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中的黄帝形象及其生成语境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姚圣良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5-130,共6页
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中的黄帝形象,一是以道为本,又兼具法家色彩,从老庄的“虚无”转向了黄老的“务实”;二是集国家权力于一身,表现出一统天下的封建君主化特征;三是神性彻底消失,由此前的人神合一变成了纯粹的世俗... 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中的黄帝形象,一是以道为本,又兼具法家色彩,从老庄的“虚无”转向了黄老的“务实”;二是集国家权力于一身,表现出一统天下的封建君主化特征;三是神性彻底消失,由此前的人神合一变成了纯粹的世俗之人。该书中的黄帝形象,是战国秦汉间“百家言黄帝”这一特殊背景下的产物。在黄帝人文初祖形象发生发展的链条上,该书的贡献虽不及《史记》,但也构成了不可或缺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 黄帝形象 生成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帛书《老子》的资料价值
2
作者 黄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S1期59-64,共6页
帛书《老子》出土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但是,在涉及对帛书《老子》的评价方面,人们的看法很不一致。有的偏于褒,有的偏于贬。因此,实事求是地评价帛书《老子》,是当前老学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 帛书《老子》 今本 资料价值 天之道 绝学无忧 善利万物 帛书 观其妙 绝仁 少私寡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楚简本、帛书本、北大汉简本及今本看《老子》的编纂 被引量:3
3
作者 徐莹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7-75,166,共9页
编辑学虽然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在我国学术史上,中古时期甚至更早,文本编辑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道家经典著作《老子》的编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近年来,《老子》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郭店楚简本的相继出土和北大汉简本的问世,为我们研... 编辑学虽然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在我国学术史上,中古时期甚至更早,文本编辑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道家经典著作《老子》的编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近年来,《老子》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郭店楚简本的相继出土和北大汉简本的问世,为我们研究《老子》文本的编纂过程提供了可能。对比楚简本、帛书本、北大汉简本和传世的王弼本《老子》可知,从战国到两汉以至魏晋,《老子》的编辑者们对文本的编纂与修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锤炼、校订文字;其二,补充、修改文意;其三,调整语序和篇章结构。这些富有创造性的编辑活动蕴含着古老而永恒的编辑理念:强调文本的逻辑性、追求文本的统一性。梳理此间编者们付出的努力和智慧,无疑能为中国早期的编辑史提供一个实实在在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简本《老子 帛书《老子 北大汉简本《老子 王弼本《老子 编辑加工 编辑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郭店简本《老子》甲乙丙三组的历时性差异 被引量:4
4
作者 丁四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11-12,共2页
竹简《老子》甲、乙、丙三组虽然在内容上根据帛书本或通行本《老子》可以判定为属同一部《老子》书的统系,但在竹简的形制上应该分属为三书。两种意义上的同书或分书应该分开来看待。实际上竹筒形制上的不同,应该暗示着更多的内涵:... 竹简《老子》甲、乙、丙三组虽然在内容上根据帛书本或通行本《老子》可以判定为属同一部《老子》书的统系,但在竹简的形制上应该分属为三书。两种意义上的同书或分书应该分开来看待。实际上竹筒形制上的不同,应该暗示着更多的内涵:《老子》一书的原生形态原本是否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本《老子 《太一生水》 历时性 竹简《老子 帛书《老子》 文本 抄本 《老子》甲 郭店简 通行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沛老子学派探赜 被引量:3
5
作者 邹旭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86-90,共5页
本文从浩繁的历史文献探索中,主要考论三个问题:1、老子学派的形成地点是在沛(今江苏沛县)。应称为“沛老子学派”;形成时间约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至该世纪末;到公元前4-3世纪发展到齐国;在秦汉之际相当活跃。2、考索了老子学派... 本文从浩繁的历史文献探索中,主要考论三个问题:1、老子学派的形成地点是在沛(今江苏沛县)。应称为“沛老子学派”;形成时间约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至该世纪末;到公元前4-3世纪发展到齐国;在秦汉之际相当活跃。2、考索了老子学派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学者及其重要学术成果。3、探讨了老子学派学术要旨中值得研究的几个问题:(1)“小国寡民”不是他们的理想,而仅是他们所记录的人类社会曾经有过的一个历史阶段;老子学派不主张分裂,而主张统一;不主张倒退,而主张前进;(2)老子学派不反对法治,恰恰相反,他们是坚决主张以法治国的;(3)老子学派的学术形态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前进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该时期的特色。沛老子学派是我国学术文化发展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有极大智慧的学术流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庄子》 《汉书·艺文志》 子学 《史记》 司马迁 学派 秦汉之际 帛书《老子》 孔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子》研究的新成果——评《老子〈道德经〉楚语考论》
6
作者 赵馥洁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31-131,共1页
老子《道德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中国哲学的经典。自先秦韩非《解老》、《喻老》以来,历代注老、诂老、解老、释老之书层出不穷,连篇累牍,数以千计。其中有真知灼见,能光被学林之作,亦不在少数。致使后来为学之士,欲超越前人水平,另为... 老子《道德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中国哲学的经典。自先秦韩非《解老》、《喻老》以来,历代注老、诂老、解老、释老之书层出不穷,连篇累牍,数以千计。其中有真知灼见,能光被学林之作,亦不在少数。致使后来为学之士,欲超越前人水平,另为独具创见之诠释者,甚难。不意李水海同志却知难而进,独辟蹊径,从楚语方言入手,考证训解《老子》,成《老子【道德经】楚语考证》(下简称《考证》)一书,严谨精细,系统深入,新意迭出,成一家言,使《老子》研究别开生面。 《考论》一书,考释帛书《老子》中楚方言辞语凡五十一个,探索楚语的起源、形成、演变以及《老子》所用楚语和通语异同的专论三节,考证《老子》成书时代的论文一篇,无论是词语考释还是专题研究,都达到了相当高的学术水平。概言之,全书特点有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老子》 楚语 考论 《道德经》 楚方言 新成果 成书时代 通语 春秋晚期 词语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子》17、18章中“焉”、“案”、“安”字究作何解?——兼谈《郭店楚墓竹简》的定论意义
7
作者 韩东育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7-70,共4页
因其他传世本《老子》17章和帛书《老子》相当于该章中的"焉""案"字,为王弼本《老子》18章所无,故二字究作何解,无所参验,也向无达诂。《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中有关章节的"安"字,在证明帛书《老子... 因其他传世本《老子》17章和帛书《老子》相当于该章中的"焉""案"字,为王弼本《老子》18章所无,故二字究作何解,无所参验,也向无达诂。《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中有关章节的"安"字,在证明帛书《老子》相关语句的正确和其他传世本相关句读有误的同时,更在道家的本质上凸显了简本《老子》所具有的定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焉”“案”“安” 帛书《老子》 郭店《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子》古本道德顺序试探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学方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82-87,共6页
《老子》古本道德顺序试探张学方帛书《老子》(七三年底出土)与今本《老子》最大之不同,就在于“德篇”在前“道篇”在后。这一特点反映了一些什么问题呢?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七十年代中期和八十年代后期,作了很多有益的探讨和推... 《老子》古本道德顺序试探张学方帛书《老子》(七三年底出土)与今本《老子》最大之不同,就在于“德篇”在前“道篇”在后。这一特点反映了一些什么问题呢?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七十年代中期和八十年代后期,作了很多有益的探讨和推测,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种意见。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老子》 “德” 古本 《庄子》 《黄帝四经》 战国中期 原始道家 《经法》 宇宙论 老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子其人其书刍议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光 《人文杂志》 1984年第5期64-70,84,共8页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奠基人,《老子》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性著作。这部书可以说是一部言简意赅、含义深奥的哲理诗,也是中国古代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据以讲求治道治术和制订战略策略所必读必备的教科书。因此,人们要想弄清老子思想在中国哲学...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奠基人,《老子》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性著作。这部书可以说是一部言简意赅、含义深奥的哲理诗,也是中国古代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据以讲求治道治术和制订战略策略所必读必备的教科书。因此,人们要想弄清老子思想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和政治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就必须认真研究《老子》一书。而要研究《老子》书和老子思想,又必须首先弄清老子生活在哪个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聃 太史儋 帛书《老子》 老子其人 孔子 老莱子 秦献公 史官 战国中期 《庄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之语义与老子的思想内核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炳祥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1-6,共6页
“德”之语义与老子的思想内核朱炳祥长期以来,学者们对于老子思想的研究尽管见解各异,但都认为“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然而,这些研究,皆以汉唐人修改过的通行本《老子》为依据。一九七三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 “德”之语义与老子的思想内核朱炳祥长期以来,学者们对于老子思想的研究尽管见解各异,但都认为“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然而,这些研究,皆以汉唐人修改过的通行本《老子》为依据。一九七三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据任继愈先生的研究,甲本的抄写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 帛书《老子》 通行本 老子思想 基本义 语义内涵 道德修养 行为规范 世界观 宇宙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子思想研究的卓越成果——评老学近著《老子通解》
11
作者 梁作檊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6期100-109,共10页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罗尚贤著《老子通解》一书早已售罄。我期待出版界能再版此书,使更多的学者和老学爱好者能读到这本在研究老子思想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著作,并使此后的老学研究能在新的基点上进行,使广大人士能在新的聚...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罗尚贤著《老子通解》一书早已售罄。我期待出版界能再版此书,使更多的学者和老学爱好者能读到这本在研究老子思想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著作,并使此后的老学研究能在新的基点上进行,使广大人士能在新的聚光灯下领会老子的思想。这是本文写作的愿望。 (一) 老子是古代中国体系完整的哲学思想之父。他的深刻的论“无”和“有”的概念以及“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在春秋战国时代曾为百家学者所景仰。《史记》、《论语》以及别的一些古文献都曾记载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文献表明,孔子虽未能理解老子的深刻思维,但却以崇敬的心情说道:“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论语·卫灵公》述孔子语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思想研究 帛书 帛书《老子》 通行本 通解 陈鼓应 张松如 万物 “无为”思想 译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老子徐氏经说》
12
作者 罗尚贤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4期33-42,共10页
论《老子徐氏经说》罗尚贤(一)帛书《老子》乙本及卷前古佚书即是《老子徐氏经说》1973年在长沙马王难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被称为帛书《老子》乙本及卷前古佚书者,抄在一幅大帛上,折叠后放在一漆奁内。此帛书分六篇,每篇末尾... 论《老子徐氏经说》罗尚贤(一)帛书《老子》乙本及卷前古佚书即是《老子徐氏经说》1973年在长沙马王难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被称为帛书《老子》乙本及卷前古佚书者,抄在一幅大帛上,折叠后放在一漆奁内。此帛书分六篇,每篇末尾,注明篇名和字数,六篇的次序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老子》 《黄帝四经》 《汉书·艺文志》 《经法》 “黄学” 经说 黄老思想 三层意义 古佚书 始制有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书》与楚文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靖泉 《理论月刊》 CSSCI 1996年第4期31-33,共3页
《黄帝书》与楚文化蔡靖泉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大量帛书,经整理拼复后共有28件。据学者考证,”马王堆帛书中能推定作者地望的,大都是楚人的著作”①。其中除了《老子)甲、乙本之外,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 《黄帝书》与楚文化蔡靖泉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大量帛书,经整理拼复后共有28件。据学者考证,”马王堆帛书中能推定作者地望的,大都是楚人的著作”①。其中除了《老子)甲、乙本之外,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就是《黄帝书》。它反映了战国中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之学 黄帝 议论文 楚文化 帛书《老子》 《文子》 道家 先秦散文 现实需要 《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