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特征和年代确定 被引量:76
1
作者 谭佳奕 吴润江 +2 位作者 张元元 王淑芳 郭召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9-546,共8页
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及其周缘山区广泛分布,是陆东、五彩湾等地区卡拉麦里大气田的主要储层。根据两个实测剖面和一口钻井岩性剖面的对比,巴塔玛依内山组陆相喷发火山岩具有多期次,间歇性喷发的特征,沉积岩夹层是... 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及其周缘山区广泛分布,是陆东、五彩湾等地区卡拉麦里大气田的主要储层。根据两个实测剖面和一口钻井岩性剖面的对比,巴塔玛依内山组陆相喷发火山岩具有多期次,间歇性喷发的特征,沉积岩夹层是主要的喷发间断面标志。火山岩地层厚度变化快,岩相岩性变化大。岩石化学分析表明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主要是亚碱性-碱性、高钾的中基性岩。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为350.0±6.3Ma,结合其上覆地层的生物化石证据,认为巴塔玛依内山组属于下石炭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塔玛依内山组 火山岩 SHRIMP U-PB定年 下石炭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准噶尔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峰 徐涛 +3 位作者 范俊杰 潘爱军 王斌 朝银银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01-316,共16页
东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分布广泛,规模巨大,目前对其形成时代及构造背景的认识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以火山岩中的玄武岩、玄武安山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 东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分布广泛,规模巨大,目前对其形成时代及构造背景的认识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以火山岩中的玄武岩、玄武安山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套火山岩属高钾钙碱性火山岩系,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相似,(143Nd/144Nd)i变化幅度小,εNd(t)和T2DM近乎相同,具同源岩浆演化特征和良好的封闭条件。利用Sm-Nd等时线定年方法获得的玄武岩全岩等时线年龄为(319.7±5.9) Ma,(143Nd/144Nd)i =0.512414±0.000006, MSWD=0.34,与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和已有化石证据基本吻合,代表了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区域构造背景复杂。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之间的古亚洲洋存在双向俯冲消减过程。南向俯冲带位于扎河坝-克拉玛依一线,俯冲作用至少延续至(319.7±5.9) Ma。持续的南向俯冲造就了东准噶尔地区扎河坝下泥盆统托让格库都克组火山岩代表的岛弧和卡拉麦里蛇绿岩代表的卡拉麦里不成熟弧后盆地的形成。东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就是该过程中不成熟弧后盆地的产物,成岩过程可能是:古亚洲洋持续南向俯冲,导致卡拉麦里地区幔源物质大量上隆并引起弧后扩张,并在消减沉积物和(或)俯冲洋壳脱水产生的流体作用下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质岩浆不断底侵至壳幔边界,引起少量主体由古生代残余洋壳和岛弧体系组成的年轻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生成岩浆,并发生相互较完全的混合,而后随着混合岩浆的不断聚集和构造伸展作用的进一步持续,岩浆沿构造薄弱带快速上升至地表,喷发成岩。319.7-311 Ma 左右的中亚造山带持续南向增生导致了卡拉麦里弧盆北侧古亚洲洋的消亡,并最终迫使卡拉麦里弧盆北向俯冲消减而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SM-ND同位素 弧后盆地 石炭纪 巴塔玛依内山组 东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准噶尔巴塔玛依内山组火成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凯凯 边伟华 +3 位作者 王千军 王璞珺 郎嘉彬 李昭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341-3358,共18页
以东准噶尔双井子地区巴塔玛依内山组和石钱滩组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矿鉴定、地球化学分析、锆石U-Pb定年和牙形刺挑选等方法,对巴塔玛依内山组和石钱滩组的年代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的形成时间始于348. 7... 以东准噶尔双井子地区巴塔玛依内山组和石钱滩组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矿鉴定、地球化学分析、锆石U-Pb定年和牙形刺挑选等方法,对巴塔玛依内山组和石钱滩组的年代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的形成时间始于348. 7±2. 9Ma,318. 7±4. 2Ma之后结束,侵入岩的形成时间为255. 9±3. 5Ma,这些样品中普遍含有捕获锆石,这些锆石具有岩浆锆石的特征,年龄介于早石炭世杜内期和前寒武纪之间(354. 7~971. 2Ma),与盆地周边发育的岛弧火成岩和蛇绿岩年龄相仿,此外在石钱滩组灰岩内得到4颗牙形刺化石,分属于2个属,分别为Idiognathodus和Streptognathodus。以此为基础,通过搜集整理前人数据,得到如下结论:(1)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地层是穿时的,从早石炭世到晚石炭世连续发育,形成时间介于348. 7±2. 9Ma~300. 4±1. 3Ma之间;(2)巴塔玛依内山组上部的石钱滩组形成于318. 7±4. 2Ma之后的晚石炭世;(3)卡拉麦里蛇绿岩所代表的准噶尔洋盆闭合时间在晚泥盆世法门期和348. 7Ma之间;(4)准噶尔盆地基底可能由岛弧和洋壳组成,且存在前寒武纪基底。本研究旨在确定巴塔玛依内山组和石钱滩组地层时代,并为卡拉麦里洋闭合时限以及盆地基底性质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准噶尔 巴塔玛依内山组 石钱滩 火山岩 洋盆闭合时间 基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拉麦里山南麓巴塔玛依内山组岩性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袁文贤 刘朝荣 +4 位作者 彭希龄 赖世新 胡斌 杨文华 景爱萍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27,共3页
巴塔玛依内山组在卡拉麦里山(早期称克拉美丽山)南麓分布于双井子地区和火烧山北地区,是一套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沉积岩。双井子地区巴塔玛依内山组出露层序多而厚度大,可分为3个大的喷发旋回,8个岩性段,向南、北出露层序少且厚度小。... 巴塔玛依内山组在卡拉麦里山(早期称克拉美丽山)南麓分布于双井子地区和火烧山北地区,是一套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沉积岩。双井子地区巴塔玛依内山组出露层序多而厚度大,可分为3个大的喷发旋回,8个岩性段,向南、北出露层序少且厚度小。火烧山北地区老山沟出露层序较全,厚度也较大,向西到五彩湾层序逐渐减少,厚度也相应减薄,在白碱沟巴塔玛依内山组底界应向南移约1 500 m.与下伏地层以超覆不整合接触为主。研究其岩性特征与厚度变化对滴西—五彩湾—沙帐—大井地区井下地层划分及油藏评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麦里山 巴塔玛依内山组 火山岩建造 喷发旋回 横向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气孔充填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凯凯 边伟华 +4 位作者 王璞珺 冯玉辉 李昭 张增宝 刘晓康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30,共10页
通过薄片鉴定、电子探针、地质温度计、面孔率等手段对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杏仁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山岩内气孔充填物包括硅质、沸石、绿鳞石、绿泥石、皂石等,杏仁体充填以复成分为主,单成分少见,单成分杏仁体... 通过薄片鉴定、电子探针、地质温度计、面孔率等手段对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杏仁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山岩内气孔充填物包括硅质、沸石、绿鳞石、绿泥石、皂石等,杏仁体充填以复成分为主,单成分少见,单成分杏仁体见硅质和绿鳞石杏仁体两种,复成分杏仁体包括石英→沸石、石英→绿泥石、石英→绿鳞石→皂石等10种;气孔内充填的绿泥石形成温度介于84.7~123.6℃,为低温充填,综合分析认为巴塔玛依内山组中基性火山岩气孔充填为后生流体沉淀结晶的结果;气孔充填使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质量明显变差,约94.5%的原生气孔空间完全丧失;充填作用虽然使火山岩储集空间丧失,但是残存的杏仁体内孔、杏仁体收缩孔仍具有一定的储集能力,流体在气孔内沉淀结晶的同时,也伴随着火山岩溶蚀作用的进行,过程中产生的溶蚀孔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气孔体积的减少起到补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东部 巴塔玛依内山组 火山岩储层 气孔充填作用 杏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部巴塔玛依内山组玻质碎屑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凯凯 边伟华 +3 位作者 王岩泉 李昭 刘晓康 王璞珺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22,共9页
玻质碎屑岩是岩浆水下喷发的直接证据,对火山岩喷发环境的确定至关重要。以准噶尔盆地东部白碱沟地区巴塔玛依内山组地层发育的玻质碎屑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实测、薄片鉴定、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锆石U-Pb定... 玻质碎屑岩是岩浆水下喷发的直接证据,对火山岩喷发环境的确定至关重要。以准噶尔盆地东部白碱沟地区巴塔玛依内山组地层发育的玻质碎屑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实测、薄片鉴定、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锆石U-Pb定年、烃源岩测试等手段对玻质碎屑岩的岩石学、年代学特征以及泥岩夹层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碱沟地区的玻质碎屑岩可分为流纹质和玄武质2种,这为五彩湾和白碱沟地区火山岩水下喷发环境的确定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玻质碎屑岩形成于333. 8±4. 6 Ma,属于早石炭世。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研究区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在早石炭世和晚石炭世均有发育,水下喷发环境很可能从早石炭世晚期(333. 8±4. 6 Ma)开始一直延续至晚石炭世(300. 4±1. 3 Ma)。长时间的水下喷发一方面使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提高;另一方面有机质热演化释放的有机酸使火山岩储层产生次生溶蚀孔,从而在巴塔玛依内山组内部与烃源岩接触的火山岩中形成有利的次生孔隙发育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东部 巴塔玛依内山组 玻质碎屑岩 烃源岩 水下喷发环境 锆石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准噶尔奥依托浪格地区原三塘湖组陆相火山岩地层的重新厘定与解体 被引量:4
7
作者 毕承彬 余牛奔 +3 位作者 卢观送 尼加提·阿布都逊 潘飞 马比阿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84-1395,共12页
笔者通过岩性组合与岩相组合对比研究、SHRIMP锆石U−Pb测年与化石年代学研究等手段,认为东准噶尔奥依托浪格地区原三塘湖组陆相火山岩应重新厘定为巴塔玛依内山组,并建议将这套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广泛分布的陆相火山岩根据地质时代解体为... 笔者通过岩性组合与岩相组合对比研究、SHRIMP锆石U−Pb测年与化石年代学研究等手段,认为东准噶尔奥依托浪格地区原三塘湖组陆相火山岩应重新厘定为巴塔玛依内山组,并建议将这套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广泛分布的陆相火山岩根据地质时代解体为巴塔玛依内山组与三塘湖组,三塘湖组仅代表早二叠纪陆相火山岩。年代学研究表明:奥依托浪格地区巴塔玛依内山组年龄具有穿时性,下段年龄为(335.6±6.5)Ma,上段年龄为(320.5±7.1)Ma,属早石炭世晚期到晚石炭世,解决了巴塔玛依内山组长久以来的下、上石炭统之争。综合研究认为:这套陆相火山岩属于东准噶尔构造带自西向东链式缝合背景下的构造−岩浆活动,残余洋盆消失至陆相火山活动开启,同时受到西侧拉张环境与东侧岛弧环境的影响。奥依托浪格地区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机构、构造、喷发间歇期发育,具有石油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 巴塔玛依内山组 陆相火山岩 地层厘定 地层解体 油气地层 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准噶尔晚古生代依旧存在俯冲消减作用--来自石炭纪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32
8
作者 张峰 陈建平 +5 位作者 徐涛 范俊杰 潘爱军 郭晓东 李杰美 朝银银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0-156,共17页
东准噶尔地区石炭纪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分布广泛,规模巨大。对其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1)该套火山岩岩石类型复杂,具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特征,属高钾钙碱性火山岩系,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Sr... 东准噶尔地区石炭纪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分布广泛,规模巨大。对其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1)该套火山岩岩石类型复杂,具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特征,属高钾钙碱性火山岩系,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Sr、K、Rb、Ba、Th)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重稀土元素,87Sr/86Sr和143Nd/144Nd初始值分别为0.70385~0.71312,0.152378~0.512998,εNd(t)多介于3.0~6.2之间,显示了与俯冲消减作用相关的不成熟弧后盆地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2)火山岩物质来源以亏损地幔源为主,并混有少量主体由古生代残余洋壳、岛弧体系组成的年轻下地壳物质。其中,基性熔岩以亏损地幔源为主,并在岩浆源区与少量新生地壳物质发生了近乎完全的壳-幔岩浆混合和Sm-Nd同位素体系均一化,其形成很可能与俯冲沉积物和(或)俯冲洋壳变质脱水产生的流体引起上覆地幔楔物质的部分熔融有关;而酸性熔岩与基性熔岩存在明显的不同,酸性熔岩是少量幔源岩浆经强烈结晶分异和经历较多壳源物质混染的结果。3)玄武岩全岩 Sm-Nd等时线年龄为319.7±5.9 Ma,与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和已有化石证据基本一致,代表了火山岩的形成时代。综合研究表明,东准噶尔地区320 Ma左右依旧存在古亚洲洋的俯冲消减作用,准噶尔古洋盆最终闭合时间应介于320~311 Ma之间。在此过程中,火山岩浆作用强烈,蕴含成矿物质丰富,东准噶尔地区找矿前景值得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地球化学 弧后盆地 石炭纪 巴塔玛依内山组 东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东地区石炭系烃源岩评价及重要意义 被引量:26
9
作者 贺凯 庞瑶 +2 位作者 何治亮 曾良雄 职文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45,共5页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4个层组(下统塔木岗组、滴水泉组,上统巴塔玛依内山组、石钱滩组)均发育烃源岩。相对而言,塔木岗组及石钱滩组分布范围较有限,钻探程度较低,目前还难以准确评价;而下石炭统滴水泉组烃源岩厚度大,分布稳定,有机...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4个层组(下统塔木岗组、滴水泉组,上统巴塔玛依内山组、石钱滩组)均发育烃源岩。相对而言,塔木岗组及石钱滩组分布范围较有限,钻探程度较低,目前还难以准确评价;而下石炭统滴水泉组烃源岩厚度大,分布稳定,有机质丰度高、类型较好、生烃强度较高,目前已达到湿气演化阶段,是准北地区重要的源岩;与滴水泉组烃源岩相似,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分布广泛,生烃指标较好,目前已达到生油高峰,是准东南部北三台—吉木萨尔地区石炭系重要的源岩。五彩湾地区、北三台地区均找到了与这两套源岩有关的油气藏,表明了石炭系良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 石炭系 烃源岩 滴水泉 巴塔玛依内山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钾质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杨高学 李永军 +4 位作者 佟丽莉 刘晓宇 闫存兴 杨宝凯 吴宏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345-2356,共12页
卡拉麦里钾质火山岩位于准噶尔盆地的东北缘下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内。这些火山岩以粗面玄武岩和玄武质粗面安山岩为主,SiO2含量稳定(46.29%~51.56%),具有较高的碱含量(K2O+Na2O=5.39%~6.96%)以及高K2O/Na2O比值(K2O/Na2O=0.5~1.4),... 卡拉麦里钾质火山岩位于准噶尔盆地的东北缘下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内。这些火山岩以粗面玄武岩和玄武质粗面安山岩为主,SiO2含量稳定(46.29%~51.56%),具有较高的碱含量(K2O+Na2O=5.39%~6.96%)以及高K2O/Na2O比值(K2O/Na2O=0.5~1.4),TiO2含量相对稳定(0.94%~1.21%),显示钾玄质岩石特征。岩石地球化学表明,钾玄岩强烈富集LILE(如K、Rb和Sr)和LREE((La/Yb)N=4.39~6.25),Eu正异常明显(δEu=1.3~1.7),相对亏损HFSE(如Zr、Hf),Ta、Nb和Ti呈明显的"TNT"负异常,及较高Ba/Nb和Ba/Ta比值(分别为38~93,574~1470),显示典型岛弧岩浆特征,而Nd-Sr同位素显示亏损地幔源区特征。不相容元素(Nb/La)N和Ba/La比值(分别为0.33~0.41,11.07~18.82)以及高Nb含量(4.45×10-6~7.76×10-6),表明这些岩石来自一个交代作用富集的地幔源区。通过钾质火山岩环境的梯次判别图研究,发现巴塔玛依内山组钾玄岩形成于后碰撞环境,显示岛弧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在后碰撞期,由于陆内调整和均衡作用,东准噶尔东北缘的岩石圈伸展减薄,随着岩石圈地幔的减薄,前期交代富集的下部地幔楔(金云母和/或钾质角闪石-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发生低度部分熔融形成钾玄质母岩浆,诱发了后碰撞型钾玄质岩浆活动(具有弧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了卡拉麦里巴塔玛依内山组钾质玄武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质玄武岩 岩石地球化学 巴塔玛依内山组 后碰撞 卡拉麦里 东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地质特征及油气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谭佳奕 王淑芳 +2 位作者 张元元 吴润江 郭召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3-255,共13页
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勘探近年来取得了重大成就。该区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类型多样,包括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等火山熔岩,火山集块、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等火山碎屑岩以及各种沉积—火山岩。火山岩存在多期次... 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勘探近年来取得了重大成就。该区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类型多样,包括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等火山熔岩,火山集块、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等火山碎屑岩以及各种沉积—火山岩。火山岩存在多期次、间歇性喷发的特征,一般至少可以划分为3个喷发期次,沉积岩夹层是其主要喷发间断面,两个沉积夹层之间的火山岩层段是有利储集段带。该区石炭纪古火山机构类型多样,近火山通道火山角砾岩发育,是有利的储集相带。综合古生物化石证据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火山活动时限为早石炭世,该区石炭系地层自下而上应为下石炭统塔木岗组、滴水泉组和巴塔玛依内山组;上石炭统为石钱滩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特征 火山机构 早石炭世 巴塔玛依内山组 准噶尔盆地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北缘萨尔托海铁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
12
作者 赵忠合 耿新霞 +1 位作者 高文娟 王成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341-342,共2页
新疆准噶尔北缘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结合部位,哈、中、蒙巨型有色金属成矿带的中段,具有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强烈的岩浆活动,是寻找铁、铜、金、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段(Seng?r et al.,19... 新疆准噶尔北缘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结合部位,哈、中、蒙巨型有色金属成矿带的中段,具有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强烈的岩浆活动,是寻找铁、铜、金、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段(Seng?r et al.,1993;杨富全等,2011)。目前已发现一系列铁镁-超镁铁岩型铜镍矿、斑岩型铜(钼)矿、矽卡岩型铜钼矿及铁铜金矿床,如喀拉通克铜镍矿、玉勒肯哈腊苏铜(钼)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尔托海 铁矿床 黑色金属矿床 准噶尔北缘 矿床地质特征 巴塔玛依内山组 闪长岩 深成岩 安山玢岩 铁矿体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滴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集空间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3
作者 王洛 李江海 +2 位作者 师永民 赵越 马寅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5-215,共11页
由于地层古老且埋藏深,滴西地区火山岩研究难度大。为获得研究区域火山岩储集空间最直接的认识,文中以区域内14口取心井共计482m岩心及其相关的铸体薄片等最为直接的资料为基础,对区域内火山岩储集空间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类,并进行了分... 由于地层古老且埋藏深,滴西地区火山岩研究难度大。为获得研究区域火山岩储集空间最直接的认识,文中以区域内14口取心井共计482m岩心及其相关的铸体薄片等最为直接的资料为基础,对区域内火山岩储集空间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类,并进行了分类统计和分析研究。分析发现,滴西地区火山岩孔隙类型多样,其中以溶孔占主导地位,包括基质溶孔、晶内溶孔、晶间溶孔、粒(砾)内溶孔、粒(砾)间溶孔、岩屑溶孔共计占79%;其次为气孔,占14%。裂缝类型以构造缝为绝对主导,占92%;成岩缝次之,包括层间缝、龟裂缝、冷凝收缩缝、其他成岩缝共计占7%。裂缝产状上以斜交缝占优势,约占34%;裂缝规模上以小型缝为主,占79%。研究区域火山岩经历了复杂而漫长的构造演化史,这使得其储集空间成因复杂。储集空间的分类统计结果及相关地质背景分析表明,区域火山岩储集空间成因复杂多样,主控因素依次为构造作用、风化作用和成岩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空间 火山岩储层 巴塔玛依内山组 滴西地区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滴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识别与预测 被引量:26
14
作者 王洛 李江海 +1 位作者 师永民 张立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254,共13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滴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中已获重要的工业气流。然而由于成岩环境复杂,岩性多变,火山机构受后期风化剥蚀和构造作用的影响,保存不完整,使得该区火山岩研究难度大,认识程度较低。本文对滴西地区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火... 准噶尔盆地腹部滴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中已获重要的工业气流。然而由于成岩环境复杂,岩性多变,火山机构受后期风化剥蚀和构造作用的影响,保存不完整,使得该区火山岩研究难度大,认识程度较低。本文对滴西地区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区典型岩性的岩心、岩石薄片及测井响应特征,提出了一套火山岩测井识别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典型岩性组合的地震反射特征,并对岩性的展布情况进行了预测。最后,对火山岩形成的环境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滴西地区巴塔玛依内山组顶面的火山岩分布具有一定的分段特征,可以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段:从成分上看,东部以酸性岩为主,西部以基性岩为主,中部则酸性岩、中性岩和基性岩皆较发育;从火山岩产状上看,东部和西部以喷出产状为主,中部则侵入产状和喷出产状皆发育。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体具有多期次的特点,各火山机构彼此叠置,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层状火山机构发育。本文的研究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内石炭系火山岩研究及火山机构的解剖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也为该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火山岩 滴西地区 岩性识别 巴塔玛依内山组 火山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滴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集性能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洛 李江海 +2 位作者 师永民 赵越 马寅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77-891,共15页
火山岩储集性能分布的非均质性非常强,探索其分布规律成为火山岩油气勘探的难点和重要任务。本文以实际岩心及其分析化验等资料为基础,从滴西地区取心最佳储集性能段、最差储集性能段、风化壳储集性能分布模式、薄层熔岩储集性能分布模... 火山岩储集性能分布的非均质性非常强,探索其分布规律成为火山岩油气勘探的难点和重要任务。本文以实际岩心及其分析化验等资料为基础,从滴西地区取心最佳储集性能段、最差储集性能段、风化壳储集性能分布模式、薄层熔岩储集性能分布模式、厚层熔岩储集性能分布模式等方面总结了石炭系火山岩储集性能的垂向分布规律,同时分析了储集性能的平面分布情况。火山熔岩储集性能在垂向上的分布差异,成岩阶段主要受岩相的影响,后期主要受构造作用及风化溶蚀作用等的影响。受成岩阶段岩相的影响,溢流相上部亚相和下部亚相均有可能形成较好的储集性能。与碎屑岩互层的薄层熔岩常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与碎屑岩互层的厚层熔岩段的底部储集性能可能较好,其次是顶部,而中部常沦落为储集性能相对较差的位置。风化壳的风化粘土层、强风化带、中等风化带、弱风化带、未风化带5个垂向分带结构中,中等风化带往往具备相对最佳的储集条件。应用W风化指数新型工具对火山岩进行风化程度评估显示,准噶尔盆地火山岩具有多期风化的特征,并残留有大量未风化、轻微风化及中等风化的火山岩,这其中不乏储集性能优良的岩性段。从平面分布来看,研究区域火山岩储集性能具有强烈的各向异性特征,常表现为局部富集,快速变迁,随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性能 火山岩储层 巴塔玛依内山组 滴西地区 准噶尔盆地 风化程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碱性玄武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海 李永军 +4 位作者 徐学义 杨高学 王祚鹏 徐倩 王龙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282-3300,共19页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巴塔玛依内山组为一套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其时代归属及形成的构造背景争议已久。本文通过对双井子一带该组火山岩下部玄武岩开展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获得一组锆石加权平均年龄...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巴塔玛依内山组为一套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其时代归属及形成的构造背景争议已久。本文通过对双井子一带该组火山岩下部玄武岩开展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获得一组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335.1±9.3 Ma,时代为早石炭世。年代学成果综合分析表明,巴塔玛依内山组为连续发育于早—晚石炭世的穿时地层。玄武岩样品SiO_(2)含量46.49%~52.19%,富碱(Na_(2)O+K_(2)O=4.07%~8.55%),高钾(K_(2)O/Na_(2)O=0.35~1.31)和高Al_(2)O_(2)(15.62%~17.97%),里特曼指数σ>3.3,斑晶和基质中含有碱性矿物,为典型的碱性玄武岩。样品具有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Yb)_(N)=3.08~5.25,弱Eu异常(δEu=0.90~1.06),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等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相关判别图解研究表明,岩浆起源于受俯冲流体交代的亏损地幔源区,在深部岩浆房中发生了矿物结晶分异作用,并在上升侵位过程中遭受了一定程度的陆壳物质混染。碱性玄武岩兼具板内玄武岩、后碰撞和岛弧火山岩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其形成与卡拉麦里洋盆闭合之后的板内岩浆活动有关,是俯冲碰撞造山期后伸展背景下的产物。表明早石炭世准噶尔地块东北缘已经进入由碰撞挤压到伸展拉张的构造转换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玄武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巴塔玛依内山组 卡拉麦里地区 东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