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帕特里克·怀特小说中的浪漫主义意蕴
被引量:
1
1
作者
徐凯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12,23,共6页
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是澳大利亚现代主义文学的开山人物,评论界多关注怀特作品中的现代主义领域,而忽视了其作品中的一股浪漫主义潜流。对怀特主要小说的解读,可以从新奇化和回归自然两个层面上挖掘怀特小说中的浪漫主...
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是澳大利亚现代主义文学的开山人物,评论界多关注怀特作品中的现代主义领域,而忽视了其作品中的一股浪漫主义潜流。对怀特主要小说的解读,可以从新奇化和回归自然两个层面上挖掘怀特小说中的浪漫主义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特里克·怀特
浪漫主义
新奇化
回归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姨妈的故事》:现代人的生存悲剧
2
作者
吴宝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5-81,共7页
《姨妈的故事》并非如一些人所认为的属于现代喜剧,而是有其深刻的悲剧内涵。首先,怀特从个人与社会的对立出发,通过主人公希奥多拉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质疑、挑战和拒绝,揭示了她对现实世界的认同危机。其次,希奥多拉寻求新的信念、寻求...
《姨妈的故事》并非如一些人所认为的属于现代喜剧,而是有其深刻的悲剧内涵。首先,怀特从个人与社会的对立出发,通过主人公希奥多拉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质疑、挑战和拒绝,揭示了她对现实世界的认同危机。其次,希奥多拉寻求新的信念、寻求肯定真实自我的精神探索反而使她陷入了精神困境,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个人生存的内在危机状况。最后,希奥多拉勇于面对社会现实对个性存在真实性的否定,选择了明知必败的抗争,以证明自己的合理存在,维护自身价值和个人尊严,最终演绎为现代社会中的生存悲剧,由此显示出怀特对现代人生悲剧的独特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姨妈的故事》
澳大利亚
帕特里克·怀特
悲剧
小说
认同危机
精神
个体存在真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树叶裙》与《大屠杀圣母》:澳、英新俘虏叙述的比较分析
3
作者
黄洁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9-166,共8页
帕特里克·怀特的《树叶裙》和安吉拉·卡特的《大屠杀圣母》大致创作于同一时期,都讲述了一位白人女性在与土著群体短暂接触后又重返"文明"社会的故事。两部作品分别改写了英美文学史上的经典俘虏叙述,都着力描写女...
帕特里克·怀特的《树叶裙》和安吉拉·卡特的《大屠杀圣母》大致创作于同一时期,都讲述了一位白人女性在与土著群体短暂接触后又重返"文明"社会的故事。两部作品分别改写了英美文学史上的经典俘虏叙述,都着力描写女主人公的"土著化"过程。但参照后殖民理论的重要概念——"文化转换"可以看出两者在对土著文化的认识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树叶裙》中的女主人公对土著的态度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认同,其背后折射的是作家对这片土地以及自己作为澳大利亚人的身份的态度转变。土著文化在怀特眼中,只是这片土地"地之灵"的外化。《大屠杀圣母》则体现了卡特对土著文化积极一面的由衷欣赏,女主人公"土著化"的过程展现了借助土著文化对白人文化进行改造的无限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特里克·怀特
安吉拉·卡特
俘虏叙述
土著化
文化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风暴眼》中的异化人际关系解读
4
作者
邓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5-147,共3页
电影《风暴眼》改编于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帕特里克·怀特的同名长篇小说。故事的枝蔓从弥留之际的富孀亨特太太的病床前漾开,向人们展示了一场为了争夺遗产而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闹剧。本文旨在从人性异化的角度,通过分析《风暴眼》...
电影《风暴眼》改编于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帕特里克·怀特的同名长篇小说。故事的枝蔓从弥留之际的富孀亨特太太的病床前漾开,向人们展示了一场为了争夺遗产而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闹剧。本文旨在从人性异化的角度,通过分析《风暴眼》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剖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以及人与社会的疏离,揭示隐藏于表象下人性的黑暗与自私,从而希望人们在隔阂与疏离中去寻求人生的意义与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眼》
帕特里克·怀特
人际关系
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怀特《沃斯》与净化心灵的探索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蕾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86-89,共4页
帕特里克·怀特的《沃斯》名为探险小说,实为一部追求超越、追求净化的人类灵魂探索史,一部再现寻求这一古老母题的现代神话。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来看。
关键词
帕特里克·怀特
沃斯
心灵净化
原型神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敬神者还是渎神者——论怀特小说《人树》中主人公斯坦·帕克的宗教信仰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校勤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70-74,共5页
自从帕特里克·怀特的长篇小说《人树》问世以来,围绕这部作品所展开的激烈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争论焦点之一便是:主人公斯坦·帕克是信仰上帝的敬神者还是背叛上帝的渎神者?而导致评论家们历来争论不休的原因则是小说末尾的...
自从帕特里克·怀特的长篇小说《人树》问世以来,围绕这部作品所展开的激烈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争论焦点之一便是:主人公斯坦·帕克是信仰上帝的敬神者还是背叛上帝的渎神者?而导致评论家们历来争论不休的原因则是小说末尾的一段描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特小说
宗教信仰
上帝
主人公
哈姆雷特
帕特里克·怀特
《沃斯》
古希腊神话
心路历程
主体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澳大利亚殖民时期流犯小说初探
7
作者
陈正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84-86,72,共4页
反映流刑制和流犯生活的小说在澳大利亚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流犯题材不仅在十九世纪的澳大利亚是一重要小说题材,在二十世纪也颇受欢迎,并没有因流刑制度成为过去而受到冷遇。本世纪该国许多著名作家如帕特里克·怀特,托马斯...
反映流刑制和流犯生活的小说在澳大利亚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流犯题材不仅在十九世纪的澳大利亚是一重要小说题材,在二十世纪也颇受欢迎,并没有因流刑制度成为过去而受到冷遇。本世纪该国许多著名作家如帕特里克·怀特,托马斯·基尼利,哈尔·波特等都有关于流犯的作品,这些作品利用流犯这一题材反映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被囚禁、被孤立和受压迫的形象。流犯小说在澳大利亚文学史上的突出地位是和流犯在其历史上的重要性分不开的。流犯为澳大利亚的开发曾起过重大的作用。殖民地初期,拓居者绝大部分是流犯,直至1820年,流犯也还占殖民地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他们开荒种地,伐木采石,筑路盖屋,白手起家,硬是把一片荒野改造成一个崭新的世界。流犯无处不在,建筑师、艺术家是流犯,律师、警察是流犯,甚至地方治安官员的宝座也让流犯坐了上去。无怪乎澳大利亚著名历史学家拉塞尔·沃德把流犯称为“开国元勋”。长期以来,在澳大利亚文学界,有一个所谓“流犯神话”(The convict legend),神化美化流犯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犯
流刑
开国元勋
澳大利亚文学
殖民时期
犯人
小说作家
帕特里克·怀特
殖民地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澳大利亚小说两支流派之分歧
8
《文艺理论研究》
1985年第4期76-76,共1页
黄源深在《当代澳大利亚小说流派》(《世界文学》1985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 以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帕特里克·怀特为首的怀特派小说家与传统派作家的分歧,首先表现在作品所反映的内容方面。传统派着力刻画人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即人与自...
黄源深在《当代澳大利亚小说流派》(《世界文学》1985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 以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帕特里克·怀特为首的怀特派小说家与传统派作家的分歧,首先表现在作品所反映的内容方面。传统派着力刻画人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斗争;而怀特派则着重反映人本身的内心冲突,人对自我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危机。即便是对人与外部世界的冲突的描写,也是为了更好地反映人复杂的内心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派
内心生活
当代澳大利亚小说
作品
人与外部世界
帕特里克·怀特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世界文学
人与人
小说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澳大利亚小说的多元发展倾向
9
作者
马大森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27-29,共3页
当代澳大利亚小说的多元发展倾向马大森同英美小说相比.澳洲(澳大利亚)小说的成熟性及影响性.在异邦殊域的读者眼里.似乎显得嫩弱。其实.澳洲小说的源头同英美小说一样也是欧洲文化。只是由于澳洲在地理位置上远离欧洲文化中心....
当代澳大利亚小说的多元发展倾向马大森同英美小说相比.澳洲(澳大利亚)小说的成熟性及影响性.在异邦殊域的读者眼里.似乎显得嫩弱。其实.澳洲小说的源头同英美小说一样也是欧洲文化。只是由于澳洲在地理位置上远离欧洲文化中心.领土四周又被港铁大洋所阻隔.在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澳大利亚小说
小说创作
多元发展
创作手法
澳洲
超现实主义
短篇小说
帕特里克·怀特
小说家
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妇女形象
被引量:
6
10
作者
朱迪思.賴特
林之鹤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85-92,共8页
我们外语系大洋洲文学研究室于去年初成立后,得到澳大利亚国内一些单位和个人的热情支持。哈里·马克斯夫人寄来她丈夫的文学作品,思罗塞尔先生捐赠他已故的母亲凯瑟林·苏珊娜·普丽查德的著作,澳大利亚文化委员会文学部...
我们外语系大洋洲文学研究室于去年初成立后,得到澳大利亚国内一些单位和个人的热情支持。哈里·马克斯夫人寄来她丈夫的文学作品,思罗塞尔先生捐赠他已故的母亲凯瑟林·苏珊娜·普丽查德的著作,澳大利亚文化委员会文学部主席布里森登博士于去年访华期间特地来我们研究室座谈,研究协作问题,并赠送一批书籍。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也多方予以协助,《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妇女形象》原稿就是大使馆供给的。朱迪思·赖特(Judith Wright)是当代澳大利亚的著名诗人,一九一五年出生于新南威尔士的阿米代尔。她出版了八部诗集,还写过文艺批评方面的专著和短篇小说集。《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妇女形象》是作者在新英格兰大学讲授妇女研究课程的讲稿,我们特翻译发表,以饷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形象
澳大利亚文学
长篇小说
伊丽莎白
当代澳大利亚
新英格兰大学
帕特里克·怀特
母亲
新南威尔士
女主人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帕特里克·怀特小说中的浪漫主义意蕴
被引量:
1
1
作者
徐凯
机构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外语学院
出处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12,23,共6页
文摘
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是澳大利亚现代主义文学的开山人物,评论界多关注怀特作品中的现代主义领域,而忽视了其作品中的一股浪漫主义潜流。对怀特主要小说的解读,可以从新奇化和回归自然两个层面上挖掘怀特小说中的浪漫主义意蕴。
关键词
帕特里克·怀特
浪漫主义
新奇化
回归自然
Keywords
Patrick White
romanticism
defamiliarization
return to Nature
分类号
I61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姨妈的故事》:现代人的生存悲剧
2
作者
吴宝康
机构
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5-81,共7页
文摘
《姨妈的故事》并非如一些人所认为的属于现代喜剧,而是有其深刻的悲剧内涵。首先,怀特从个人与社会的对立出发,通过主人公希奥多拉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质疑、挑战和拒绝,揭示了她对现实世界的认同危机。其次,希奥多拉寻求新的信念、寻求肯定真实自我的精神探索反而使她陷入了精神困境,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个人生存的内在危机状况。最后,希奥多拉勇于面对社会现实对个性存在真实性的否定,选择了明知必败的抗争,以证明自己的合理存在,维护自身价值和个人尊严,最终演绎为现代社会中的生存悲剧,由此显示出怀特对现代人生悲剧的独特诠释。
关键词
《姨妈的故事》
澳大利亚
帕特里克·怀特
悲剧
小说
认同危机
精神
个体存在真实性
Keywords
Australian literature, Patrick White' s fiction, The Aunt' s Story, tragedy
分类号
I611.07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树叶裙》与《大屠杀圣母》:澳、英新俘虏叙述的比较分析
3
作者
黄洁
机构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9-166,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当代澳大利亚小说中的亚洲想象与民族神话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4YJC75202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帕特里克·怀特的《树叶裙》和安吉拉·卡特的《大屠杀圣母》大致创作于同一时期,都讲述了一位白人女性在与土著群体短暂接触后又重返"文明"社会的故事。两部作品分别改写了英美文学史上的经典俘虏叙述,都着力描写女主人公的"土著化"过程。但参照后殖民理论的重要概念——"文化转换"可以看出两者在对土著文化的认识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树叶裙》中的女主人公对土著的态度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认同,其背后折射的是作家对这片土地以及自己作为澳大利亚人的身份的态度转变。土著文化在怀特眼中,只是这片土地"地之灵"的外化。《大屠杀圣母》则体现了卡特对土著文化积极一面的由衷欣赏,女主人公"土著化"的过程展现了借助土著文化对白人文化进行改造的无限可能性。
关键词
帕特里克·怀特
安吉拉·卡特
俘虏叙述
土著化
文化转换
Keywords
Patrick White
Angela Carter
captivity narrative
going native
transculturation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暴眼》中的异化人际关系解读
4
作者
邓瑶
机构
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5-147,共3页
基金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帕特里克.怀特小说的艺术特色研究"(项目编号:2015SJD465)
徐州工程学院科研项目"帕特里克.怀特小说的主题和叙事艺术研究"(项目编号:XKY2013308)研究成果
文摘
电影《风暴眼》改编于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帕特里克·怀特的同名长篇小说。故事的枝蔓从弥留之际的富孀亨特太太的病床前漾开,向人们展示了一场为了争夺遗产而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闹剧。本文旨在从人性异化的角度,通过分析《风暴眼》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剖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以及人与社会的疏离,揭示隐藏于表象下人性的黑暗与自私,从而希望人们在隔阂与疏离中去寻求人生的意义与真谛。
关键词
《风暴眼》
帕特里克·怀特
人际关系
异化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怀特《沃斯》与净化心灵的探索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蕾芳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86-89,共4页
文摘
帕特里克·怀特的《沃斯》名为探险小说,实为一部追求超越、追求净化的人类灵魂探索史,一部再现寻求这一古老母题的现代神话。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来看。
关键词
帕特里克·怀特
沃斯
心灵净化
原型神话
Keywords
Paerick white
Voss
quest
purification
archetypal myth
分类号
I61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敬神者还是渎神者——论怀特小说《人树》中主人公斯坦·帕克的宗教信仰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校勤
出处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70-74,共5页
文摘
自从帕特里克·怀特的长篇小说《人树》问世以来,围绕这部作品所展开的激烈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争论焦点之一便是:主人公斯坦·帕克是信仰上帝的敬神者还是背叛上帝的渎神者?而导致评论家们历来争论不休的原因则是小说末尾的一段描写。
关键词
怀特小说
宗教信仰
上帝
主人公
哈姆雷特
帕特里克·怀特
《沃斯》
古希腊神话
心路历程
主体选择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澳大利亚殖民时期流犯小说初探
7
作者
陈正发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84-86,72,共4页
文摘
反映流刑制和流犯生活的小说在澳大利亚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流犯题材不仅在十九世纪的澳大利亚是一重要小说题材,在二十世纪也颇受欢迎,并没有因流刑制度成为过去而受到冷遇。本世纪该国许多著名作家如帕特里克·怀特,托马斯·基尼利,哈尔·波特等都有关于流犯的作品,这些作品利用流犯这一题材反映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被囚禁、被孤立和受压迫的形象。流犯小说在澳大利亚文学史上的突出地位是和流犯在其历史上的重要性分不开的。流犯为澳大利亚的开发曾起过重大的作用。殖民地初期,拓居者绝大部分是流犯,直至1820年,流犯也还占殖民地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他们开荒种地,伐木采石,筑路盖屋,白手起家,硬是把一片荒野改造成一个崭新的世界。流犯无处不在,建筑师、艺术家是流犯,律师、警察是流犯,甚至地方治安官员的宝座也让流犯坐了上去。无怪乎澳大利亚著名历史学家拉塞尔·沃德把流犯称为“开国元勋”。长期以来,在澳大利亚文学界,有一个所谓“流犯神话”(The convict legend),神化美化流犯形象,
关键词
流犯
流刑
开国元勋
澳大利亚文学
殖民时期
犯人
小说作家
帕特里克·怀特
殖民地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澳大利亚小说两支流派之分歧
8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1985年第4期76-76,共1页
文摘
黄源深在《当代澳大利亚小说流派》(《世界文学》1985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 以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帕特里克·怀特为首的怀特派小说家与传统派作家的分歧,首先表现在作品所反映的内容方面。传统派着力刻画人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斗争;而怀特派则着重反映人本身的内心冲突,人对自我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危机。即便是对人与外部世界的冲突的描写,也是为了更好地反映人复杂的内心生活。
关键词
传统派
内心生活
当代澳大利亚小说
作品
人与外部世界
帕特里克·怀特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世界文学
人与人
小说流派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澳大利亚小说的多元发展倾向
9
作者
马大森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27-29,共3页
文摘
当代澳大利亚小说的多元发展倾向马大森同英美小说相比.澳洲(澳大利亚)小说的成熟性及影响性.在异邦殊域的读者眼里.似乎显得嫩弱。其实.澳洲小说的源头同英美小说一样也是欧洲文化。只是由于澳洲在地理位置上远离欧洲文化中心.领土四周又被港铁大洋所阻隔.在相当...
关键词
当代澳大利亚小说
小说创作
多元发展
创作手法
澳洲
超现实主义
短篇小说
帕特里克·怀特
小说家
现代主义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妇女形象
被引量:
6
10
作者
朱迪思.賴特
林之鹤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85-92,共8页
文摘
我们外语系大洋洲文学研究室于去年初成立后,得到澳大利亚国内一些单位和个人的热情支持。哈里·马克斯夫人寄来她丈夫的文学作品,思罗塞尔先生捐赠他已故的母亲凯瑟林·苏珊娜·普丽查德的著作,澳大利亚文化委员会文学部主席布里森登博士于去年访华期间特地来我们研究室座谈,研究协作问题,并赠送一批书籍。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也多方予以协助,《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妇女形象》原稿就是大使馆供给的。朱迪思·赖特(Judith Wright)是当代澳大利亚的著名诗人,一九一五年出生于新南威尔士的阿米代尔。她出版了八部诗集,还写过文艺批评方面的专著和短篇小说集。《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妇女形象》是作者在新英格兰大学讲授妇女研究课程的讲稿,我们特翻译发表,以饷读者。
关键词
妇女形象
澳大利亚文学
长篇小说
伊丽莎白
当代澳大利亚
新英格兰大学
帕特里克·怀特
母亲
新南威尔士
女主人公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帕特里克·怀特小说中的浪漫主义意蕴
徐凯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姨妈的故事》:现代人的生存悲剧
吴宝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树叶裙》与《大屠杀圣母》:澳、英新俘虏叙述的比较分析
黄洁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风暴眼》中的异化人际关系解读
邓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怀特《沃斯》与净化心灵的探索
张蕾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敬神者还是渎神者——论怀特小说《人树》中主人公斯坦·帕克的宗教信仰
张校勤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澳大利亚殖民时期流犯小说初探
陈正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当代澳大利亚小说两支流派之分歧
《文艺理论研究》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当代澳大利亚小说的多元发展倾向
马大森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妇女形象
朱迪思.賴特
林之鹤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