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谈我国联对的广泛内容和社会效应
- 1
-
-
作者
史金城
-
出处
《艺苑(美术版)》
1991年第4期64-69,60,共7页
-
文摘
联对,又名楹联,也叫联语,一般称之日对子。因其贴于门楹,故日楹联或楹站。它由两个对称的部分组成,上句称上联,或叫出句,对首;下句称下联,或名对句、对尾。它是根据我国方块字的特点和汉语音节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学样式。它以对属的方法,把字数相等,音律相谐,两两对称的词语和句式,有机而巧妙地组合在一起。
-
关键词
联语
史可法祠墓
对尾
汉语音节
现实主义诗人
巴陵山
东山复起
剑南节度使
格言联
昆明大观楼
-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
-
题名略谈李白在岳阳的现实主义言怀诗
- 2
-
-
作者
江立中
-
机构
本校中文系
-
出处
《云梦学刊》
1990年第1期47-50,67,共5页
-
文摘
公元七五九年秋,五十九岁的李白应岳州守裴隐之邀,来到岳阳,留下了大量的诗篇。这对研究诗人晚年的思想和诗风有着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七五七年十二月,李白从浔阳起程,流放夜郎。“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在路上走了十五个月,于七五九年仲春,还在赴夜郎的途中,幸遇国家大赦。他欣喜若狂,即刻放舟江夏。到江夏,在重获自由的狂喜心情支配下,他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他唱道:“遥欣克服美,光武安可同。”以为“开元全盛日”又会中兴。因此,他在江夏又做起了再次待诏翰林。登朝入阁的美梦,
-
关键词
裴隐
在路上
江行
巴陵山
洞庭
夜郎
江夏
康楚元
韦良宰
五言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