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水源热泵不同布井模式下地下温度场变化模拟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淑秘 高青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9-151,共3页
针对地下水源热泵抽水井与回灌井布局模式对地下温度场的影响,通过建立地下水流与温度的耦合模型,从抽灌井布置间距及抽灌井数量角度模拟分析了不同布井模式下地下水温度的变化趋势和热贯通发生的基本特性。结果表明,同类井间距对热贯... 针对地下水源热泵抽水井与回灌井布局模式对地下温度场的影响,通过建立地下水流与温度的耦合模型,从抽灌井布置间距及抽灌井数量角度模拟分析了不同布井模式下地下水温度的变化趋势和热贯通发生的基本特性。结果表明,同类井间距对热贯通影响不显著,抽灌井间距对抽水温度及热贯通时间影响较大;从热贯通发生时间来看,抽灌井数量越多热贯通发生的时间越延迟,但从温度偏离度角度分析,系统长期运行后抽灌井数量对抽水温度偏离度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模型 布井模式 热贯通 地下水源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布井模式下富油煤原位热解传热规律数值模拟 被引量:7
2
作者 毛崎森 刘嘉晔 +4 位作者 王长安 侯育杰 宁星 薛香玉 车得福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9,共13页
原位热解技术是可将富油煤在地下煤层中直接进行加热而无需开采的一种新型富油煤开发利用技术,能够实现对富油煤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为了探究布井模式对加热过程中升温效果的定量影响,通过Fluent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布井数量(单... 原位热解技术是可将富油煤在地下煤层中直接进行加热而无需开采的一种新型富油煤开发利用技术,能够实现对富油煤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为了探究布井模式对加热过程中升温效果的定量影响,通过Fluent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布井数量(单口注热井、四口注热井、六口注热井)、不同加热介质流速(2 m/s,4 m/s,6 m/s,8 m/s,10 m/s,12 m/s)、不同加热介质温度(500℃,550℃,600℃,650℃,700℃)等因素对煤层整体温度场均匀性以及煤层加热速率的影响。此外,探究了多井注热对不同井间的流量配置偏差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多井注热的模式改善了裂缝中流体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六井注热有效区域是单井注热有效区域的2.2倍,煤层平均温度提高了约100℃。六井注热模式下,提高流速和提高加热介质温度均可大幅改善煤层升温的速率,当加热介质为650℃,入口折算流速为10 m/s时,加热三年后的有效加热区域范围已经达到70%。单井的流量出现偏差时,有效加热区域占比从50.7%下降至47.9%。当三口井同时出现流量偏差时,井群的调节能力减弱,有效加热区域占比从50.7%下降至44.9%。布井模式的优化提高了富油煤层原位加热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原位热解 注气加热 布井模式 传热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复杂河流相水驱稠油油田井网优化——以BZ油田为例 被引量:23
3
作者 安桂荣 许家峰 +2 位作者 周文胜 甯波 耿艳宏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31,共4页
针对海上复杂河流相大井距水驱稠油油田井网矛盾突出的问题,以BZ油田为例通过机理模拟及以实际油田砂体展布为依托的研究方法,优选出了平行河道砂体边部注水、中部采油的交错排状布井模式;综合考虑注采动态平衡及经济井网密度计算方法,... 针对海上复杂河流相大井距水驱稠油油田井网矛盾突出的问题,以BZ油田为例通过机理模拟及以实际油田砂体展布为依托的研究方法,优选出了平行河道砂体边部注水、中部采油的交错排状布井模式;综合考虑注采动态平衡及经济井网密度计算方法,建立了经济油井数及水井数计算数学模型,得到了该油田不同单井投入成本、不同注采比及不同含水率阶段合理采油井与注水井数组合选取图版,为海上复杂河流相水驱稠油油田井网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复杂河流相 水驱稠油 布井模式 经济井网密度合理油水井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