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0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 被引量:3
1
作者 徐维祥 石柔刚 周建平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4,共11页
数字经济正在逐步成为重塑中国城乡发展格局的关键力量。文章选取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样本数据,在克服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这种缩减效应... 数字经济正在逐步成为重塑中国城乡发展格局的关键力量。文章选取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样本数据,在克服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这种缩减效应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异质性检验表明,较之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更大。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城镇化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两条重要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能够对邻近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积极影响。由此,研究提出固本强基、因势利导、融合创新、辐射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收入差距 城镇化建设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民坤 邓小桂 +1 位作者 杜芯铭 任莉莉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72,共19页
城乡收入差距是制约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而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因此,研究如何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文章基于2011—202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深入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对... 城乡收入差距是制约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而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因此,研究如何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文章基于2011—202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深入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但这种效应呈现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中西部地区,乡村旅游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尤为显著;而在东部地区,这一作用的显著性并不明显。进一步分析显示,乡村旅游发展通过要素配置效应、非农就业效应和乡村创业效应三大渠道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并表现出边际效用递减的特征,即在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省份,这些渠道的影响更为突出。基于此,文章建议坚持走乡村旅游发展道路,进一步提高城乡要素配置效率,不断扩大乡村非农就业规模,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创业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异质性 要素配置效应 非农就业效应 乡村创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陵山片区旅游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凯 赵燕 +2 位作者 谭佳欣 景程宇 刘美伦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4,共9页
旅游城镇化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基于2010—2021年武陵山片区71个县域单元的面板数据,运用基准回归模型、面板门槛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旅游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武陵山片区... 旅游城镇化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基于2010—2021年武陵山片区71个县域单元的面板数据,运用基准回归模型、面板门槛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旅游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武陵山片区旅游城镇化水平呈现“N”形演化特征,空间上呈现“核心—外围”结构,武陵源区、永定区等县域形成旅游城镇化高水平区;城乡收入差距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空间格局由“西低东高”向“西高东低”转变。②旅游城镇化可以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该缩小效应在2016—2021年有所减弱,在非省际交界区县域更强劲。③旅游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受旅游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当二者分别跨越0.037和1.013的门槛值时,旅游城镇化即可发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④旅游城镇化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政府过度干预会削弱该作用。研究成果可为武陵山片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距 门槛效应 中介效应 武陵山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树全 王真慧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4-48,共5页
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促进作用显著。根据异质性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促进作用显著。根据异质性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抑制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显著,而数字基础设施应用的影响并不显著。数字基础设施能通过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强城镇化水平和推动电子商务发展三条路径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数字基础设施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镇化 电子商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5
作者 王振华 司晨 +1 位作者 白冰 江金启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157,共10页
[目的]准确评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对于深化改革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平衡发展至关重要。[方法]基于2013-2022年县域面板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DID)结合两阶段回归法评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目的]准确评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对于深化改革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平衡发展至关重要。[方法]基于2013-2022年县域面板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DID)结合两阶段回归法评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入市改革试点政策能够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这一缩小效应随着政策实施年份的增加作用效果愈加明显;入市改革试点政策能够通过提高地方公共财力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策效果存在明显的地区与人口规模异质性,从不同地区视角来看,西部地区作用相对显著,而东部和中部作用效果不明显;从不同人口规模视角来看,小规模作用效果不显著,大规模和中规模作用显著,且大规模县的效应强于中规模县,并随人口规模扩大而递增。[结论]研究结果可以探明入市改革试点政策的经济效应,为推动入市改革举措有序进行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双重差分法 要素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6
作者 丰雷 李聪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9,共10页
研究目的:考察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效果,为实现更加公平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理论建模、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影响,土地制度综合... 研究目的:考察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效果,为实现更加公平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理论建模、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影响,土地制度综合改革的政策配套度越高,越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2)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主要包括政策主体配套以及政策工具配套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的配套度提高,都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的政策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对东、中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比西部地区更大。研究结论:进一步完善政策主体配套以及政策工具配套,整合土地、劳动力、社保以及资金等要素配套,有助于促进土地增值收益的全民共享,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 政策主体配套 政策工具配套 城乡收入差距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陵山片区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及影响机制
7
作者 王凯 赵燕 +2 位作者 谭佳欣 关锐 甘畅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6-398,共13页
基于2014—2021年武陵山片区71个县域单元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究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新型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且新型城镇化对... 基于2014—2021年武陵山片区71个县域单元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究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新型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且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新型城镇化通过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受到自身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均存在单门槛效应,分别呈现边际递减规律和倒“U”型变动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新型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溢出 门槛效应 武陵山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产业如何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基于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的检验
8
作者 牟柳 谭先杰 +2 位作者 田广 刘劲松 王茂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5-149,共15页
体育产业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不可忽视。以我国31个省份(除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外)2014-2022年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探究体育产业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体育产业显著缩小了城... 体育产业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不可忽视。以我国31个省份(除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外)2014-2022年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探究体育产业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体育产业显著缩小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这一结论在采用替换变量、更换样本期等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体育产业通过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化水平间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体育产业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缩小效应呈现东部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高分位数点地区优于低分位数点地区的态势;体育产业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存在城镇化水平双门槛效应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数单门槛效应。因此,未来面向农村地区应优化乡村体育政策,激发乡村体育消费活力,增加居民创收机会,扩大乡村体育消费群体,因地制宜发展体育,盘活城乡体育产业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武建辉 杨泽云 +1 位作者 秦涛 傅巧灵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1,共6页
数字普惠金融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文章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9个地级市的数据,分析城乡要素配置情况,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数字普惠金融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文章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9个地级市的数据,分析城乡要素配置情况,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且这种影响效应呈现“倒U”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和最低的两组城市存在线性关系;数字普惠金融中的覆盖广度影响最大,而数字化程度起效“门槛”最高;本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周边地区收入差距对本地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在东北和西部地区城市中尤为显著;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生产要素错配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收入差距 要素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融合发展对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中国县域面板数据的分析
10
作者 汪昕宇 韩广奎 吴克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0,共8页
基于2013—2021年中国1874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非线性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对产业融合之于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第一,县域产业融合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显著的U型非线性影响,即在产业... 基于2013—2021年中国1874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非线性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对产业融合之于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第一,县域产业融合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显著的U型非线性影响,即在产业融合水平较低时,产业融合有助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当产业融合水平较高时,会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县域尚未跨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拐点。第二,机制分析表明,县域产业融合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推进城镇化双重机制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第三,长期效应分析表明,县域产业融合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第二个拐点,即更高水平的县域产业融合能够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述研究结论意味着,政府应根据县域产业发展特点,加强基础设施与制度建设,有序推进县域产业融合发展,以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产业结构升级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机理分析
11
作者 程世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98-102,共5页
共同富裕的理念旨在实现经济社会的公平与包容,促进全体公民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在我国,共同富裕作为国家长期的发展目标,旨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城乡居民消... 共同富裕的理念旨在实现经济社会的公平与包容,促进全体公民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在我国,共同富裕作为国家长期的发展目标,旨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如何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已成为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兴起被视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具有深远影响。此外,乡村振兴作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其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为农村居民增加了可支配收入,从而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而缩小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基于此,本研究深入分析共同富裕背景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机理,同时考虑乡村振兴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希望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我国城乡消费市场的协调发展。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显著促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农村振兴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居民消费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区域产业升级与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晟 贺灿飞 +1 位作者 李志斌 俞国军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24,共12页
数字经济的发展将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基于2013—2019年中国地级市城乡收入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从产业结构视角切入,分析数字经济的影响渠道。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整体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渠道分析发现数... 数字经济的发展将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基于2013—2019年中国地级市城乡收入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从产业结构视角切入,分析数字经济的影响渠道。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整体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渠道分析发现数字经济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的影响仅通过制造业结构升级传递,且存在两面性,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同时,也使制造业向资本化和高技能化发展,削弱其积极作用。进一步讨论表明,通过大力投资教育基础设施和采取渐进式的产业升级思路,可有效缓解数字经济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一方面可丰富对数字经济与城乡收入不平等的理论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在数字经济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农业要素配置效率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自中国1572个县域的证据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玉静 涂圣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2,共11页
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农业资本深化、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利用2016—2022年中国1572个县域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农业要素配置效率... 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农业资本深化、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利用2016—2022年中国1572个县域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农业要素配置效率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业要素配置效率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从异质性影响看,相对于非数字试点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较好的试点村在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方面表现较好,但在短期内存在一定的政策扭曲,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效果。从结构性影响看,受数字鸿沟影响,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促进收入差距收敛效果较小。这些发现表明,在强化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作用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其异质性、结构性特征对促进城乡收入居民差距有效收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农业要素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新型城镇化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乐 强微 孙世玉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93,共9页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并进的背景下,研究利用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结论是稳健的;(2)通过增加人力资...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并进的背景下,研究利用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结论是稳健的;(2)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与加快新型城镇化可以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作用;(3)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消费差距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上述结论,研究认为应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城乡资源流动与共享,加强农村基建与产业协作,实现城乡融合与协同发展;完善社保体系降低农民生活成本,增加可支配收入,提升农村经济水平与消费选择。研究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城乡收入差距 新型城镇化 人力资本投资 城乡消费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4
15
作者 崔凡 朱新武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30,共6页
文章基于2011—2022年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新质生产力视角出发,通过构建多种计量模型考察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缩... 文章基于2011—2022年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新质生产力视角出发,通过构建多种计量模型考察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可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产生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先城市与南方城市,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另外,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缩小本地城乡收入差距,并产生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 城乡收入差距 农村劳动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地理标志能否缩小县域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2
16
作者 艾玮炜 张瑜 杨继军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2,共11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托原产地资源禀赋培育农产品地理标志实现就近致富,是探索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有效路径。农产品地理标志具有明确的县域范围,但现有研究聚焦分析省际、市际地理标志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忽略了县域培育农产品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托原产地资源禀赋培育农产品地理标志实现就近致富,是探索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有效路径。农产品地理标志具有明确的县域范围,但现有研究聚焦分析省际、市际地理标志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忽略了县域培育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受益程度,未能深入探讨农产品地理标志能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由此,基于中国1417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交互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农产品地理标志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农产品地理标志赋予区域共同利益,通过规模化、标准化、范围化生产提升农业生产竞争力以及农业经济效益竞争力,有效削减县域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全民共同富裕。针对不同类型县域进行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农产品地理标志对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削减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相较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而言,农产品地理标志能够显著缩小位于西部地区县域的城乡收入差距;对非长江经济带地区县域的削减效应要显著高于长江经济带。此外,农产品地理标志对脱贫县城乡收入差距的线性削减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产品地理标志 城乡收入差距 农业竞争力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实施效应与规模效应的双重视角
17
作者 陈帅 姚顺波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5,共13页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与改善民生状况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00—2019年中国23个省份县级面板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双重差分法(PSM-DID)研究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对于城乡收入差距...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与改善民生状况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00—2019年中国23个省份县级面板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双重差分法(PSM-DID)研究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基于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其生态转移支付规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助力作用,主要表现为该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以上效应具有长期显著效果,且实施时间越久,对提升农村居民收入的效应越强。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政策对于西部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效应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而东部地区效应最弱。机制甄别表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主要是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与财政收支状况改善使得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国家重点生态区的转移支付规模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双门槛效应,其转移支付规模不仅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也具有增加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效应,且转移支付规模越大,这种效应越强。此外,生态转移支付对于缩小中国东部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最为明显,而在西部区域的效应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PSM-DID 转移支付 面板门槛 生态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融资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圣金 冯剑锋 陈秋怡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于我国社会融资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的特点,本文采用2014-202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社会融资的规模及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于我国社会融资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的特点,本文采用2014-202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社会融资的规模及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社会融资规模占GDP比重增长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社会融资规模占GDP比重增长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呈现边际递减的倒U型规律;(2)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社会融资规模占GDP比重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边际效应递减;(3)表外社会融资由于在资源可得性和产品复杂度上拉大城乡金融资源差距,从而扩大城乡收入差距;(4)在常规社会融资方式中,贷款融资、直接融资和政府债券均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但不同的常规社会融资方式在效率和公平上各有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融资结构 城乡收入差距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波动、城乡收入差距与消费结构升级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帆 梁伟民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58,共5页
本文基于2005-2022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熵权法构建了消费结构升级指数,并使用PVAR模型对房价波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结构升级三者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房价上涨对消费结构升级... 本文基于2005-2022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熵权法构建了消费结构升级指数,并使用PVAR模型对房价波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结构升级三者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房价上涨对消费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房价上涨对城乡收入差距也有一定负向作用;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正向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对房价的影响为先正后负。城乡收入差距对房价的影响为先正后负。因此,应稳定房地产市场,加快房地产相关金融市场机制建设,保持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水平,避免房价过快下跌,增加农村居民对教育、医疗的消费可得性,促进农村居民就业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 城乡收入差距 消费结构 熵权法 P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谭燕奇 王伶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282-1286,共5页
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随着数字普惠金融在湖北省的进一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2011—2022年湖北省各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随着数字普惠金融在湖北省的进一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2011—2022年湖北省各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北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外开放程度提高、产业结构优化、互联网普及率扩大和受教育程度提高能够增加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提出完善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建立数字化农村征信评估系统、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因地制宜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