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语言与存在的维度看巴门尼德的Being |
高秉江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2
|
巴门尼德的“存在”思想 |
高洋
|
《求实》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3
|
敞开“存在”的超越视域:走出巴门尼德哲学研究的误区 |
钟锦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4
|
拯救巴门尼德的“现象”——论亚里士多德对巴门尼德问题的回应 |
钱圆媛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5
|
巴门尼德哲学新探──巴门尼德哲学不是纯粹的唯心主义 |
侯宗肇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6
|
巴门尼德的〈真理之路〉与古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 |
陈兵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3
|
|
7
|
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二元论哲学体系——巴门尼德哲学新探 |
武贝玫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2
|
|
8
|
巴门尼德存在哲学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
韩秋红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2
|
|
9
|
论巴门尼德的“是”及其内在特性 |
顾炯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0
|
论巴门尼德哲学的推理原则及其方法论意义 |
魏志军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1
|
■——解读巴门尼德残篇和古希腊形而上学的一把钥匙 |
赵钧
徐开来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2
|
柏拉图在《巴门尼德篇》中对相论困境的反思——兼论海德格尔对柏拉图错误的重复 |
方刚
|
《浙江学刊》
CSSCI
|
2004 |
0 |
|
13
|
《巴门尼德》与前苏格拉底的“存在之战” |
曹聪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4
|
对巴门尼德的“存在”的一种读解 |
詹世友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0 |
|
15
|
巴门尼德“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是唯心主义的 |
庞长富
|
《学习与探索》
|
1981 |
0 |
|
16
|
巴门尼德的“同一性”命题并非是唯心主义的 |
韩振峰
|
《学习与探索》
|
1981 |
0 |
|
17
|
哲学思维与巴门尼德哲学 |
程剑民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
1988 |
0 |
|
18
|
论海德格尔“作为转渡的翻译” |
胡其维
蔡新乐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存在”概念剖析——信息哲学的全新存在观 |
邬天启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20
|
存在与生成:先秦儒道形上学的结构 |
陈赟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