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帕金森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谢佳更 王顺 梁遥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2116-2119,共4页
目的:对针灸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帕金森抑郁症的疗效进行观察并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前来我院神经内科住院部和门诊部就诊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106例,其中女47例,男61例;年龄59~78岁,平均年龄(71.5... 目的:对针灸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帕金森抑郁症的疗效进行观察并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前来我院神经内科住院部和门诊部就诊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106例,其中女47例,男61例;年龄59~78岁,平均年龄(71.51±6.06)岁;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53例,2组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以针灸及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对照组加以双歧三联活菌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8周,并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UPDR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后,2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45%、79.24%,且患者的HAMD、UPDR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特别是治疗组的HAMD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能有效的改善帕金森患者的抑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抑郁症 双歧三联活菌 针灸 肠-脑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立哌唑改善帕金森病伴发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能量代谢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敬 仲照希 +2 位作者 岳凌峰 王瑜璞 李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目的探究阿立哌唑(Aripiprazole)对帕金森病抑郁症(PDD)大鼠行为学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纹状体双靶点注射法及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法(CUMS)制备PDD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健康对照组、模型组(PDD... 目的探究阿立哌唑(Aripiprazole)对帕金森病抑郁症(PDD)大鼠行为学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纹状体双靶点注射法及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法(CUMS)制备PDD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健康对照组、模型组(PDD组)、低、中、高剂量(1.25、2.5、5 mg/kg)Aripiprazole处理组。通过旷场实验、蔗糖溶液偏好实验及Y迷宫实验观察大鼠行为,采用Longa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试剂盒检测脑组织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观察脑组织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含量、Na^(+)-K^(+)-ATP酶、Ca^(2+)-Mg^(2+)-ATP酶活力,蛋白印迹法检测凋亡标记分子[生存素(Survivin)、B淋巴细胞瘤(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及代谢相关调节因子[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1(AMPKα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表达。结果与PDD组比较,中、高剂量Aripiprazole处理可显著降低PDD模型大鼠犯错次数、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细胞凋亡指数、脑组织Bax/Bcl-2表达及血清LDH含量;并提高旷场移动路程、蔗糖偏好指数及新异臂进入次数,提高脑组织5-HT、5-HIAA含量及Survivin、p-AMPKα1/AMPKα1、PGC-1α及GLUT4表达,并提高血清Na^(+)-K^(+)-ATP酶、Ca^(2+)-Mg^(2+)-ATP酶活力(均P<0.05)。结论阿立哌唑可改善帕金森病抑郁症大鼠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单胺类神经递质、抑制脑组织细胞凋亡、改善能量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帕金森抑郁症 行为学 能量代谢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