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林佐胺噻吗洛尔滴眼液对兔眼内万古霉素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天洋 杨晶晶 +3 位作者 李翔 夏慧芸 何继军 张俊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布林佐胺噻吗洛尔滴眼液点眼对兔眼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VH)后眼内代谢的影响。方法取普通级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9只,其中3只用于抽取空白房水,其余6只以右眼为实验眼,采用布林佐胺噻吗洛尔滴眼液点眼,每日2次,每次30μl,左眼... 目的探讨布林佐胺噻吗洛尔滴眼液点眼对兔眼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VH)后眼内代谢的影响。方法取普通级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9只,其中3只用于抽取空白房水,其余6只以右眼为实验眼,采用布林佐胺噻吗洛尔滴眼液点眼,每日2次,每次30μl,左眼作为对照眼。分别于首次点眼前和次日点眼后1 h测量双眼眼压。于布林佐胺噻吗洛尔滴眼液点眼第2天,每只实验兔双眼玻璃体腔内各注射VH(10 mg/ml)0.5 mg。分别于注射后2 h、1 d、2 d、4 d、6 d、8 d、10 d、12 d抽取房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房水中VH的质量浓度,根据平均质量浓度计算VH在兔眼内达峰时间(t max)、达峰浓度(C max)、半衰期(t 1/2)、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实验眼点眼后眼压值低于点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眼和对照眼房水中VH的t max均为1 d,C max分别为(61.40±13.48)和(51.56±5.07)μg/ml。注射后4、6和8 d,实验眼房水中VH的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78、3.150、2.694,均P<0.05)。实验眼和对照眼VH在房水中代谢的t 1/2分别为2.69和2.05 d,实验眼t 1/2相对于对照眼延长了31%。实验眼AUC 0-10 d相对于对照眼增加了24.3%。结论布林佐胺噻吗洛尔滴眼液可延长兔眼玻璃体内VH的半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玻璃体腔注射 布林佐胺噻吗洛尔滴眼液 房水循环 眼部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吗洛尔和布林佐胺联合曲伏前列素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高眼压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建萍 赵燕麟 +5 位作者 马勇 朱涛 程燕 车选义 赵桂娥 王柯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0-454,共5页
目的比较噻吗洛尔和布林佐胺辅助曲伏前列素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或高眼压(ocular hypertension,OHT)患者的效果。方法将使用曲伏前列素单剂药物治疗6周后眼压>18mmHg(1kPa=7.5mm-Hg)的POAG及OH... 目的比较噻吗洛尔和布林佐胺辅助曲伏前列素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或高眼压(ocular hypertension,OHT)患者的效果。方法将使用曲伏前列素单剂药物治疗6周后眼压>18mmHg(1kPa=7.5mm-Hg)的POAG及OH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40眼)加入10g·L-1布林佐胺滴眼液(每日2次),对照组40例(40眼)加入5g·L-1噻吗洛尔滴眼液(每日2次)。随访2周、8周、14周、20周、26周的眼压、血压、心率,观察眼部症状和体征,26周检测与基线对应的相关参量,包括视野、视觉电生理、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盘盘沿面积、泪液功能等。计算26周时眼压≤18mmHg患者百分比。结果两组眼压与基线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组降眼压持续平稳,对照组眼压于20周后出现上升趋势。24h眼压描记显示治疗组降眼压稳定,昼夜眼压平稳,对照组夜间眼压控制欠佳。2组对患者血压无影响,治疗组对患者心率无影响,对照组在联合用药20周始出现心率抑制。联合用药后对照组视野光敏感度下降,泪膜稳定性下降,治疗组无明显异常。治疗组常见的副作用是眼部刺激症状、味觉异常、口干等,对照组副作用是眼异物感、干涩等。结论曲伏前列素单剂治疗不足时,添加布林佐胺和噻吗洛尔均能进一步降低眼压,布林佐胺长期及短期眼压波动幅度均比噻吗洛尔小,局部及全身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曲伏前列素 布林佐 吗洛尔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眼压药物对雷珠单抗兔眼内代谢的影响
3
作者 周天洋 杨晶晶 +4 位作者 李翔 夏慧芸 何继军 袁征 张俊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5年第5期438-442,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降眼压机制药物布林佐胺噻吗洛尔(B&T)滴眼液和盐酸地匹福林(DH)滴眼液点眼对兔眼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眼内代谢的影响。方法取普通级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18只,随机平均分为B&T组、DH组和对照组。均以右眼为实验眼,B... 目的比较不同降眼压机制药物布林佐胺噻吗洛尔(B&T)滴眼液和盐酸地匹福林(DH)滴眼液点眼对兔眼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眼内代谢的影响。方法取普通级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18只,随机平均分为B&T组、DH组和对照组。均以右眼为实验眼,B&T组和DH组分别采用DH、B&T点眼,每日2次,每次30μl,对照组不点眼。分别于首次点眼前和次日点眼后1 h测量双眼眼压,眼压测定结束后,各组实验眼玻璃体内均注射雷珠单抗0.25 mg。分别于注射后1、3、7、10、14、21、28 d抽取房水。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房水中雷珠单抗的质量浓度,计算雷珠单抗在兔眼内的达峰时间(t max)、达峰浓度(C max)、半衰期(t 1/2)、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对照组、B&T组和DH组房水中雷珠单抗的t max均为1 d,C max分别为(8.122±2.445)、(13.079±3.140)和(8.299±0.899)μg/ml。除对照组第3 d外(P=0.130),B&T组在注射后各时间点房水中雷珠单抗的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DH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B&T组和DH组房水中雷珠单抗的t 1/2分别为(2.90±0.29)、(3.36±0.35)和(2.80±0.29)d,AUC 0-t分别为(52.697±10.178)、(80.244±11.249)和(51.985±8.734)μg/ml·d,B&T组房水中雷珠单抗的t 1/2和AUC 0-t显著高于DH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T组的平均生物利用度相对于对照组提高52.3%。结论B&T滴眼可显著延长兔眼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代谢的半衰期,大幅提高其眼内生物利用度;DH对雷珠单抗的眼内代谢则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玻璃体腔注射给药 盐酸地匹福林滴眼液 布林佐胺噻吗洛尔滴眼液 房水循环 眼部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