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经济市场化区域差异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高同彪 刘力臻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82,共5页
中国市场化改革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证明,具有降低改革开放成本功效的渐进式市场化推进方式是成功的。需要指出的是渐进式市场化推进方式也带来了增大一国范围内市场化区域差异的负效应。如果市场化区域差异长期存在,将会影响中... 中国市场化改革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证明,具有降低改革开放成本功效的渐进式市场化推进方式是成功的。需要指出的是渐进式市场化推进方式也带来了增大一国范围内市场化区域差异的负效应。如果市场化区域差异长期存在,将会影响中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和中国企业的对外经济活动。现阶段的当务之急是在取得渐进式市场化改革成功后,尽快缩小中国市场化的区域差异,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笔者分析了中国市场化区域差异的现状、成因、对中国经济的不良影响,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区域差异 成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 被引量:4
2
作者 冯等田 何欣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0-123,共4页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很大程度上导因于西部民族地区国有经济比重过大、要素市场化程度低等制度因素。市场化进程缓慢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非常可观,如果不能矫正这些扭曲,其损失就是国民经济福利的净损失。要使政府对西部民族地区资金和...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很大程度上导因于西部民族地区国有经济比重过大、要素市场化程度低等制度因素。市场化进程缓慢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非常可观,如果不能矫正这些扭曲,其损失就是国民经济福利的净损失。要使政府对西部民族地区资金和人才等要素的大规模投入取得预期的增长效应,就必须加快市场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市场化进程 市场化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就业供需错配——基于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岗位需求的测算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静 楠玉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5-50,共6页
构造出高校教育专业方向与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错配度模型,测算出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等12个学科就业岗位的错配程度及变化趋势,以此反映中国人才市场就业供需错配情况。结果显示:平均而言,历史学、法学和医学错配度最低,仅有5%左右... 构造出高校教育专业方向与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错配度模型,测算出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等12个学科就业岗位的错配程度及变化趋势,以此反映中国人才市场就业供需错配情况。结果显示:平均而言,历史学、法学和医学错配度最低,仅有5%左右;其次为经济学、农学、文学、艺术学和哲学,错配度在10%左右;错配度最高的是工学和管理学,数值为30%。从变化趋势来看,中国高校教育专业与就业岗位错配度随时间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约7.39%,表明中国高校教育专业设置和市场均衡需求矛盾不断扩大。从状态稳定性来看,理学、医学、文学和管理学变化较稳定,但经济学、教育学和艺术学变化幅度较大,易受市场冲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错配 市场化差异 高校专业方向 人力资本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