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个人权利与公共伦理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晏清 王新生 《伦理学研究》 2002年第2期31-35,42,共6页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由于个人权利的充分张扬,私人利益和公共伦理之间显示出深刻的矛盾。早期经济自由主义者将这一矛盾的解决归于市场过程,黑格尔主义则寄望于国家权力。二者都忽视了公共交往在伦理建构中的作用。公共领域中的公共交往...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由于个人权利的充分张扬,私人利益和公共伦理之间显示出深刻的矛盾。早期经济自由主义者将这一矛盾的解决归于市场过程,黑格尔主义则寄望于国家权力。二者都忽视了公共交往在伦理建构中的作用。公共领域中的公共交往所形成的公共伦理,是市场经济社会在自身发展中产生出来的理性力量。它克服了市场交换原则和政治强制原则的局限性,为这一矛盾不断的解决提供了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社会 个人权利 公共领域 公共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交往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的特点与地位
2
作者 刘天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4-37,共4页
关键词 市场经济社会 交往活动 生产活动 实践活动 交往主体 社会劳动 物的交往 劳动的直接社会形式 抽象劳动 人与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民主建设
3
作者 张紧跟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10,共4页
市场经济社会的当代中国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两种特征:(一)基本经济制度特征;(二)经济体制特征。与之相适应,民主可以从内容与形式上加以区分,民主的内容由基本经济制度特征决定,民主的形式由经济体制性特征决定。在当代中国,民... 市场经济社会的当代中国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两种特征:(一)基本经济制度特征;(二)经济体制特征。与之相适应,民主可以从内容与形式上加以区分,民主的内容由基本经济制度特征决定,民主的形式由经济体制性特征决定。在当代中国,民主的内容基本上与基本经济制度性特征相适应,但民主的形式却与经济体制性特征存在许多不适应。因此民主建设的重点是民主形式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权力 政治参与机制 市场经济社会 适应市场 公民权利 民主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公民政治参与 制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市场经济社会分工说的生命力
4
作者 李炳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1期45-49,共5页
关键词 市场经济社会 公共必要价值 卓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 理论体系 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 经济理论 社会分工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社会条件下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其教育
5
作者 顾建高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994年第4期18-19,共2页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宏伟的社会系统工程。这项工程是一场深层的社会变革,也是一次利益再调整,它必然给人们的思想、观念。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变革 社会系统工程 改革目标 市场经济社会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 再调整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社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6
作者 刘明君 汪志言 《学习与实践》 2002年第9期52-54,共3页
一市场经济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商品社会发展的结果。它是指人们在共同遵守的市场规则下,利用市场调节资源分配,经济主体充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经济形态。历史的经验证明,以竞争、平等、效率、公正、民主为特征的市场经济。
关键词 中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竞争 经济腐败现象 道德 社会问题 功利主义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生成机理与重要着力点 被引量:3
7
作者 时家贤 孙涛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5,共12页
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其构建逻辑要求充分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现实中,全面建成... 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其构建逻辑要求充分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现实中,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面临着障碍与挑战,因此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完善有效的市场机制,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两个毫不动摇”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市场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健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配套体系;提升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建设;加快建成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规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式现代化 政府与市场 数字经济 统一大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逻辑 被引量:1
8
作者 姬超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100,160,共1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前的改革相比,当前阶段的改革更加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改革背后的深层次逻辑发生了变化。不能将全面深化改革理解为仅仅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化,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前的改革相比,当前阶段的改革更加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改革背后的深层次逻辑发生了变化。不能将全面深化改革理解为仅仅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是西方市场经济的渐进实现版本。新时代,面对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重在克服增量改革的局限性和过度市场化的风险,通过优化存量带动增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改革原则上,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政府与市场力量的相互增强;在改革面向上,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为全球市场竞争、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健康有序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制度支撑;在改革的具体着力点上,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要重点着眼于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探索协同联动机制和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深化改革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保障体系
9
作者 任戈宪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0-32,共3页
论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保障体系任戈宪(河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所)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化的趋势战后,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一个似乎令人费解的社会现象,这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普遍建立。社会保障的费用占国民总产值的... 论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保障体系任戈宪(河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所)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化的趋势战后,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一个似乎令人费解的社会现象,这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普遍建立。社会保障的费用占国民总产值的15—30%,其中由国家开支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保障体系 经济社会 消费社会 现代资本主义 社会保障事业 资本主义国家 “福利国家” 社会福利 社会主义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核心要义及推进路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忆天 朱浚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2-302,共11页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研判国内外经济发展现实基础上,提出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其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肯定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研判国内外经济发展现实基础上,提出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其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肯定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障作用,为深化认识和把握其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提供了崭新坐标。从核心要义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彰显了其独特价值优势、目标优势和调控优势。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落脚点在资本增殖不同,人民立场是体现社会主义市场价值之“高”的首要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目标之“高”的核心内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是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手段之“高”的基础内容。从价值意蕴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适配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举措。激活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生动力,是以增强内功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策略,是以塑造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化环境的重要思路。从推进路径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顶层制度设计和基层实践,有效兼顾新生产力和旧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协同融合落实法治思维和德治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学理探析
11
作者 徐国民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3,共9页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放在了全面深化改革“七个聚焦”之首位,充分彰显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显著优势与重要地位。从...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放在了全面深化改革“七个聚焦”之首位,充分彰显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显著优势与重要地位。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又体现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所有制关系的调整、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等,其核心问题是构建一套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将社会主义的价值主张融入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进一步完善健全市场监督管理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历史考察 学理基础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被动调整”到“主动求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与调适
12
作者 张少峰 陈诗一 方凌影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5,共8页
从社会历史条件下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破旧立新主动求变谋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初启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全面改革”“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从社会历史条件下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破旧立新主动求变谋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初启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全面改革”“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演变揭示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建构过程与调适逻辑,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啃下难啃的硬骨头”,从问题产生后不得不解决到希望能够做得更好,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从“危机驱动型被动调整”向“战略导向型主动求变”的范式转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标志着党和国家不断增强改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守正创新中把握历史主动,实现了建构与调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被动调整”与“主动求变”的系统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深化改革 建构 调适 历史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语境、内涵特征与实践方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衍峰 涂良川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0,共9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党中央立足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要战略规划,旨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运行机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求、国内社会主要矛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党中央立足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要战略规划,旨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运行机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求、国内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全球化竞争加剧的时空方位。其高水平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统一的发展理念、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深度治理、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开放理念、建设现代化流通体系的宏观布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推动共同富裕实现;推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激活资源高效流动;科学优化政府职能,提升经济治理能力;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机制,确保经济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 全面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共同富裕:理论澄清与建构路径
14
作者 唐教成 周文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6-166,共11页
关于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的传统争议与实践发展的问题讨论,是深化研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命题。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有机结合的可能性在于市场经济的一般性能激发经济主体的创富活力以及极大地解放和发展... 关于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的传统争议与实践发展的问题讨论,是深化研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命题。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有机结合的可能性在于市场经济的一般性能激发经济主体的创富活力以及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结合的必然性在于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必须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促进共同富裕应坚持生产与分配、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先富与后富相统一等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系统性层面出发,通过构筑“党—政府—市场”三维谱系,建设高水平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升市场主体创富活力,推动构建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共同富裕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府与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演进、理论逻辑和现实进路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夏恒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300,共14页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论断。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变历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又...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论断。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变历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又分为建设阶段与完善阶段。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经历了经济管理体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化历程,最终形成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基本经济制度、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作为理论支撑。为更好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从政府效能、市场主体与生产要素层面理清工作重点与实施举措,进而释放出政府治理效能、市场主体活力及要素乘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中全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基本经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和完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绍东 刘阳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69,共15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建立起完善健全的制度体系。在这一制度体系中,作为“制度一般”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建立起完善健全的制度体系。在这一制度体系中,作为“制度一般”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运行基石,作为“制度特殊”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根本保障,作为“制度个别”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效发展的关键支撑。研究认为,必须不断健全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着力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持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制度体系 基础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凯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的理论建构
17
作者 刘永梅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1,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但由于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思想的滞后性,人们在道德观念上和社会生活中均出现了一些乱象。唐凯麟对此做了深入思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但由于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思想的滞后性,人们在道德观念上和社会生活中均出现了一些乱象。唐凯麟对此做了深入思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的理论建构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从对商品生产的伦理二重性的分析出发,扬弃市场经济的利己性和谋利性,从利他性和服务性引申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是为人民服务;他从上述二重性关系及协调的分析中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道德原则是集体主义,并指出坚持集体主义是坚持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性质的核心;他针对市场经济建立之初的乱象提出要建构市场经济的市场理性,并进而深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土文化基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弘扬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观念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凯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为人民服务 集体主义 市场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概念的源流考释与话语创新
18
作者 胡荣涛 彭一鸣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6,共8页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概念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体制”相关构想,萌发于中国共产党早期“使生产、消费、分配适合的发展”及“社会主义是要富的”的经济体制构想,是在制度反思、理论创新和话语演进中生成的以基本经...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概念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体制”相关构想,萌发于中国共产党早期“使生产、消费、分配适合的发展”及“社会主义是要富的”的经济体制构想,是在制度反思、理论创新和话语演进中生成的以基本经济制度成熟定型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的标识性概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澄明对待中西经济制度的正确观点,坚定社会主义制度方向;新中国成立后,以“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计划经济”等话语锚定了自身经济体制追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渐进调整为话语主线,指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骤与方向;新时代,习近平坚持守正创新,基于“两个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满活力的历史性肯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关系定位、“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高质量发展”语义结合中形塑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原创性概念。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系统完整地建构了中国式经济发展模式的话语体系,既在理论上实现了对经济发展模式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创新性表述,又在实践中建构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质量发展 政府与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共同富裕——逻辑基础、现实瓶颈和推进路径
19
作者 冯靖哲 亓光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54,共16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始终贯穿于党的百年征程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准洞察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任务与战略目标,围绕社会...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始终贯穿于党的百年征程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准洞察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任务与战略目标,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和前瞻性的重要部署。这不仅为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指明了现实路径,而且厘清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逻辑脉络。然而,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推动共同富裕仍存在产权制度建设的规范性亟待提升、要素分配机制的公平性有待提升、政府与市场协同治理的适配性尚需优化等现实瓶颈。因此,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创新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协同发展的制度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构建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治理新格局;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方位释放以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共同富裕的强大活力,为迈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进程构筑坚实有力的制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共同富裕 全国统一大市场 “两个毫不动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技术、文化多层面协同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洪银兴 耿智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共11页
市场机制既要“放得活”又要“管得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水平的评价标准。从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分析,“放得活”体现在完善产权保护和市场准入;“管得住”体现在完善市场秩序和社会信用。放活和管住市场不仅要求在制度层面的改革,还... 市场机制既要“放得活”又要“管得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水平的评价标准。从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分析,“放得活”体现在完善产权保护和市场准入;“管得住”体现在完善市场秩序和社会信用。放活和管住市场不仅要求在制度层面的改革,还要求市场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为“放得活”和“管得住”市场提供现代技术手段和平台。通过市场文化建设提高市场文明程度,则能弥补制度层面的不足,降低放活和管住市场的成本。制度、技术和文化多层面形成合力协同推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制度 技术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