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用于构建肝静脉阻塞型巴德-基亚里综合征犬模型
1
作者 孙学栋 段峰 +3 位作者 马超 宋振飞 王茂强 金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目的评估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用于建立肝静脉(HV)阻塞型巴德-基亚里综合征(BCS)犬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对10只比格犬经颈外静脉及经皮经肝穿刺HV双入路途径以双球囊阻断肝静脉主干后注入无水乙醇,构建HV阻塞型BCS模型,对比造模前、后实验室... 目的评估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用于建立肝静脉(HV)阻塞型巴德-基亚里综合征(BCS)犬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对10只比格犬经颈外静脉及经皮经肝穿刺HV双入路途径以双球囊阻断肝静脉主干后注入无水乙醇,构建HV阻塞型BCS模型,对比造模前、后实验室指标。分别于造模后2、4、8周行肝脏超声,末次超声后行肝静脉血管腔内超声(IVUS)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肝左静脉(LHV)阻塞程度、管腔及血流,基于DSA所见评估LHV主干狭窄率,以狭窄率>30%而未完全闭塞为造模成功;记录造模成功率。结果造模前、后实验室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造模后超声、IVUS和DSA显示9只犬LHV管腔不同程度节段性狭窄、伴肝内交通静脉侧支循环建立,1只犬出现LHV弥漫性完全闭塞;造模成功率为90.00%(9/10)。病理结果显示靶HV管腔狭窄、管壁内膜增厚,后者主要成分为增生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技术可用于构建HV阻塞型BCS犬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德-基亚里综合征 肝静脉阻塞症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肝静脉阻塞型巴德-基亚里综合征继发肝硬化1例
2
作者 李欢 高小瞻 胡金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0,共1页
患者男,73岁,大便性状改变5个月;肝硬化病史40年,否认肝炎及饮酒史。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甘氨酸3.36μg/ml,透明质酸130 ng/ml,层黏连蛋白30.40 ng/ml,Ⅲ型前胶原N端肽38.30 ng/ml,Ⅳ型胶原84.10 ng/ml;甲胎蛋白、癌胚抗原、... 患者男,73岁,大便性状改变5个月;肝硬化病史40年,否认肝炎及饮酒史。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甘氨酸3.36μg/ml,透明质酸130 ng/ml,层黏连蛋白30.40 ng/ml,Ⅲ型前胶原N端肽38.30 ng/ml,Ⅳ型胶原84.10 ng/ml;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水平正常;肝病及寄生虫抗体阴性。腹部CT:肝形态失常,尾状叶内异常密度灶,考虑占位性病变(图1A)。腹部超声及超声造影:常规超声见肝尾状叶明显增大(图1B),3支肝内静脉未直接汇入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而于尾状叶右侧汇聚成为纡曲血管团与之连接;连接处血流束宽度0.3 cm,血流峰速119 cm/s(图1C);造影中肝尾状叶于第20 s始不均匀低增强,其增强程度始终低于周围肝组织(图1D);提示:肝静脉阻塞型巴德-基亚里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行增强MRI和CT三维血管造影,见3支肝内静脉于第三肝门(肝短静脉注入下腔静脉处)与IVC相通(图1E);遂行肝静脉血管造影+球囊扩张(图1F)。临床综合诊断为肝静脉阻塞型BCS继发肝硬化。本例报道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4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德-基亚里综合征 肝硬化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德-基亚里综合征伴左侧血胸1例
3
作者 武辉林 李坤 +1 位作者 翟水亭 祝云鹏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90-390,共1页
患者男,46岁,左侧胸闷、胸痛2天,加重10 h;诊断巴德-基亚里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及肝硬化1年余。查体:胸腹部浅表静脉曲张,左胸呼吸运动受限、肋间隙丰满,心尖搏动及气管向右移位,语音震颤减弱;脾脏中度肿大。实验室检查:... 患者男,46岁,左侧胸闷、胸痛2天,加重10 h;诊断巴德-基亚里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及肝硬化1年余。查体:胸腹部浅表静脉曲张,左胸呼吸运动受限、肋间隙丰满,心尖搏动及气管向右移位,语音震颤减弱;脾脏中度肿大。实验室检查:纤维蛋白原0.86 g/L,D-二聚体17.85μg/ml。胸腹部CT:纵隔内见增粗纡曲血管影;肝硬化,脾大,门静脉高压及侧支循环形成;左侧胸腔大量积液(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德-基亚里综合征 血胸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