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师范类专业认证中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确定的再认识 被引量:3
1
作者 葛书林 郭雪川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7-563,572,共8页
根据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相关通知,对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师范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目标与师范类专业整体目标相一致,都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但在培养过程中存... 根据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相关通知,对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师范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目标与师范类专业整体目标相一致,都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但在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未能紧密结合社会需求、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大力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紧扣立德树人使命、聚焦能力培养,构建面向需求服务的培养体系,构建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培养质量的认证方向,以培养目标作为考察的第一指标,分别就目标定位、目标内涵和目标评价进行全方面考察分析,为专业建设提供参考依据,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类认证 体育教育 培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行为偏差的现实表征、成因及治理 被引量:6
2
作者 邓涛 李慧 孔凡琴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3,共12页
高校作为师范类专业认证的重要行动者,其认证行为的质量直接关涉认证目标的实现与认证价值的发挥。研究发现:高校在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过程中存在诸多行为偏差,包括认证前的行为意向偏差、认证中的改革行为偏差以及认证后的持续... 高校作为师范类专业认证的重要行动者,其认证行为的质量直接关涉认证目标的实现与认证价值的发挥。研究发现:高校在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过程中存在诸多行为偏差,包括认证前的行为意向偏差、认证中的改革行为偏差以及认证后的持续改进行为偏差。究其原因在于,认证客体的认证素养储备不足、认证主客体组织架构固化、认证政策体系不完善及认证保障性措施欠缺。为矫正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行为偏差,需要从提升认证客体的认证素养,打破认证主客体固化的组织架构,完善认证政策体系及优化认证保障条件等方面作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师范专业认证 教师职前教育 行为偏差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与促进——对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高校实践的审视 被引量:7
3
作者 田腾飞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71,共14页
师范类专业认证作为一项国家制度,自2014年教育部在江苏、广西启动认证试点以来,先后经历了入轨、逐步铺开到制度化实施阶段。经过10年的探索与实践,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在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工作大政方针,规范师范... 师范类专业认证作为一项国家制度,自2014年教育部在江苏、广西启动认证试点以来,先后经历了入轨、逐步铺开到制度化实施阶段。经过10年的探索与实践,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在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工作大政方针,规范师范类专业办学行为,促进师范类专业内涵建设,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升高校教师教学素质,健全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高校更加重视师范类专业、考生更加青睐师范类专业、学界更加关注师范类专业和社会更加关心师范类专业的基本局面。同时也发现,认证进度呈现区域化差异、重视程度出现校际差异、投入精力表现个体差异,对认证制度的价值意蕴理解不深,复杂性认识不足,共性问题研究不够。为更好发挥其制度优势,应进一步完善制度运行机制,督促行动者精力投入,强化对课程评价突出问题的专题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师范专业认证 制度实践 教师教育 教师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类专业认证有效吗——元评价分析框架的构建与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赵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68,206,共21页
在党和国家全面振兴教师教育的关键时期,对刚度过入轨阶段的师范类专业认证进行有效性研究,是一种基于形成性元评价角度的思考。按照“层次—维度—准则”的逻辑顺序,从事实和价值两个层面,围绕“体系—过程—结果”三维分析框架构建师... 在党和国家全面振兴教师教育的关键时期,对刚度过入轨阶段的师范类专业认证进行有效性研究,是一种基于形成性元评价角度的思考。按照“层次—维度—准则”的逻辑顺序,从事实和价值两个层面,围绕“体系—过程—结果”三维分析框架构建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元评价标准体系。在对500多位利益相关者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多级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有效性介于“一般”和“较好”之间,师范类专业认证有效性在被基本认可的同时也存在亟待完善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有效性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德贺 张晓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0-53,共4页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要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专业性”与“通识性”的关系、“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推动地方师范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要明确教学目标,支...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要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专业性”与“通识性”的关系、“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推动地方师范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要明确教学目标,支撑毕业要求达成;优化教学内容,保障教学目标实现;改进教学方式,促进核心素养提升;完善考核评价,落实课程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师范院校 高等数学 师范专业认证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三习”课程建设:价值取向、遵循原则与体系构建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辉映 吴宁怡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463,共9页
“见习-研习-实习”课程建设是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难点和突破口。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教育专业“三习”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遵循原则及体系构建进行探讨。经研究认为,体育教育专业“三习”课程建设... “见习-研习-实习”课程建设是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难点和突破口。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教育专业“三习”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遵循原则及体系构建进行探讨。经研究认为,体育教育专业“三习”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包括实践反思、情境学习以及认同强化3个方面;“三习”课程建设要遵循适切性原则、分散性原则、交织性原则和整合性原则。最后提出:设置支撑毕业要求的“三习”课程目标;对标课程目标,设计“三习”课程内容;形成协同合力,保障“三习”课程实施;加强过程反馈,制定“三习”课程评价方式。认为应从以上4个方面系统地构建体育教育专业“三习”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习-研习-实习 师范专业认证 体育教育专业 价值取向 遵循原则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被引量:87
7
作者 董翠香 韩改玲 +1 位作者 朱春山 樊三明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37,共6页
以教育部颁布的相关文件为理论依据,以参与师范类专业认证和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为实践依据,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归纳法,在对师范类专业认证和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蕴及价值取向进行解读的基础上,从师范类专业认证视角,探索性提出构建以重构专... 以教育部颁布的相关文件为理论依据,以参与师范类专业认证和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为实践依据,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归纳法,在对师范类专业认证和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蕴及价值取向进行解读的基础上,从师范类专业认证视角,探索性提出构建以重构专业培养方案为顶层设计、以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为突破口、以课程实施为主渠道,以课程评价为杠杆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旨在解决当前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充分发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育人铸魂之功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体育教育专业 课程思政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从理念到实践 被引量:75
8
作者 周晓静 何菁菁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2-77,共6页
师范类专业认证直击师范教育时弊,是中国师范教育领域的一项具有革命意义的举措,对于提高师范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师范类专业认证从标准研制走向实践操作,认证实施对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已初步显现。文章在对师范类专业... 师范类专业认证直击师范教育时弊,是中国师范教育领域的一项具有革命意义的举措,对于提高师范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师范类专业认证从标准研制走向实践操作,认证实施对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已初步显现。文章在对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师范类专业认证秉持质量旨向、行业旨向和专业旨向。认证活动的推进,需要处理好统一与个性、评与建、管与评这三对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质量保障体系 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46
9
作者 鞠秀奎 李成梁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57,共9页
根据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质量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主要通过专家访谈、德尔菲、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等方法,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 根据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质量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主要通过专家访谈、德尔菲、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等方法,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由课程内容资源、课程结构设置、课程组织实施和学生学习效果4个维度和14个观测指标构成;专业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拟合度良好,组合信度高,具备较好的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专业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多维度的特征;专业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不同,适用性强,并具备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体育教育专业 课程评价 指标体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类专业认证下体育师范生“三习”教育实践体系建构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董翠香 杨昕睿 +1 位作者 李梦欣 彭心怡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3-541,584,共10页
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和师范生教育实践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体育师范生教育实践存在目标不清晰且窄化、内容陈旧且薄弱、实施支离而乏力、评价空浮且单一等问题,致使体育师范生毕业后难以较快适应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 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和师范生教育实践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体育师范生教育实践存在目标不清晰且窄化、内容陈旧且薄弱、实施支离而乏力、评价空浮且单一等问题,致使体育师范生毕业后难以较快适应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师范专业认证理念,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与《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的相关要求,在分析体育师范生“三习”教育实践体系构成要素的基础上,结合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接受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三级认证的经验,建构了体育师范生“三习”教育实践体系运行模式,确立了该体系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案,并对推进体育师范生“三习”教育实践的路径进行了探索,为提升高校体育师范生“三习”教育实践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与实践参照,从而推动卓越体育教师的培养以及新时代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教育见习 教育实习 教育研习 教育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及持续改进策略 被引量:60
11
作者 向福 王锋 项俊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4-79,共6页
自师范类专业认证以来,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及持续改进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难点问题。基于认证的底线思维和核心理念,针对重授课轻育人、重成绩轻过程、重评价轻改进等问题,引入期望达成系数,构建了多主体参与,教学、评价、改进有机融合,... 自师范类专业认证以来,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及持续改进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难点问题。基于认证的底线思维和核心理念,针对重授课轻育人、重成绩轻过程、重评价轻改进等问题,引入期望达成系数,构建了多主体参与,教学、评价、改进有机融合,量化与质性有机统一,涵盖课程思政、第二课堂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及持续改进"两评三定"策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课程目标 达成度评价 期望达成系数 形成性评价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适切性”:师范类专业认证何以促进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观的转变 被引量:29
12
作者 王红 罗小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40,205,共11页
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观对教师教育课程起着统领性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师教育课程。中国以往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观是"知识本位"的质量观,虽有助于师范生夯实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功底,但较少考虑师范生... 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观对教师教育课程起着统领性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师教育课程。中国以往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观是"知识本位"的质量观,虽有助于师范生夯实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功底,但较少考虑师范生的教育实践,难以适应当前基础教育发展对教师能力的需求。师范类专业认证推动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观向"目的适切性"发展。在这一质量观指导下,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评价标准及其实践都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梳理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相关政策文件,有助于深入理解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观从"知识本位"向"目的适切性"转变的潜在趋势及其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目的适切性 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18
13
作者 戴俊 刘跃 汪庆波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17,共6页
术科课程反映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与根本,但受传统培养模式影响术科教学存在诸多症结。结合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改革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改革经验:围绕“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实现理念突破;“实施术科... 术科课程反映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与根本,但受传统培养模式影响术科教学存在诸多症结。结合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改革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改革经验:围绕“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实现理念突破;“实施术科课程校内外、课内外一体化”,优化教学模式;从“竞技体育传承”到“体育健康引领”,整合课程内容;从“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革新教学评价;从“技能提升为旨趣”到“教学能力生成为目标”,转变教师观念。最终形成以理念为引领,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教学评价为支撑的教学改革体系,能够有效保障育人成效、提升育人质量,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师范专业认证 体育教育专业 术科教学改革 盐城师范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房艳梅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41-43,共3页
师范类专业认证对教师教育课程提出了各方面的要求。然而,现有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不能凸显“师范性”角色;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滞后,不符合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相对薄弱,师... 师范类专业认证对教师教育课程提出了各方面的要求。然而,现有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不能凸显“师范性”角色;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滞后,不符合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相对薄弱,师范生教学能力欠缺;教师教育理论课程实施方式单一,难以体现“学生中心”。这就要求高师院校应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突出教师教育特色;更新教师教育课程内容,重视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实践课程,注重师范生实践能力课程的实施方式,提高师范生学习效果,从而为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师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高师院校 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实践的麦当劳化倾向及超越路径 被引量:10
15
作者 宋萑 袁培丽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109,共11页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教育质量,我国全面开展了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并出台了相关政策,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了政策目标偏离的问题,造成了一定的政策风险,麦当劳化理论为相关风险的廓清和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适切的分析...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教育质量,我国全面开展了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并出台了相关政策,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了政策目标偏离的问题,造成了一定的政策风险,麦当劳化理论为相关风险的廓清和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适切的分析视角和框架。具体而言,当前我国参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部分行动者在认证筹备过程中存在工具性和功利性倾向,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迷恋可量化的指标,过分追求人才培养和认证结果的可预测性。剖析行动者在认证实践中呈现的效率至上、数字崇拜、追求可控性倾向有利于我们省思其给职前教师培养带来的“理性的非理性”风险:对绩效的追捧及历史惯性易引发对认证政策的认同障碍;对可量化数据的依赖易导致专业建设的碎片化和师范生培养目标的约化;对确定性的过分追求易引发师范生培养的同质化风险。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探寻在师范类专业认证实践中打破麦当劳化牢笼的可能路径:警惕对科学主义的迷信,基于育人逻辑参与和开展认证实践;深化对认证理念的理解,突破对前置评价政策的路径依赖;优化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设计,提升师范类专业认证政策的专业性;调动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积极性,加强对师范类专业认证过程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教师教育 麦当劳化 评价政策 专业建设 师范生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与对策:中国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践审视——基于教育政策执行的视角 被引量:11
16
作者 黎大志 彭琪珺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100,112,共8页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中国新时期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推手,在促进高等师范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从教育政策执行的视角审视专业认证实践可知,部分院校专业对认证政策的理解与执行、少数现场考查专家对认证标准的把...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中国新时期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推手,在促进高等师范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从教育政策执行的视角审视专业认证实践可知,部分院校专业对认证政策的理解与执行、少数现场考查专家对认证标准的把握与判断、认证机构对活动的组织与完善现行标准三个主要环节依然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从问题缘由来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深入宣传和拓展培训内容,消解执行主体理念的偏差;优化组织与协调,重视专家组长的选派和合理配备成员,监督执行过程和审核结果运用,制定并使用激励性政策工具,以提升执行效能和保证执行质量;依照实践问题完善认证标准和深化理论研究,提高政策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实践审视 教育政策 政策执行 认证机构 师范院校 师范专业 认证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高师院校美术学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尹耀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60-63,共4页
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高师院校构建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体系,体系以学生能力达成为中心,产出需求为导向。目前,高师院校美术学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课程与教学实施方式单一,无法体现学生中心;人才培养体系滞后,不能凸显产出导向;质量评... 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高师院校构建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体系,体系以学生能力达成为中心,产出需求为导向。目前,高师院校美术学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课程与教学实施方式单一,无法体现学生中心;人才培养体系滞后,不能凸显产出导向;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无法保障持续改进。基于师范专业认证的高师院校美术学人才培养可采取以下策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进课程与教学实施方式,强化学生中心;重塑反向设计的人才培养体系,凸显产出导向;构建基于达成度的评价体系,实现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高师院校 美术学 立德树人 人才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教育与师范类外语专业人才特色培养--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视角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卓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85-98,共14页
在我国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和全民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在新文科建设的强力助推下,从OBE理念出发,师范类外语专业文学课程的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授课模式,在内涵、外延、机制、重心等方面均呈现出全新的特点。而全新构建的师范类外语... 在我国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和全民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在新文科建设的强力助推下,从OBE理念出发,师范类外语专业文学课程的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授课模式,在内涵、外延、机制、重心等方面均呈现出全新的特点。而全新构建的师范类外语专业文学教育体系也将强力支撑毕业要求,对于全面提升师范类外语专业人才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师范类专业认证毕业要求的观照下,“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文学教育体系也使呼之欲出的文学教育学呈现出更具有时代特征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语言文学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师范专业认证 毕业要求 新文科 文学教育 核心素养 文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评价的现实困境与行动路径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丽军 孙有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1-280,共10页
以推动先进评估理念落地为“抓手”,旨在促进体育教育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利用扎根理论对因果元素的识别、聚合与类属优势,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对42位亲历者访谈资料进行分析,以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 以推动先进评估理念落地为“抓手”,旨在促进体育教育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利用扎根理论对因果元素的识别、聚合与类属优势,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对42位亲历者访谈资料进行分析,以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1)为体育师范生提供进入教师岗位的学习机会,准确测评体育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实际效果,提供反映实习培养质量的证据材料,是师范专业认证对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评价的内在要求;(2)评价目的失重、评价内容失准、评价方法失衡和评价标准失真是现实困境的4个直接影响因素,各因素上贡献率最高的观测变量分别为促进性忽视、针对性不足、过程性欠缺和客观性较差。由此,针对性地提出转变评价目的、更新评价内容、变革评价方法、优化评价标准等行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体育教师教育 体育教育专业 教育实习评价 专业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生物科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20
作者 胡海燕 赵俊杰 陈向东 《河南农业》 2023年第24期21-22,共2页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实施推进了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其中教师教育课程是实现师范生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的重要载体。针对生物科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认证要求需要对生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从课程设置、实践课程...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实施推进了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其中教师教育课程是实现师范生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的重要载体。针对生物科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认证要求需要对生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从课程设置、实践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期构建符合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满足地方中学教学需要的生物科学师范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生物科学专业 教师教育课程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