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皇族“恩图”女祭司与阿卡德帝国的治理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献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0-141,共12页
对相关文献的再整理,特别是在重新识读关键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语境的重新判断表明:阿卡德时期的"恩图"女祭司虽然和更早的苏美尔"恩"祭司传统存在一定的关联,却仍然应该看作阿卡德帝国的创制。也就是说,阿卡德王权... 对相关文献的再整理,特别是在重新识读关键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语境的重新判断表明:阿卡德时期的"恩图"女祭司虽然和更早的苏美尔"恩"祭司传统存在一定的关联,却仍然应该看作阿卡德帝国的创制。也就是说,阿卡德王权对早王朝时期的"恩"祭司传统进行了颇为激烈的改造,其彻底性要高于此前的估计。阿卡德年名中的记录体现出"恩图"女祭司职位具有的礼仪性,但目前其作为祭司的日常作为在记录中并没有足够的特征性体现。与此相对应的是,对相关文献尽可能的搜集和再研究表明:以图塔纳普苏姆为典型的阿卡德帝国时期的"恩图"女祭司,事实上是帝国中央权力系统中颇为活跃的成员,影响力所及,远远超出其担任祭司的神庙所在地,而其参与的事务也不局限于和祭祀相关的事务。公主身份的阿卡德"恩图"女祭司首先是作为公主参与帝国统治,其次才作为"恩图"祭司承担礼仪性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河流域 阿卡德帝国 帝国治理 “恩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社会·环境:中国古代治理体系长期存续的三重密码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建军 孙杨程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4-71,共8页
帝国治理体系长期存续是中国独有的历史现象。"自由意志缺乏""水利文化""东方专制主义"等视角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亚细亚生产方式"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却缺乏针对性;"历史—社会—环境&qu... 帝国治理体系长期存续是中国独有的历史现象。"自由意志缺乏""水利文化""东方专制主义"等视角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亚细亚生产方式"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却缺乏针对性;"历史—社会—环境"视角是对它的尝试性补充,它认为,帝国治理长期存续是因为三组密码:历史传统提供了制度前奏和同质文化圈;社会结构因缺乏革命性要素——商人而变化缓慢,村社维持着简单的再生产,贸易也比较匮乏;外部威胁和集团联合的必要性,要求权威必须集中,使官僚系统正常运转。超大型政治共同体的治理,必须是"分区域""分层级",历史淘汰了以血缘亲族为基础的"分封制",可供选择的只有以职业技能为基础的"郡县帝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国治理体系 历史前提 社会结构 环境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景观的制作——以明清时期荆襄山林为中心 被引量:4
3
作者 郑鹏 陈光金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40,共12页
明代前期,被封禁的荆襄区域逐渐由逃离至此的流民/山民发展出栖居性景观。栖居性景观的逻辑是逃避国家,它通过亲和山林地理生态的居住方式、刀耕火种以及山地作物得以再生产。栖居性景观内在地抵制着帝国的统合并吞噬着帝国的财政人口... 明代前期,被封禁的荆襄区域逐渐由逃离至此的流民/山民发展出栖居性景观。栖居性景观的逻辑是逃避国家,它通过亲和山林地理生态的居住方式、刀耕火种以及山地作物得以再生产。栖居性景观内在地抵制着帝国的统合并吞噬着帝国的财政人口。到了明代中期,荆襄山禁遭遇流民的大规模爆发与流民的反叛。为了完成"化盗为民"的治理目标,帝国在荆襄的代理人积极地制作国家景观,以此替代流民/山民所处的栖居性景观。帝国采用了"由郧阳居中以制四方"的景观型构。政治景观与日常生活/生计界面的景观被相继营造出来。国家景观以结构持久性的在场形式再生产主体,最终完成了对荆襄的整合。可见,景观,作为介质,既是"身外之物",又使"身临其境";它"以静治动",将宏大的帝国与日常实践的交互作用贯穿起来。也因此,国家景观的制作,为重新审视帝制中国的社会控制提供了一项景观政治学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的制作 帝国治理 荆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容:超越零和的有序竞争——政治发展视角下的21世纪大国关系走势 被引量:2
4
作者 钮汉章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5,共7页
因为不同的政治发展道路和不同的政治制度选择导致大国间的冲突乃至战争,是近代以来最痛苦的回忆。进入21世纪,美国以武力为后盾输出西方式民主、在世界范围内实施“新帝国”的治理,与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格格不入。但... 因为不同的政治发展道路和不同的政治制度选择导致大国间的冲突乃至战争,是近代以来最痛苦的回忆。进入21世纪,美国以武力为后盾输出西方式民主、在世界范围内实施“新帝国”的治理,与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格格不入。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世界相互依存的加深,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和一系列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大国对冲突后果的理性权衡,大国关系有可能超越20世纪敌对和结盟的模式,走出“大国政治悲剧”的宿命,选择超越零和的“双赢”:以相容为特征的有序竞争。世界大国有责任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发展 帝国治理 相互依存 相容 和谐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