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补髓健脑方对帕金森小鼠脑内神经递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程为平 马莉 +1 位作者 赵吉诺 张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9期1797-1798,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补髓健脑方对PD小鼠脑内递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C57BL老龄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美多巴组。采用腹腔注射MPTP法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采用中药补髓健脑方进行灌胃治疗。观察小鼠行为学的变化... 目的:探讨中药补髓健脑方对PD小鼠脑内递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C57BL老龄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美多巴组。采用腹腔注射MPTP法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采用中药补髓健脑方进行灌胃治疗。观察小鼠行为学的变化。治疗前后检测小鼠脑内一氧化氮(NO)、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黑质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含量的影响。结果:中药补髓健脑方能减少小鼠脑内NO及nNOS的含量(P<0.01),增加小鼠黑质内GSH含量,增强GSH-PX活性(P<0.01)。结论:中药补髓健脑方可调节PD小鼠脑内神经递质代谢,修复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髓健脑方 帕金森小鼠 神经递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芝多糖通过降低NLRP3-Caspase1炎性小体表达改善帕金森小鼠神经行为学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毅 官俏兵 +1 位作者 郭丽 韩晨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4期406-412,共7页
目的:研究樟芝多糖通过降低NLRP3-Caspase1炎性小体表达改善6-OHDA构建的帕金森小鼠模型的行为学机制。方法:利用6-OHDA脑内注射构建帕金森小鼠模型,通过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和行为学判定小鼠模型的构建成功。利用樟芝多糖进... 目的:研究樟芝多糖通过降低NLRP3-Caspase1炎性小体表达改善6-OHDA构建的帕金森小鼠模型的行为学机制。方法:利用6-OHDA脑内注射构建帕金森小鼠模型,通过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和行为学判定小鼠模型的构建成功。利用樟芝多糖进行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的第1、3、7天4个时间点进行神经行为学实验,分别采用转棒实验、爬杆实验检测小鼠自主行为能力以及协调能力,4个时间点取小鼠尾静脉外周血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Caspase1和IL-1β的表达,樟芝多糖干预第7天时待进行完行为学实验后小鼠断颈处死,取小鼠脑组织-纹状体,Western blot法检测纹状体中Caspase1、pro Caspase1、NLRP3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纹状体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表达,RTQPCR检测Caspase1、NLRP3、IL-1β、IL-4、IL-6的mRNA表达。NISSl染色检测小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6-OHDA脑内注射可以造成小鼠帕金森样病变,且TH蛋白表达显著下调,樟芝多糖干预后小鼠的行为学得到显著改善(P<0.05),纹状体中Caspase1、pro Caspase1、NLRP3的表达显著下调,与模型小鼠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相关炎症因子Caspase1、NLRP3、IL-1β、IL-4、IL-6的mRNA表达下调(P<0.05),纹状体中单胺类神经递质表达上升(P<0.05)。结论:樟芝多糖可以通过下调NLRP3-Caspase1炎性小体表达来改善6-OHDA构建的帕金森小鼠模型行为改善,这可能是樟芝多糖治疗帕金森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芝多糖 NLRP3-Caspasel 炎性小体 帕金森小鼠 神经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颤控涎丸对帕金森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3
作者 李凡 赵林涛 +5 位作者 毛阿娟 王卫锋 李莎莎 李艳茸 赵璠 李芳 《特产研究》 2025年第1期7-11,18,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止颤控涎丸(ZCKXW)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试验建立C57BL/6N小鼠PD模型,随机分为PD模型组、盐酸金刚烷胺组及ZCKXW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纯净水、19.29 mg/kg、2.73 g/kg、1... 本研究旨在探讨止颤控涎丸(ZCKXW)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试验建立C57BL/6N小鼠PD模型,随机分为PD模型组、盐酸金刚烷胺组及ZCKXW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纯净水、19.29 mg/kg、2.73 g/kg、1.365 g/kg,空白组灌胃等体积纯净水,连续灌胃15 d,末次给药后进行行为学试验并收集标本,检测小鼠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含量,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纹状体中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ZCKXW各剂量组均可显著缩短PD模型小鼠的爬杆时间(P<0.05,P<0.01),增加疲劳转棒时间(P<0.05);ZCKXW各剂量组均能降低黑质中PGE2含量,但无显著性差异;ZCKXW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TH水平(P<0.05);ZCKXW高剂量组可显著下调小鼠纹状体中α-Syn和COX-2蛋白表达(P<0.01),ZCKXW低剂量组可明显降低纹状体中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ZCKXW通过上调TH表达,降低炎症因子的生成,减少了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改善了PD的症状,为治疗帕金森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颤控涎丸 帕金森小鼠模型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藤酮和MPTP慢性帕金森病小鼠黑质共同差异蛋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周长青 杨旭 +3 位作者 杨云鹏 万金城 赵臣勇 彭国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432-1436,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鱼藤酮和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两种慢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小鼠与对照组小鼠黑质蛋白表达谱,找出两种PD模型小鼠共同的差异蛋白,探索筛... 目的通过比较鱼藤酮和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两种慢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小鼠与对照组小鼠黑质蛋白表达谱,找出两种PD模型小鼠共同的差异蛋白,探索筛选出PD的疾病特异性蛋白。方法构建鱼藤酮和MPTP慢性PD小鼠模型组以及其各自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并进行行为学评价以及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免疫组化。分别挖取黑质,提取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运用PDQuest 8.0图像分析软件对鱼藤酮组与对照组1、MPTP与对照组2的电泳图谱分别进行分析,找出各自的差异表达蛋白。差异蛋白酶切后,MALDI-TOF-MS进行质谱鉴定。最后将所得到的肽质量指纹图(PMF)进行数据库搜索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鱼藤酮组与对照组1、MPTP组与对照组2小鼠间行为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黑质TH阳性细胞计数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鱼藤酮组与对照组1比较发现有22个差异蛋白,MPTP组与对照组2比较发现有28个差异蛋白,其中有7个为共同的差异蛋白。我们成功鉴定其中3个共同的差异蛋白:PPP2R1A、吡哆醛激酶、peroxiredoxin-2。结论鉴定出3个在PD蛋白质组学中少见报道的蛋白。这些蛋白水平的上调或下调可能与PD的发病密切相关,可作为PD的疾病特异性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帕金森小鼠模型 蛋白质组学 疾病特异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