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9篇文章
< 1 2 1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逻辑链路最大可用带宽比流量调度算法
1
作者 郭小雪 梁根 +1 位作者 秦勇 魏文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03-105,108,共4页
针对多逻辑链路间流量调度不平衡问题,分析逻辑链路流量调度模型,给出逻辑链路可用带宽计算方法,提出"可用带宽比"指标,以更准确地刻画各链路负载状况,量化特定链路上调度流量的大小。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有较好的流量调度能... 针对多逻辑链路间流量调度不平衡问题,分析逻辑链路流量调度模型,给出逻辑链路可用带宽计算方法,提出"可用带宽比"指标,以更准确地刻画各链路负载状况,量化特定链路上调度流量的大小。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有较好的流量调度能力,能有效控制各链路的流量,改善多链路间负载均衡,提高链路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路带宽 流量调度 带宽检测 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带宽化的双摆桥式起重机线性自抗扰控制
2
作者 邵雪卷 韩雨豪 +3 位作者 周亮亮 孙来庆 陈志梅 张井岗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90,共9页
桥式起重机作为工业上广泛应用的运输设备,在实际起动时,台车移动势必会带动吊钩以及负载产生两级摆角,增加小车定位与实时消摆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参数基于带宽调节的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以消除初始负载摆角、内部不确定状... 桥式起重机作为工业上广泛应用的运输设备,在实际起动时,台车移动势必会带动吊钩以及负载产生两级摆角,增加小车定位与实时消摆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参数基于带宽调节的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以消除初始负载摆角、内部不确定状态以及外界扰动对系统的影响。首先,将系统解耦成三个控制量互不包含的子系统;其次,对解耦后的子系统分别设计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和线性控制器;最后,结合Lyapunov方法将设计的扩张状态观测器和控制器参数带宽化并进行收敛性和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能够在强扰动影响下准确平稳地将负载运输到目标位置并快速消除两级摆动,同时对模型参数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摆桥式起重机 带宽 自抗扰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带宽场景下防合谋多方隐私集合并集协议
3
作者 张恩 王梦涛 +2 位作者 郑东 禹勇 黄昱晨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0-221,共12页
针对现存的多方隐私集合并集(MPSU)协议存在交互轮数多以及通信开销大等问题,使其无法在低带宽场景中得以有效应用,设计了一种基于不经意键值存储和门限同态加密技术的不经意匹配置换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提出了一种半诚实模型下的多方隐... 针对现存的多方隐私集合并集(MPSU)协议存在交互轮数多以及通信开销大等问题,使其无法在低带宽场景中得以有效应用,设计了一种基于不经意键值存储和门限同态加密技术的不经意匹配置换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提出了一种半诚实模型下的多方隐私集合并集协议。该协议允许N个参与方共同计算所有集合的并集,且不会泄露任何其他的信息,具有通信轮数少、能抵御N-1个参与方的合谋、通信开销低等优势,比现有最先进的多方隐私集合并集的通信开销降低了6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方隐私集合并集 带宽场景 不经意键值存储 半诚实模型 门限同态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定带宽的高选择性平衡可调带通滤波器
4
作者 王友保 鲍岩 +1 位作者 张天豪 马君鑫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3,共8页
针对传统可调滤波器在中心频率调谐过程中难以维持恒定带宽的技术难题,设计了一款新的中心频率可调、带宽恒定、高频率选择特性的平衡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基于谐振器之间存在的电磁耦合,采用4个可调谐振器来构成3个耦合结构,并在馈电... 针对传统可调滤波器在中心频率调谐过程中难以维持恒定带宽的技术难题,设计了一款新的中心频率可调、带宽恒定、高频率选择特性的平衡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基于谐振器之间存在的电磁耦合,采用4个可调谐振器来构成3个耦合结构,并在馈电电路上引入源与负载的耦合,以便在通带两侧各产生2个传输零点;仅使用同一个直流偏置电压加载于变容二极管,实现了滤波器的中心频率的可调;采用奇偶模分析理论,以及利用耦合系数、外部品质因数分别随谐振频率变化的目标曲线,实现了滤波器的带宽恒定、插损小、带外抑制好的设计目标。滤波器的仿真和实测性能基本一致,其可调中心频率范围为788~978 MHz,而在此可调中心频率范围内维持3 dB带宽为(43±1.2 MHz)不变。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设计在保持恒定带宽的同时,通过谐振器结构的优化折叠,有效减小了器件尺寸,为高性能可调滤波器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滤波器 恒定带宽 高频率选择性 传输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W与自适应随机带宽计算的烟叶化学成分预测方法
5
作者 潘晓华 叶林辉 +7 位作者 张帅 李莹 陈广晴 周芸帆 张艳玲 梁太波 王建伟 戴华鑫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5,共11页
为解决烟叶化学成分预测准确度不高、小样本场景性能差的问题,结合NW(Nadaraya-Watson核回归估计)与自适应随机带宽计算方法,建立了烟叶化学成分预测的回归模型。采用河南省2010―2020年气象和烟叶化学成分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 为解决烟叶化学成分预测准确度不高、小样本场景性能差的问题,结合NW(Nadaraya-Watson核回归估计)与自适应随机带宽计算方法,建立了烟叶化学成分预测的回归模型。采用河南省2010―2020年气象和烟叶化学成分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整体上优于现有方法,以云烟87为例,对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钾、总氮等主要化学成分的预测误差(MAPE)分别为8.46%、8.71%、12.87%、14.04%、9.95%,相较于随机森林、BP、KNN方法,MAPE分别降低了7.69%、5.02%、5.5%。本模型可应用于不同品种的烟叶化学成分预测,在数据存在偏差的情况下具有更稳定的预测结果,且本文方法仅需随机森林模型1%的数据量就可达到更优效果,在鲁棒性验证、可靠性评估等方面均可取得更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化学成分预测 自适应随机带宽计算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硬件协同的RapidIO接口带宽测试方法
6
作者 刘淑涛 张宗森 +1 位作者 魏璇 张卜方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67,共5页
RapidIO是一种高性能嵌入式系统互联技术。FPGA的SRIO控制器实现了RapidIO二代协议,在工程中经常需要得到其实际带宽性能以确定其是否满足应用需求。采用FPGA的嵌入式软核,配合FPGA内部硬件电路可搭建软硬件协同SOPC测试系统。该系统既... RapidIO是一种高性能嵌入式系统互联技术。FPGA的SRIO控制器实现了RapidIO二代协议,在工程中经常需要得到其实际带宽性能以确定其是否满足应用需求。采用FPGA的嵌入式软核,配合FPGA内部硬件电路可搭建软硬件协同SOPC测试系统。该系统既具有硬件可裁剪、可定制、扩展性强的特点,又具备软件灵活性的特点。此系统在硬件层面设计了周期采样单元、周期配置接口、锁存接口、上传接口;软件层面具备采样参数配置、采样控制、采样数据分析、结果呈现功能。通过软硬件代码的编写和验证,表明此方法可实时监测接口的带宽及抖动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IDIO 嵌入式软核 SOPC 带宽测试 抖动 AXI-Stream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枝节加载的双频频率选择表面带宽扩展
7
作者 陈禹旭 万国宾 马鑫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目的]为缓解双频FSS带宽扩展与可加工性的矛盾,对枝节加载的带宽扩展技术进行研究。[方法]首先分析常规带宽扩展手段引起上述矛盾的主要因素;其次研究枝节加载对FSS电磁特性的影响,如枝节电抗特性、枝节形状、枝节数量等;最后分别基于... [目的]为缓解双频FSS带宽扩展与可加工性的矛盾,对枝节加载的带宽扩展技术进行研究。[方法]首先分析常规带宽扩展手段引起上述矛盾的主要因素;其次研究枝节加载对FSS电磁特性的影响,如枝节电抗特性、枝节形状、枝节数量等;最后分别基于作用于网栅/缝隙上的枝节加载对FSS第1/第2传输通带进行扩展,并详细分析枝节加载技术对上述矛盾的缓解作用。[结果]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带宽扩展方式,在相同金属线宽下(0.1mm),枝节加载技术可使其双频带宽分别提升48.8%和23.2%,测试与仿真结果对比吻合良好。[结论]枝节加载可以有效地缓解多频带宽扩展与可加工性的矛盾,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 多频带天线 带宽扩展 枝节加载 带宽 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带宽毫米波通信信号的主动式环境地图构建算法
8
作者 章震东 张嘉驰 +3 位作者 刘留 周涛 李新星 蔡雨尘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70,共14页
针对现有环境感知技术在毫米波通信信号带宽受限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且在复杂场景下存在计算复杂度高、实时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带宽毫米波通信信号的主动式环境地图构建算法,旨在实现环境地图的实时构建,从而... 针对现有环境感知技术在毫米波通信信号带宽受限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且在复杂场景下存在计算复杂度高、实时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带宽毫米波通信信号的主动式环境地图构建算法,旨在实现环境地图的实时构建,从而提升通信系统的性能.首先,通过在移动端主动式自发自收毫米波通信信号,并获取回波的传播时延和角度信息,结合移动端姿态信息初步感知障碍物的坐标;其次,考虑毫米波通信信号有限带宽对地图分辨率的影响,采用栅格地图算法表征障碍物的空间位置,基于Bresenham算法计算空闲栅格,进而快速准确地构建环境地图,并通过设置不同的地图分辨率,进行了仿真实验,以分析不同地图分辨率条件下的地图构建结果;再次,统计并拟合了感知环境中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AOA)的分布,以验证冯米塞斯(von Mises)分布的合理性;最后,将结果与基于激光雷达的基准地图进行对比,使用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验证精度,使用Jaccard相似度分析验证障碍物形状,并结合代码运行时长评估了算法的效率和系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3GHz带宽和25格/米分辨率下,地图构建达到最优性能,其中RMSE为9.2943,Jaccard系数为0.6254,代码运行时长为14.7746 min,能够满足实时环境感知的需求;与500 MHz带宽和25格/米分辨率下的地图构建结果相比,RMSE、Jaccard系数、代码运行时长分别提升了56.1%、394.4%、70.6%.研究结果可以为未来高动态通信系统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通信信号 有限带宽 环境感知 占据栅格地图 BRESENHA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网络中基于带宽感知的资源协同调度算法
9
作者 赵季红 宁丽娟 +1 位作者 马健 李倩雯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7-261,共5页
针对融合网络中协同视角不足的问题,以及5G和6G网络带宽密集型应用对带宽需求增长的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宽感知的资源协同调度方法(bandwidth aware SFC mapping algorithm,BASA)。通过动态感知链路带宽和节点计算能力,获取节点映射策... 针对融合网络中协同视角不足的问题,以及5G和6G网络带宽密集型应用对带宽需求增长的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宽感知的资源协同调度方法(bandwidth aware SFC mapping algorithm,BASA)。通过动态感知链路带宽和节点计算能力,获取节点映射策略,然后以带宽、距离为顺序考虑因素,根据节点映射策略协同选择最佳链路映射策略。算法确保了节点与链路映射策略的协同一致性,提高了网络的QoS。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SFC映射准确性和效率,在SFC映射成功率、带宽利用率等方面优于对比算法,算法带宽利用率平均可达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网络 带宽感知 SFC映射 资源协同 资源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路径传输的城市轨道交通带宽聚合
10
作者 胡传搏 刘小勇 +2 位作者 邹劲柏 刘虎 王森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广泛采用LTE-M(地铁长期演进)系统,以支持多种业务。但随着视频业务数据量的快速增长,该系统面临带宽压力,需设计一种适应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环境的多路径传输系统,以达到聚合多网络带宽的目的。[方法]基于MPQUIC(多路...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广泛采用LTE-M(地铁长期演进)系统,以支持多种业务。但随着视频业务数据量的快速增长,该系统面临带宽压力,需设计一种适应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环境的多路径传输系统,以达到聚合多网络带宽的目的。[方法]基于MPQUIC(多路径快速用户数据报网络连接)协议设计了一种动态冗余的城市轨道交通多路径传输系统,该系统采用两种传输模式:在常规模式下,为缩短路径间完成传输的时间差异,使用基于预分配数据包的多路径调度算法,降低网络异构性对传输性能的影响,以适应异构网络环境;在越区切换发生时,为了克服移动场景下越区切换造成的网络波动对传输性能的影响,从信令层面进行并行调度与冗余调度切换的判决,并及时转换为冗余传输,以保证切换发生时传输性能的稳定。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及其调度算法的设计,并通过仿真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及结论]在模拟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场景中,基于冗余和预分配的多路径调度方法相比最低RTT(往返时延)优先调度方法,在较好和较差的网络条件下,网络的平均吞吐量分别提升了28.7%和33.9%的,验证了所设计的动态冗余的城市轨道交通多路径传输系统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通信网络 多路径传输 带宽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编码抗主瓣干扰方法带宽限制分析及优化
11
作者 薄钧天 王万田 +4 位作者 李亚星 张雲硕 王衡峰 张嘉毫 孟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40-2548,共9页
针对主瓣干扰(main-lobe jamming,MLJ)在空域与有用信号(signal of interest,SOI)高度相关而难以被有效抑制的问题,基于跳变编码波形的抗MLJ系统通过对波形进行编码调制,接收端据此重构接收信号,利用码-空映射等效改变SOI空域信道,实现... 针对主瓣干扰(main-lobe jamming,MLJ)在空域与有用信号(signal of interest,SOI)高度相关而难以被有效抑制的问题,基于跳变编码波形的抗MLJ系统通过对波形进行编码调制,接收端据此重构接收信号,利用码-空映射等效改变SOI空域信道,实现SOI与干扰信号在空域的分辨。但理论分析发现,信号带宽的增大将掩盖编码特征并使该方法失效。为此,利用多抽头系统的时-频映射特质,通过多抽头结构设计降低带宽掩盖,重新凸显编码特征。仿真结果显示,所提方法可在10 MHz的全带宽内,使干扰对消比大于20 dB,SOI对消比小于3 dB,具有较好的抗主瓣非零带宽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主瓣干扰 带宽限制 雷达 波形设计 多抽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较低修复带宽开销的局部Piggybacking码构造
12
作者 张洁薇 王静 +3 位作者 杨红志 李瞳 毛祖权 刘向阳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1-531,共11页
目前针对Piggybacking码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单个信息节点的快速修复上,校验节点故障的修复带宽率依旧较高,且对多节点故障修复尚未提出快速修复算法。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局部Piggybacking码的构造方案,在Piggybacking框架的基础上,增加2个... 目前针对Piggybacking码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单个信息节点的快速修复上,校验节点故障的修复带宽率依旧较高,且对多节点故障修复尚未提出快速修复算法。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局部Piggybacking码的构造方案,在Piggybacking框架的基础上,增加2个局部校验子条带,并将数据块错位放置,信息节点分组按顺序捎带,以此降低故障节点的修复带宽开销和修复度。性能分析表明,该文所构造的局部Piggybacking码,其信息节点和校验节点的修复带宽率都有显著降低,且与现有的Piggybacking码相比,修复度性能也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存储系统 Piggybacking码 修复带宽开销 修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射式体布拉格光栅的450 nm窄带宽半导体激光器实验研究
13
作者 曹波涛 闫运浩 +4 位作者 柴聪鹏 郭凌伟 华有杰 徐时清 赵士龙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
体布拉格光栅作为激光外腔镜可以有效降低激光器运行过程中热效应引起的温度漂移和谱线加宽问题。利用中心波长为449.7 nm的体布拉格光栅作为蓝光半导体激光器的外腔反射镜对激光器进行外腔锁模,研究激光器的输出光特性。实验确定了具... 体布拉格光栅作为激光外腔镜可以有效降低激光器运行过程中热效应引起的温度漂移和谱线加宽问题。利用中心波长为449.7 nm的体布拉格光栅作为蓝光半导体激光器的外腔反射镜对激光器进行外腔锁模,研究激光器的输出光特性。实验确定了具备稳定激光输出的蓝光二极管-快轴准直镜-慢轴准直镜的激光器结构。在不同电流和水冷温度条件下,分析了电流漂移和温度漂移现象,并检测了体布拉格光栅对激光波长锁定的效果。在22℃水冷和1 A电流条件下,体布拉格光栅将激光器的中心波长稳定在449.7 nm,谱线半高全宽压缩至0.1 nm,实现了具有波长稳定性的窄带宽激光输出。该研究可为开发高亮度、高功率、高色纯度的蓝光半导体激光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带宽 蓝光 外腔锁模 温度漂移 波长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汇聚的多信源无线传感网络带宽时延感知
14
作者 杨萃洁 唐亮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15-1320,共6页
为了提高多信源无线传感网络的传输性能,提出基于数据汇聚的多信源无线传感网络带宽时延感知方法。采用卡尔曼预测对多信源无线传感网络中的单个信道带宽进行实时感知和测量,并采用中位数滤波方法估计网络单个信道的往返时延,消除其他... 为了提高多信源无线传感网络的传输性能,提出基于数据汇聚的多信源无线传感网络带宽时延感知方法。采用卡尔曼预测对多信源无线传感网络中的单个信道带宽进行实时感知和测量,并采用中位数滤波方法估计网络单个信道的往返时延,消除其他干扰因素对时延估计的影响;通过分类型信道时延数据汇聚方法对多个信道带宽和时延感知数据进行汇合处理,实现对传感网络整体时延性能的全局感知。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实时感知和测量带宽方面,可以取得准确的单个信道带宽估计结果,信道1和信道3的相对误差均接近为0,达到较小的时延抖动,并实现对多信源无线传感网络信道延迟数据进行高效的汇聚,能够满足各种应用场景对于实时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信源无线传感网络 数据汇聚 卡尔曼预测 带宽时延 感知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链路分类的非均匀带宽分配算法
15
作者 金子龙 林志海 +1 位作者 潘成胜 施建锋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6,共8页
针对军事通信网络中涉及有多种异构链路,异构链路间传输速率和传播时延差异大、带宽分配不均,导致通信瓶颈多、可接入用户数量受限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链路分类的非均匀带宽分配算法。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分类的非均匀带宽分配算法... 针对军事通信网络中涉及有多种异构链路,异构链路间传输速率和传播时延差异大、带宽分配不均,导致通信瓶颈多、可接入用户数量受限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链路分类的非均匀带宽分配算法。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分类的非均匀带宽分配算法,利用软件定义网络中的metertable设计了军事通信网络带宽分配系统架构,从而保证在每一跳链路中带宽分配的灵活性与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带宽分配算法相比,在军事通信网络典型拓扑下,所提的NUBA-LC算法可以承载更多的用户连接数量,实现更优的通信服务质量和更低的计算时间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带宽分配 军事通信网络 metertable 链路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复码不同质重传的URLLC最小化带宽方法
16
作者 曹丽媛 张治中 +1 位作者 冯姣 程方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为实现5G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应用场景在高服务质量(QoS)要求下的最小带宽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重复码不同质传输的带宽最小化方案HTRCBM-HARQ。通过提出一种重传方式,即重复码不同质传输的HARQ,提高... 为实现5G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应用场景在高服务质量(QoS)要求下的最小带宽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重复码不同质传输的带宽最小化方案HTRCBM-HARQ。通过提出一种重传方式,即重复码不同质传输的HARQ,提高可靠性;通过建立时延与可靠性分析的框架,导出系统所需最小带宽公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提高了有限带宽资源的利用率,与现有算法对比可以节省10%~30%的带宽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服务质量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带宽资源 可靠性 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率拒绝服务攻击有向传感器网络带宽分配方法
17
作者 任红 庄绪德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67,共7页
以视频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为代表的有向传感器,在保持连通性的前提下,网络覆盖面积很难最大化,低速率拒绝服务攻击在小面积内会造成带宽混乱拥堵,造成网络带宽分配不佳、分配错误率较高。为此,提出一种低速率拒绝服务攻击下有向传感器... 以视频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为代表的有向传感器,在保持连通性的前提下,网络覆盖面积很难最大化,低速率拒绝服务攻击在小面积内会造成带宽混乱拥堵,造成网络带宽分配不佳、分配错误率较高。为此,提出一种低速率拒绝服务攻击下有向传感器网络带宽分配方法。建立低速率拒绝服务攻击(Denial of Service attack,DoS)有向传感器网络模型。将攻击频率及攻击时间作为约束条件,采用设计的资源调度器控制有向传感器网络参数,使其满足资源动态调度性能需求。利用动态带宽分配算法设定三种采样周期,并通过调整采样周期实现带宽分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平均时延低于23 ms,带宽利用率为94%,节点平均队列长度低于1.9。验证了该方法具有可靠性更高的带宽分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向传感器网络 拒绝服务攻击 带宽分配 低速率攻击 采样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轴比带宽的圆极化模拟相控阵列
18
作者 付振帅 刘玫承 +6 位作者 杨立琦 金佩琦 吴晋 张大为 张明涛 侯岳峰 马凯学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3,共5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宽轴比带宽的圆极化模拟相控阵列。该圆极化模拟相控阵列是包括了顺序旋转天线阵列、相控阵列射频电路和相控阵列数控电路的一套完整的相控阵列系统。首先,文中将顺序旋转馈电网络引入到圆极化模拟相控阵列中,并提出了90&... 文中提出了一种宽轴比带宽的圆极化模拟相控阵列。该圆极化模拟相控阵列是包括了顺序旋转天线阵列、相控阵列射频电路和相控阵列数控电路的一套完整的相控阵列系统。首先,文中将顺序旋转馈电网络引入到圆极化模拟相控阵列中,并提出了90°~180°电桥混合形式顺序旋转馈电网络,使相控阵列在宽带宽范围内实现了低轴比性能。接着设计了相控阵列数控电路,通过高集成度电容片选方案,实现了对移相器阵列的低复杂相位控制。最后,为了验证性能,对相控阵列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圆极化模拟相控阵列的-10 dB阻抗带宽为2.15 GHz~2.81 GHz,并实现了±50°的扫描范围,法向波束轴比带宽覆盖范围是2.00 GHz~3.00 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序旋转馈电网络 圆极化模拟相控阵列 宽轴比带宽 移相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带宽划分改进VMD与AMF的变转速轴承故障诊断
19
作者 卫军 马洁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5-179,195,共6页
针对滚动轴承在变转速工况下故障特征提取困难和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算法参数确定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BDVMD-AMF与COT的变转速轴承故障诊断。首先,提出基于频带划分的改进变分模态分解(bandwidth divisi... 针对滚动轴承在变转速工况下故障特征提取困难和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算法参数确定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BDVMD-AMF与COT的变转速轴承故障诊断。首先,提出基于频带划分的改进变分模态分解(bandwidth division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BDVMD)算法,即利用加权谱趋势(weighted spectrum trend,WST)对振动信号频带进行划分,以此确定VMD算法的分解层数和惩罚因子;同时提出综合指标筛选优质分量并重构信号;其次,采用自适应形态滤波(adaptive morphological filtering,AMF)算法进一步降低重构信号中的噪声干扰并突出故障特征;最后,为克服变转速导致的频谱模糊问题,通过计算阶次跟踪(computed order tracking,COT)算法得到滤波信号的角域平稳信号,获取其包络阶次谱提取故障特征,实现变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通过仿真信号、渥太华轴承数据集以及对比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更加高效、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转速滚动轴承 带宽划分变分模态分解 自适应形态滤波 计算阶次跟踪 特征提取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带宽行比对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群体产量和氮素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银水 黄翔 +6 位作者 罗金华 吕典 金晶 李必钦 秦璐 顾炽明 余常兵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3-871,共9页
为明确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的最优配置,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单作玉米(MM)和单作大豆(MS)为对照,设置5种不同带宽行比:2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2(T1)、2.4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3(T2)、2.4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4(T3)、2.8 m带宽玉豆行数比... 为明确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的最优配置,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单作玉米(MM)和单作大豆(MS)为对照,设置5种不同带宽行比:2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2(T1)、2.4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3(T2)、2.4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4(T3)、2.8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3(T4)、2.8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4(T5),研究不同带宽行比对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群体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籽粒产量总体上随着带宽增加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大豆籽粒产量总体上随着带宽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相同带宽条件下,随着玉米大豆行比增加,玉米籽粒产量下降,大豆籽粒产量增加;玉米和大豆的植株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变化规律与籽粒产量基本相一致。与对照相比,T2有提高玉米和大豆的收获指数,增加氮素在玉米和大豆籽粒的分配比例、降低在茎秆的分配比例的趋势。综合产量、经济效益以及群体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效率的表现,2.4 m带宽下种植2行玉米3行大豆为鄂西南山区玉米/大豆的最优间套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宽行比 玉米/大豆 带状间套作 产量 氮素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