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1
作者 薛龙 李铭钰 邱梦欣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1-138,共8页
作为我国金融领域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有待研究。基于此,选取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促进企业劳动收... 作为我国金融领域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有待研究。基于此,选取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促进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研发投入强度进而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检验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收入分配促进效应在国有企业、高信息透明度企业以及中小规模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在理论上丰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拓展了宏观金融市场体制改革如何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相关文献,并在实践上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改革 收入分配效应 企业劳动收入份额 融资约束 研发投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银杰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8,共5页
按劳分配是指劳动者根据其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获取报酬,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个人依据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获取相应的要素报酬。二者相结合,一是指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制度与非公有制经济... 按劳分配是指劳动者根据其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获取报酬,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个人依据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获取相应的要素报酬。二者相结合,一是指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制度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制度并存;二是指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要借助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即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形式得以实现。分清按生产要素分配与萨伊提出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区别,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正确解读十六大报告的有关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效率 公平 改革 中国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配制度改革不能小打小闹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治学教研室主任王占阳教授谈未来挑战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占阳 周晓燕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8-19,共2页
编者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均存在着不平衡问题。尤其是关系民生的收入分配,其差距的拉大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导致仇富心态的产生、官民对立,严重危及和谐社会关系的构建。因此,... 编者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均存在着不平衡问题。尤其是关系民生的收入分配,其差距的拉大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导致仇富心态的产生、官民对立,严重危及和谐社会关系的构建。因此,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事关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分配制度改革 教研室主任 社会矛盾 分配不公 政治学 收入分配制度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渐进式改革
4
作者 胡伯项 杜奋根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80-86,共7页
中国改革20年走过了艰难曲折的过程,并取得了成功。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归结到一点就是实行了中国式渐进化市场改革。改革呈现的主要特点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把优越的社会制度与高效率的经济体制有机结合在一起;立... 中国改革20年走过了艰难曲折的过程,并取得了成功。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归结到一点就是实行了中国式渐进化市场改革。改革呈现的主要特点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把优越的社会制度与高效率的经济体制有机结合在一起;立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现实国情,选择了恰当的改革策略;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和未来,实现了改革、发展与保持稳定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了人类在认识、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式 市场化 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探讨
5
作者 赵凌云 杨锦科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5-20,共6页
中国社会经济尚处在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过渡阶段,这一事实历史地决定着,社会经济关系以及作为它的具体表现形式的经济体制的每一步变化,都必须包涵着市场过程的推进。90年代的经济体制随着改革的推进过程,必然是开拓中国式社会主义... 中国社会经济尚处在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过渡阶段,这一事实历史地决定着,社会经济关系以及作为它的具体表现形式的经济体制的每一步变化,都必须包涵着市场过程的推进。90年代的经济体制随着改革的推进过程,必然是开拓中国式社会主义市场道路的过程。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1 纵观整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史,可以发现,尽管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初出发点在于改变原有的高度集中的体制模式,改革的最初突破口在于行政层次之间经济权限与利益的重新分配和组合,但改革的历史轨迹是沿着市场取向延伸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道路 市场取向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支配市场 现代市场 市场运行 体制改革 计划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劳动制度改革
6
作者 傅康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6期22-26,共5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从两方面制约并规范着我国劳动制度的改革:(1)市场经济要求社会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来配置劳动力资源;(2)有关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其他管理都应适应社会主义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从两方面制约并规范着我国劳动制度的改革:(1)市场经济要求社会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来配置劳动力资源;(2)有关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其他管理都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制度的基本规范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劳动制度改革 劳动力资源 目标模式 劳动者 工资分配 市场机制 建立健全 资源配置 劳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被引量:1
7
作者 方善诗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按劳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条件下 非劳动所得 制度改革 内部分配 收归国有 货币化 收入差距 公有制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8
作者 吕绍明 《重庆社会科学》 1995年第5期14-16,共3页
党的十四大报告和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都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必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本文着重对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原则、措施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 党的十四大报告和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都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必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本文着重对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原则、措施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原则 判断一种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合理与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大报告 《决定》 三中全会 分配制度改革 实现共同富裕 效率优先原则 社会主义本质 兼顾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按劳分配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实践
9
作者 程希韬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9-73,共5页
浅议按劳分配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实践程希韬汉中工学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按劳分配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还有不少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而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改革的深入,应予研究和探讨。笔者就此问题谈点个人... 浅议按劳分配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实践程希韬汉中工学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按劳分配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还有不少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而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改革的深入,应予研究和探讨。笔者就此问题谈点个人的初浅看法。(一)马克思在《哥达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原则 劳动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按劳分配理论 社会主义条件下 劳动力市场 分配市场化 马克思 生产资料公有制 按劳分配为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0
作者 卢晓昆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3-14,共2页
党的十四大明确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将促进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必将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注入强大的活力与动力,产... 党的十四大明确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将促进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必将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注入强大的活力与动力,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也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伟大的理论来源于伟大的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功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按劳分配 理论来源 新认识 国营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 分配的本质 人们思想 党的十四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时俱进的探索——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灼明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3-75,共3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与实践研究》 分配制度改革 书评 社会主义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力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问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卫平 《江淮论坛》 CSSCI 1993年第3期24-29,共6页
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中的分配关系较之其他关系能够更灵敏而直接地作用于生产力,这就需要重视分配制度改革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需要研究新体制下收... 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中的分配关系较之其他关系能够更灵敏而直接地作用于生产力,这就需要重视分配制度改革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需要研究新体制下收入分配的新特点,探索建立与新体制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收入分配问题 生产关系 收入分配模式 生产力发展 分配制度改革 发展社会生产力 新体制 分配关系 按劳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研究的科学性有待加强——以按劳分配理论的研究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建民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7-149,共3页
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法面世以后,有关现实社会主义的本质、价值及其发展道路的研讨,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对于现实社会主义的这些讨论,无疑有益于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此同时,... 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法面世以后,有关现实社会主义的本质、价值及其发展道路的研讨,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对于现实社会主义的这些讨论,无疑有益于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此同时,这些讨论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问题,如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与价值目标如何统一的问题,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的关系问题,等等。在此背景下,本刊组织了这组笔谈。四位学者围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的这些新的认识问题,分别从不同角度展开话题。相信这组笔谈会对现实社会主义的研究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理论 科学性 社会主义理论 改革开放 本本主义 苏联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与工资制度改革
14
作者 苟敬儒 《社会科学(甘肃)》 1988年第1期72-75,共4页
过去,人们认为生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个人目标与生产目标是一致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企业同样存在着发挥劳动者积极性的问题。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工资制度改革 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社会 劳动者积极性 社会主义企业 生产目标 公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15
作者 刘解农 《湖湘论坛》 1992年第6期24-25,共2页
众所周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了经济效益低,经济结构不合理,价格机制乏力,企业独立性与竞争能力不足等问题的困扰。认真加以分析,其原因,盖在于经济市场化水平低下。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发展社会主... 众所周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了经济效益低,经济结构不合理,价格机制乏力,企业独立性与竞争能力不足等问题的困扰。认真加以分析,其原因,盖在于经济市场化水平低下。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尤其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独立性得以确认和保障。目前,我国的企业普通缺乏活力,而增强企业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企业活力 微观经济主体 市场化水平 竞争能力 市场化取向 市场机制 缺乏活力 现代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探索和基本经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保江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24,共7页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进程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一以贯之的市场化改革以及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的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空前增强...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进程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一以贯之的市场化改革以及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的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空前增强。40年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基本经验 实践探索 人民生活水平 国家综合实力 国内生产总值 市场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认真搞好财税体制改革
17
作者 范业骏 《河南社会科学》 1994年第5期30-34,共5页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认真搞好财税体制改革范业骏财税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纵观世界市场经济国家,财政税收政策及其体制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政策工具,没有一套适应市...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认真搞好财税体制改革范业骏财税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纵观世界市场经济国家,财政税收政策及其体制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政策工具,没有一套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财税体制,很难说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增值税 财税体制改革 经济要求 税制改革 国有企业 分配关系 税收返还 经济发展 第三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特点和社会公平问题
18
作者 恬波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3年第10期25-27,共3页
分配问题始终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敏感问题,也是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因此正确处理好社会分配公平的问题,是保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那么,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分配领域有哪些特点,搞市... 分配问题始终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敏感问题,也是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因此正确处理好社会分配公平的问题,是保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那么,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分配领域有哪些特点,搞市场经济会不会导致两极分化的不平等?这是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也是我们在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条件 社会主义 分配公平 公平问题 社会经济生活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稳定 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制、机制、手段——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
19
作者 刘沙 杨东 《教育与经济》 1993年第4期1-6,共6页
一、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教育体制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体制的基础,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许多人始终在所有制、分配制度和调控手段上做文章,但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经济中心。从世界... 一、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教育体制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体制的基础,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许多人始终在所有制、分配制度和调控手段上做文章,但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经济中心。从世界形势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育改革 教育劳动 适应市场经济 学校 主要表现 教育体制 分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当前的金融改革
20
作者 江其务 《南方金融》 1994年第2期7-9,共3页
1993年11月,陕西财经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银行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全融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任江其务教授在广东主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研讨会”.在此期间,江教授应广东全融学会的邀请,在广州作了一场“... 1993年11月,陕西财经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银行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全融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任江其务教授在广东主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研讨会”.在此期间,江教授应广东全融学会的邀请,在广州作了一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当前的金融改革”的精采报告.本文是根据江教授的讲话录音,由广东金融学会秘书处整理而成(注:未经本人审阅),现刊登出来,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金融改革 金融体制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市场机制 计划经济体制 资源配置 金融市场化 价值规律 经济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