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调控下免疫相关血浆蛋白对帕金森病的效应
1
作者 王子豪 李沛珊 +3 位作者 夏欢 杜心雨 克力比奴尔·塞地尔丁 杨新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6-810,共5页
目的 探讨免疫相关血浆蛋白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联系。方法 通过对4907种免疫相关血浆蛋白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血浆蛋白对PD风险的直接影响。研究还利用单细胞核RNA测序数据进行蛋白表达分析。结... 目的 探讨免疫相关血浆蛋白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联系。方法 通过对4907种免疫相关血浆蛋白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血浆蛋白对PD风险的直接影响。研究还利用单细胞核RNA测序数据进行蛋白表达分析。结果 4种免疫相关蛋白质脑源性多巴胺营养因子(cerebral dopamine neurotrophic factor, CDNF)、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TSB)、免疫球蛋白G Fc受体2a(FCGR2A)、血红蛋白β亚基(HBB)与PD风险存在潜在联系;其中,CDNF、CTSB、HBB表达增高有助于降低PD风险(OR=0.871,95%CI:0.779~0.973,P=0.015;OR=0.835,95%CI:0.758~0.920,P=0.001;OR=0.735,95%CI:0.631~0.857,P=0.001),而FCGR2A表达增高与PD风险增高相关(OR=1.137,95%CI:1.058~1.223,P=0.001)。单细胞测序分析蛋白表达及其在脑中不同细胞类型中分布,CDNF、CTSB在大脑的多种细胞中大量表达;FCGR2A主要在大脑小胶质细胞中表达;HBB在大脑中几乎不表达。结论 研究揭示了CDNF、CTSB、FCGR2A及HBB 4种蛋白质与PD风险的潜在关联,强调了PD遗传风险变异通过调节这些免疫相关蛋白表达来影响PD发生。此外,单细胞表达数据揭示相关免疫蛋白在大脑的表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组织蛋白酶B 蛋白质 脑源性多巴胺营养因子 血红蛋白β亚基 单细胞测序 免疫球蛋白G Fc受体2a(FCGR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耐药相关钙结合蛋白在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帕金森病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2
作者 解洪荣 常明 +4 位作者 张玉花 张继红 李雪松 孙丹 胡林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6-630,共5页
目的:观察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帕金森病(PD)模型中可溶性抗药性相关钙结合蛋白(sorcin)表达的变化,寻求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神经变性的蛋白质改变,为阐明PD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1.0mmol.L-1... 目的:观察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帕金森病(PD)模型中可溶性抗药性相关钙结合蛋白(sorcin)表达的变化,寻求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神经变性的蛋白质改变,为阐明PD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1.0mmol.L-1 MPP+处理未分化的SH-SY5Y细胞24h,在体外建立PD细胞模型,应用荧光染色双向差异凝胶电泳(2D-DIGE)、图像分析、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该模型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研究。结果:蛋白质组学分析在对照组和MPP+处理组之间发现22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1个蛋白质点被确切的鉴定为sorcin。sorcin的表达明显上调,荧光丰度比值为1.97倍。该蛋白的最小肽片段覆盖率、最大概率期望值、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5.7、0.006、21 940和5.3。结论:sorcin在功能上与钙离子稳态和凋亡有关,可能参与了MPP+在SH-SY5Y细胞诱导的毒性,并可能与PD的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SH SY5Y细胞 1-甲基一4苯基一吡啶离子 可溶性抗药性相关钙结合蛋白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bindin D28k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纹状体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申 高秀先 +2 位作者 刘美英 袁红花 高殿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观察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致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过表达Calbindin D28k(CB)时,纹状体细胞抗损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C57BL/6小鼠连续5 d腹腔注射MPTP,构建成功PD模型小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人... 目的观察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致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过表达Calbindin D28k(CB)时,纹状体细胞抗损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C57BL/6小鼠连续5 d腹腔注射MPTP,构建成功PD模型小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Ⅰ组(注射HIV Ⅰ)和CB-HIV-Ⅰ组(注射CB-HIV-Ⅰ),每组10只,连续6周对各组小鼠行为学检测,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CB,Bcl 2和Bax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和HIV-Ⅰ组比较,CB-HIV-Ⅰ组小鼠各时间点移动格子次数,第1、2、5和6周站立次数,第6周时游泳和悬挂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B-HIV Ⅰ组小鼠中脑黑质中CB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纹状体细胞中Bcl-2的表达量亦明显升高(P<0.01),而Bax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和HIV-Ⅰ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过表达CB时,纹状体细胞Bcl-2/Bax表达上调,提示其与纹状体细胞抗凋亡能力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细胞凋亡 钙结合蛋白 维生素D依赖性 基因 BCL-2 BCL-2相关X蛋白质 CALBINDIN D28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质量控制系统调控及其与帕金森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亚慧 牟正 崔莲花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8-284,共7页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变及α-突触核蛋白的异常聚集。内质网对于蛋白质折叠修饰、加工、运输发挥重要作用。内质网稳态被破坏则会导致未折叠蛋...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变及α-突触核蛋白的异常聚集。内质网对于蛋白质折叠修饰、加工、运输发挥重要作用。内质网稳态被破坏则会导致未折叠蛋白质、错误折叠蛋白质的积累,诱导内质网应激,导致细胞凋亡。为维持内质网功能和稳态,内质网质量控制系统即未折叠蛋白反应、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途径和内质网自噬发挥了作用。研究提示内质网应激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内质网质量控制系统在帕金森病进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晰。本文对内质网质量控制系统异常与帕金森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综述,为探索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未折叠蛋白反应 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 内质网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相关系数和PseAAC的蛋白质结构类预测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燕平 查永亮 +1 位作者 赵姝 杜秀全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201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传统的预测方法在构造特征向量时只考虑了氨基酸的组成,而自相关系数不仅能够很好地反映序列中氨基酸的位置信息,而且考虑了序列内部不同位置的氨基酸间的相互影响。设计了一种将氨基酸组成和自相关系数相结合的方法来构造特征向量;在C... 传统的预测方法在构造特征向量时只考虑了氨基酸的组成,而自相关系数不仅能够很好地反映序列中氨基酸的位置信息,而且考虑了序列内部不同位置的氨基酸间的相互影响。设计了一种将氨基酸组成和自相关系数相结合的方法来构造特征向量;在Chou提出的伪氨基酸组成模型(pseudo-amino acid composition,PseAAC)的基础上,通过扩展信息重新构造了伪氨基酸组成模型,并将其与自相关系数组合在一起来构造特征向量。分别使用两种方法编码,选用支持向量机作为预测工具,在数据集Z277、Z498以及独立测试集D138上进行了若干实验,对比结果显示,新方法比传统的氨基酸组成方法的准确率分别平均提高了7.43%和8.53%,证明了新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结构预测 相关系数 伪氨基酸组成(PseAAC) 支持向量机(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结合蛋白与帕金森病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先兵 邢君 陈晓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02-1205,共4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病因不清、机制未明的以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为特征的退行性病变。神经细胞钙稳态失调在其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细胞内Ca2+浓度是由钙结合蛋白(CaBP)、Ca2+通道以及Ca2+泵共同维持。CaBP中的微清蛋白(PV)、维生素...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病因不清、机制未明的以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为特征的退行性病变。神经细胞钙稳态失调在其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细胞内Ca2+浓度是由钙结合蛋白(CaBP)、Ca2+通道以及Ca2+泵共同维持。CaBP中的微清蛋白(PV)、维生素D依赖的钙结合蛋白28k(CB-D28k),和钙视网膜蛋白(CR)等缓冲蛋白具有缓冲Ca2+和神经保护作用。同时PD存在上述CaBP表达的减少,但它们之间究竟存在何种联系尚不清楚,现就近年来CaBP与PD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钙结合蛋白质 神经元 钙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血浆神经退行性蛋白与非运动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丁俭 章杰锦 +6 位作者 李俊毅 张利 蒋思明 袁永胜 王希希 朱琳 张克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6-51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神经退行性蛋白与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就诊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PD患者84例为PD组,同期招募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4例为HC组。PD组患者用系列临床量表评估... 目的探讨血浆神经退行性蛋白与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就诊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PD患者84例为PD组,同期招募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4例为HC组。PD组患者用系列临床量表评估非运动症状严重程度,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tau、磷酸化tau181(p-tau181)、β淀粉样蛋白42(Aβ-42)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采用Spearman's相关性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D组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评分较HC组明显升高[(3.22±1.68)分vs(1.89±1.16)分,P=0.000]。PD组血浆α-syn水平较HC组明显升高[(320.00±64.91)ng/L vs (277.78±52.75)ng/L,P=0.000],Aβ-42水平较HC组明显降低[(267.61±77.75)ng/L vs (321.80±49.41)ng/L,P=0.001]。2组tau和p-tau181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PD组血浆α-syn水平与FSS评分呈正相关(r=0.237,P=0.030),且血浆α-syn水平是FSS评分的影响因素(OR=1.019,95%CI:1.006~1.032,P=0.004)。结论血浆神经退行性蛋白与PD非运动症状相关。血浆α-syn可能是PD疲劳的一种外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微管相关蛋白质 淀粉样Β蛋白 Α突触核蛋白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
8
作者 许斐 罗建红 金静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24-530,共7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主要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选择性变性、死亡,以及在残存的神经元胞浆中出现以α-突触核蛋白(alpha-synuclein,α-SYN)为主要成分的淀粉样蛋白包涵体——Lewy小体。已有大量研...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主要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选择性变性、死亡,以及在残存的神经元胞浆中出现以α-突触核蛋白(alpha-synuclein,α-SYN)为主要成分的淀粉样蛋白包涵体——Lewy小体。已有大量研究证据表明,α-SYN的异常聚集在PD的发病和Lewy小体的形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parkin、synphilin-1、14-3-3、agrin、tau等蛋白通过与α-SYN相互作用影响了α-SYN的异常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Lewy体 蛋白质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青少年型帕金森病临床特点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悦 张成 +2 位作者 李娟 吴竞婧 林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54-459,共6页
目的报道1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青少年型帕金森病(AR-JP)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基因检测结果、治疗与转归。方法与结果女性患者,27岁,临床表现为肢体僵硬、不灵活以及四肢不自主抖动,其二妹有类似症状。18F-DOPA PET显示双侧纹... 目的报道1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青少年型帕金森病(AR-JP)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基因检测结果、治疗与转归。方法与结果女性患者,27岁,临床表现为肢体僵硬、不灵活以及四肢不自主抖动,其二妹有类似症状。18F-DOPA PET显示双侧纹状体后部多巴胺代谢降低。基因检测显示,患者存在PRKN基因外显子12 c.1321T>C(p.Cys441Arg)错义突变以及LRRK2-41(MUT)G2019S和SNCA-2(MUT)A30P杂合缺失,为致病性变异。最终诊断为AR-JP,予多巴丝肼治疗,症状明显减轻但出现异动症,多巴丝肼减量并联合应用苯海索和普洛卡索,症状缓解,未见异动症和"开关"现象。结论AR-JP系PRKN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所致,左旋多巴制剂治疗有效,与苯海索和普洛卡索联用效果更佳,可减少异动症和"开关"现象。AR-JP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基因 隐性 染色体障碍 帕金森病相关蛋白质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LRRK2和Parkin基因罕见位点突变的早发性帕金森病一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段春霞 黄卫 王子裕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31-533,共3页
患者女性,32岁。因右下肢不自主运动1年余、渐进性加重1个月,于2018年3月26日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震颤,尤以情绪激动时明显;6个月前出现左下肢运动受限,表现为左下肢拖曳步态,以快走、转弯、遇障碍物、人多等情况下运... 患者女性,32岁。因右下肢不自主运动1年余、渐进性加重1个月,于2018年3月26日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震颤,尤以情绪激动时明显;6个月前出现左下肢运动受限,表现为左下肢拖曳步态,以快走、转弯、遇障碍物、人多等情况下运动速度减慢明显并易跌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富含亮氨酸重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 帕金森病相关蛋白质类 基因 突变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痴呆患者脑脊液中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萍 张留莎 王传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在阿尔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痴呆(PDD)患者脑脊液(CSF)中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Aβ1-42)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同时将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和脑卒中研究所-老年性痴呆及相关性疾病协会的“很可能AD”标准的22例AD组... 目的探讨在阿尔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痴呆(PDD)患者脑脊液(CSF)中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Aβ1-42)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同时将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和脑卒中研究所-老年性痴呆及相关性疾病协会的“很可能AD”标准的22例AD组患者与20例PDD组患者和21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无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无痴呆表现的心理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NC组)进行研究。结果3组CSF中tau蛋白平均浓度比较,AD组明显高于NC组(P<0.05);AD组与PDD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CSF中A1β-42平均浓度比较,AD组明显低于NC组(P<0.05),PDD组与NC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D患者CSF中tau蛋白和Aβ1-42浓度变化是其重要的实验室表现,可以作为AD的辅助诊断指标和与PDD早期鉴别诊断的可能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脑脊髓液 TAU蛋白质 淀粉样Β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C-CFTPET/CT显像鉴别多系统萎缩与帕金森病的价值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晖 沈智辉 徐白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9-353,共5页
目的探讨^(11)C-CFT PET/CT多巴胺转运蛋白(DAT)显像在鉴别多系统萎缩(MSA)与帕金森病(PD)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1例MSA患者(MSA组)、24例PD患者(PD组)以及1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的临床及^(11)C-CFT PET... 目的探讨^(11)C-CFT PET/CT多巴胺转运蛋白(DAT)显像在鉴别多系统萎缩(MSA)与帕金森病(PD)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1例MSA患者(MSA组)、24例PD患者(PD组)以及1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的临床及^(11)C-CFT PET/CT资料,采用感兴趣区(VOI)技术,计算纹状体不同区域(尾状核与壳核)DAT结合量指数与DAT结合不对称指数,分析3组纹状体DAT数量与分布对称性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SA组与PD组纹状体DAT结合量指数均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A组与PD组纹状体DAT结合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D组纹状体DAT结合不对称指数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SA组纹状体DAT结合不对称指数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的尾状核与壳核DAT结合不对称指数均高于M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1)C-CFT PET/CT显像可显示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变情况。MSA与PD患者均表现为纹状体DAT数量减低,PD患者纹状体DAT分布不对称程度高于MSA患者。^(11)C-CFT PET/CT显像可用于鉴别MSA与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帕金森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巴胺 载体蛋白质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抑制帕金森病模型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浩 耿赵铭 +2 位作者 胡智伟 王舒燕 赵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帕金森病模型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吡啶( MPP+)处理具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特性的PC12细胞建立帕金森病体外模型,并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1μmol/L丹皮酚组、3μmol/L丹皮酚组和9μmo...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帕金森病模型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吡啶( MPP+)处理具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特性的PC12细胞建立帕金森病体外模型,并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1μmol/L丹皮酚组、3μmol/L丹皮酚组和9μmol/L丹皮酚组。以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和乳酸脱氢酶法检测细胞损伤,以赫斯特荧光染剂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以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法检测细胞活性氧生成,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空白对照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乳酸脱氢酶漏出率升高,凋亡细胞增多,活性氧生成增加,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3活性上调、Bax/Bcl-2比值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浓度丹皮酚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乳酸脱氢酶漏出率降低,凋亡细胞减少,并抑制活性氧生成,降低Bax/Bcl-2的比值及caspase-3蛋白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结论:丹皮酚能抑制帕金森病模型PC12细胞凋亡,其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降低Bax/Bcl-2比值、抑制caspase-3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4-苯基吡啶 帕金森病 细胞凋亡/药物作用 牡丹酚/药理学 牡丹酚/投药和剂量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药物作用 BCL-2相关X蛋白质 基因 bcl-2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分子影像在帕金森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中宝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97-899,共3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PD患病形势日益严峻,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然而,PD的早期诊断却相对滞后且准确率偏低,大多数患者从出现运动症状到被确诊为PD的平均时间...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PD患病形势日益严峻,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然而,PD的早期诊断却相对滞后且准确率偏低,大多数患者从出现运动症状到被确诊为PD的平均时间为1~1.5年,而发病5年内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仅为26%~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显像 帕金森病 多巴胺质膜转运蛋白质 多巴胺能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相关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通路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苑锡哲 朱稳文 +5 位作者 王汝霞 沈鑫 杨沛瑾 王守燕 郭依 钟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5-237,共3页
冠心病是一种全身性退行性炎症性血管疾病。根据2023年的流行病学数据,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持续上升,尤其是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作为一个关键信号转导因子,能够通过感知... 冠心病是一种全身性退行性炎症性血管疾病。根据2023年的流行病学数据,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持续上升,尤其是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作为一个关键信号转导因子,能够通过感知细胞内外环境的变化,从而调节下游信号通路,进而影响多种细胞反应,包括细胞生长、代谢、迁移、增殖、生存、蛋白质合成、细胞衰老、凋亡以及自噬等过程[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mTOR调节相关蛋白 磷酸肌醇3-激酶 原癌基因蛋白质c-ak 研究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体液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月 徐俊 +4 位作者 徐耀 洪音 李琳 董珍 孙胜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77-779,共3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常伴有非运动功能症状,包括认知障碍、情绪障碍、嗅觉和味觉障碍、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认知障碍是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质量,认知障碍出现在PD早期阶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常伴有非运动功能症状,包括认知障碍、情绪障碍、嗅觉和味觉障碍、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认知障碍是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质量,认知障碍出现在PD早期阶段,被认为是加速痴呆进展的危险因素之一[1]。因此,PD认知障碍发生发展的体液生物标志物备受关注,藉此为PD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障碍 神经心理学测验 脑脊髓液 Α突触核蛋白 TAU蛋白质 体液 生物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琪 张辉 +3 位作者 马语曼 张鑫 唐子人 王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89-991,共3页
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生命科学研究重心转向功能基因组学及功能蛋白质组学等新领域。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是蛋白质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经翻译后修饰改变自身的空间构象、活性、稳定性及其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等方面的性能,从而... 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生命科学研究重心转向功能基因组学及功能蛋白质组学等新领域。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是蛋白质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经翻译后修饰改变自身的空间构象、活性、稳定性及其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等方面的性能,从而参与调节机体多样化的生命活动。多数蛋白质存在翻译后修饰,目前已知的蛋白质共价修饰方式多达200余种,主要包括磷酸化、亚硝基化、硝基化、泛素化和小泛素相关修饰物化(SUMO)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加工 转译后 小泛素相关修饰蛋白质 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人结肠癌耐药细胞HCT-8/VCR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雷 傅仲学 +3 位作者 覃勇 卢伟东 王学虎 陈旺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86-1290,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处理对人结肠癌耐药细胞HCT-8/VCR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两组,姜黄素处理组用25μmol/L的姜黄素作用于人结肠癌耐药细胞HCT-8/VCR 24h,对照组加入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应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姜黄... 目的探讨姜黄素处理对人结肠癌耐药细胞HCT-8/VCR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两组,姜黄素处理组用25μmol/L的姜黄素作用于人结肠癌耐药细胞HCT-8/VCR 24h,对照组加入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应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姜黄素处理组与对照组人结肠癌耐药细胞HCT-8/VCR的总蛋白,凝胶银染显色,采集凝胶图像,用PDQuest 8.0软件分析并比较两者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获得了背景清晰、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HCT-8/VCR细胞系2-DE图谱,姜黄素处理组和对照组图像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030±69和1070±96,两者的差异点共33个,姜黄素处理组有8个蛋白点表达上调,18个表达下调,2个在姜黄素处理组特异表达,5个在对照组特异表达。结论建立了经或不经姜黄素处理的人结肠癌耐药细胞HCT-8/VCR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识别了33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对这些差异蛋白点的进一步分析有助于研究姜黄素逆转结肠癌多药耐药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电泳 凝胶 双向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 姜黄素 结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同源基因家族蛋白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调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展 姜德龙 +1 位作者 王庆谚 王鹏琴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00-707,共8页
Ras同源基因家族蛋白A(RhoA)是一种小的鸟苷三磷酸酶蛋白,在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可激活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RhoA/ROCK信号通路是缺血性卒中病理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调控该信号通路已成为促进缺血性卒中后神经细胞恢... Ras同源基因家族蛋白A(RhoA)是一种小的鸟苷三磷酸酶蛋白,在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可激活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RhoA/ROCK信号通路是缺血性卒中病理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调控该信号通路已成为促进缺血性卒中后神经细胞恢复和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RhoA/ROCK抑制剂仅有法舒地尔上市,其余仍处于研发或临床试验阶段。作者对RhoA/ROCK信号通路对缺血性卒中发挥的调控作用及机制进行总结,并对抑制剂及调控药物的应用进行阐述,旨在为缺血性卒中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RhoA GTP结合蛋白质 RHO相关激酶 RhoA/ROCK信号通路 抑制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痴呆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美美 张玉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42-1344,共3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除典型运动症状外,非运动症状也不容忽视。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PD早期出现的主要非运动症状,随着病程进展逐渐加重并最终发展为帕金森痴呆(P...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除典型运动症状外,非运动症状也不容忽视。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PD早期出现的主要非运动症状,随着病程进展逐渐加重并最终发展为帕金森痴呆(PDD)。随访研究发现,1/3的MCI患者最终可发展为PDD,80%的PD患者15~20年后发展为PD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痴呆 Α突触核蛋白 脂肪酸结合蛋白质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