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反转工艺制备巴西棕榈蜡乳液的粒径调控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芳芳 段玉丰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40,共6页
分别采用经过相反转过程的水入蜡乳化法和直接将蜡加入水中进行乳化的蜡入水乳化法2种工艺制备蜡乳液,测试所得蜡乳液粒径及分布等性能,分析乳化剂选择及复配、乳化剂用量、蜡水质量比、搅拌速度、乳化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蜡乳液粒径及... 分别采用经过相反转过程的水入蜡乳化法和直接将蜡加入水中进行乳化的蜡入水乳化法2种工艺制备蜡乳液,测试所得蜡乳液粒径及分布等性能,分析乳化剂选择及复配、乳化剂用量、蜡水质量比、搅拌速度、乳化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蜡乳液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采用相反转工艺,以乳化剂Span-80、Tween-80和助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组成乳化剂体系,在乳化剂的用量为蜡质量的20%、蜡水质量比为1∶5、乳化温度为90℃、搅拌速度大于1 500 r/min,乳化时间为40 min条件下,能够得到平均粒径小于100 nm的蜡乳液。透射电镜照片显示蜡乳液粒子形状为球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反转工艺 乳液 粒径及分布 巴西棕榈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添加量对巴西棕榈蜡-油茶籽油凝胶物性、氧化稳定性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文辉 权化丽 +2 位作者 王玫 付桂明 万茵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35,62,共6页
以油茶籽油为基料油,巴西棕榈蜡为凝胶剂制备巴西棕榈蜡-油茶籽油凝胶,探讨不同蜡添加量对其外观形态、持油率、硬度、晶型、热力学性质、氧化稳定性以及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蜡添加量为5%时才能使油茶籽油凝胶化,凝胶的硬度、持... 以油茶籽油为基料油,巴西棕榈蜡为凝胶剂制备巴西棕榈蜡-油茶籽油凝胶,探讨不同蜡添加量对其外观形态、持油率、硬度、晶型、热力学性质、氧化稳定性以及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蜡添加量为5%时才能使油茶籽油凝胶化,凝胶的硬度、持油率以及结晶/熔融峰值温度总体随着蜡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凝胶的网络结构能够抑制油茶籽油次级氧化产物生成,提高油茶籽油的氧化稳定性;蜡添加量越高的凝胶脂肪酸释放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凝胶 巴西棕榈蜡 物性 氧化稳定性 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棕榈蜡和单甘酯复配比对高油酸葵花籽油凝胶油结构和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苏丽娜 陈岚 +3 位作者 岳程程 苏爽 崔晓彤 肖志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135,共8页
以高油酸葵花籽油为基料油,通过向其添加不同质量比的凝胶剂巴西棕榈蜡(carnauba wax,CW)与单甘酯(monoglyceride,MG)制备凝胶油。固定凝胶剂浓度为5%,探讨不同CW与MG的复配比对制备的高油酸葵花籽油凝胶油微观形态、凝胶晶型、热力学... 以高油酸葵花籽油为基料油,通过向其添加不同质量比的凝胶剂巴西棕榈蜡(carnauba wax,CW)与单甘酯(monoglyceride,MG)制备凝胶油。固定凝胶剂浓度为5%,探讨不同CW与MG的复配比对制备的高油酸葵花籽油凝胶油微观形态、凝胶晶型、热力学性质、硬度、持油性以及固体脂肪含量(solid fat content,SFC)的影响。结果表明:MG没有影响CW的熔化行为,二者没有形成共结晶,出现了偏晶现象,当CW与MG复配比为9:1时,MG晶体的存在促进了CW的结晶,同时CW的存在会抑制MG晶体的多晶态转变,提高体系的储藏稳定性;少量MG的加入显著降低了CW凝胶油的硬度(P<0.05),当二者复配比为5:5并随着MG含量的增多和CW含量的减少,体系硬度显著增大(P<0.05),在1:9时达到最大硬度137.33 g;MG的加入显著提高了CW凝胶油的持油性(P<0.05),二者复配比为5:5时体系持油性最佳达到100%;CW与MG复配比为3:7时凝胶油在30~37.5℃的SFC明显低于CW和MG凝胶油,此时MG的加入对体系口感的改善起到了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油 巴西棕榈蜡 单甘酯 互作机理 固体脂肪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棕榈蜡-纳米黏土乳液涂层对夏橙采后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周洲(摘译) 《中国果业信息》 2018年第7期56-56,共1页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8.06.002),来自伊朗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纳米技术系(ABRII)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巴西棕榈蜡-纳米黏土乳液涂层对伏令夏橙采后品质的影响。本次研究中,研...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8.06.002),来自伊朗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纳米技术系(ABRII)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巴西棕榈蜡-纳米黏土乳液涂层对伏令夏橙采后品质的影响。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在模拟贮存和销售状况下评估了巴西棕榈蜡-纳米黏土乳液在保持伏令夏橙果实采后品质方面的效果。研究人员将包含纳米黏土(即0.0、0.5和1.0 W%)的不同涂料涂到夏橙上,将其处理效果与对照(未处理)及其他两种不同的商业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巴西棕榈蜡制剂中纳米黏土的存在极大地增强了水果的感官可接受性、营养品质,并有效地防止了贮藏期间的果实重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棕榈蜡 纳米黏土 伏令夏橙 采后品质 乳液 涂层 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研究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棕榈油基焙烤专用脱模剂制备工艺及其脱模特性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冉冉 蒋子敬 +5 位作者 谢凌宇 车振明 邢亚阁 牛跃庭 韩文凤 罗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7-213,共7页
选用棕榈液油(Palm olein)作基料,巴西棕榈蜡(Carnauba Wax)做辅料,添加各种乳化剂,制备棕榈油基焙烤专用脱模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响应面实验,建立棕榈油基焙烤专用脱模剂乳化分层指数和黏度的多元回归模... 选用棕榈液油(Palm olein)作基料,巴西棕榈蜡(Carnauba Wax)做辅料,添加各种乳化剂,制备棕榈油基焙烤专用脱模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响应面实验,建立棕榈油基焙烤专用脱模剂乳化分层指数和黏度的多元回归模型,确定棕榈油基焙烤专用脱模剂最佳配方及乳化工艺为:棕榈蜡添加量5.03%、大豆卵磷脂添加量2.0%、聚甘油蓖麻醇酯(PGPR)-单甘酯复配比例2∶3、PGPR-单甘酯复配添加量1.0%、复合稳定剂(黄原胶-瓜尔豆胶-卡拉胶)复配比例1∶2.5∶1、复合稳定剂添加量0.30%、乳化温度90℃、超声时间19.75 min和超声功率110 W。所得脱模剂的乳化分层指数为2.15%,黏度为419.6 m Pa·s,蛋糕粘连率为0.367%。脱模特性研究中,蛋糕粘连率随着脱模剂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小,脱模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模剂 棕榈液油 巴西棕榈蜡 乳化剂 乳化分层指数 黏度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剂种类对凝胶油物性及结晶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37
6
作者 朱小勇 孟宗 +2 位作者 李进伟 蒋将 刘元法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7-43,共7页
以精炼低芥酸菜籽油为基料油,通过添加不同种类凝胶剂制备出两种模式凝胶油,并探讨了凝胶剂种类、搅拌等加工方式对凝胶油物化性质及结晶形态的影响,并使用低场脉冲核磁共振仪、质构仪、流变仪、差示量热扫描仪、粉末X-射线衍射仪、偏... 以精炼低芥酸菜籽油为基料油,通过添加不同种类凝胶剂制备出两种模式凝胶油,并探讨了凝胶剂种类、搅拌等加工方式对凝胶油物化性质及结晶形态的影响,并使用低场脉冲核磁共振仪、质构仪、流变仪、差示量热扫描仪、粉末X-射线衍射仪、偏振光显微镜等手段对其固体脂肪含量、质构流变性质、熔化性质、晶型及晶体形态做了初步评价,为凝胶油在食品专用油脂中大规模应用奠定理论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油 米糠 巴西棕榈蜡 谷维素 谷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抗菌活性及其在水果复合保鲜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奇松 李家俊 +2 位作者 叶江华 张奇 贾小丽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1年第10期22-26,共5页
利用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抑菌、绿色环保等特点,开发一款含茶多酚高效的天然水果复合保鲜剂。通过比较茶多酚、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的抑菌效果,确定茶多酚的抑菌浓度;并进一步研究了茶多酚与被膜剂(巴西棕榈蜡和商业化被膜剂)复合保鲜剂... 利用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抑菌、绿色环保等特点,开发一款含茶多酚高效的天然水果复合保鲜剂。通过比较茶多酚、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的抑菌效果,确定茶多酚的抑菌浓度;并进一步研究了茶多酚与被膜剂(巴西棕榈蜡和商业化被膜剂)复合保鲜剂在柑橘保鲜中的作用。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茶多酚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4、0.6和1.0 g·L^(-1),其抑制细菌效果显著优于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而茶多酚对酿酒酵母无抑制作用。基于抑菌试验结果,复合保鲜剂中的茶多酚添加浓度确定为0.8 g·L^(-1)。柑橘保鲜试验的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相比,商业化被膜剂(CP)、商业化被膜剂+茶多酚(CP-TP)、巴西棕榈蜡(ZL)、巴西棕榈蜡+茶多酚(ZL-TP)处理均具有保鲜效果。含巴西棕榈蜡的处理的柑橘硬度和保水能力显著高于含商业化被膜剂的处理;ZL处理的果皮抑菌率和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CP处理;茶多酚能显著提高巴西棕榈蜡保鲜剂的抑菌率,维持维生素C含量和降低水果呼吸速率。研究结果表明棕榈蜡+茶多酚复合涂剂的保鲜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柑橘保鲜 抑菌 水果保鲜 巴西棕榈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文摘
8
《保鲜与加工》 CAS 2011年第4期54-56,共3页
1-甲基环丙烯延长菠菜采后保鲜期的研究;采后一氧化氮熏蒸处理对延缓日本李果实后熟及减轻贮藏期间果实冷害的作用效果;
关键词 1-甲基环丙烯 文摘 科技 果实采后 果实后熟 巴西棕榈蜡 贮藏期间 熏蒸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