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伊朗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从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的关系看伊朗伊斯兰革命的深层原因 被引量:5
1
作者 刘中民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8-83,共6页
在近代,由于伊朗与伊斯兰教什叶派的特殊亲缘关系,伊朗反封建、反殖民的民族主义一直有着鲜明的宗教色彩。伊斯兰教与民族主义的交恶是随着巴列维王朝剧烈的现代化和世俗化进程而全面展开的。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巴列维王朝自诩奉行&qu... 在近代,由于伊朗与伊斯兰教什叶派的特殊亲缘关系,伊朗反封建、反殖民的民族主义一直有着鲜明的宗教色彩。伊斯兰教与民族主义的交恶是随着巴列维王朝剧烈的现代化和世俗化进程而全面展开的。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巴列维王朝自诩奉行"积极的民族主义",一方面推行全盘效仿西方的"白色革命",一方面继续推行残暴的独裁专制统治,从而全面恶化了伊朗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并最终导致埋葬巴列维王朝的1979年伊斯兰革命,建立了现代伊斯兰神权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列维王朝 伊朗民族主义 伊斯兰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巴列维王朝的突然倾覆看伊朗社会变革与社会稳定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毕健康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47,共9页
20世纪的伊朗历经战争与革命、改革与发展,基本完成从传统农牧业社会向现代工商业、城市社会的社会变革。1979年巴列维王朝出人意料地突然倾覆,凸现出社会变革与社会稳定的对立统一关系。王朝突然倾覆,关键在于资产阶级与什叶派教士结... 20世纪的伊朗历经战争与革命、改革与发展,基本完成从传统农牧业社会向现代工商业、城市社会的社会变革。1979年巴列维王朝出人意料地突然倾覆,凸现出社会变革与社会稳定的对立统一关系。王朝突然倾覆,关键在于资产阶级与什叶派教士结成政治联盟。伊朗社会变革的不平衡,造成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弱小,传统势力即巴札和教士势力比较强大。资产阶级弱小,不足以迫使巴列维国王适时推进政治改革,政治变革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朗 社会变革 社会稳定 巴列维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伊朗人口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超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49,共6页
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社会变迁过程中伴随着人口结构的剧烈变化,游牧人口、乡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比例发生根本性改变。现代化的推进使伊朗社会人口流动性增强,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迁移,出现快速城市化的现象。但... 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社会变迁过程中伴随着人口结构的剧烈变化,游牧人口、乡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比例发生根本性改变。现代化的推进使伊朗社会人口流动性增强,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迁移,出现快速城市化的现象。但是人口的流动加剧了伊朗城乡间和地区间的不平衡,最终伊朗社会呈现出现代城市和落后农村并存的二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朗 巴列维王朝 现代化 社会变迁 人口流动 经济结构 社会结构 人口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列维王朝的波斯湾战略及其地区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冀开运 邢文海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45,共11页
伊朗的波斯湾战略随着国际处境的变迁和国力的强弱变化具有顺势而为、因时而变的历史特点。在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与美国关系紧密,与阿拉伯国家在意识形态和制度上没有根本性的矛盾,伊朗利用英国在1971年撤出波斯湾的权力真空以及伊朗... 伊朗的波斯湾战略随着国际处境的变迁和国力的强弱变化具有顺势而为、因时而变的历史特点。在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与美国关系紧密,与阿拉伯国家在意识形态和制度上没有根本性的矛盾,伊朗利用英国在1971年撤出波斯湾的权力真空以及伊朗在国际格局中的相对有利地位和综合国力上升的良好态势,由被动因应逐步转变为积极主动地谋求和维护伊朗在波斯湾地区的战略利益。伊朗因此实现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相对提高,掌握了波斯湾三岛的控制权,其军事力量也实质性地介入了波斯湾地区事务。因此,巴列维王朝时期的波斯湾战略基本实现了伊朗的国家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朗 巴列维王朝 波斯湾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伊朗巴列维王朝的女性教育与社会地位变迁 被引量:1
5
作者 贺婷 杨巧南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3期182-188,共7页
伊朗巴列维王朝时期的现代化改革对伊朗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伊朗教育改革作为现代化改革的重要一环改变了伊朗女性传统的教育模式,在伊朗女性教育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的女性教育不仅是对立宪革命时期伊朗现代教... 伊朗巴列维王朝时期的现代化改革对伊朗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伊朗教育改革作为现代化改革的重要一环改变了伊朗女性传统的教育模式,在伊朗女性教育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的女性教育不仅是对立宪革命时期伊朗现代教育的继承和发展,而且也为1979年以后的伊朗女性现代教育做了很好的铺垫,对伊朗女性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过渡作用。现代化的教育政策使伊朗女性教育的各个领域都有了长足发展,而女性教育的发展也影响了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为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提供了文化基础。但是,由于伊斯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伊朗现代化改革的缺陷,使得伊朗这一时期的女性教育同时存在着弊端和值得反思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教育 巴列维王朝 现代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伊朗外交的历史嬗变及其特征 被引量:9
6
作者 刘中民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4,共7页
本文对当代伊朗外交进行了全面的历史回顾。本文认为,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伊朗外交是片面追随美国的依附外交,同时也构成了伊斯兰革命的根源之一;霍梅尼时代的伊朗"革命外交"导致伊朗陷入空前的国际孤立;在拉夫桑贾尼和哈塔米时... 本文对当代伊朗外交进行了全面的历史回顾。本文认为,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伊朗外交是片面追随美国的依附外交,同时也构成了伊斯兰革命的根源之一;霍梅尼时代的伊朗"革命外交"导致伊朗陷入空前的国际孤立;在拉夫桑贾尼和哈塔米时期,伊朗的"缓和"与"对话"外交,使国际环境得到相对改善;内贾德政府执政后,"拥核崛起"成为伊朗国际战略的核心,导致伊朗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再度紧张。当代伊朗外交有两点值得发展中国家吸取的历史教训。首先,如何避免外交走向依附与革命两个极端;其次,如何正确处理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朗外交 巴列维王朝 霍梅尼 拉夫桑贾尼 哈塔米 内贾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脉伊朗政治风云变幻——读《后霍梅尼时代伊朗政治发展研究》
7
作者 陈利宽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4-176,共3页
伊朗问题是国内中东学界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国内中东学界对伊朗政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学术成果不断涌现,但关于伊朗政治发展问题的系统性研究尚付阙如。经过长期积累,伊朗研究逐渐成为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的特色研究方向。蒋真在伊朗政... 伊朗问题是国内中东学界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国内中东学界对伊朗政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学术成果不断涌现,但关于伊朗政治发展问题的系统性研究尚付阙如。经过长期积累,伊朗研究逐渐成为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的特色研究方向。蒋真在伊朗政治问题研究上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其著作《后霍梅尼时代伊朗政治发展研究》于2014年8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梅尼 政治生活 伊朗人 尚付阙如 政治问题 巴列维王朝 伊斯兰革命 发展问题 中东地区 拉夫桑贾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朗伊斯兰革命根源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53-57,共5页
伊朗伊斯兰革命根源探析吴成“没有人能够推翻我。我得到七十万军队、全体工人和绝大多数人民的支持。”①这是伊朗国王巴列维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记者讲的一番话,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半年后,在人民群众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对声... 伊朗伊斯兰革命根源探析吴成“没有人能够推翻我。我得到七十万军队、全体工人和绝大多数人民的支持。”①这是伊朗国王巴列维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记者讲的一番话,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半年后,在人民群众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对声中,他只得离开自己的国家,最后客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革命 巴列维王朝 伊朗资产阶级革命 伊斯兰教法 白色革命 国王 哈里发 探析 伊朗人 礼萨·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朗“伊斯兰革命”和神权统治
9
作者 郭隆隆 《国际展望》 1982年第28期2-10,共9页
由伊朗伊斯兰教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发动和领导的“伊斯兰革命”已成为当代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这场“革命”开始于六十年代霍梅尼领导的反国王运动,其首要目的是要在伊朗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一九七九年初,巴列维王朝倒台... 由伊朗伊斯兰教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发动和领导的“伊斯兰革命”已成为当代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这场“革命”开始于六十年代霍梅尼领导的反国王运动,其首要目的是要在伊朗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一九七九年初,巴列维王朝倒台后,霍梅尼即宣布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并明确表示要进一步推进“伊斯兰革命”。霍梅尼宣称: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革命 伊朗人 霍梅尼 巴列维王朝 宗教领袖 巴扎尔甘 中东地区 巴尼萨德尔 逊尼派 黎巴嫩内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