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资源配置中的市场调节作用与国家调节作用--两种不同的“市场决定性作用论” 被引量:26
1
作者 程恩富 孙秋鹏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72,共10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大决定,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深刻全面理解和把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整体方案,就需要深刻认识和深入研究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大决定,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深刻全面理解和把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整体方案,就需要深刻认识和深入研究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国家作用之间的关系。西方周期性地不断爆发各种经济危机表明新老自由主义的合理性总体上逊于新老凯恩斯主义。市场调节与国家调节各有功能上的优劣点,应当发挥其优势功能的互补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决定性作用论"与新自由主义"市场决定性作用论"存在多方面的本质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配置 市场调节作用 国家调节作用 新自由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发展的市场调节问题
2
作者 穆光宗 《人口学刊》 CSSCI 1998年第4期20-23,29,共5页
关键词 人口发展 市场调节作用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调节不能脱离计划指导
3
作者 邢日祥 《商业研究》 1981年第1期14-15,13,共3页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过去曾提出实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针,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它已经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活力,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现在看来,对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发挥市场调节...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过去曾提出实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针,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它已经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活力,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现在看来,对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等问题,很有探讨的必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弄清楚这个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调节作用 计划调节 经济体制改革 理论和实践 正确发挥 国民经济 现实意义 议价商品 基本经济规律 相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调节机制与运行机制的构建
4
作者 刘诗白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9-46,共8页
为了构建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和能有效地发挥以计划调节为主导,市场调节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机制,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把产品分配型的旧体制转变为商品运行型的新体制,这是一项深刻、全面的改革,它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一)企业经营... 为了构建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和能有效地发挥以计划调节为主导,市场调节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机制,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把产品分配型的旧体制转变为商品运行型的新体制,这是一项深刻、全面的改革,它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一)企业经营实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调节机制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市场调节作用 国家调控 市场机制 市场作用 市场 价格放开 运行机制 经济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与产业政策
5
作者 徐加明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9-50,共2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加强,成为经济运行的基本导向者。但是,市场本身又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为了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同时,又能避免其缺陷,就必须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加强,成为经济运行的基本导向者。但是,市场本身又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为了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同时,又能避免其缺陷,就必须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而产业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完善其调控功能,是构建市场经济体制不可缺少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运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并与产业政策相配合,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经济与产业 产业结构效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宏观调控 产业组织政策 国民经济 主导产业 社会的协调发展 市场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6
作者 曹厚昌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0年第2期24-28,35,共6页
什么是市场?目前颇为流行的说法,认为市场是“商品买卖的场所”。除了上述表达方式以外,还有的认为市场是“商品供求关系的总和”,如此等等。我个人认为,这些解释都值得商榷。 不少同志的文章中,在阐述市场概念时,常引用列宁在《论所谓... 什么是市场?目前颇为流行的说法,认为市场是“商品买卖的场所”。除了上述表达方式以外,还有的认为市场是“商品供求关系的总和”,如此等等。我个人认为,这些解释都值得商榷。 不少同志的文章中,在阐述市场概念时,常引用列宁在《论所谓市场问题》一文中的一段话,即“市场这一概念和社会分工——即马克思所说的‘任何商品生产(我们加上一句,因而也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共同基础’——这一概念是完全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 若干理论 问题的探讨 社会主义经济 价值规律 商品货币关系 市场调节作用 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联系 计划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利率变动的客观依据
7
作者 胡永刚 《江海学刊》 1985年第4期34-37,共4页
利率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经济杠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调节作用的加强,我国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将采取财政和银行并举的方针,计划控制的重点将从实物量控制向价值量控制转移,利率的杠杆作用与银行作用将日显示其重要性。... 利率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经济杠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调节作用的加强,我国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将采取财政和银行并举的方针,计划控制的重点将从实物量控制向价值量控制转移,利率的杠杆作用与银行作用将日显示其重要性。探寻利率变动的客观依据,合理制定我国的利率水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变动 客观依据 市场调节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杠杆 银行作用 国民经济 宏观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流通体制的初步改革(续)
8
作者 刘汉文 《商业研究》 1986年第5期14-16,8,共4页
四、运用价值规律,调放结合,搞活市场 运用价值规律是搞活市场的关键,价格不合理的问题不解决,搞活市场,搞活流通就是一句空话。过去我们习惯用行政手段推动购销,推动流通,忽视运用经济杠杆,把市场搞死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近... 四、运用价值规律,调放结合,搞活市场 运用价值规律是搞活市场的关键,价格不合理的问题不解决,搞活市场,搞活流通就是一句空话。过去我们习惯用行政手段推动购销,推动流通,忽视运用经济杠杆,把市场搞死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近年来,对物价管理采取调放改结合,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实行牌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体制 广州市 搞活市场 运用价值 一届三中全会 市场调节作用 经济杠杆 搞活流通 物价管理 行政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农村工作中应当理顺的几个关系
9
作者 齐二岗 《经济问题》 1986年第3期7-9,6,共4页
一、农村经济的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的关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农村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迅速发展,农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是,近年来,随着行政干予和指令性计划范围逐步缩小... 一、农村经济的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的关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农村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迅速发展,农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是,近年来,随着行政干予和指令性计划范围逐步缩小,农民自主权和市场调节作用的不断扩大,宏观调节机制尚不健全,使目前农村一些地方的童大生产经营活动失控,出现盲目发展的倾向。例如:乱占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个关系 农村工作 农村经济 农民自主权 多种经营形式 市场调节作用 多种经济成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