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秋季巴塔哥尼亚大陆架公海海域拖网渔获物组成及主要种类生物学特征
1
作者 刘岩 张秀梅 孙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8,共11页
2011年1-3月,在巴塔哥尼亚大陆架公海进行了拖网探捕。本次调查海域位于巴塔哥尼亚大陆架海域渔场边缘,毗邻福克兰-马尔维纳斯大陆架海域渔场,渔获组成兼有这两个渔场的特征。结果表明,该渔场(45°01′-46°53′S,60°07′-... 2011年1-3月,在巴塔哥尼亚大陆架公海进行了拖网探捕。本次调查海域位于巴塔哥尼亚大陆架海域渔场边缘,毗邻福克兰-马尔维纳斯大陆架海域渔场,渔获组成兼有这两个渔场的特征。结果表明,该渔场(45°01′-46°53′S,60°07′-60°47′W)底质平坦,水深在110-180 m之间,调查期间天气良好,适宜底拖网作业;在水深20-80 m水层存在温、盐跃层。底拖网渔获中主要有11种经济种类,按渔获量排序以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拉氏南美南极鱼(Patagonotothen ramsayi)、阿根廷无须鳕(Merluccius hubbsi)、阿根廷鳀(Engraulis anchoita)与鳐类列前五位,占总产量的92.26%。探捕期间,相对资源量指数1月平均为(462.8±95.7)kg/h,2月平均为(713.8±194.1)kg/h,3月平均为(778.1±75.0)kg/h,呈逐月递增趋势。经济种类的数量分布有较大差异,多数经济种类的资源密集分布区位于渔场北部,渔场南部高产种类较为单一。阿根廷滑柔鱼优势胴长有逐月增大的趋势;阿根廷无须鳕优势体长变化不明显;拉氏南美南极鱼的优势体长皆小于其初次性成熟体长,其中1月采集的样本仅为110-130 mm,分析认为,本调查捕获的多为索饵洄游的幼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塔哥尼亚大陆架 渔场环境 底拖网 渔获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