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小城镇 兴建集贸市场 向市场经济转换
1
作者 项汤林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3期32-33,45,共3页
我国农村经济从自然经济脱胎而出不久,发展商品经济的时间也不长,现在要引导它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怎样加强引导,加速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进程,是农村经济发展一个重要问题。 浙江省台州地区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所属3个市和5个县中有6... 我国农村经济从自然经济脱胎而出不久,发展商品经济的时间也不长,现在要引导它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怎样加强引导,加速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进程,是农村经济发展一个重要问题。 浙江省台州地区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所属3个市和5个县中有6个濒海。近几年这一地区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一直是以市场为取向,从当地的产业优势和区位条件出发,集中精力、财力、物力,一手抓住发展农村小城镇,一手抓住建设农村市场。实践证明,充分发挥这两个载体的作用,是转向市场经济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转换 发展小城镇 集贸市场 台州地区 1992年 成交额 农村小城镇 乡镇企业 浙江东南 专业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实施货币政策面临的几个问题
2
作者 李培仁 马天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9,共5页
1992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国民经济进入了新一轮高速增长时期。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是:经济增长明显加快,社会总供求平衡状态良好;市场消费需求基本正常,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 1992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国民经济进入了新一轮高速增长时期。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是:经济增长明显加快,社会总供求平衡状态良好;市场消费需求基本正常,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农业生产和农村市场保持稳定势头;货币投放增势不减,贷款和货币供应量持续扩张;零售物价指数逐步攀升,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加大。宏观经济运行方式,在政府职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面临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进程加快和经济的高速度发展,金融部门实施货币政策的环境随之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转换 货币政策 企业经营机制 高速增长时期 固定资产投资 经济运行方式 零售物价指数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速度 政府职能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市场经济中社会保险的发展
3
作者 曾金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29-109,共2页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对于社会保险问题应从理论和实践双重角度,去研究和探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关键词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计划经济 社会保险制度 市场竞争 居民消费 市场经济转换 减轻企业负担 社会化程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市场化与生产机械化——浅议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业机械化
4
作者 冯悟庸 《农机推广》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2-13,共2页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新时期,农业也面临着走向市场化进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并将直接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于市场农业新格局下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前景和模式,是人们普遍关心和思索的问题。本文拟将个...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新时期,农业也面临着走向市场化进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并将直接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于市场农业新格局下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前景和模式,是人们普遍关心和思索的问题。本文拟将个人的粗浅见识就教于全国的前辈和同行们,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机械化 农业市场 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农业 农机化技术推广 市场经济转换 技术推广工作 农机化服务 下农 农机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廉政制度建设的几个原则
5
作者 凌期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5年第1期82-84,93,共4页
当前,我国的经济管理机制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在这重要的历史变革时期,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是否克己奉公,清廉从政,事关人心向背,改革成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逐步建立,既给廉政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 当前,我国的经济管理机制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在这重要的历史变革时期,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是否克己奉公,清廉从政,事关人心向背,改革成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逐步建立,既给廉政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课题。对如何进行廉政建设的问题,我认为,重要的在于强化制度建设。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克服特权现象,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邓小平文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政制度建设 经济条件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机制 机关工作人员 领导干部 党政机关 历史变革时期 保证制度 市场经济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加强地方职业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6
作者 耿君 李惠敏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997年第1期30-32,共3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大变革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高等学校迅速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时机。然而社会上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以及一些消极影响也必然反映和渗透到学校来。广大师生的观念需要更新,情绪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大变革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高等学校迅速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时机。然而社会上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以及一些消极影响也必然反映和渗透到学校来。广大师生的观念需要更新,情绪需要理顺。在这场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革命性变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大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体制 高等学校 大学思想政治工作 市场经济转换 革命性变革 历史意义 消极影响 计划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后的德国与世界
7
作者 王寅通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5期18-19,共2页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当代德国研究所德国籍高级研究员曼弗雷德·史塔生(Marfred J. Stassen)日前来沪进行学术交流时,分析了统一后的德国对“欧洲大厦”的设想,并就德国统一后原东德部分在经济转换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苏联东...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当代德国研究所德国籍高级研究员曼弗雷德·史塔生(Marfred J. Stassen)日前来沪进行学术交流时,分析了统一后的德国对“欧洲大厦”的设想,并就德国统一后原东德部分在经济转换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苏联东欧崩溃、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略加整理,以飱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人 苏联东欧 中国改革 曼弗雷德 市场经济转换 学术交流 社会主义思想 西德马克 两德统一 国有财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传统观念 深化供销社改革
8
作者 曾焕永 姜洪新 《商业时代》 CSSCI 1993年第3期38-39,44,共3页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如何深化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本文提出的一些观点,值得重视,希望展开讨论。
关键词 市场经济体制 经营形式 市场机制 供求规律 产权多元化 要素配置 产权界定 市场经济转换 预算约束 竞争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立浓厚的读者意识
9
作者 张胜女 《新疆新闻界》 1994年第3期19-20,共2页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新形势下,如何使我们的新闻报道更加吸引读者,这是关系到报纸生死存亡的大事。今年以来,《邯郸日报》刊登的《知心大姐》专栏受到读者的欢迎,不少读者来信说:“知心大姐像一双万能的手,能解开心中的千千结。...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新形势下,如何使我们的新闻报道更加吸引读者,这是关系到报纸生死存亡的大事。今年以来,《邯郸日报》刊登的《知心大姐》专栏受到读者的欢迎,不少读者来信说:“知心大姐像一双万能的手,能解开心中的千千结。”“知心大姐像一个小宝库,很多问题可以从那里找到答案。”“知心大姐是群众的主心骨,一天不见心中就会失望好大一阵子。” 透过群众对《知心大姐》专栏的赞誉,我悟出这样一个道理:要办好报纸,编采人员必须树立浓厚的读者意识。所谓读者意识,就是要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事事处处为读者着想,千方百计为读者服务,真正让“读者就是上帝”的思想在头脑中扎根。下面是我编辑《知心大姐》专栏的体会。 摸着群众的脉搏搞报道 所谓“摸着群众的脉搏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者意识 新闻报道 正确舆论导向 市场经济转换 编采人员 新闻价值 讲道理 伦理道德方面 自问自答 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10
作者 刘国龙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53-54,共2页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认识不同,观念不同,因此,各种反映也就不一。如何把广大职工的思想集中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充分调动其生产...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认识不同,观念不同,因此,各种反映也就不一。如何把广大职工的思想集中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充分调动其生产积极性,这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一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是人们对经济改革的意义认识不深。建国以来,我们搞的一直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围绕计划经济展开的。经济机制的转换,势必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跟上。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人们在观念上以及内容、方法上,普遍还存在着一个不适应的问题。一是在观念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政工干部 经济改革 市场经济转换 精神文明建设 政治思想工作 灌输型 空头政治 主人翁精神 物质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组建政策性银行的难处及其运行方式
11
作者 刘文晓 《金融与经济》 1994年第6期10-11,共2页
成立政策性银行作为金融体制改革新举措和1994年配套改革、重点突破内容,已列入《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毫无疑问,我们应该落必求实。但是,组建政策性银行也不是就可包医百病,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切不可忽... 成立政策性银行作为金融体制改革新举措和1994年配套改革、重点突破内容,已列入《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毫无疑问,我们应该落必求实。但是,组建政策性银行也不是就可包医百病,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切不可忽视,应进行多侧面考察和反向审视,以求未雨绸缪,行而万无一失。 一、不可视而不见的难处 (一)包袱沉重。组建政策性银行,不可否认有积极的作用,但难在一张白纸上绘制新美图画。历史遗留的各类专业银行经营的政策性业务中,挤占挪用、逾期、呆帐、风险贷款数量浩瀚。时下50%左右企业亏损,万余亿贷款中30%—40%难以收回本息,这其中绝大部分是行政命令或变相行政制约的政策性投放,而现行政策取向是这类政策性业务划归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如不接受就失去成立政策性银行意义,商业银行也无法按市场经济转轨经营,改革有名无实,即使按政策性业务严格界定处理,包袱也是几千亿计。这提出:要有消化包袱的准备和操作基础;转化、分化、组成政策性银行要有个过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要自身和互相创造条件;外部企业尽快按市场经济转换经营机制,提高效益,还款付息,为政策性银行组建和顺利经营提供外部环境。 (二)国家对政策性银行供应资金能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银行 商业银行 政策性贷款 政策性业务 政策性投资 政策取向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市场经济转换 思维定势 专业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