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县羊布鲁氏菌病疫苗S2株不同免疫阶段抗体阳性率分析及探讨
1
作者 朱命丽 《河南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7-8,共2页
为有效分析掌握羊布鲁氏菌病疫苗S2株不同免疫阶段抗体阳性率,探究免疫抗体消长规律,温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利用全县春季防疫有效时机,待全县羊群布病疫苗免疫工作结束后,立即开展布鲁氏菌病疫苗免疫抗体检测工作并进行统计分析。该... 为有效分析掌握羊布鲁氏菌病疫苗S2株不同免疫阶段抗体阳性率,探究免疫抗体消长规律,温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利用全县春季防疫有效时机,待全县羊群布病疫苗免疫工作结束后,立即开展布鲁氏菌病疫苗免疫抗体检测工作并进行统计分析。该试验于2024年4月至2024年10月期间不间断进行,采集免疫过布鲁氏菌病弱毒株疫苗S2株的羊全血,分离血清后,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方法进行免疫抗体检测,期间共抽取并检测羊场50个,检测抗体份数1500份,免疫间隔时间跨度为3~180d,分别在免疫后3d、7d、14d、21d、30d、45d、60d、90d、150d、180d开展检测并统计免疫阳性率。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免疫阶段羊群布病免疫阳性率呈抛物线样式规律,在免疫后7d时,免疫抗体阳性率达到峰值,阳性率为93.33%,之后阳性率逐步下降,在免疫后150d时,阳性率降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疫苗 抗体 合格率 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A19-△VirB12疫苗接种犊牛的免疫抗体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家瑞 剡文亮 +6 位作者 易新萍 马晓菁 叶锋 宋洁 李岩 张力 张旭 《中国奶牛》 2024年第4期28-31,共4页
为了解不同剂量的布鲁氏菌A19-△VirB12疫苗采用不同接种方式免疫犊牛的抗体变化,使用不同剂量的布鲁氏菌A19-△VirB12疫苗采用点眼和皮下接种两种方式免疫3~6月龄母犊牛,用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采集于犊牛免疫各时段的血清中抗体变化... 为了解不同剂量的布鲁氏菌A19-△VirB12疫苗采用不同接种方式免疫犊牛的抗体变化,使用不同剂量的布鲁氏菌A19-△VirB12疫苗采用点眼和皮下接种两种方式免疫3~6月龄母犊牛,用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采集于犊牛免疫各时段的血清中抗体变化。结果表明,首次试验中在免疫24周除点眼10亿组和皮下接种50亿组外的其他免疫组均能检出SAT阳性结果。第二次试验中皮下免疫50亿组在免疫3周的SAT检测阳性率达到84.21%,在免疫25周之后的SAT检测均为阴性;两个点眼免疫组在免疫12周初次检出持续抗体阳性,至免疫52周抗体阳性率为4.54%~9.09%。可以得出,布鲁氏菌A19-△VirB12疫苗大剂量免疫犊牛后可能会干扰后期布病检疫结果的判定,A19-△VirB12疫苗50亿CFU/mL皮下免疫犊牛后具有免疫原性较好和抗体转阴时间较早的优势。点眼免疫组检出抗体时间晚,现缺乏针对前期该疫苗细胞免疫指标的检测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布鲁氏菌A19-△Virb12疫苗 阳性率 抗体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布鲁氏菌S2疫苗免疫奶山羊后血清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3
作者 张雅婷 陈兰 +5 位作者 陈昕迪 王腾宇 曹天宇 于宇 孟宪然 王文龙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10-14,共5页
试验旨在探索口服不同剂量布鲁氏菌S2疫苗进行免疫后奶山羊血清抗体消长规律,试将26只5月龄奶山羊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只羊。一倍剂量组、二倍剂量组口服10^(10)、2.0×10^(10) CFU布鲁氏菌S2疫苗,并分别于免疫前和免疫后第3、5、7... 试验旨在探索口服不同剂量布鲁氏菌S2疫苗进行免疫后奶山羊血清抗体消长规律,试将26只5月龄奶山羊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只羊。一倍剂量组、二倍剂量组口服10^(10)、2.0×10^(10) CFU布鲁氏菌S2疫苗,并分别于免疫前和免疫后第3、5、7、15、21、30、60、90、120、150、180、210、240天采血,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及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监测奶山羊血清抗体阳性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羊口服一倍剂量S2疫苗免疫后第7天开始产生抗体;第21天时RBPT、SAT、iELISA测得抗体阳性率达到最高,分别为84.6%、84.6%、92.3%;免疫后第90天时大部分试验羊抗体转阴,RBPT、SAT和iELISA测得抗体阳性率均为23.1%;免疫第210天后3种检测方法测定抗体结果均为阴性。试验羊口服二倍剂量S2疫苗免疫后第5天开始产生抗体;免疫后第15天,SAT、iELISA测得抗体阳性率达到最高(92.3%),免疫后第21天,RBPT测得抗体阳性率达到最高(92.3%);免疫后第30天时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免疫后第90天时,大部分试验羊抗体转阴,RBPT、SAT和iELISA测得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4%、15.4%、23.1%;免疫后第180天时,3种检测方法测定抗体结果均为阴性。研究表明,布鲁氏菌S2疫苗免疫后能可使奶山羊较快产生抗体且抗体能够维持半年,口服一倍剂量和二倍剂量得到的免疫效果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奶山羊 布鲁氏菌S2疫苗 抗体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A19和A19-△VirB12疫苗接种犊牛的免疫抗体变化比较
4
作者 张家瑞 剡文亮 +5 位作者 易新萍 马晓菁 宋洁 李岩 张力 张旭 《中国奶牛》 2024年第11期37-41,共5页
为了解犊牛采用WOAH推荐的A19疫苗的免疫方式接种不同剂量的A19疫苗和A19-△VirB12疫苗的抗体变化,应用不同剂量的布鲁氏菌A19疫苗和A19-△VirB12疫苗采用WOAH推荐的黏膜免疫和皮下接种两种免疫方式接种3~6月龄母犊牛,采用试管凝集试验(... 为了解犊牛采用WOAH推荐的A19疫苗的免疫方式接种不同剂量的A19疫苗和A19-△VirB12疫苗的抗体变化,应用不同剂量的布鲁氏菌A19疫苗和A19-△VirB12疫苗采用WOAH推荐的黏膜免疫和皮下接种两种免疫方式接种3~6月龄母犊牛,采用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采集于犊牛免疫各时段的血清中抗体变化。结果显示,试验一中犊牛皮下接种常规剂量A19疫苗和A19-△VirB12疫苗在免疫2周均会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在免疫24周两组仍有5%~15%的血清抗体效价维持在1:200以上。试验二中采用1/10常规剂量的A19疫苗和A19-△VirB12疫苗通过黏膜和皮下免疫犊牛,各组在免疫15周均出现较高水平的抗体效价,在免疫30周,两个皮下免疫组仍有11.76%的血清抗体效价维持在1:200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犊牛皮下接种常规剂量A19-△VirB12疫苗与接种常规剂量A19疫苗产生的抗体效价水平相当。犊牛黏膜免疫和皮下免疫1/10剂量的A19-△VirB12疫苗与同一方法接种同一剂量A19疫苗产生的抗体效价水平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布鲁氏菌A19疫苗 布鲁氏菌A19-△Virb12疫苗 抗体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实验室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诊断方法的选择与分析
5
作者 孙明 刘玉秀 +2 位作者 沈金存 李仕荣 储岳峰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4期74-77,共4页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根除需借助血清学诊断方法,基层实验室常用“RBT初筛+SAT/cELISA试验确诊”的检测模式清除本区域内的阳性畜,创建布病免疫无疫区。为解决畜间布病检出难和检出率低的问题,本研究对比分析了“RBT初筛+cELISA确诊...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根除需借助血清学诊断方法,基层实验室常用“RBT初筛+SAT/cELISA试验确诊”的检测模式清除本区域内的阳性畜,创建布病免疫无疫区。为解决畜间布病检出难和检出率低的问题,本研究对比分析了“RBT初筛+cELISA确诊”与“单独cELISA检测”模式的检测效果。结果显示:“单独cELISA检测”模式的个体、群体阳性率比“RBT初筛+cELISA确诊”模式分别高7.86、6.90百分点,两种抗体检测模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果表明,“单独cELISA检测”模式操作简便,阳性检出率更高,且检测结果不受主观因素影响,推荐用于布病疫苗免疫前的布病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及养殖场日常监测。本研究为优化基层实验室布病血清学检测方案,加快创建免疫无疫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诊断方法 血清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NS5B蛋白的截短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6
作者 秦春雪 夏国建 何成强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7-172,共6页
本研究旨在克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非结构蛋白NS5B截短基因,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获得截短蛋白,并进一步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构建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NS5B转化至BL21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后,发现NS5B蛋白以包涵体为主。纯化蛋... 本研究旨在克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非结构蛋白NS5B截短基因,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获得截短蛋白,并进一步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构建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NS5B转化至BL21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后,发现NS5B蛋白以包涵体为主。纯化蛋白免疫小鼠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性,能够特异性识别真核表达的NS5B蛋白。本研究中NS5B蛋白的截短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进一步研究NS5B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建立BVDV鉴别诊断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 NS5b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半细毛羊核心群主要疫病免疫抗体监测
7
作者 陈娜 赵远崇 +5 位作者 韩洪华 杨圭平 龙道霖 尤正荣 王德先 贺圣 《云南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11-14,共4页
为掌握云南半细毛羊核心群主要疫病免疫效果,2022年1月至2024年7月,持续监测了云南省巧家县赖石山和小海种畜场的羊群,采集血清样本1 809份,采用ELISA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口蹄疫(O型、A型)、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水平和布鲁氏菌病的抗... 为掌握云南半细毛羊核心群主要疫病免疫效果,2022年1月至2024年7月,持续监测了云南省巧家县赖石山和小海种畜场的羊群,采集血清样本1 809份,采用ELISA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口蹄疫(O型、A型)、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水平和布鲁氏菌病的抗体。结果显示,O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为94.09%,A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为97.29%,均高于国家70%合格标准;小反刍兽疫抗体阳性率为76.29%,超过标准6.29个百分点;布鲁氏菌病抗体全阴性,符合非免疫区要求;规范使用羊三联四防疫苗,羔羊成活率稳定在90%以上。联合免疫策略提高了疫病防控水平,切实降低了操作成本,增强了保护效果。建议优化免疫程序,强化监测和疫苗管理,助力云南半细毛羊种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半细毛羊 口蹄疫 小反刍兽疫 布鲁氏菌 抗体监测 联合免疫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方法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陆桂丽 陈古丽 +8 位作者 王陆宝 参都哈西 哈力旦木 薛晶 韩涛 叶尔江 伊力哈木 艾沙江 王杰 《新疆畜牧业》 2024年第2期13-15,21,共4页
为了比较不同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方法,应用RBT、c-ELISA和GICA分别对牛血清和牛奶各47份进行布病抗体检测,以SAT检测结果作为每种检测方法的“金”标准进行复核。结果显示:RBT、SAT和c-ELISA三种方法确定了阳性血清11份、阴性血清27份... 为了比较不同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方法,应用RBT、c-ELISA和GICA分别对牛血清和牛奶各47份进行布病抗体检测,以SAT检测结果作为每种检测方法的“金”标准进行复核。结果显示:RBT、SAT和c-ELISA三种方法确定了阳性血清11份、阴性血清27份。应用c-ELISA和GICA对已知的血清进行检测,GICA 1和c-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均为100%,GICA 2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100%、90%和92.1%,GICA 3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100%、93.1%和94.7%。对47份临床血清进行检测,5种试剂盒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在68.8%~100%之间,特异性在87.8%~100%之间,符合率在89.4%~95.7%之间。GICA 1和GICA 2对47份牛奶的检测,GICA 1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68.8%、100%和93.6%,GICA 2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是52.4%、100%和78.7%。该试验表明不同检测方法存在较大差异,为提升布病诊断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抗体 敏感性 特异性 符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免疫抗体检测方法对修武县牛羊布鲁氏菌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分析
9
作者 李帅帅 李娟 张艳娟 《河南畜牧兽医》 2024年第20期15-16,共2页
为有效分析掌握牛羊布鲁氏菌病疫苗免疫效果,修武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利用春季防疫有效时机,开展布鲁氏菌病疫苗免疫抗体检测工作并进行统计分析。期间共检测羊场54个,检测抗体份数980份,免疫抗体阳性率达到74.08%,免疫抗体合格率在... 为有效分析掌握牛羊布鲁氏菌病疫苗免疫效果,修武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利用春季防疫有效时机,开展布鲁氏菌病疫苗免疫抗体检测工作并进行统计分析。期间共检测羊场54个,检测抗体份数980份,免疫抗体阳性率达到74.08%,免疫抗体合格率在70%以上的场群占比(以下简称场群合格率)达到77.78%;共检测牛场30个,检测抗体份数555份,免疫抗体阳性率达到81.08%,场群合格率达到80%。不同疫苗毒株的免疫效果有所差异,对羊场而言,M5-90△26株免疫抗体阳性率达到了90%,场群合格率达到95%,S2株免疫抗体阳性率达到了7.89%,场群合格率为0;对牛场而言,S2株免疫抗体阳性率达到了81.89%,场群合格率达到75%,A19株免疫抗体阳性率达到了79.46%,场群合格率达到90%。综上所述,羊群所免疫的M5-90△26株免疫效果总体明显优于S2株,牛群所免疫的S2株免疫效果与A19株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疫苗 毒株 抗体 合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虎红平板凝集试剂检测牦牛布鲁氏菌病抗体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张茹侠 周金枚 《甘肃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101-104,共4页
为进一步评价2种虎红平板凝集试剂在牦牛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本试验以试管凝集试验(SAT)结果为参照,选取2个不同品牌的虎红平板凝集试剂分别检测129份牦牛血清的布鲁氏菌病抗体情况,分析统计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及约定... 为进一步评价2种虎红平板凝集试剂在牦牛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本试验以试管凝集试验(SAT)结果为参照,选取2个不同品牌的虎红平板凝集试剂分别检测129份牦牛血清的布鲁氏菌病抗体情况,分析统计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及约定指数等指标,从而确定不同品牌试剂的实用性。结果显示:2个不同品牌的虎红平板凝集试剂的检测数据有一定差异,其中试剂A(中检所,北京)的特异性、符合率、约登指数均优于试剂B(IDEXX,美国),且阴性似然比值(0)和阴性预测值(100.00%)较好。在牦牛血清样品的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上可优先选择试剂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布鲁氏菌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场布鲁氏菌病快速检测和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与分析
11
作者 张同来 张冉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6期34-36,共3页
做好奶牛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快速检测和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是抓好奶牛疫病预防和控制的关键。该文通过对奶牛布病快速检测和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结果判定等进行综述,并加以分析,以供奶牛养殖技术人员和相关从业... 做好奶牛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快速检测和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是抓好奶牛疫病预防和控制的关键。该文通过对奶牛布病快速检测和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结果判定等进行综述,并加以分析,以供奶牛养殖技术人员和相关从业者参考借鉴,提高从业人员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口蹄疫 免疫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抗NMDAR和抗GABA_(BR)双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仲艳 徐志育 +3 位作者 吴婵姬 赵二义 黄丹 黄仕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6-242,共7页
目的:分析1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VE)继发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和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_(BR))双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HSVE继发抗NMDAR和抗GABA... 目的:分析1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VE)继发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和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_(BR))双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HSVE继发抗NMDAR和抗GABA_(BR)双阳性AE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和治疗经过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男性,36岁,以头痛起病,随后出现肢体抽搐,并进展为意识障碍。入院后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测异常,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 IgG抗体阳性,脑脊液和血清NMDAR抗体检测阳性,头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提示右侧枕叶白质异常信号,诊断为HSVE继发抗NMDAR脑炎。数月后患者出现精神行为异常、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等症状,血清NMDAR抗体和GABA_(BR)抗体均阳性,诊断为HSVE继发抗NMDAR脑炎和抗GABA_(BR)脑炎。给予激素冲击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随访1年,患者精神症状完全消失,遗留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结论:HSVE抗病毒治疗有效的恢复期患者临床症状再度恶化时,应高度怀疑继发AE的可能,应尽快完善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毒性脑炎 抗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抗体 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抗体 自身免疫性脑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牛羊规模场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胜杰 盛敏 仲伟平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2期17-20,共4页
[目的]掌握河南省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为牛羊布病防控和净化工作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方法]2022年对河南省168个场次的4 902头牛羊血清样品进行布病感染抗体检测,并按动物种类、场点类别等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2年河... [目的]掌握河南省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为牛羊布病防控和净化工作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方法]2022年对河南省168个场次的4 902头牛羊血清样品进行布病感染抗体检测,并按动物种类、场点类别等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2年河南省牛羊布病感染抗体平均场群阳性率为5.36%,平均个体阳性率为0.47%;牛布病感染抗体场群阳性率为3.61%,个体阳性率为0.24%;羊场群阳性率为7.06%,个体阳性率为0.71%;阳性样品均来自商品代养殖场(户),种畜场、屠宰场无阳性样品检出。[结论]河南省牛羊布病流行情况整体处于可控水平,种畜场布病净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牛羊养殖规模化程度的提升,当前牛羊布病防控的重点在于商品代规模场(户),应依据调查结果,结合场群实际,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布病净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羊 布鲁氏菌 感染抗体 调查 防控 规模化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凝集试验检测牛布鲁氏菌病血清抗体的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春厚 吴凌 +2 位作者 邵红 倪宏波 刘倩红 《中国动物检疫》 CAS 1998年第4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布鲁氏菌 血清抗体 四种凝集 检测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时柯萨奇B组病毒抗体、T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检测结果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毅平 李玉芬 +3 位作者 孙宪军 韩秀珍 刁传新 刘新华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4-175,共2页
本文对79例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检测COXB-IgM,其中37例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18例测红细胞免疫E-C3_b,RBC-IC,结果显示:79例心肌炎患儿中49例COXB-IgM阳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心肌炎患儿CD8增高明显,CD4/CD... 本文对79例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检测COXB-IgM,其中37例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18例测红细胞免疫E-C3_b,RBC-IC,结果显示:79例心肌炎患儿中49例COXB-IgM阳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心肌炎患儿CD8增高明显,CD4/CD8显著降低,T细胞亚群的改变与病毒感染有关。红细胞C3_b受体阳性率明显提高,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心肌炎 柯萨奇b 抗体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B病毒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16
作者 李华 朱德生 +1 位作者 闫晓莉 向润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70-572,共3页
关键词 柯萨奇b 单克隆抗体 制备 临床应用 毒性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病疫苗(S2株)免疫羊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申捷 宝音达来 +13 位作者 马立峰 戴晓光 马晓雪 苏胜杰 萨茹拉 云涛 双燕 郝璐 郭金贵 菊花 刘志伟 毛开荣 申之义 赵心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5年第1期68-73,共6页
为探讨羊经布鲁氏菌病疫苗免疫后的血清抗体消长规律,本研究分别对绵羊和山羊进行布鲁氏菌S2株疫苗不同剂量的灌服,于免疫前和免疫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清样品,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绵羊及山羊均... 为探讨羊经布鲁氏菌病疫苗免疫后的血清抗体消长规律,本研究分别对绵羊和山羊进行布鲁氏菌S2株疫苗不同剂量的灌服,于免疫前和免疫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清样品,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绵羊及山羊均在免疫后20d时血清抗体阳性率达到最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免疫后90天降至低点。免疫后90至360d,绵羊组抗体阳性率几乎一直维持在14%以下,各时段无显著性差异(P>0.05);山羊组抗体阳性率在免疫后90至360d期间时高时低,起伏较大,无明显规律。试验期间,山羊的抗体阳性率普遍高于绵羊,且降升幅度较大。同时,研究表明,同种羊100亿和200亿两个免疫剂量组的抗体阳性率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山羊 布鲁氏菌 免疫 抗体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广西柳州市羊布鲁氏菌病抗体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覃艳然 许宗丽 +6 位作者 王翠 周师师 刘针伶 梁竞臻 李志源 黄溢泓 马小蓉 《广西畜牧兽医》 2021年第1期33-34,共2页
为了解2019年广西柳州市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采集了该市各县区的90家规模养殖场与21家散养户的羊血清(分别为3074份和587份)进行血清学调查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柳州市的3661份羊血清样品中存在2份为羊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总体阳性率... 为了解2019年广西柳州市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采集了该市各县区的90家规模养殖场与21家散养户的羊血清(分别为3074份和587份)进行血清学调查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柳州市的3661份羊血清样品中存在2份为羊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总体阳性率为0.05%,群体阳性率为0.9%(1/111)。规模养殖场的羊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率为0.00%(0/3074),群体阳性率为0.00%(0/90);散养户的羊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率为0.34%(2/587),群体阳性率为4.76%(1/21)。说明柳州市个别散养户的羊群中存在布鲁氏菌病,规模化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工作与消毒防控工作做得比较好,需加强对散养户的防疫宣传及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抗体 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山羊布鲁氏菌病抗原与抗体双检测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董丽娟 杨少华 +5 位作者 王广 沙日阿康 屈颖新 任新阳 党彬州 李广 《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第5期118-121,共4页
为了有效检测净化奶山羊布鲁氏菌病群体,加快奶山羊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本文采用布鲁氏菌病抗原与抗体双检测方法对陕西某奶山羊场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某奶山羊场引入羊时,采用抗体单一检测发现全群228只羊感染了36只,感染率达到... 为了有效检测净化奶山羊布鲁氏菌病群体,加快奶山羊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本文采用布鲁氏菌病抗原与抗体双检测方法对陕西某奶山羊场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某奶山羊场引入羊时,采用抗体单一检测发现全群228只羊感染了36只,感染率达到15.79%,发现感染后对本群感染羊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和圈舍清洗消毒,3个月后对剩余的192只羊有进行了一次全群检测,结果检测出18只阳性羊,与上一次的净化方式一样处理后,同样又在3个月后对剩余的174只羊采用抗原与抗体双检测方法,布病抗体检测卡检测出8只羊,布病抗原检测卡检测出10只羊,而且用布病抗体检测卡和布病抗原检测卡检测出来的羊只编号完全不同,3个月后对剩余的156只羊进行同样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仅检查出1只阳性羊,6个月后对剩余的155只羊进行同样的方法进行检测,未发现布病阳性羊只。利用抗原与抗体双检测继续在3个月、6个月进行检测均未发现阳性羊只。本试验得出结论,相比于抗体单一的布鲁氏菌病检测法,抗原抗体共同使用的检测方法布病阳性率明显的降低,且能短期内达到预期净化的效果,说明双抗使用在羊布鲁氏菌病检测中效果更好,更具有推广使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 布鲁氏菌 抗原 抗体双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布鲁氏菌病抗体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柱辉 陈肇源 +2 位作者 陈桂霞 潘杰 张险朋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第6期29-31,共3页
为了验证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布鲁氏菌病抗体的可行性,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分别对阳性血清和临床采集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为荧光免疫层析法能够检出布鲁氏菌阳性血清阳性,而对O型口蹄疫、亚洲Ⅰ型口蹄疫、猪瘟阳性血清检测结果为阴性;能... 为了验证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布鲁氏菌病抗体的可行性,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分别对阳性血清和临床采集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为荧光免疫层析法能够检出布鲁氏菌阳性血清阳性,而对O型口蹄疫、亚洲Ⅰ型口蹄疫、猪瘟阳性血清检测结果为阴性;能检出布鲁氏菌阳性血清(试管凝集效价1:800)320倍的稀释度;检测1:40稀释倍数的布鲁氏菌阳性血清的变异系数(C.V)为4.66%;检测临床样品60份,结果均为阴性。结果表明,应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布鲁氏菌病抗体,特异性强,结果稳定,灵敏度较高,操作简便、试验时间短、不受人为因素干扰,该方法适合布病抗体检测的初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免疫层析法 布鲁氏菌 抗体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