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巴彦呼舒凹陷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
7
1
作者
孙国昕
张亚金
+2 位作者
李凤君
李松花
陈斌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30,i002-i003,共5页
巴彦呼舒凹陷是海拉尔盆地西南部的一个二级负向构造单元。在系统分析巴彦呼舒凹陷的石油地质条件后认为,凹陷内巴中次凹南屯组和大磨拐河组的泥岩是该凹陷的主要烃源岩。凹陷内广泛分布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河组3套储集层,伊敏组...
巴彦呼舒凹陷是海拉尔盆地西南部的一个二级负向构造单元。在系统分析巴彦呼舒凹陷的石油地质条件后认为,凹陷内巴中次凹南屯组和大磨拐河组的泥岩是该凹陷的主要烃源岩。凹陷内广泛分布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河组3套储集层,伊敏组泥岩是区域性盖层,大磨拐河组和南屯组泥岩是局部盖层。断块、断鼻和地层超覆等油藏类型较为发育,巴中次凹的鞍部隆起带和东部斜坡带是有利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彦呼舒凹陷
烃源岩
生储盖组合
圈闭类型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彦呼舒凹陷原型盆地恢复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
4
2
作者
杨旭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5,共8页
巴彦呼舒凹陷白垩纪受到多期构造活动的影响,后期反转改造强烈,盆地原型不清。从现今构造特征出发,通过地层残余真厚度求取、剥蚀量恢复及构造演化特征分析,对巴彦呼舒凹陷成藏关键期南屯组和伊敏组的原型盆地进行重建。研究认为:巴彦...
巴彦呼舒凹陷白垩纪受到多期构造活动的影响,后期反转改造强烈,盆地原型不清。从现今构造特征出发,通过地层残余真厚度求取、剥蚀量恢复及构造演化特征分析,对巴彦呼舒凹陷成藏关键期南屯组和伊敏组的原型盆地进行重建。研究认为:巴彦呼舒凹陷在铜钵庙组-南屯组的断陷时期,为统一湖盆,沉降中心在靠近陡坡带一侧;大磨拐河组-伊敏组的断坳时期,经历了2期挤压构造运动改造,在陡坡带形成规模较大的背斜构造;伊敏组末期的挤压构造反转活动,使凹陷地层抬升遭受剥蚀,沉降中心逐渐向缓坡带迁移,形成了现今3个次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彦呼舒凹陷
原型盆地恢复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彦呼舒凹陷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
7
1
作者
孙国昕
张亚金
李凤君
李松花
陈斌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30,i002-i003,共5页
文摘
巴彦呼舒凹陷是海拉尔盆地西南部的一个二级负向构造单元。在系统分析巴彦呼舒凹陷的石油地质条件后认为,凹陷内巴中次凹南屯组和大磨拐河组的泥岩是该凹陷的主要烃源岩。凹陷内广泛分布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河组3套储集层,伊敏组泥岩是区域性盖层,大磨拐河组和南屯组泥岩是局部盖层。断块、断鼻和地层超覆等油藏类型较为发育,巴中次凹的鞍部隆起带和东部斜坡带是有利勘探区带。
关键词
巴彦呼舒凹陷
烃源岩
生储盖组合
圈闭类型
油气勘探
Keywords
Bayanhushu Sag
source rock
source-reservoir-seal combination
trap type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分类号
TE13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彦呼舒凹陷原型盆地恢复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
4
2
作者
杨旭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5,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庆油气持续有效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6E-0202)。
文摘
巴彦呼舒凹陷白垩纪受到多期构造活动的影响,后期反转改造强烈,盆地原型不清。从现今构造特征出发,通过地层残余真厚度求取、剥蚀量恢复及构造演化特征分析,对巴彦呼舒凹陷成藏关键期南屯组和伊敏组的原型盆地进行重建。研究认为:巴彦呼舒凹陷在铜钵庙组-南屯组的断陷时期,为统一湖盆,沉降中心在靠近陡坡带一侧;大磨拐河组-伊敏组的断坳时期,经历了2期挤压构造运动改造,在陡坡带形成规模较大的背斜构造;伊敏组末期的挤压构造反转活动,使凹陷地层抬升遭受剥蚀,沉降中心逐渐向缓坡带迁移,形成了现今3个次凹。
关键词
巴彦呼舒凹陷
原型盆地恢复
构造演化
Keywords
Bayanhushu Sag
prototype basin recovery
tectonic evolution
分类号
TE12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巴彦呼舒凹陷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
孙国昕
张亚金
李凤君
李松花
陈斌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巴彦呼舒凹陷原型盆地恢复及构造演化
杨旭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