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抽象使用损失:一种应当赔偿的财产损害
1
作者
李岩
唐浩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247,共16页
我国侵权领域抽象使用损失可赔偿性尚存争议,究其原因为损害的“差额说”导致。“差额说”由莫姆森(Mommsen)于1855年发表《利益说》一文提出,认为损害为受害人在损害事故发生后所有的财产数额与其在假设损害事故不发生的条件下应有的...
我国侵权领域抽象使用损失可赔偿性尚存争议,究其原因为损害的“差额说”导致。“差额说”由莫姆森(Mommsen)于1855年发表《利益说》一文提出,认为损害为受害人在损害事故发生后所有的财产数额与其在假设损害事故不发生的条件下应有的财产数额的差额。因受害人并未支出替代物费用,自然没有产生财产差额,故无损害的发生。莫姆森“差额说”的理论源头为罗马法上的“利益(interest)”概念,对抽象使用损失可赔偿性的否定来源于对罗马法上差额状态的误解。所谓“差额”关注的是物上利益的整体状态,而非简单的财产数额计算,因此“差额说”的真正内涵应当为侵权事件发生前后的利益变化。抽象使用利益的损失应当为一种财产性利益损失,原因有三:第一,抽象使用损失的范围可以凭借主观计算方法确定,物的抽象使用价值可以凭借“商业价值理论”获得财产价值属性,且其确定性要求并非绝对,仅需达到“相对确定”标准即可;第二,应当同等评价营利物的使用损失和自用物的抽象使用损失,加害人的侵权行为阻碍了权利人实现物上的使用利益,造成了受侵害人合理期待的落空,所谓财产的本质与意义不仅在于其本体,更包括利用该财产以达成人生的目的;第三,财产性利益损失的概念更加周延,避免了损害赔偿范围的盲目扩大,对抽象使用损失加以限制更契合中国特色《民法典》权益保护的理念。德国法早已承认抽象使用损失的可赔偿性,并通过司法实务建构出一套完整的规范系统,并以“规范的损害”概念填补传统“差额说”在使用领域赔偿上的不足。“规范的损害”是与“自然的损害”相对的概念,提出损害的定义不拘泥于法律规定,而是根据受损权益在法规范评价上的重要性来决定是否具有可赔偿性。根据《民法典》设立的“获利返还”制度,加害人代受害人实现了物的抽象使用利益,这一利益根据法秩序应归属于受害人,因此这一利益应当返还给受害人,因此抽象使用损失的可赔偿性符合法规范的评价。我国《民法典》亦受德国法影响,采取损害赔偿的一般规定和具体列举损害赔偿项目的结构,因此德国法上“规范的损害”概念对我国有可借鉴意义。与我国损害赔偿体系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规范评价的限制因素,即须满足“受损物为维系个人生活必需之物”和“可感性”要件。本文之目的即在介绍德国法上相关制度构建,并结合中国特色损害赔偿体系,为国内实务与学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利益
抽象使用损失
差额说
规范损害
获利返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当得利规则的细化及其解释
被引量:
48
2
作者
崔建远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0-194,共15页
我国《民法典(草案)》确立了不当得利的一般条款,并未排除类型化,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在构成上、在"没有法律根据"的确立思路上均有差异,给付不当得利也有再类型化的必要。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合同上的请求权、无...
我国《民法典(草案)》确立了不当得利的一般条款,并未排除类型化,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在构成上、在"没有法律根据"的确立思路上均有差异,给付不当得利也有再类型化的必要。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合同上的请求权、无因管理请求权、物上请求权、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之间的关系密切,在法律适用方面应予注意。利益不存在规则系中国民法新设,需要区分情形而有不同的结论,现代法律出现了不当得利元素"浸入"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现象。这也是适用法律时应予注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当得利
类型
辅助性
独立性
利益不存在
差额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错误出生之诉特殊抚养费赔偿规则研究——基于65例生效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匡悦
王丽莎
邓勇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64,68,共6页
特殊抚养费系错误出生之诉中父母寻求救济的主要项目之一,司法实践中对特殊抚养费是否应赔以及赔偿标准、原因力大小、赔偿类目、赔偿期限如何确定的问题莫衷一是。结合侵权法理论以及公共价值导向来看,支持特殊抚养费赔偿在法理和伦理...
特殊抚养费系错误出生之诉中父母寻求救济的主要项目之一,司法实践中对特殊抚养费是否应赔以及赔偿标准、原因力大小、赔偿类目、赔偿期限如何确定的问题莫衷一是。结合侵权法理论以及公共价值导向来看,支持特殊抚养费赔偿在法理和伦理上均具有合理性。在实证基础上对实践和理论经验进行总结,提出特殊抚养费的计算应以现行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为主要参考,可通过医疗过失的严重程度对原因力进行分级量化,未来费用的赔偿在经过充分理由后可获得支持,计算期限以孩子年满18周岁为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出生之诉
特殊抚养费
原因力
差额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抽象使用损失:一种应当赔偿的财产损害
1
作者
李岩
唐浩淳
机构
辽宁大学法学院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247,共1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侵权法上使用损失制度研究”(22BFX181)
兴辽英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民法典》实施中重大疑难问题研究”(XLYC2004005)。
文摘
我国侵权领域抽象使用损失可赔偿性尚存争议,究其原因为损害的“差额说”导致。“差额说”由莫姆森(Mommsen)于1855年发表《利益说》一文提出,认为损害为受害人在损害事故发生后所有的财产数额与其在假设损害事故不发生的条件下应有的财产数额的差额。因受害人并未支出替代物费用,自然没有产生财产差额,故无损害的发生。莫姆森“差额说”的理论源头为罗马法上的“利益(interest)”概念,对抽象使用损失可赔偿性的否定来源于对罗马法上差额状态的误解。所谓“差额”关注的是物上利益的整体状态,而非简单的财产数额计算,因此“差额说”的真正内涵应当为侵权事件发生前后的利益变化。抽象使用利益的损失应当为一种财产性利益损失,原因有三:第一,抽象使用损失的范围可以凭借主观计算方法确定,物的抽象使用价值可以凭借“商业价值理论”获得财产价值属性,且其确定性要求并非绝对,仅需达到“相对确定”标准即可;第二,应当同等评价营利物的使用损失和自用物的抽象使用损失,加害人的侵权行为阻碍了权利人实现物上的使用利益,造成了受侵害人合理期待的落空,所谓财产的本质与意义不仅在于其本体,更包括利用该财产以达成人生的目的;第三,财产性利益损失的概念更加周延,避免了损害赔偿范围的盲目扩大,对抽象使用损失加以限制更契合中国特色《民法典》权益保护的理念。德国法早已承认抽象使用损失的可赔偿性,并通过司法实务建构出一套完整的规范系统,并以“规范的损害”概念填补传统“差额说”在使用领域赔偿上的不足。“规范的损害”是与“自然的损害”相对的概念,提出损害的定义不拘泥于法律规定,而是根据受损权益在法规范评价上的重要性来决定是否具有可赔偿性。根据《民法典》设立的“获利返还”制度,加害人代受害人实现了物的抽象使用利益,这一利益根据法秩序应归属于受害人,因此这一利益应当返还给受害人,因此抽象使用损失的可赔偿性符合法规范的评价。我国《民法典》亦受德国法影响,采取损害赔偿的一般规定和具体列举损害赔偿项目的结构,因此德国法上“规范的损害”概念对我国有可借鉴意义。与我国损害赔偿体系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规范评价的限制因素,即须满足“受损物为维系个人生活必需之物”和“可感性”要件。本文之目的即在介绍德国法上相关制度构建,并结合中国特色损害赔偿体系,为国内实务与学说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使用利益
抽象使用损失
差额说
规范损害
获利返还
Keywords
benefit of use
abstract loss of use
balance theory
normative damage
return of profit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当得利规则的细化及其解释
被引量:
48
2
作者
崔建远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0-194,共15页
文摘
我国《民法典(草案)》确立了不当得利的一般条款,并未排除类型化,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在构成上、在"没有法律根据"的确立思路上均有差异,给付不当得利也有再类型化的必要。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合同上的请求权、无因管理请求权、物上请求权、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之间的关系密切,在法律适用方面应予注意。利益不存在规则系中国民法新设,需要区分情形而有不同的结论,现代法律出现了不当得利元素"浸入"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现象。这也是适用法律时应予注意的。
关键词
不当得利
类型
辅助性
独立性
利益不存在
差额说
Keywords
unjust enrichment
type
auxiliary
independent
non existence of interest
differentiated amount
分类号
DF920.0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错误出生之诉特殊抚养费赔偿规则研究——基于65例生效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匡悦
王丽莎
邓勇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64,68,共6页
基金
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BGL274)。
文摘
特殊抚养费系错误出生之诉中父母寻求救济的主要项目之一,司法实践中对特殊抚养费是否应赔以及赔偿标准、原因力大小、赔偿类目、赔偿期限如何确定的问题莫衷一是。结合侵权法理论以及公共价值导向来看,支持特殊抚养费赔偿在法理和伦理上均具有合理性。在实证基础上对实践和理论经验进行总结,提出特殊抚养费的计算应以现行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为主要参考,可通过医疗过失的严重程度对原因力进行分级量化,未来费用的赔偿在经过充分理由后可获得支持,计算期限以孩子年满18周岁为止。
关键词
错误出生之诉
特殊抚养费
原因力
差额说
Keywords
wrongful birth claim
special maintenance fee
the causative potency
the interest theory
分类号
R-05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抽象使用损失:一种应当赔偿的财产损害
李岩
唐浩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当得利规则的细化及其解释
崔建远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4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错误出生之诉特殊抚养费赔偿规则研究——基于65例生效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
匡悦
王丽莎
邓勇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