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滇西北宾川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及其活动构造体系
被引量:
37
1
作者
罗睿洁
吴中海
+3 位作者
黄小龙
黄小巾
周春景
田婷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5-170,共16页
通过卫星遥感解译和地表调查,对滇西北宾川地区活动断层进行了相对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对该区活动构造体系提出了新认识。研究表明,该区发育以北东向正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的活动断裂,并构成了典型的张扭性帚状构造,控制了宾川地区构造地...
通过卫星遥感解译和地表调查,对滇西北宾川地区活动断层进行了相对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对该区活动构造体系提出了新认识。研究表明,该区发育以北东向正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的活动断裂,并构成了典型的张扭性帚状构造,控制了宾川地区构造地貌的发育。该活动构造体系的主干活动断裂是近南北向程海—宾川断裂向南至宾川处分解后形成的2条分支断层,即近南北向以正断性质为主兼具左旋的宾川断裂(F1)和北东向左旋走滑的上沧—鱼棚断裂(F2)。宾川地区活动构造体系是在区域近东西向伸展和微地块顺时旋转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反映了滇西北裂陷带在青藏高原整体瞬时旋转背景下的左旋拉分运动模式。同时,对宾川地区活动构造体系的研究也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该区未来的强震危险性,对于其中主干断裂(F1、F2)的大震危险性应给予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北裂陷带
活动断裂
宾川
帚
状
活动
构造
体系
构造
地貌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渤海湾盆地西部构造级序与油气分布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伟锋
刘泽容
邓俊国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1期6-12,共7页
早白垩世至早第三纪期间,渤海湾地区在区域帚状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了巨型冀鲁帚状构造体系,其不同级序的构造成分均具有帚状构造体系特征,帚状构造的生成和发展不仅控制了该区的构造格局,而且控制了沉积发育、油气生成和分布....
早白垩世至早第三纪期间,渤海湾地区在区域帚状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了巨型冀鲁帚状构造体系,其不同级序的构造成分均具有帚状构造体系特征,帚状构造的生成和发展不仅控制了该区的构造格局,而且控制了沉积发育、油气生成和分布.其中,一级构造控制巨型复式油气聚集带的形成和分布;二级构造控制生油凹陷的生油条件和油气富集程度;三、四级构造控制各种复合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五级构造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进一步揭示了不同级序的构造与沉积、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关系,对今后石油勘探开发及在成熟探区寻找隐蔽油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帚状构造体系
构造
级序
油气聚集带
油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惠民凹陷南坡北北西向走滑断裂带的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刘冠德
夏斌
+2 位作者
于俊峰
陈根文
范立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8-173,共6页
通过对惠民南坡前中生代断裂的平面分布和三维地震剖面特征的分析,识别出了一组在平面上相互平行,在剖面上具有负花状构造的北北西向走滑断裂带。通过对负花状构造的形态及其卷入地层特征的分析,认为该组断裂带经历过两期不同性质的走...
通过对惠民南坡前中生代断裂的平面分布和三维地震剖面特征的分析,识别出了一组在平面上相互平行,在剖面上具有负花状构造的北北西向走滑断裂带。通过对负花状构造的形态及其卷入地层特征的分析,认为该组断裂带经历过两期不同性质的走滑运动,在中生代经历了较强的左行张性走滑,在新生代经历了较弱的右行压性走滑。其演化过程与鲁西地块上北北西向走滑断层的演化过程一致,均属于郯庐断裂区域性走滑作用所形成的帚状构造体系的一部分,郯庐断裂在中生代的左行走滑和新生代的右行走滑是控制其发展演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层
负花
状
构造
帚状构造体系
负反转作用
惠民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滇西北宾川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及其活动构造体系
被引量:
37
1
作者
罗睿洁
吴中海
黄小龙
黄小巾
周春景
田婷婷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5-170,共16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120163
12120114002101)
+1 种基金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DZLXJK2014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171009)
文摘
通过卫星遥感解译和地表调查,对滇西北宾川地区活动断层进行了相对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对该区活动构造体系提出了新认识。研究表明,该区发育以北东向正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的活动断裂,并构成了典型的张扭性帚状构造,控制了宾川地区构造地貌的发育。该活动构造体系的主干活动断裂是近南北向程海—宾川断裂向南至宾川处分解后形成的2条分支断层,即近南北向以正断性质为主兼具左旋的宾川断裂(F1)和北东向左旋走滑的上沧—鱼棚断裂(F2)。宾川地区活动构造体系是在区域近东西向伸展和微地块顺时旋转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反映了滇西北裂陷带在青藏高原整体瞬时旋转背景下的左旋拉分运动模式。同时,对宾川地区活动构造体系的研究也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该区未来的强震危险性,对于其中主干断裂(F1、F2)的大震危险性应给予更多关注。
关键词
滇西北裂陷带
活动断裂
宾川
帚
状
活动
构造
体系
构造
地貌
地震
Keywords
Northwestern Yunnan RAft Zone (NYtkZ)
active fault
Binchuan active brush-structure
structural landform
earthquake
分类号
P315.1 [天文地球—地震学]
P54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湾盆地西部构造级序与油气分布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伟锋
刘泽容
邓俊国
机构
石油大学勘探系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1期6-12,共7页
文摘
早白垩世至早第三纪期间,渤海湾地区在区域帚状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了巨型冀鲁帚状构造体系,其不同级序的构造成分均具有帚状构造体系特征,帚状构造的生成和发展不仅控制了该区的构造格局,而且控制了沉积发育、油气生成和分布.其中,一级构造控制巨型复式油气聚集带的形成和分布;二级构造控制生油凹陷的生油条件和油气富集程度;三、四级构造控制各种复合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五级构造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进一步揭示了不同级序的构造与沉积、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关系,对今后石油勘探开发及在成熟探区寻找隐蔽油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帚状构造体系
构造
级序
油气聚集带
油气分布
Keywords
Brush structure system: Structural order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zone
Petroleum distribution
Bohai Bay basin
分类号
P55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惠民凹陷南坡北北西向走滑断裂带的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刘冠德
夏斌
于俊峰
陈根文
范立勇
机构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8-173,共6页
基金
中石化胜利油田济阳坳陷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项目资助
文摘
通过对惠民南坡前中生代断裂的平面分布和三维地震剖面特征的分析,识别出了一组在平面上相互平行,在剖面上具有负花状构造的北北西向走滑断裂带。通过对负花状构造的形态及其卷入地层特征的分析,认为该组断裂带经历过两期不同性质的走滑运动,在中生代经历了较强的左行张性走滑,在新生代经历了较弱的右行压性走滑。其演化过程与鲁西地块上北北西向走滑断层的演化过程一致,均属于郯庐断裂区域性走滑作用所形成的帚状构造体系的一部分,郯庐断裂在中生代的左行走滑和新生代的右行走滑是控制其发展演化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走滑断层
负花
状
构造
帚状构造体系
负反转作用
惠民南坡
Keywords
strike-slip fault
positive flower structure
brush fracture system
negative structure inversion
south slope of Huimin sag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滇西北宾川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及其活动构造体系
罗睿洁
吴中海
黄小龙
黄小巾
周春景
田婷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渤海湾盆地西部构造级序与油气分布
王伟锋
刘泽容
邓俊国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惠民凹陷南坡北北西向走滑断裂带的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
刘冠德
夏斌
于俊峰
陈根文
范立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