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师―生―AI协同课堂:人工智能赋能大学数学教育的载体及实践
被引量:
5
1
作者
都琳
徐爽
徐宗本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65,81,共8页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赛道,带来了新机遇,也推动了一批教育新观念、新模式、新方法的形成。文章提出实施这些新观念、新模式、新方法的一个综合试验平台:师–生–AI协同课堂。该课堂以大学科/大场景/大观念教育...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赛道,带来了新机遇,也推动了一批教育新观念、新模式、新方法的形成。文章提出实施这些新观念、新模式、新方法的一个综合试验平台:师–生–AI协同课堂。该课堂以大学科/大场景/大观念教育为基础,将一个知识单元的教学按导论课、研讨课、总结课“三步法”组织。导论课和总结课由教师主持,研讨课在人工智能辅助下学生自主研学。教师的导论课“以提出问题为中心”为学生设置学习任务与场景;研讨课由学生在人工智能大模型辅助下,完成“以分析问题为中心”的协同研讨和自主学习;总结课除学生代表交流学习成果外,由教师“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完成知识归纳并指引本知识单元的价值意义与未来发展。师–生–AI协同课堂可实现教师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互补、相互增强,可实现学生的高度参与、个性化学习及社会情感能力培养,为实现“以问题为中心”的创新教育提供实践平台和载体。该平台和载体具体应用于大学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取得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综合能力显著提升”的良好效果,验证了平台的可行性和普遍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学数学课程
师―生―ai协同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息生态场域中的AI双师课堂:内涵、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
23
2
作者
孔利华
谭思远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4-112,共9页
信息生态理论能够重新定位快速发展中的教育信息生态,从信息环境、信息人以及信息三者组成的系统出发,为课堂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指导,解决技术与教育之间的割裂问题。人工智能与教师联袂执教形成新型双师课堂模式,在传统课堂要素基础上...
信息生态理论能够重新定位快速发展中的教育信息生态,从信息环境、信息人以及信息三者组成的系统出发,为课堂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指导,解决技术与教育之间的割裂问题。人工智能与教师联袂执教形成新型双师课堂模式,在传统课堂要素基础上,加入AI智能教师新生态因子,使得课堂信息生态成为一种新形态。为协调AI双师课堂各因子关系,最大限度促进信息的流通与循环,促进课堂主体的提升,首先,以信息生态理论为指导,阐释AI双师课堂信息生态内涵。即:以系统为统筹,以互动、平衡为要求,以循环为途径,以人本为目的,进而依据系统性、开放性、循环演化性以及自组织性原则,从AI双师课堂内外部信息环境、AI双师课堂信息种群、信息主体发展等多个维度,构建AI双师课堂信息生态系统结构。其次,以信息生态系统的三大构成要素为评价维度,设计AI双师课堂信息生态评价指标。最后,以评价指标为导向对真实案例开展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生
态
ai
双
师
课堂
人机
协同
模式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师―生―AI协同课堂:人工智能赋能大学数学教育的载体及实践
被引量:
5
1
作者
都琳
徐爽
徐宗本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65,81,共8页
基金
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CMC20240301)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规划课题(项目编号:CAHE-P320240900631)。
文摘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赛道,带来了新机遇,也推动了一批教育新观念、新模式、新方法的形成。文章提出实施这些新观念、新模式、新方法的一个综合试验平台:师–生–AI协同课堂。该课堂以大学科/大场景/大观念教育为基础,将一个知识单元的教学按导论课、研讨课、总结课“三步法”组织。导论课和总结课由教师主持,研讨课在人工智能辅助下学生自主研学。教师的导论课“以提出问题为中心”为学生设置学习任务与场景;研讨课由学生在人工智能大模型辅助下,完成“以分析问题为中心”的协同研讨和自主学习;总结课除学生代表交流学习成果外,由教师“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完成知识归纳并指引本知识单元的价值意义与未来发展。师–生–AI协同课堂可实现教师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互补、相互增强,可实现学生的高度参与、个性化学习及社会情感能力培养,为实现“以问题为中心”的创新教育提供实践平台和载体。该平台和载体具体应用于大学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取得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综合能力显著提升”的良好效果,验证了平台的可行性和普遍可用性。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学数学课程
师―生―ai协同课堂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息生态场域中的AI双师课堂:内涵、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
23
2
作者
孔利华
谭思远
机构
赣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4-112,共9页
基金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行为的适应性分析及内生驱动模型构建”(项目编号:JY20214)
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5G+在线教育’学习效能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200769)的研究成果。
文摘
信息生态理论能够重新定位快速发展中的教育信息生态,从信息环境、信息人以及信息三者组成的系统出发,为课堂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指导,解决技术与教育之间的割裂问题。人工智能与教师联袂执教形成新型双师课堂模式,在传统课堂要素基础上,加入AI智能教师新生态因子,使得课堂信息生态成为一种新形态。为协调AI双师课堂各因子关系,最大限度促进信息的流通与循环,促进课堂主体的提升,首先,以信息生态理论为指导,阐释AI双师课堂信息生态内涵。即:以系统为统筹,以互动、平衡为要求,以循环为途径,以人本为目的,进而依据系统性、开放性、循环演化性以及自组织性原则,从AI双师课堂内外部信息环境、AI双师课堂信息种群、信息主体发展等多个维度,构建AI双师课堂信息生态系统结构。其次,以信息生态系统的三大构成要素为评价维度,设计AI双师课堂信息生态评价指标。最后,以评价指标为导向对真实案例开展评价。
关键词
信息
生
态
ai
双
师
课堂
人机
协同
模式构建
Keywords
Information Ecology
ai
Dual-teacher Classroom
Human-machine Collaboration
Mode Construction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师―生―AI协同课堂:人工智能赋能大学数学教育的载体及实践
都琳
徐爽
徐宗本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信息生态场域中的AI双师课堂:内涵、构建与评价
孔利华
谭思远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