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氏病的情志调养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玲玲 何崇 +2 位作者 刘跃光 庄小兰 董洪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02-203,共2页
本文对帕金森氏病的发病与情志因素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针对情志治疗可以扭转该病病理上的恶性循环,促进临床疗效提高,并从语言开导、以情移情、以情胜情。
关键词 帕金森氏病 情志调养 针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氏病病人丘脑底核的电生理特性及深部脑刺激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喻廉 凌至培 +4 位作者 汪业汉 牛朝诗 凌士营 姜晓峰 李光群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2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 研究帕金森氏病 (PD)病人丘脑底核 (STN)的电生理特性及深部脑刺激 (DBS)对PD的治疗作用 ,观察术中STN电刺激对PD病人的震颤、肌僵直、运动缓慢的缓解及对语言感觉的影响。方法 在 2 6例立体定向术治疗PD手术中 ,应用美国FHC公... 目的 研究帕金森氏病 (PD)病人丘脑底核 (STN)的电生理特性及深部脑刺激 (DBS)对PD的治疗作用 ,观察术中STN电刺激对PD病人的震颤、肌僵直、运动缓慢的缓解及对语言感觉的影响。方法 在 2 6例立体定向术治疗PD手术中 ,应用美国FHC公司生产的微电极记录系统 ,记录病人STN不同部位的放电形式 ;并在MRI和微电极导向下 ,将刺激电极植入STN ,进行刺激实验 ;高频刺激参数的频率是 1 50Hz,脉宽 1 50ms,强度自 0 .5V开始 ,逐渐增加至6~ 8V ;其中 2例进行了STN的永久性DBS ,术后分别随访 1 4个月和 1 8个月。结果 微电极进入STN ,可记录到一致的、稳定的高频放电〔8~ 1 0V、(96± 1 6)Hz〕 ;术中刺激发现 ,在最佳点位刺激 ,病人的震颤、肌僵直、运动缓慢均得到明显改善 ,1 1例病人 (42 % )在刺激强度增加到 4~ 6V以上时 ,有语言障碍。结论 微电极记录获得STN的电生理放电特征 ,可以提高立体定向治疗PD的靶点精确性 ,提高疗效 ;STN的高频刺激能改善PD的震颤、肌僵直、运动缓慢等主要症状 ,是DBS治疗PD的最佳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氏病 丘脑底核 电生理特性 深部脑刺激 立体定向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在帕金森氏病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刘焰刚 赵宇姝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推拿 帕金森氏病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帕金森氏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郑杰胜 郑树森 +3 位作者 詹仁雅 周永庆 许德华 张家兴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0-83,共4页
采用 SD大鼠 30只 ,2 5只为试验组 ,5只为对照组 .在三维立体定向仪上用微量注射器将6 - OHDA32 μg分两点注射入右侧纹状体 ,每周检测动物的旋转行为 ,第 1周动物没有出现旋转行为 ,第 2周动物出现明显的旋转行为 ,随后缓慢上升 ;至术... 采用 SD大鼠 30只 ,2 5只为试验组 ,5只为对照组 .在三维立体定向仪上用微量注射器将6 - OHDA32 μg分两点注射入右侧纹状体 ,每周检测动物的旋转行为 ,第 1周动物没有出现旋转行为 ,第 2周动物出现明显的旋转行为 ,随后缓慢上升 ;至术后 5周才升至较高的水平并保持平稳 .其中有 15只动物达到或超过了 7r/ min这一通常采用的标准 ,模型成功率达 6 0 % .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显示 :术后第 1周至第 5周右侧黑质 TH免疫反应细胞逐渐减少 ,各个时期的右侧黑质TH免疫反应细胞较对侧明显减少 .采用此方法建立的大鼠帕金森氏病模型更加符合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氏病 动物模型 6-OHDA 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 大鼠 TH免疫反应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氏病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运启 宋学萍 +1 位作者 邓庆远 周晓 《现代医院》 2017年第4期558-560,563,共4页
目的通过应用频域OCT对比分析帕金森氏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的黄斑视网膜厚度的差异,探讨其与帕金森病情进展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6年10月在南方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帕金森氏病患者60例(PD组),健康查体对照组60例(Con组)。两组病... 目的通过应用频域OCT对比分析帕金森氏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的黄斑视网膜厚度的差异,探讨其与帕金森病情进展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6年10月在南方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帕金森氏病患者60例(PD组),健康查体对照组60例(Con组)。两组病例均进行OCT检查,分区测量两组患者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包括:平均厚度、九分区厚度),统计学分析PD组与Con组黄斑部视网膜厚度之间的差异。H-Y分级量表评估PD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应用ROC曲线分析黄斑厚度对于PD诊断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PD组患者黄斑部位视网膜的平均厚度和九分区厚度均明显变薄(P<0.05),且和H-Y分级存在负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外环上方厚度和外环颞侧厚度的曲线下面积较大,分别是0.85和0.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氏病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明显变薄,并且与帕金森氏病病情进展相关,其有可能成为帕金森氏病的一个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氏病 视网膜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氏病伴焦虑、抑郁31例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施慎逊 李华芳 蒋雨平 《四川精神卫生》 1998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目的了解帕金森氏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的状况。方法采用汉密尔登焦虑、抑郁评定量表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定31例帕金森氏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结果31例患者中581%伴焦虑,548%伴抑郁。女性多于男性。焦虑抑郁与疾病... 目的了解帕金森氏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的状况。方法采用汉密尔登焦虑、抑郁评定量表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定31例帕金森氏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结果31例患者中581%伴焦虑,548%伴抑郁。女性多于男性。焦虑抑郁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帕金森氏病伴发焦虑、抑郁比较常见,应予抗焦虑、抗抑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氏病 焦虑 抑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益髓除颤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氏病40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文秀 《现代中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8-9,共2页
目的观察益髓除颤汤加服小剂量左旋多巴和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氏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按2:1比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自拟益髓除颤汤加小剂量左旋多巴;对照组20例,单纯用左旋多巴常规治疗,1月为一疗程,3... 目的观察益髓除颤汤加服小剂量左旋多巴和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氏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按2:1比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自拟益髓除颤汤加小剂量左旋多巴;对照组20例,单纯用左旋多巴常规治疗,1月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85.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药物副反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自拟益髓除颤汤加小剂量左旋多巴较单纯用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氏病,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症状缓解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氏病 左旋多巴 益髓除颤汤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氏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得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0期148-148,共1页
目的对美多巴联合硫酸镁治疗帕金森氏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6月~2013年5月间在本院进行帕金森氏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全部患者进行常规药... 目的对美多巴联合硫酸镁治疗帕金森氏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6月~2013年5月间在本院进行帕金森氏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全部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口服美多巴,治疗组患者同时进行美多巴和硫酸镁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6例患者病情改善,12例患者病情好转,7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2%。治疗组14例患者病情改善,10例患者病情好转,1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美多巴联合硫酸镁治疗帕金森氏病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氏病 药物治疗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氏病痴呆30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俞世勋 郭民霞 杨素英 《临床荟萃》 CAS 1990年第11期503-505,共3页
帕金森氏病(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较常见的老年椎体外系疾病。以往报道多集中在运动障碍上,而忽视了智能损害的改变,随着神经心理技术的开展及人们对痴呆的关注,现已明确,痴呆是本病的组成部分。现就我们1986年~1989年观察的30例帕... 帕金森氏病(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较常见的老年椎体外系疾病。以往报道多集中在运动障碍上,而忽视了智能损害的改变,随着神经心理技术的开展及人们对痴呆的关注,现已明确,痴呆是本病的组成部分。现就我们1986年~1989年观察的30例帕金森氏病痴呆进行分析。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中男性28例,女性2例;年龄60~69岁1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氏病 痴呆 震颤麻痹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术治疗帕金森氏病的护理
10
作者 边绍兰 杨如玲 王婵娟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6-37,共2页
我院自1988年10月至1989年5月对12例帕金森氏病行立体定向术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将立体定向手术的护理做一介绍。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8例,女4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27岁;27岁~50岁6例。
关键词 帕金森氏病 立体定向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氏病脑立体定向术后脑出血原因分析
11
作者 李瑞峰 张蕴增 +1 位作者 桑静 张茹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6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氏病患者立体定向术后脑出血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69例帕金森氏病患者均采用立体定向治疗,术中根据情况更改靶点。结果发生脑出血5例,4例有高血压病史;1例无症状,1例给予腰椎穿刺治疗后完全恢复,3例术中发现脑出血,术后... 目的探讨帕金森氏病患者立体定向术后脑出血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69例帕金森氏病患者均采用立体定向治疗,术中根据情况更改靶点。结果发生脑出血5例,4例有高血压病史;1例无症状,1例给予腰椎穿刺治疗后完全恢复,3例术中发现脑出血,术后恢复欠佳。结论有高血压病史患者术后易发生脑出血,术中射频功率过大、定位不准确而反复多次穿刺以及射频针的光滑度亦可能造成脑出血机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氏病 术后恢复 脑出血 脑立体定向 原因分 高血压 立体定向治疗 穿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氏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措施
12
作者 刘文雅 王晓飞 吕琪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2期62-63,共2页
帕金森氏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治疗目标是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提高其生活质量。在进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同时,更多地依赖于家庭给予的多方面护理和康复训练。
关键词 帕金森氏病 预防方法 家庭护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微电极置入治疗帕金森氏病病人的护理
13
作者 孙建华 关欣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20期21-22,共2页
对 13例施行脑内微电极置入技术治疗帕金森氏病病人进行系统护理。认为术前加强健康宣教 ,协助生活护理 ,认真术前准备 ,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做好伤口护理 ,防止并发症发生 ,完善出院指导等 。
关键词 帕金森氏病 电极 置入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多芭联合小剂量溴隐亭缓解帕金森氏病“关”的时限分析
14
作者 袁晓莉 李裕民 赵红娟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2期46-48,共3页
目的分析美多芭联合小剂量甲磺酸嗅隐停治疗帕金森氏病(PD)并发症"关"的时限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在神经内科接受系统治疗的确诊的帕金森患者,以计算机标法,筛选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 目的分析美多芭联合小剂量甲磺酸嗅隐停治疗帕金森氏病(PD)并发症"关"的时限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在神经内科接受系统治疗的确诊的帕金森患者,以计算机标法,筛选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美多芭联合小剂量甲磺酸嗅隐停,对照组单纯使用美多芭,通过UPDRS评分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帕金森并发症"关"的时限的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症状改善(详细指标)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多芭联合小剂量甲磺酸嗅隐可明显缓解帕金森患者"关"的时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多芭 溴隐亭 帕金森氏病 “关”的时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氏病治疗进展
15
作者 胡爱华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9-50,共2页
帕金森氏病系具有震颤、肌僵直及运动减少等临床特征,多发生于中年以上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长期以来对本病的症状治疗进展较慢。近十余年,由于神经生理、生化和药物学的飞跃发展,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得到了进一... 帕金森氏病系具有震颤、肌僵直及运动减少等临床特征,多发生于中年以上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长期以来对本病的症状治疗进展较慢。近十余年,由于神经生理、生化和药物学的飞跃发展,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得到了进一步阐明,在治疗方面开辟了新的道路。一、药物治疗 (一)抗胆碱能药物:是左旋多巴问世前的主要药物,此类药物有抑制乙酰胆碱的作用,相应提高多巴胺的效应,以纠正乙酰胆碱和多巴胺的不平衡,同时也有抗副交感、解痉及镇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氏病 药物治疗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氮平治疗帕金森氏病所致精神障碍3例报告
16
作者 陈福新 秦红群 《四川精神卫生》 2002年第2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氯氮平 治疗 帕金森氏病 精神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肝熄风汤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氏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金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8期142-143,共2页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帕金森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西药美多芭,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镇肝熄风汤,治疗周期均为12周,治...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帕金森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西药美多芭,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镇肝熄风汤,治疗周期均为12周,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74%,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肝熄风汤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氏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肝熄风汤 美多芭 帕金森氏病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结合刺入激光治疗帕金森氏病及尿多巴胺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勤 张沛霖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帕金森氏病 针刺 治疗 尿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氏病患者下尿路症状与运动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志 刘洋 +4 位作者 马利兵 刘文革 吴丹 赵洋洋 金嘉慧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1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氏病患者下尿路症状与运动障碍的关系。方法:收治帕金森氏病患者5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尿滴沥、尿急、急迫性尿失禁及逼尿肌无力随运动障碍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加重(P<0.05)。运动障碍严重程度与逼尿肌无力... 目的:探讨帕金森氏病患者下尿路症状与运动障碍的关系。方法:收治帕金森氏病患者5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尿滴沥、尿急、急迫性尿失禁及逼尿肌无力随运动障碍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加重(P<0.05)。运动障碍严重程度与逼尿肌无力显著相关(P<0.05)。结论:帕金森氏病患者下尿路症状与运动障碍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氏病 尿路症状 运动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氏病生物学标记物研究现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家义 马那琦 +1 位作者 李晓莉 刘承伟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9期189-189,191,共2页
帕金森病(PD)最主要的病理学特征为黑质致密区(SNc)多巴胺(DA)能神经元和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退变及路易氏(LB)小体形成[1]。目前尚无有效的早期PD诊断方法。帕金森治疗中心只能达到91%的诊断率,其他机构更低。生物标记物是一种特... 帕金森病(PD)最主要的病理学特征为黑质致密区(SNc)多巴胺(DA)能神经元和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退变及路易氏(LB)小体形成[1]。目前尚无有效的早期PD诊断方法。帕金森治疗中心只能达到91%的诊断率,其他机构更低。生物标记物是一种特异的,能揭示疾病自然病理改变指标[2]。一个有效的PD生物标记物最少可以起到提高诊断和监测病情和验证临床治疗效果的作用。PD生物标记物确立还可以作为替代终点建立诊断量表用于PD评分,减少临床试验周期和标本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氏病 生物标记物 早期诊断 生物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