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也谈预收帐款的核算方法
1
作者 祝焰 张凌平 《财会月刊》 1995年第4期28-29,共2页
现行工业企业会计度规定:“预收货款情况不多的企业,也可以将预收的货款直接记入‘应收帐款’科目的贷方,不设本科目。”这一规定是基于重要性原则而考虑的。另外,之所以要归并在“应收帐款”科目核算,是因为不论是预收帐款,还是应收帐... 现行工业企业会计度规定:“预收货款情况不多的企业,也可以将预收的货款直接记入‘应收帐款’科目的贷方,不设本科目。”这一规定是基于重要性原则而考虑的。另外,之所以要归并在“应收帐款”科目核算,是因为不论是预收帐款,还是应收帐款,都是企业处在销货方的立场上,与购货方之间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前者是先收款、后发货,而后者是先发货、后收款。将预收帐款和应收帐款在同一个帐户核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收 应收 重要性原则 会计核算 核算方法 工业企业会计 企业会计制度 科目核算 购货方 帐户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外经企业长期负债应付利息的核算
2
作者 丁琪琳 《会计之友》 1996年第6期22-22,共1页
浅谈外经企业长期负债应付利息的核算文\丁琪琳根据《对外经济合作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外经济合作企业(简称外经企业)的长期借款应付利息在“长期借款”帐户核算,长期债券应付利息在“其他应付款”帐户核算,长期应付款应付利息... 浅谈外经企业长期负债应付利息的核算文\丁琪琳根据《对外经济合作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外经济合作企业(简称外经企业)的长期借款应付利息在“长期借款”帐户核算,长期债券应付利息在“其他应付款”帐户核算,长期应付款应付利息在“长期应付款”的帐户核算。我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付利息 外经企业 长期负债 其他应付款 长期借款 帐户核算 长期债券 营业周期 流动比率 会计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议购进业务的退货处理
3
作者 蒋莉娟 《财会通讯(上)》 1996年第5期48-48,共1页
商品流通企业在购进中发生进货退货特殊业务时,对拒收商品的货款、增值税、运杂费等,应分别从“商品采购”、“应交税金”、“经营费用”等帐户中转出,对其转出的金额是记入“应付帐款”帐户还是“应收帐款”帐户,目前有两种观点:(1)认... 商品流通企业在购进中发生进货退货特殊业务时,对拒收商品的货款、增值税、运杂费等,应分别从“商品采购”、“应交税金”、“经营费用”等帐户中转出,对其转出的金额是记入“应付帐款”帐户还是“应收帐款”帐户,目前有两种观点:(1)认为应记入“应收帐款”帐户,表示债权增加,这样才与此业务的性质相符;(2)认为应记入“应付帐款”帐户,因为“应付帐款”是用于购买环节债务关系核算的帐户,这样处理可明确帐户的使用范围。 笔者认为,如采用第一种方法,购买时如果不是现金交易,而是作为负债列入“应付帐款”帐户核算,这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购进业务 应付 应收 商品流通企业 增值税 结算方式 小议 现金交易 帐户核算 经营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资产评估结果的会计处理
4
作者 赵邦云 《财会通讯(上)》 1996年第10期27-27,共1页
拜读了《财会通讯》1996年第1期张炳生同志的《企业资产评估结果的会计处理》一文,很受启发。根据学习和工作实践,笔者也有几点不同的意见,提出来与张炳生同志商榷,同时求教于广大同仁。 一、张文认为:“评估价值大于帐面价值时,属资产... 拜读了《财会通讯》1996年第1期张炳生同志的《企业资产评估结果的会计处理》一文,很受启发。根据学习和工作实践,笔者也有几点不同的意见,提出来与张炳生同志商榷,同时求教于广大同仁。 一、张文认为:“评估价值大于帐面价值时,属资产类帐户借记有关资产科目,货记‘资本公积’等权益科目”。这一概括不够严谨。因为,对于固定资产来说,其原值通过“固定资产”帐户核算,而其损耗要通过“累计拆旧”帐户核算,它们虽同属资产帐户,但后者是前者的抵减调整帐户,在会计处理上两者并不必定是同向的。因而,似应概括为“调增有关资产帐户和‘资本公积’等权益帐户”为妥。 二、张文关于“不需编制‘记帐凭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处理 资产评估结果 资本公积 固定资产 资产 帐户核算 评估价值 资产类 面价值 凭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实行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依据
5
作者 周文良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14,共3页
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而言,所谓教育成本,是指培养学生所耗费的社会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其货币表现为培养学生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直接和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即教育经济学中通常所说的教育的社会直接成本和社会间接成本、教育的... 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而言,所谓教育成本,是指培养学生所耗费的社会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其货币表现为培养学生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直接和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即教育经济学中通常所说的教育的社会直接成本和社会间接成本、教育的个人直接成本和个人间接成本。而所谓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则是随着教育观念的改进、人们投资教育的意愿增强、教育财政日益紧张而出现的。它指的是教育成本由谁支付、如何支付的问题,即教育成本如何在政府、企业、个人等社会各方面之间合理分担并最终实现的问题。因此,从教育成本的分担与补偿的角度来考察,教育成本则是指教育的社会直接成本,具体地讲,它是指每年在教育上的投入量,其中包括“教师、图书馆人员及学校行政服务人员与维持学校建筑及设备的每年因素成本,以及建校贷款利息,贬值及折旧等每年因素成本”,在我国,它主要指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成本 分担与补偿 教育的多样化 教育事业费 教育经济学 直接成本 包办教育 抚养指数 支付能力 国民收入和生产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