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人的非理性与开明
1
作者 陈欢(译)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I0002,共9页
作为哲学家,我们无法确认人们心智的保守程度。这些保守之人不局限于哲学家,还覆盖其他学科的研究者或是生活中的普通人。比如,究竟出于何种原因,使一位哲学家从一开始拥护康德主义伦理学,到改旗易帜,并最终成为了关怀伦理学者?抑或是相... 作为哲学家,我们无法确认人们心智的保守程度。这些保守之人不局限于哲学家,还覆盖其他学科的研究者或是生活中的普通人。比如,究竟出于何种原因,使一位哲学家从一开始拥护康德主义伦理学,到改旗易帜,并最终成为了关怀伦理学者?抑或是相反?同样,何种意义上的自由主义者曾被成功说服,并且投靠了自由意志的兼容主义阵营?或反之亦然?心智保守的程度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理解科学的历史。库恩和费耶阿本德告诉我们:在使用一些相同的理论术语时,旧理论的拥护者所表达的含义会与新理论的支持者的想法截然不同。可以说,此两派栖居于不同的世界。但更有意义的是,我们不妨去假设如下命题——并没有所谓的新旧意义或世界的变迁,新科学家们之所以无法成功地说服老理论的追随者,或许源于后者的保守心态。尽管美德知识论者视开明为一项重要的认知美德,但却没能成功地说明为何这一美德如此弥足珍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守 开明 美德知识论 托马斯·库恩 希拉里·普特南 科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