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场文学论——兼谈90年代文学的位移与嬗变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欣复 郭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6-32,107,共8页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现和初步形成,中国当代文学正在经历着位移与嬗变,就其现状和格局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市场文学、准市场文学和非市场文学(其中包括应予查禁的“黑市文学...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现和初步形成,中国当代文学正在经历着位移与嬗变,就其现状和格局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市场文学、准市场文学和非市场文学(其中包括应予查禁的“黑市文学”)。市场文学,准确些说在现阶段应该称作“市场经济初生期文学”,它是按照市场需要、通过市场运作方式进行创作和生产、主要为市场公众文化需要服务从而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在市场上流通的文学,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和拥有最多的读者,而且正在迅速发展,必将成为未来文学的主力。从这类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对人本精神的探索、追寻和迷惘式的思考,正是作者在困难的转型过程中试图寻找一种诠释人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最根本的人本主义精神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市场文学 价值构成 人本主义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申报》与文学市场化的历史演进——兼论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
2
作者 巫小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5,共9页
鲁迅论域中“上海文艺”“海派文学”与“清末文坛”可以共享一个“文学市场化”逻辑,溯其源头在《申报》。《上海文艺之一瞥》是鲁迅用文学化笔法、诗性语言写成的近世六十年微型文化史,是滥觞于《申报》的中国文学市场化历史演进的学... 鲁迅论域中“上海文艺”“海派文学”与“清末文坛”可以共享一个“文学市场化”逻辑,溯其源头在《申报》。《上海文艺之一瞥》是鲁迅用文学化笔法、诗性语言写成的近世六十年微型文化史,是滥觞于《申报》的中国文学市场化历史演进的学术观察与思考。若从文学传播的维度考察,《申报》首开中国报刊文学之先河,赋予中国文学公共性与社会性。个人创作登上报纸意味着文学进入大众传播时代。货币稿酬制诞生后,文学市场化迅速成熟,无缘仕途的文人士子转型为现代职业作家,读书人的身份和角色由此发生深刻变化。职业写手的卖文几乎与卖艺/卖手工产品无异,不过是谋生手段而已。欲以文学改造国民精神状态的鲁迅,对为钱而写的“小说家”表示轻蔑,杂文《上海文艺之一瞥》是其对文学市场化、写作职业化、小说家商人化的思想清理与历史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报》 文学市场 历史演进 《上海文艺之一瞥》 写作职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视角下网络文学市场及受众消费模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江锦年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78,共3页
作为新媒体产品的网络文学成为当前IP产业链的重要来源,其经济效益和文化功效都不容忽视。随着网络文学行业步入主流轨道,网络文学市场的供给侧变革要满足受众的需求变化,保证健康的供需动态平衡是网络文学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与此同时... 作为新媒体产品的网络文学成为当前IP产业链的重要来源,其经济效益和文化功效都不容忽视。随着网络文学行业步入主流轨道,网络文学市场的供给侧变革要满足受众的需求变化,保证健康的供需动态平衡是网络文学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与此同时,评估网络文学价值以便更好地开发和经营网络文学,核心的问题之一是理解和分析网络文学受众的消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市场 供给侧变革 受众 消费模式 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与市场——乔治·吉辛的城市观念与文化想象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晓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97,共8页
当代中国的都市化进程重演了一百多年前英国所遭遇的众多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英国人的现代经验既是英国的,同时也是我们自身的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重读维多利亚晚期重要的城市小说家乔治·吉辛,会使我们跳出以往资本主义... 当代中国的都市化进程重演了一百多年前英国所遭遇的众多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英国人的现代经验既是英国的,同时也是我们自身的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重读维多利亚晚期重要的城市小说家乔治·吉辛,会使我们跳出以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分野,发现许多跨越政治文化的共同经验。诸如中下层阶级的崛起对于文学、文化状况的影响,经济压迫与男性气的衰落,创作性艺术家的沦落和艺术的商品化等等。具有强烈精英意识的乔治·吉辛以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点,揭示了文学的市场化对于文学、学术乃至文化和文明的负面影响。在他看来:现代城市毁坏了哲学、艺术和文学存在的条件,而这正是整个社会乃至文明向粗鄙和平庸退化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吉辛 文学市场 城市观念 文化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领域与十九世纪晚期美国文学市场中的媒介
5
作者 郝祥建 何润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6-162,共7页
十九世纪晚期空前繁荣的美国文学市场上,大众媒介与消费文化深刻影响着作品的生成与传播。在出版业发展、阅读公众扩大、文学商品化和作家职业化的背景下,印刷品的大量流通展现出文本内容与媒介传播之间的张力,二者不断建构和瓦解具有... 十九世纪晚期空前繁荣的美国文学市场上,大众媒介与消费文化深刻影响着作品的生成与传播。在出版业发展、阅读公众扩大、文学商品化和作家职业化的背景下,印刷品的大量流通展现出文本内容与媒介传播之间的张力,二者不断建构和瓦解具有批判功能的公共领域。该时期的文学杂志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借由大众媒介对公共性的操纵,在消费文化环境中构建起以文本为主导的文学公共领域。聚焦市场的作家则往往通过报纸辛迪加等媒介形式,以印刷品广泛传播的事件本身进入和重构公共领域。然而,文学杂志的转型与大众文学的全面兴起表明,十九世纪晚期文学市场的公共性主要来源于印刷品作为媒介的力量而非文本内部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市场 公共领域 媒介 文学杂志 辛迪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年代文学图书市场化进程 被引量:1
6
作者 黄伟林 《出版广角》 1998年第2期57-58,50,共3页
尽管中国大陆新时期文学是从70年代发端的,然而,中国大陆文学的市场化进程却迟至90年代才开始。在整个8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图书市场,最有市场号召力的基本上是港台文学作品。进入9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市场终于进入本土化阶段,或者说... 尽管中国大陆新时期文学是从70年代发端的,然而,中国大陆文学的市场化进程却迟至90年代才开始。在整个8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图书市场,最有市场号召力的基本上是港台文学作品。进入9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市场终于进入本土化阶段,或者说,中国大陆的文学市场开始流行或畅销大陆作家的作品。中国大陆文学走向市场化有种种背景。全社会对市场经济的选择是其大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图书市场 文学图书 长篇小说 作家 市场化进程 文学走向 出版社 文学市场 大陆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尔科姆·考利的文学生产实践与“文学共同体”构想
7
作者 潘妍 董洪川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8,共9页
考利(Malcolm Cowley)是20世纪美国重要的文学批评家、诗人,也是研究“迷惘一代”文学的权威学者。考利与“盛期现代主义”诗人如T·S·艾略特、庞德等对待商业市场和大众读者的态度不同,他尤其关注作家在商业化社会中的生存困... 考利(Malcolm Cowley)是20世纪美国重要的文学批评家、诗人,也是研究“迷惘一代”文学的权威学者。考利与“盛期现代主义”诗人如T·S·艾略特、庞德等对待商业市场和大众读者的态度不同,他尤其关注作家在商业化社会中的生存困境,积极探寻作家职业发展与文学市场、出版机制之间的有机共存。本文结合现代性语境,从考利个人际遇出发,考察他在调和文学创作与出版市场的矛盾关系、构建文人共同参与的“文学共同体”等方面的努力,进而阐明考利对文学与商业市场之间博弈与协调的独特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科姆·考利 文学市场 出版机制 商品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青春文学市场的嬗变与重生
8
作者 水格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2,共1页
在经过前几年的市场磨砺之后,现如今的出版方更注重对写手的包装,通过走娱乐式路线来打造作者进而提升出版社的知名度,而这种出版模式也使得目前的青春文学出版市场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关键词 文学市场 出版市场 出版模式 出版社 知名度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文学理想与现实利益之间——伍尔夫夫妇的霍加斯出版社 被引量:2
9
作者 段艳丽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6-90,共5页
从一个家庭手工作坊式的印刷厂发展为一个世界闻名的出版社,伍尔夫夫妇创建的霍加斯出版社(1917—1941)不仅满足了他们创建出版社的初衷,而且对英国乃至世界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霍加斯出版社在艺术和商业领域的成功绝非... 从一个家庭手工作坊式的印刷厂发展为一个世界闻名的出版社,伍尔夫夫妇创建的霍加斯出版社(1917—1941)不仅满足了他们创建出版社的初衷,而且对英国乃至世界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霍加斯出版社在艺术和商业领域的成功绝非偶然:首先,出版者选择的是自己熟悉并擅长的领域;其次,市场定位准确,以深厚的文化素养创建品牌;再次,以灵活务实的态度及时调整发行与销售策略;最后,当出版理念日益受到商业化侵蚀的时候,果断放手,坚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加斯出版社 伍尔夫夫妇 文学市场 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媚俗:文学创作的一个误区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元龙 赵淑珍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5-156,共2页
关键词 文学创作 商业文学 严肃文学 叙事模式 作家 文学走向 程式化 文学市场 通俗文学 商业化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视角下文学消费的影响因素
11
作者 叶琳 王增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4-89,共6页
以文学消费为对象,在中国文学消费研究现状及其局限性基础上,运用社会学、文学和经济学等理论,指出文学消费的一般影响因素为作品、出版传媒和消费者三个变量;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市场的发展,指出中国文学消费的影响因素集中表现... 以文学消费为对象,在中国文学消费研究现状及其局限性基础上,运用社会学、文学和经济学等理论,指出文学消费的一般影响因素为作品、出版传媒和消费者三个变量;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市场的发展,指出中国文学消费的影响因素集中表现为出版传媒变量,进而指出建立符合文学消费特点的出版传媒集团改革与经营模式,是促进中国文学市场发展、提高国人文学消费水平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消费 文学市场 出版传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批评不要被世俗所左右
12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4-74,共1页
文学批评不要被世俗所左右《文艺报)1993年12月18日刊登文讯,称上海一批作家评论家呼吁,文学批评不要被舆论和世俗所左右。许多人谈到,现在切实中肯的批评已经越来越少了。徐中玉说,“不是说批评文章少了,而是很多这类文... 文学批评不要被世俗所左右《文艺报)1993年12月18日刊登文讯,称上海一批作家评论家呼吁,文学批评不要被舆论和世俗所左右。许多人谈到,现在切实中肯的批评已经越来越少了。徐中玉说,“不是说批评文章少了,而是很多这类文章缺乏真正的批评精神。”赵长天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市场文学 社会价值 批评精神 作家评论 王安忆 文学现象 理论问题 文学 走过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转型期文学中的农村女性形象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芳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3-175,共3页
当前批评界对当代中国农村女性形象研究过少,对其进行一个整体性的关照几乎是一片空白。其实,对其进行研究是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的。大概来说,转型期文学中主要有两类当代农村女性形象,这两类女性形象的产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但同时也各... 当前批评界对当代中国农村女性形象研究过少,对其进行一个整体性的关照几乎是一片空白。其实,对其进行研究是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的。大概来说,转型期文学中主要有两类当代农村女性形象,这两类女性形象的产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但同时也各有自身独特的创作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期文学 农村女性形象 传统道德 文学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创作与当下精神背景——关于张炜《精神的背景》的讨论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思和 王晓明 +4 位作者 王鸿生 严锋 罗岗 王光东 张新颖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4-65,共12页
王晓明:张炜这篇文章,是在山东一个出版集团成立顾问委员会的会上的发言。但现在的稿子,和我当时听到的,多了一个内容。那次他主要是对文学市场化的一个批评,就是什么都可以卖,他讲得很激烈。这次他加了开头那一段.一个背景,他... 王晓明:张炜这篇文章,是在山东一个出版集团成立顾问委员会的会上的发言。但现在的稿子,和我当时听到的,多了一个内容。那次他主要是对文学市场化的一个批评,就是什么都可以卖,他讲得很激烈。这次他加了开头那一段.一个背景,他的意思是说,越是优秀的人,越是会和社会大的背景脱离。我理解他的“大的背景”,就是社会主流的思想、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 文学市场 文学创作 背景 王晓明 开头 对文 顾问委员会 批评 成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前文学转型的若干特征
15
作者 代迅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10-115,共6页
中国当前文学转型的若干特征代迅今天,中国当前文学转型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转型已经和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一种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的、多元并存的新的文学格局正在构建过程中。尽管它现在仍以不确定的动态面目呈... 中国当前文学转型的若干特征代迅今天,中国当前文学转型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转型已经和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一种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的、多元并存的新的文学格局正在构建过程中。尽管它现在仍以不确定的动态面目呈现着,但是我们仍然有可能对这转型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转型 文学理论与批评 生产模式 文学创作 文学生产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文学批评 作家 文学市场 文学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的责任——读吴金宣《书缘》
16
作者 艾莲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9-59,共1页
读完吴金宣的散文随笔集《书缘》,令我想到“文学的责任”这个问题。
关键词 文学市场 报刊文学 《书缘》 文艺思潮 文学作品 散文随笔集 文章艺术 经济人 通俗平易 曾国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学与经济的互动
17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文学 “互动” 文艺学 经济学 文学文体学 文学市场 文学批评学 产权保护制度 理性思考 文学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西方中心之后:全球市场、半边缘区与形塑世界文学的中国策略
18
作者 代乐 《文艺理论研究》 2025年第3期76-86,共11页
以全球市场和世界体系的概念框架来处理文学研究,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逐渐成为西方学界的一种重要学术范式。世界文学本质上是全球文学市场体系。世界文学研究中已成思维定式的中心-边缘说,过于简约化并且未能反映世界文学的真实情况。... 以全球市场和世界体系的概念框架来处理文学研究,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逐渐成为西方学界的一种重要学术范式。世界文学本质上是全球文学市场体系。世界文学研究中已成思维定式的中心-边缘说,过于简约化并且未能反映世界文学的真实情况。事实上,在全球文学市场体系中存在着若干区域文学市场,这些区域市场就是半边缘区或者说是亚中心,在欧美中心区和广阔的边缘区之间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和中国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东亚和苏联东欧两个半边缘区。20世纪中国的世界文学叙述,很大程度上是从东亚区域借助于日本观察到的世界文学图景,逐渐向苏联东欧区域过渡,并在20世纪50年代最终完成了以苏联为中心的世界文学叙述。中国身处东亚并在东亚历史与现实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影响力。以东亚文学半边缘区消解西方中心并填补去西方中心之后的世界文学版图,是中国参与形塑世界文学体系更为现实和更具可操作性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文学市场 半边缘区 东亚 苏联东欧 形塑世界文学 中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编辑的精品意识
19
作者 李向晨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44-45,共2页
进入9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学及其出版态势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文学市场在经历了言情武侠、欧风美雨的几度冲击之后,渐趋平稳、沉实和成熟。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才符合读者需求,才“适销对路”呢?
关键词 文学编辑 文学精品 文学作品 长篇小说创作 精神世界 “适销对路” 创作比较 文学市场 《故乡天下黄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起飞期的文学走向
20
作者 路侃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8-19,共2页
90年代是中国的经济格局与文学走向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经济的强劲奔腾成为社会的主潮。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依存于一定社会环境的文学也在并且还将发生新的变化,新的走向。
关键词 经济起飞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文学市场 “伤痕文学 纪实小说 《我的菩提树》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无梦谷》 新闻性 在华外资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