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气冷堆布雷登循环的压比优化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曹建华 王捷 +1 位作者 杨小勇 于溯源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66-471,共6页
基于目前、近期和将来高温气冷堆的实际技术条件,从理论上研究了稳态工作情况下压缩级数和各级之间压比分配与优化对循环整体效率和堆芯入口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带有间冷器的多级压缩效率随级数增多而增高,且显著高于单级压缩,但效果... 基于目前、近期和将来高温气冷堆的实际技术条件,从理论上研究了稳态工作情况下压缩级数和各级之间压比分配与优化对循环整体效率和堆芯入口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带有间冷器的多级压缩效率随级数增多而增高,且显著高于单级压缩,但效果越来越小;堆芯入口温度随总压比增大显著降低.由此得出结论:不超过三级的压比简单分配压缩系统能够给设计制造带来便利,同时可有效保证循环的高效率;堆芯入口温度对总压比敏感度高,低堆芯入口温度需要较大的总压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气冷堆 布雷登循环 压缩系统 气体透平 压比 压缩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气冷堆氦气透平直接循环的Exergy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曹建华 王捷 +1 位作者 杨小勇 于溯源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1-214,共4页
针对100 MW电功率的氦气透平直接循环的设计,对循环各个部件分别进行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分析。给出了各个部件的输入和产出Exergy公式,计算了Exergy损失分布,并与按照传统分析方法获得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一半以上的Exerg... 针对100 MW电功率的氦气透平直接循环的设计,对循环各个部件分别进行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分析。给出了各个部件的输入和产出Exergy公式,计算了Exergy损失分布,并与按照传统分析方法获得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一半以上的Exergy损失发生在堆芯部分,而由预冷器、压气机和间冷器组成的压缩系统所占Exergy损失比重比按照第一定律计算的能量损失份额小得多;循环Exergy损失主要原因是能量形式的转换和不可逆换热。系统Exergy效率略高于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分析 Exergy分析 高温气冷堆 布雷登循环 Exergy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热器在高温气冷堆氦气透平循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愚 李金铃 +1 位作者 王捷 于溯源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7期84-88,共5页
高温气冷堆相匹配的能量转换系统——氦气透平循环(布雷登循环)发电具有发电效率高、系统简单、安全可靠、经济性好等优点,是目前高温气冷堆领域的发展方向。影响布雷登循环效率的关键参数包括堆芯的进出口温度、压气机和透平的绝热效... 高温气冷堆相匹配的能量转换系统——氦气透平循环(布雷登循环)发电具有发电效率高、系统简单、安全可靠、经济性好等优点,是目前高温气冷堆领域的发展方向。影响布雷登循环效率的关键参数包括堆芯的进出口温度、压气机和透平的绝热效率、回热度、压比及循环系统的压力损失率。本文详细验证了回热器在高温气冷堆氦气轮机循环中的作用,并通过计算10MW高温气冷堆布雷登循环,分析这些参数对循环效率的影响。某于目前反应堆参数.给出了一组影响布雷登循环效率的参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热器 高温气冷堆 能量转换系统 氦气透平循环 布雷登循环 循环效率 HTR-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气冷堆氦气透平直接循环的实际特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彭学创 朱书堂 王捷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1-306,共6页
清华大学高温气冷堆氦气透平直接循环系统(HTR-10GT)的特性研究已经进行了很多,但大多是针对理论上的布雷登循环作特性研究,没有考虑系统中其他实际因素,如工质泄漏、管道摩擦等。工程中,泄漏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泄漏及泄漏位置的不同都... 清华大学高温气冷堆氦气透平直接循环系统(HTR-10GT)的特性研究已经进行了很多,但大多是针对理论上的布雷登循环作特性研究,没有考虑系统中其他实际因素,如工质泄漏、管道摩擦等。工程中,泄漏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泄漏及泄漏位置的不同都会引起系统中参数的变化。主要工作是研究HTR-10GT氦气透平直接循环系统在泄漏条件下的实际布雷登循环特性。研究目的就是在建立泄漏的物理和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泄漏对工质的热力参数及其效率的影响,对比在考虑有无泄漏时系统循环特性曲线的不同,找出提高系统效率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特性 布雷登循环 氦气透平 HTR—10GT 核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活塞组合发动机循环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开胜 张尧 张扬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1-397,共7页
为适应大功率特种车辆的需求,提出一种"涡轮活塞组合发动机",由一台增压中冷柴油机和一台燃气轮机组合而成,具有柴油机单独工作、燃气轮机单独工作和柴燃联合工作3种模式,可根据车辆工况需要采用相应的一种模式工作。这种发... 为适应大功率特种车辆的需求,提出一种"涡轮活塞组合发动机",由一台增压中冷柴油机和一台燃气轮机组合而成,具有柴油机单独工作、燃气轮机单独工作和柴燃联合工作3种模式,可根据车辆工况需要采用相应的一种模式工作。这种发动机理应综合柴油机与燃气轮机的优点,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和功率密度。介绍了该组合发动机的构成,分析其3种工作模式的理论循环,推导相应的热效率和比功的计算公式;在所设定热力循环参数下,计算该组合发动机3种工作模式下的理论循环热效率和比功;搭建涡轮活塞组合发动机GT-Power仿真模型,对选定的由功率相近的某一柴油机和某一燃气轮机组成的涡轮活塞组合发动机进行了额定工况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涡轮活塞组合发动机可以综合柴油机和燃气轮机的特点,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新型发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涡轮活塞组合发动机 迪塞尔-布雷登联合循环 理论循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