递的全过程。试验结果可以为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假定提供合理依据,同时,能够为荷载传递机理的研究带来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复合地基 应力场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桩复合地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工作性状的模型试验 被引量:20
10
作者 郑刚 刘双菊 +2 位作者 伍止超 顾晓鲁 孙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65-868,共4页
刚性桩复合地基在一些地区已开始在高层建筑中应用,为了了解带褥垫层复合地基在水平荷载与竖直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工作性状,进行了一系列模型试验,并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垂直荷载、不同褥垫层厚度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桩顶、桩身及褥... 刚性桩复合地基在一些地区已开始在高层建筑中应用,为了了解带褥垫层复合地基在水平荷载与竖直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工作性状,进行了一系列模型试验,并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垂直荷载、不同褥垫层厚度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桩顶、桩身及褥垫层顶部水平位移的影响,揭示了基础—褥垫层—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相互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水平荷载 褥垫层 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垫层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57
11
作者 朱世哲 徐日庆 +1 位作者 杨晓军 王景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14-817,823,共5页
研究了带垫层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计算方法,同时,考虑了桩顶刺入垫层和桩端刺入下卧层的情况,并分别假设了垫层为理想弹性体和理想弹塑性体两种情况进行讨论,随后对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分别论证了各种因素对桩土应力... 研究了带垫层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计算方法,同时,考虑了桩顶刺入垫层和桩端刺入下卧层的情况,并分别假设了垫层为理想弹性体和理想弹塑性体两种情况进行讨论,随后对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分别论证了各种因素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复合地基 垫层 下卧层 弹型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桩型刚性承台下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周同和 王非 +1 位作者 赵宏 高广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5-111,共7页
通过两组四桩多桩型刚性桩复合地基现场载荷试验,分析了多桩型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荷载分担及其发展变化的工作性状;基于复合地基桩土应力及加载过程中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实测结果,讨论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应力扩散角理论;讨论了... 通过两组四桩多桩型刚性桩复合地基现场载荷试验,分析了多桩型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荷载分担及其发展变化的工作性状;基于复合地基桩土应力及加载过程中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实测结果,讨论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应力扩散角理论;讨论了多桩型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采用应力复合法计算参数的取值方法。相关成果将有助于复合地基特别是多桩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同时表明进一步进行多桩型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与工程实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复合地基 承载力 发挥系数 刚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桩复合地基在不同荷载下的桩土分担特性 被引量:45
13
作者 池跃君 宋二祥 陈肇元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9-363,共5页
利用解析解答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在竖向荷载下的工作特性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着重讨论了桩土应力比及荷载分担比等随复合地基荷载、垫层厚度、垫层模量、桩长、桩间距、桩间土模量和桩端土抗力系数等因素变化的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竖向荷... 利用解析解答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在竖向荷载下的工作特性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着重讨论了桩土应力比及荷载分担比等随复合地基荷载、垫层厚度、垫层模量、桩长、桩间距、桩间土模量和桩端土抗力系数等因素变化的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竖向荷载作用下,桩土应力比随复合地基荷载、垫层模量、桩长和桩间距的增加而增大,随垫层厚度和土体模量的增加而减小,同时也表明复合地基的设计参数有合理的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复合地基 竖向荷载 土应力比 荷载分担比 垫层厚度 垫层模量 间距 土体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摩阻力的刚性桩复合地基中性面深度及桩土应力比计算 被引量:27
14
作者 武崇福 郭维超 +1 位作者 李雨浓 铁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8-287,共10页
研究了刚性桩复合地基桩侧摩阻力在线性模式下中性面深度及桩土应力比的计算方法。根据刚性桩复合地基各组成部分的沉降变形关系,推导了垫层–桩–土的变形协调方程。考虑负摩阻力对桩土工作性状的影响,将桩侧摩阻力分布由试验曲线简化... 研究了刚性桩复合地基桩侧摩阻力在线性模式下中性面深度及桩土应力比的计算方法。根据刚性桩复合地基各组成部分的沉降变形关系,推导了垫层–桩–土的变形协调方程。考虑负摩阻力对桩土工作性状的影响,将桩侧摩阻力分布由试验曲线简化为线性模式,同时考虑桩顶刺入褥垫层,桩底刺入下卧层,结合桩土变形协调方程推导了中性面深度、桩顶平面桩土应力比、中性面桩土应力比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多种因素对中性面深度及桩土应力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刚性桩复合地基的中性面深度比在0.15~0.35之间,中性面桩土应力比相比桩顶平面桩土应力比增大10%~40%。最后应用于某工程现场载荷试验和某刚性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复合地基 负摩阻力 中性面深度 土应力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堤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李海芳 温晓贵 龚晓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9-421,共3页
关键词 路堤 荷载 刚性 复合地基 土应力比 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承载性状与厚径比相关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佟建兴 孙训海 +2 位作者 杨新辉 王明山 罗鹏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5-960,共6页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实测得到了在等厚径比条件下,长短刚性桩复合地基长桩、短桩、桩间土的承载力发挥系数,得到了长桩、短桩、桩间土承载性状与厚径比的相关关系,长短刚性桩复合地基采用等厚径比,使长桩、短桩和桩间土承载力都得到充分...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实测得到了在等厚径比条件下,长短刚性桩复合地基长桩、短桩、桩间土的承载力发挥系数,得到了长桩、短桩、桩间土承载性状与厚径比的相关关系,长短刚性桩复合地基采用等厚径比,使长桩、短桩和桩间土承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是很困难的,且短桩承载力发挥较长桩更为充分。在等厚径比试验结果基础上,对长短刚性桩复合地基变厚径比设计进行了研究探讨,认为长短刚性桩复合地基宜采用变厚径比设计,降低长桩厚径比、提高短桩厚径比,让长桩厚径比小于短桩。变厚径比设计可采用等褥垫厚度变桩径(长桩桩径取大值)或等桩径变褥垫厚度(长桩选用较薄褥垫)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 刚性复合地基 承载力发挥系数 厚径比 变厚径比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桩复合地基侧向土压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佟建兴 闫明礼 +2 位作者 王明山 孙训海 杨新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72-1578,共7页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实测得到试验条件下,天然地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作用在不允许有位移的刚性挡土墙上的侧向土压力;通过与天然地基对比分析,获得了刚性桩复合地基的侧向土压力特性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刚性桩复合地基中桩的参与(...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实测得到试验条件下,天然地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作用在不允许有位移的刚性挡土墙上的侧向土压力;通过与天然地基对比分析,获得了刚性桩复合地基的侧向土压力特性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刚性桩复合地基中桩的参与(包括桩的荷载深层传递作用、桩负摩擦区的影响和桩体对桩间土水平附加应力的“遮拦”作用等)使复合地基侧向土压力大小和分布规律明显区别于天然地基;在给定荷载水平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侧向土压力值低于天然地基,侧向土压力影响范围较天然地基作用位置更深;在试验条件下,刚性挡土墙距离建筑物0.35~1.4 m范围内,当荷载水平达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刚性桩复合地基作用在刚性挡土墙上的总土压力和附加土压力约为天然地基的43.3%-80.1%和15.9%-5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复合地基 侧向土压力 超载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探讨及应用 被引量:44
18
作者 池跃君 宋二祥 陈肇元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9-23,共5页
对规范建议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指出该法在应力场假定、加固区复合模量的取法上还有待完善。之后,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理论分析,提出沉降计算的一种近似方法——双层应力法。该方法在对复合地基的应力分布进行分层... 对规范建议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指出该法在应力场假定、加固区复合模量的取法上还有待完善。之后,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理论分析,提出沉降计算的一种近似方法——双层应力法。该方法在对复合地基的应力分布进行分层假定的基础上,利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的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最后,利用实际工程对双层应力法进行了验证,并将该法在24项工程中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 复合地基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刚度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孙训海 许力和 +2 位作者 李艳霞 佟建兴 雷晓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0-855,共6页
结合甲醇储罐基础的现场试验,对不同基础刚度条件下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和桩、土荷载分担比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基础刚度对桩、土承载力的发挥和荷载分担比具有显著的影响,在给定褥垫厚度、相同桩长、相同桩距条件下... 结合甲醇储罐基础的现场试验,对不同基础刚度条件下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和桩、土荷载分担比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基础刚度对桩、土承载力的发挥和荷载分担比具有显著的影响,在给定褥垫厚度、相同桩长、相同桩距条件下,基础刚度较大的桩承载力能充分发挥,柔性基础条件下桩间土承载力能充分发挥,桩承载力发挥很少。基础刚度较大的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桩荷载分担比比柔性基础桩荷载分担比大,而柔性基础土荷载分担比比刚性基础土荷载分担比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复合地基 基础刚度 柔性基础 发挥系数 褥垫 分担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荷载传递理论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被引量:16
20
作者 郭帅杰 宋绪国 +2 位作者 罗强 许再良 肖世伟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4-50,共7页
研究目的:软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地基处理一般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结构,但目前考虑桩土协同工作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仍存在不足。本文通过荷载传递理论描述桩与桩间土之间荷载转移规律,由最小二乘法拟合桩间土表面荷载引起的加... 研究目的:软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地基处理一般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结构,但目前考虑桩土协同工作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仍存在不足。本文通过荷载传递理论描述桩与桩间土之间荷载转移规律,由最小二乘法拟合桩间土表面荷载引起的加固区附加应力抛物分布方程,尝试建立刚性桩加固区沉降计算模型,为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验算及桩体平面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1)刚性桩加固区桩与桩间土之间存在荷载相互转移现象,桩侧同时分布正负摩阻力;(2)桩间土表面荷载引起的加固区附加应力为非线性分布,可采用五点最小二乘法拟合其抛物分布方程;(3)沉降模型关于京沪高铁试验段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接近,计算偏差约15%;(4)Randolph理论关于桩侧和桩端刚度系数取值方法使桩土沉降差计算结果偏大,刚度系数取值的合理性需进一步研究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复合地基 荷载传递理论 沉降计算 负摩阻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