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塞尔协议Ⅲ在中国:进程与现状 被引量:3
1
作者 罗晶 杨育婷 徐培文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8-51,共4页
2008年金融危机中世界银行体系较低的风险承受能力促使巴塞尔委员会在2010年发布了《巴塞尔协议Ⅲ》,旨在通过提高资本金等监管要求来增强银行风险承受能力。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在借鉴巴塞尔协议Ⅲ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银行业实际情况在2011... 2008年金融危机中世界银行体系较低的风险承受能力促使巴塞尔委员会在2010年发布了《巴塞尔协议Ⅲ》,旨在通过提高资本金等监管要求来增强银行风险承受能力。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在借鉴巴塞尔协议Ⅲ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银行业实际情况在2011年和2012年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本文在解读中国银监会金融监管改革进展的基础上,对选取的六家上市银行进行了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拨备率和流动性比率这四大监管指标的现状分析。并以此分析了本次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在资本满足、杠杆运用、贷款损失准备及流动性准备这四方面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发展可转债拓展资本补充渠道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塞尔协议iii 新监管要求 上市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资本监管新标准”的实施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基于对RORWA和ROA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志辉 王伟 谢盈莹 《金融监管研究》 2012年第2期72-87,共16页
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推出后不久,我国银监会也相应推出了"中国资本监管新标准"("新标准")。有关"新标准"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已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研究"新标准"的实施对商业银行长、短... 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推出后不久,我国银监会也相应推出了"中国资本监管新标准"("新标准")。有关"新标准"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已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研究"新标准"的实施对商业银行长、短期盈利能力的影响。我们选取RORWA和ROA作为商业银行长期和短期盈利能力的代理变量,并选取5类解释变量对其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新标准"中的相关变量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只有资本充足率及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的变动可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且综合来看,银行短期盈利能力受到影响很小,而长期盈利能力受到显著的正向影响。继而,本文又计算出各个银行补充资本金后其长、短期盈利能力的变化,并综上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尽快进行融资规划,选取渠道进行融资,补充资本金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巴塞尔iii 资本充足率 盈利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银行业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忠生 赵泫珠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4,共6页
基于《各国监管当局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指引》,依据中国金融机构信贷和宏观经济数据,采用"信贷余额/GDP"指标,计算需要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时期和数量,检验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对中国银行业的有效性。针对模型与中国国情不符... 基于《各国监管当局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指引》,依据中国金融机构信贷和宏观经济数据,采用"信贷余额/GDP"指标,计算需要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时期和数量,检验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对中国银行业的有效性。针对模型与中国国情不符问题,宜将信贷/GOP指标与相关经济指标配合使用,将系统风险变动作为衡量标准,同时注意与宏观政策的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塞尔iii 顺周期性 逆周期资本 缓冲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缓冲会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吗--基于跨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4
作者 熊启跃 刘琦 王旭东 《金融监管研究》 2013年第10期1-24,共24页
本文以资本缓冲对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分析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随资本缓冲变动调整的机理,并提出一系列理论假说。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球97个国家1211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 本文以资本缓冲对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分析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随资本缓冲变动调整的机理,并提出一系列理论假说。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球97个国家1211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的方法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资本缓冲的增加强化了银行提高风险承担水平的动机,这一机制在经济增速较快时体现得尤为明显;随着资本缓冲数量的增加,资本缓冲对风险承担水平的正向激励效应会呈现"减弱—强化—减弱"的"U"型关系;资本金结构中核心资本比例的提高,会强化资本缓冲对风险承担水平的正向激励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缓冲 风险承担水平 巴塞尔协议iii 资本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性风险指数的逆周期资本缓冲动态提取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周伟 胡德红 伏开宝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67,155,共10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以逆周期资本缓冲为核心内容的宏观审慎监管成为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热门话题。本文利用多个指标构建宏观经济系统性风险指数,以此作为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挂钩指数,并确定缓冲资本提取的时点和程度,为设计适合我国实...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以逆周期资本缓冲为核心内容的宏观审慎监管成为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热门话题。本文利用多个指标构建宏观经济系统性风险指数,以此作为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挂钩指数,并确定缓冲资本提取的时点和程度,为设计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逆周期资本缓冲提取机制提供参考。实证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挂钩指数以及逆周期资本缓冲计提方法,既有利于增强金融监管当局判断的准确性,又有利于提高逆周期审慎监管政策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系统性风险指数 逆周期资本缓冲 巴塞尔协议iii 动态提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