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甲胎蛋白抗体和巯基丁二酰胺铜(Ⅱ)共固定修饰电极的人血清中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鲁雁 干宁 +2 位作者 李天华 江千里 王峰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59-1664,共6页
研制基于甲胎蛋白抗体(Ab-AFP)和巯基丁二酰胺铜(Ⅱ)(CuL)共固定修饰玻碳电极(GCE|Ab-AFP/TiO2/CuL)的免疫传感器,用于测定人血清中AFP抗原水平。该免疫传感器是利用溶胶-凝胶气相沉积技术,将AFP抗体分子固定在CuL修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 研制基于甲胎蛋白抗体(Ab-AFP)和巯基丁二酰胺铜(Ⅱ)(CuL)共固定修饰玻碳电极(GCE|Ab-AFP/TiO2/CuL)的免疫传感器,用于测定人血清中AFP抗原水平。该免疫传感器是利用溶胶-凝胶气相沉积技术,将AFP抗体分子固定在CuL修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而成。电极表面的CuL具有电活性,对H2O2有良好的电化学还原催化。当该免疫传感器在含AFP样品的溶液中于25℃温育30min后,AFP抗原与Ab-AFP抗体分子的免疫结合物导致CuL的电子传递被部分阻碍,使CuL对H2O2电催化还原的效率降低,电流值的下降量和AFP浓度成正比,可用于AFP定量测定。在pH=6的PBS中,25℃温育30min的优化条件下,该传感器对AFP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5~3.9和3.9~100ng/mL,检出下限为0.081ng/mL(3σ)。该免疫传感器制备过程比基于酶标抗体修饰传感器简单,尤其是对H2O2催化响应迅速,稳定性好,可以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稳定存放15d。对于构建无试剂的免疫传感器和临床免疫分析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丁酰胺() 甲胎蛋白抗原 H2O2 溶胶-凝胶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Pt/巯基丁二酰胺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活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干宁 王鲁雁 +2 位作者 李天华 王峰 江千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15-920,共6页
利用电沉积法将纳米Pt固定在巯基丁二酰胺铜(II)自组装金电极(Au/CuL)表面,制备了一种纳米催化电极(Au/CuL/nanoPt).分别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光电子能谱(XPS),表面红外光谱(FT-IR)及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对电极... 利用电沉积法将纳米Pt固定在巯基丁二酰胺铜(II)自组装金电极(Au/CuL)表面,制备了一种纳米催化电极(Au/CuL/nanoPt).分别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光电子能谱(XPS),表面红外光谱(FT-IR)及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对电极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它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CuL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并对H2O2的还原具有电催化作用,纳米Pt可以显著增强这种催化性能.在30℃、0.02mol·L-1PBS缓冲液(pH=6.0)中检测H2O2,在0.00125-0.16mmol·L-1浓度范围呈现线性响应,相关系数为0.9960(信噪比为3),检测极限为0.3μmol·L-1.该电极对H2O2电流响应灵敏度高(0.312mA·cm-2·mmol-1·L)、检测迅速(4.3s)、稳定性好(对46μmol·L-1和2.8mmol·L-1的H2O2连续测10次,变异系数分别为3.1%和3.9%;保存70d后对10μmol·L-1H2O2的响应为初始响应的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Pt修饰电极 基丁酰胺(II) 电催化还原 H2O2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二巯基丁二酸对铜的缓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红冉 周玉丰 +2 位作者 刘栓 苏胜培 余海斌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9-85,共7页
目的以马来酸为原料制备2,3-二巯基丁二酸(DMSA),研究DMSA对铜在0.5 mol/L NaOH溶液中的缓蚀作用。方法以马来酸为原料,通过加成、消去、加成再水解的方法制备2,3-二巯基丁二酸,利用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静态腐蚀失重... 目的以马来酸为原料制备2,3-二巯基丁二酸(DMSA),研究DMSA对铜在0.5 mol/L NaOH溶液中的缓蚀作用。方法以马来酸为原料,通过加成、消去、加成再水解的方法制备2,3-二巯基丁二酸,利用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静态腐蚀失重实验研究铜在添加不同含量DMSA的NaOH溶液中的腐蚀速度,采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技术研究铜在添加不同含量DMSA的NaOH溶液中电化学行为,并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铜表面腐蚀形貌。结果红外光谱和质谱结合证明,目标产物为DMSA。铜在DMSA质量浓度分别为0,2.5,5.0 g/L的NaOH溶液中的腐蚀速率分别为7.60,3.25,2.13μg/(cm2·h)。当NaOH溶液中DMSA的质量浓度为5.0 g/L时,缓蚀率可达到94.92%。结论 DMSA在铜表面的吸附能降低水分子的侵蚀,增大铜表面的腐蚀产物膜电阻和电荷转移电阻,属于阳极型缓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基丁 硫醇 交流阻抗谱 缓蚀剂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N,N-二羧甲基)-氨甲基-4-氯酚铜(Ⅱ)的合成、结构与催化降解聚丙烯酰胺性能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刚 汤颖 +1 位作者 顾雪凡 张洁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8-272,共5页
合成了2-(N,N-二羧甲基)氨甲基-4-氯酚,进而在水溶液中合成了其铜(Ⅱ)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配合物中心Cu(Ⅱ)为五配位四方锥结构,在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中存在两种构象异构体,相互间隔通过分子间氢键连接,延伸为... 合成了2-(N,N-二羧甲基)氨甲基-4-氯酚,进而在水溶液中合成了其铜(Ⅱ)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配合物中心Cu(Ⅱ)为五配位四方锥结构,在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中存在两种构象异构体,相互间隔通过分子间氢键连接,延伸为一维链状结构。催化性能研究表明该配合物对H2O2的氧化降解聚丙烯酰胺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可以使分子量由6.1×106降低至1.66×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4-氯-2-(N N-羧甲基)-氨甲基酚() 单晶 氧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根过氧化物酶在巯基丁二酸铜(II)自组装单分子层修饰电极表面的固定及对H_2O_2传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干宁 余杨锋 +2 位作者 王志颖 葛从辛 徐伟民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2-266,共5页
利用气相沉积技术制备TiO2凝胶膜,将辣根过氧化酶固定在巯基丁二酸铜(II)(CuL-SH)自组装单分子层修饰金电极表面,制得测定H2O2的电流型生物传感器.金电极表面的CuL-SH同时作为电子媒介体.研究了各种因素如pH、工作电位等对传感器响应电... 利用气相沉积技术制备TiO2凝胶膜,将辣根过氧化酶固定在巯基丁二酸铜(II)(CuL-SH)自组装单分子层修饰金电极表面,制得测定H2O2的电流型生物传感器.金电极表面的CuL-SH同时作为电子媒介体.研究了各种因素如pH、工作电位等对传感器响应电流的影响.传感器对H2O2的还原显示出快速电催化响应(<10s),计时电流法测定H2O2的线性范围为2.2μmol/L-0.6mmol/L(R=0.999),检出限为1.0×10-6mol/L.测得酶催化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KMapp=0.56mmol/L.传感器的稳定性好,60d其响应值仍保持90%.对其灵敏度和选择性进行了研究,并应用于实际样品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 气相沉积 氧化钛溶胶-凝胶 基丁() 辣根过氧化物酶 自组装单分子层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双(2-吡啶乙基)二硫代草酰胺根桥联的异三核锰(Ⅱ)铜(Ⅱ)锰(Ⅱ)、镍(Ⅱ)铜(Ⅱ)镍(Ⅱ)和三核镍(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被引量:1
6
作者 崔建中 潘硕文 +4 位作者 程鹏 廖代正 姜宗慧 阎世平 王耕霖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27-1631,共5页
以取代的二硫代草酰胺根作为桥联配体,合成了3种新的三核镍配合物[Ni3(Ped)2](ClO4)2(H2O)(1)、[Ni3(Ped)2](NO3)2(H2O)(2)和[Ni3(Ped)2](Ac)2(H2O)2(3),及2种新的异三核铜镍和铜锰配合物[CuNi2(Ped)2](NO3)2(H2O)2(4)和[CuMn2(Ped)2](N... 以取代的二硫代草酰胺根作为桥联配体,合成了3种新的三核镍配合物[Ni3(Ped)2](ClO4)2(H2O)(1)、[Ni3(Ped)2](NO3)2(H2O)(2)和[Ni3(Ped)2](Ac)2(H2O)2(3),及2种新的异三核铜镍和铜锰配合物[CuNi2(Ped)2](NO3)2(H2O)2(4)和[CuMn2(Ped)2](NO3)2(H2O)2(5)(H2Ped=N,N′-双(2-吡啶乙基)二硫代草酰胺)。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电导、电子顺磁共振谱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对配合物进行了热分析。测定了配合物(5)的变温磁化率,研究了配合物(5)中Cu(Ⅱ)-Mn(Ⅱ)离子间的磁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Cu(Ⅱ)-Mn(Ⅱ)离子间的磁相互作用具有高自旋基态的非正规自旋态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草酰胺 三核镍()配合物 异三核锰()()锰()配合物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双(2-吡啶乙基)二硫代草酰胺根桥联的三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被引量:1
7
作者 崔建中 程鹏 +3 位作者 廖代正 姜宗慧 阎世平 王耕霖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43-747,共5页
多原子桥联配体的多核配合物中,顺磁离子间磁偶合作用的研究对阐明磁性和结构的关系以及设计新型分子基磁性材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草酸根及草酰胺根桥联的多核配合物得到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硫原子取代两个氧原子后,形成二硫... 多原子桥联配体的多核配合物中,顺磁离子间磁偶合作用的研究对阐明磁性和结构的关系以及设计新型分子基磁性材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草酸根及草酰胺根桥联的多核配合物得到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硫原子取代两个氧原子后,形成二硫代草酸根及二硫代草酰胺根,由于硫属于第三周期的元素,其半径较大,电负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草酰胺桥联配体 三核()配合物 磁性 反铁磁交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Ⅱ)-N,N-二(2-羧基苯基)-2,6-吡啶二甲酰胺配合物的光谱性质及结构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彩荣 王璟琳 +1 位作者 刘斌 杨斌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3-288,共6页
本文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在乙醇溶液中(pH=7~8)研究了Cu(Ⅱ)离子与N,N-二(2-羧基苯基)-2,6-吡啶二甲酰胺(BcPD)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溶液中二者以1:1的化学计量比形成配合物,表观结合常数为(4.59±0... 本文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在乙醇溶液中(pH=7~8)研究了Cu(Ⅱ)离子与N,N-二(2-羧基苯基)-2,6-吡啶二甲酰胺(BcPD)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溶液中二者以1:1的化学计量比形成配合物,表观结合常数为(4.59±0.05)×10^6mol^-1·L。由Cu(Ⅱ)离子与BCPD在甲醇中反应合成了1:1型铜配合物[Cu(Ⅱ)(BCPD)]2-·2[(C2H5)3NH]+·CH3OH,用元素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1.29090(12)nm,b=1.85519(19)nm,c=1.75231(16)nm,β=122.920(2)°。BCPD以吡啶氮、两个去质子化的酰胺氮原子和2个羧基与Cu(Ⅱ)配位,形成五配位畸变四方锥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N N-(2-羧基苯基)-2 6吡啶酰胺 光谱性质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金属-二氰胺-异烟酰胺配位超分子的合成与结构表征(英文)
9
作者 郑凌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9-284,共6页
以二氰胺钠[Na(dca)]和异烟酰胺(L)为共配体分别与铜盐和镉盐反应合成了2种新的配合物:一维的[Cu(L)2(dca)2]·2MeOH(1)和二维的[Cd(L)2(dca)2](2)。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 以二氰胺钠[Na(dca)]和异烟酰胺(L)为共配体分别与铜盐和镉盐反应合成了2种新的配合物:一维的[Cu(L)2(dca)2]·2MeOH(1)和二维的[Cd(L)2(dca)2](2)。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68007(6)nm,b=0.73759(6)nm,c=1.15405(10)nm,α=99.9550(10)°,β=90.3070(10)°,γ=103.2940(10)°,V=0.55428(8)nm3,Z=2。2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1.04377(7)nm,b=0.95630(6)nm,c=1.05593(7)nm,β=119.3330(10)°,V=0.91885(10)nm3,Z=4.1是一个中性的配位链,CuⅡ之间通过双μ1,5-dca桥而连接,L是单齿配位的。这些配位链通过链间的N-H…N氢键作用扩展为二维的层,甲醇分子位于层间,甲醇分子与酰胺基团之间的N-H…O,O-H…O氢键作用进一步将二维的层拓展为三维的网络。在2中,每个镉离子通过μ1,5-dca连接相邻的4个镉离子,从而形成了二维的(4,4)网,层与层之间通过酰胺基团之间的氢键作用扩展为三维的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烟酰胺 氰胺 () 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对大鼠体内锌、铜、铁和锰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雪飞 张杰 +3 位作者 张智勇 刘年庆 赵保路 柴之芳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5-219,共5页
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乙酸铅水溶液染毒25d后,通过饮水服用二巯基丁二酸(DMSA)10d。用X射线荧光法分析大脑、小脑、海马以及肝、肾和血中铅、锌、铜、铁和锰含量。结果表明,大脑中铅的质量分数高于小脑和海马;摄入铅后的海马中铜、铁和锰... 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乙酸铅水溶液染毒25d后,通过饮水服用二巯基丁二酸(DMSA)10d。用X射线荧光法分析大脑、小脑、海马以及肝、肾和血中铅、锌、铜、铁和锰含量。结果表明,大脑中铅的质量分数高于小脑和海马;摄入铅后的海马中铜、铁和锰的质量分数升高,小脑中锰的质量分数明显上升(p<0.05);肾脏中的铜、铁、锌均显著降低,血液中锌和铜下降(p<0.05);DMSA能有效清除动物体内的铅,部分缓解铅造成的微量元素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中毒 大鼠 含量测定 基丁 X射线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酰胺激活小鼠肝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Ⅰ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英 邹晓华 +3 位作者 付再林 方慧 陈素红 吕圭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87-1390,共4页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P)在体内对小鼠肝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Ⅰ(mGST-Ⅰ)活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苯巴比妥75 mg·kg-1诱导小鼠CYP2B后,ip CP,测定9 h内mGST-Ⅰ酶活性,观察二巯基丁二醇(DTT)对酶激活的逆转作用和巯基烷化...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P)在体内对小鼠肝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Ⅰ(mGST-Ⅰ)活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苯巴比妥75 mg·kg-1诱导小鼠CYP2B后,ip CP,测定9 h内mGST-Ⅰ酶活性,观察二巯基丁二醇(DTT)对酶激活的逆转作用和巯基烷化剂N-乙基马来酰亚胺(NEM)对酶再激活效应,用SDS-PAGE和负染凝胶法评价CP对mGST-Ⅰ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P引起小鼠微粒体中mGST-Ⅰ活性增加;NEM在mGST-Ⅰ半胱氨酸-49-巯基(cys-49-SH)上的活化效应减弱,而CP引起的mGST-Ⅰ激活效应不被二硫键还原剂DTT逆转。激活的mGST-Ⅰ电泳图谱未见蛋白分子量变迁及蛋白表达增加。结论大剂量CP致mGST-Ⅰ激活效应机制主要是酶分子cys-49-SH上单个巯基的修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微粒体 谷胱甘肽S-转移酶Ⅰ 基丁 N-乙基马来酰亚胺 半胱氨酸-49-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菲啰啉的Cu(Ⅱ)混配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12
作者 张翠荣 李明 +4 位作者 李荣玉 张承 韩晶波 高强 侯少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92-95,共4页
先合成2-巯基-4,6-二甲基嘧啶配体,再与邻菲啰啉及硝酸铜利用水热反应,合成了铜(II)的固态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紫外光谱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和滴定分析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推测该配合物的可能组成。
关键词 2-基-4 6-甲基嘧啶 邻菲啰啉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抗体包被纳米金多层自组装膜的HCG安培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1
13
作者 干宁 倪敏君 +2 位作者 郑磊 王峰 李天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4-119,共6页
研制了一种采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anti-HCG)包被巯基丁二酰胺(HL)/纳米金(AuNPs)多层膜修饰金电极的免疫传感器(Au|{HL/AuNPs}n-anti-HCG),用于检测人唾液中的HCG.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在Au电极表面交替修饰多层{HL/AuNPs}n膜,再通... 研制了一种采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anti-HCG)包被巯基丁二酰胺(HL)/纳米金(AuNPs)多层膜修饰金电极的免疫传感器(Au|{HL/AuNPs}n-anti-HCG),用于检测人唾液中的HCG.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在Au电极表面交替修饰多层{HL/AuNPs}n膜,再通过膜内的AuNPs吸附anti-HCG,构筑了HCG安培免疫传感器.以K3Fe(CN)6为探针,在pH7.0的PBS缓冲液中加入HCG,随着HCG与电极表面anti-HCG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形成的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使得K3Fe(CN)6在电极表面的响应电流减小,减小量(Ip)与膜表面的免疫反应程度相关,以此作为HCG定量的依据.对各修饰电极表面进行了表征和定量分析.实验表明:该免疫传感电极中{HL/AuNPs}n膜内存在的大量AuNPs显著增加了anti-HCG吸附量,从而使得其HCG检测范围变宽(0.1~100mg/L),检出下限为0.056mg/L(3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自组装 纳米金胶 基丁酰胺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安培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体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制
14
作者 干宁 候琳熙 +2 位作者 李天华 任元龙 周雄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1-93,96,共4页
制得自组装巯基丁二胺铜(Ⅱ)/纳米金胶/前列腺特异性(PSA)抗体免疫传感器。在pH=5.2的磷酸盐底液中,采用示差脉冲法对PSA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显示:该传感器的氧化峰电流减少值与PSA浓度在0.005—0.48mg/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 制得自组装巯基丁二胺铜(Ⅱ)/纳米金胶/前列腺特异性(PSA)抗体免疫传感器。在pH=5.2的磷酸盐底液中,采用示差脉冲法对PSA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显示:该传感器的氧化峰电流减少值与PSA浓度在0.005—0.48mg/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2μg/L。在40μg/LPSA浓度下测量RSD=2.9%(n=8),该免疫传感器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较好。检测血清中PSA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基丁() 纳米金胶 前列腺特异性抗体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新型双穴位配合物为中性载体的硫氰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究
15
作者 张丽娜 牛学丽 +2 位作者 彭秀英 芦冬涛 和林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9-52,共4页
研制了基于N,N’-双(2-水杨醛缩氨基苯基)1,3-丙二酸二酰胺合铜(Ⅱ)ECu(Ⅱ)-BSAPM]为中性载体的阴离子选择性电极.实验表明,以ECu(Ⅱ)-BSAPM]为中性载体的电极对硫氰酸根(SCN-)具有良好的电位响应特性,且呈现反Hofmeiste... 研制了基于N,N’-双(2-水杨醛缩氨基苯基)1,3-丙二酸二酰胺合铜(Ⅱ)ECu(Ⅱ)-BSAPM]为中性载体的阴离子选择性电极.实验表明,以ECu(Ⅱ)-BSAPM]为中性载体的电极对硫氰酸根(SCN-)具有良好的电位响应特性,且呈现反Hofmeister行为,其选择性序列从大到小为:SCN,Sal,I^-,ClO4^-,NO3^-,Br^,NO2^-,Cr,SO3^2-,SO4^2-.在pH=4.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电板电位呈现近能斯特响应,线性响应范围为1.0×10^-6~1.0×10mol/L,斜率为~55.9mV/dec(25℃),检测下限为8.0×10^-7mol/L.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及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研究了电极的响应机理,并将该电极用于实验室废水中SCN^-检测,其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双(2-水杨醛缩氨基苯基)1 3-丙酰胺() 中性载体 硫氰酸根(S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