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干旱区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以新疆开都河流域水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流域水-能源-生态综合收益最高为目标,建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基于参考点的非支配排序进化算法(reference-point based many-objective,NSGA-Ⅲ)对模...针对干旱区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以新疆开都河流域水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流域水-能源-生态综合收益最高为目标,建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基于参考点的非支配排序进化算法(reference-point based many-objective,NSGA-Ⅲ)对模型进行求解。针对优化方案选择问题,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准则层构建流域水资源最适配置方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优化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最适配置方案相较于传统配置方案,水库发电量增加5.83%,农业经济效益减少2.34%,生态效益提高40.08%;当地种植结构需进行适当调整,应增加玉米和西红柿的种植面积,减少小麦、棉花和辣椒的种植面积;博斯腾湖大湖和小湖水位均达到最适生态水位。研究成果可为当地制定水资源配置方案提供决策参考,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展开更多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均衡水资源与发展的关键措施,能够缓和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通过借助水资源评价方法对海原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行分析,构建GWAS(General Water Allocation and Simulation Model)配置模型,并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均衡水资源与发展的关键措施,能够缓和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通过借助水资源评价方法对海原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行分析,构建GWAS(General Water Allocation and Simulation Model)配置模型,并进行规划年(2025年、2035年)海原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为海原县实现水资源、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配置结果显示,在75%的来水条件下规划年(2025年、2035年)可供水量分别达12 706万m^(3)和12 892万m^(3),不能满足用水量的全部配置,建议加强非常规水源的利用,合理配置引黄水和地下水资源,实现县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展开更多
文摘针对干旱区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以新疆开都河流域水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流域水-能源-生态综合收益最高为目标,建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基于参考点的非支配排序进化算法(reference-point based many-objective,NSGA-Ⅲ)对模型进行求解。针对优化方案选择问题,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准则层构建流域水资源最适配置方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优化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最适配置方案相较于传统配置方案,水库发电量增加5.83%,农业经济效益减少2.34%,生态效益提高40.08%;当地种植结构需进行适当调整,应增加玉米和西红柿的种植面积,减少小麦、棉花和辣椒的种植面积;博斯腾湖大湖和小湖水位均达到最适生态水位。研究成果可为当地制定水资源配置方案提供决策参考,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文摘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均衡水资源与发展的关键措施,能够缓和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通过借助水资源评价方法对海原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行分析,构建GWAS(General Water Allocation and Simulation Model)配置模型,并进行规划年(2025年、2035年)海原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为海原县实现水资源、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配置结果显示,在75%的来水条件下规划年(2025年、2035年)可供水量分别达12 706万m^(3)和12 892万m^(3),不能满足用水量的全部配置,建议加强非常规水源的利用,合理配置引黄水和地下水资源,实现县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