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帝国的乡村凝视与殖民的都会显影——以1937年“满映”制作的“文化映画”《光辉的乐土》和《黎明的华北》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道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58,共11页
《光辉的乐土》和《黎明的华北》是"满映"在1937年制作的两部重要的"文化映画"。对这两部纪录短片进行更深一步的、细致入微的文本分析,可在还原"满映"的统治和侵略特性之外,揭示出作为统治者和侵略者的...
《光辉的乐土》和《黎明的华北》是"满映"在1937年制作的两部重要的"文化映画"。对这两部纪录短片进行更深一步的、细致入微的文本分析,可在还原"满映"的统治和侵略特性之外,揭示出作为统治者和侵略者的日伪政权在其镜头与画面之间若隐若现的意识形态及文化症候。事实上,通过《光辉的乐土》和《黎明的华北》这两部"文化映画","满映"不仅宣扬了日本人的"满洲观"和关东军的华北政策,而且在凝视乡村和显影都会的过程中,彰显出帝国主义的"大陆"幻象和殖民者的拓地心态;两者之间相互交织,相辅相成,恰恰从精神层面上映照出战争时期日伪"国策电影"所谓"日满一体"、"东亚和平"的虚伪性与虚弱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映”
文化映画
帝国与殖民
乡村凝视
都会显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帝国的乡村凝视与殖民的都会显影——以1937年“满映”制作的“文化映画”《光辉的乐土》和《黎明的华北》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道新
机构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58,共11页
文摘
《光辉的乐土》和《黎明的华北》是"满映"在1937年制作的两部重要的"文化映画"。对这两部纪录短片进行更深一步的、细致入微的文本分析,可在还原"满映"的统治和侵略特性之外,揭示出作为统治者和侵略者的日伪政权在其镜头与画面之间若隐若现的意识形态及文化症候。事实上,通过《光辉的乐土》和《黎明的华北》这两部"文化映画","满映"不仅宣扬了日本人的"满洲观"和关东军的华北政策,而且在凝视乡村和显影都会的过程中,彰显出帝国主义的"大陆"幻象和殖民者的拓地心态;两者之间相互交织,相辅相成,恰恰从精神层面上映照出战争时期日伪"国策电影"所谓"日满一体"、"东亚和平"的虚伪性与虚弱感。
关键词
“满映”
文化映画
帝国与殖民
乡村凝视
都会显影
Keywords
Manchou Film Association
cultural movies
empire and colonization
imperial gaze at the rural Other
representation of cosmopolitan Self
分类号
J91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帝国的乡村凝视与殖民的都会显影——以1937年“满映”制作的“文化映画”《光辉的乐土》和《黎明的华北》为例
李道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