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4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光谱及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鉴别接骨木果实及饼粕
1
作者 郭希蕾 孙昭倩 +3 位作者 李高燕 郑冰清 姚俊修 郭庆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8-576,共9页
采用一维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二阶导数法、二维红外相关光谱法、热重分析法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对接骨木果实及饼粕两种样品及其脂溶性和水溶性提取物进行了表征,实现了两种样品的快速鉴别。结果显示:在红外光谱分析中,两种样品的一维... 采用一维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二阶导数法、二维红外相关光谱法、热重分析法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对接骨木果实及饼粕两种样品及其脂溶性和水溶性提取物进行了表征,实现了两种样品的快速鉴别。结果显示:在红外光谱分析中,两种样品的一维红外光谱图相似,二阶导数图中饼粕的苯环振动吸收峰比果实中的明显;二维红外相关光谱图中果实的自动峰有6个,饼粕的自动峰有4个,且自动峰对应波数不一致;果实脂溶性提取物的一维红外光谱图中可见1 711,1 464,1 121 cm^(-1)处的吸收峰,而饼粕中未出现,但是其二阶导数图中部分吸收峰不如饼粕中的明显,且两种样品的二维红外相关光谱图中自动峰数量和强度有明显不同;两种样品的水溶性提取物的3种红外光谱图基本相似,不能用于两种样品的鉴别。在热分析中,两种样品的热重以及差热曲线变化趋势总体一致,但是二者的差热曲线的峰形、峰值等存在差异;两种样品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均有2个放热宽峰,但饼粕的峰值温度较果实的低,且在423℃放热峰附近有一个小肩峰(458℃),可作为饼粕的特征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木果实及饼粕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 -扫描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无监督学习的差示扫描量热特征峰分析方法
2
作者 王晓东 许金鑫 +2 位作者 丁炯 王晓娜 叶树亮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58,共6页
为解决传统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信号分析需要手动选点来构造基线,存在人为因素引入误差且操作繁琐等问题,将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DSC信号分析中,提出一种融合无监督学习的DSC自动基线构造及特征峰信... 为解决传统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信号分析需要手动选点来构造基线,存在人为因素引入误差且操作繁琐等问题,将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DSC信号分析中,提出一种融合无监督学习的DSC自动基线构造及特征峰信号分析方法。首先使用改进的聚类算法将特征峰两侧的基线与特征峰信号初步分离;其次对特征峰两侧的基线信号结合迭代多项式拟合进行基线重构;最后将原始信号减去重构的基线信号得到净特征峰信号,进行热力学分析。对多组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基于机器学习的DSC信号分析方法可自动实现良好的基线构造与峰信号分析,提高DSC信号分析的速度和精度,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分析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 基线重构 峰识别 聚类 迭代拟合 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蜂蜜掺假鉴别中的应用
3
作者 柴明霞 吕梦瑶 张明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133,共10页
选取青海省内及周边地区生态绿色产品洋槐蜂蜜、百花蜂蜜、白刺蜂蜜、油菜蜂蜜、枸杞蜂蜜及常用掺假成分果葡糖浆和麦芽糖浆,做出了不同掺假量的差示扫描量热(DSC)曲线.结果表明,用DSC法鉴别蜂蜜掺假,可以通过重点分析–65~–20℃范围... 选取青海省内及周边地区生态绿色产品洋槐蜂蜜、百花蜂蜜、白刺蜂蜜、油菜蜂蜜、枸杞蜂蜜及常用掺假成分果葡糖浆和麦芽糖浆,做出了不同掺假量的差示扫描量热(DSC)曲线.结果表明,用DSC法鉴别蜂蜜掺假,可以通过重点分析–65~–20℃范围内的升温段和降温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来实现,而分析50~110℃范围内的吸热峰分布,可以对鉴定结果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掺假鉴别 扫描 果葡糖浆 麦芽糖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石蜡熔点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淑杰 王刚 +2 位作者 李奕睿 张立军 马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5-171,共7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模拟石蜡熔点(冷却曲线法)测试过程,测定石蜡的熔点。研究了起始温度、终止温度、吹扫气(氮气)流量、升降温速率、试样质量、恒温时间、样品制备方式、升降温次数等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确定了DSC法测定石蜡熔...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模拟石蜡熔点(冷却曲线法)测试过程,测定石蜡的熔点。研究了起始温度、终止温度、吹扫气(氮气)流量、升降温速率、试样质量、恒温时间、样品制备方式、升降温次数等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确定了DSC法测定石蜡熔点的适宜条件,考察了DSC法与标准方法(GB/T 2539—2008)的偏倚。结果表明,采用DSC法测定石蜡熔点时的升温速率宜为10℃/min,降温速率宜为5℃/min,试样在高于预估熔点20~30℃下熔融时间不应超过1 h。通过采用6台不同型号的DSC仪器对14个牌号石蜡样品进行测试,计算出DSC法与标准方法的偏倚为-1.14℃。DSC法操作简单、试样用量少、检测速率快、重复性好,可作为控制分析手段,快速准确地测定石蜡的熔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 熔点 石蜡 偏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法的费托蜡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5
作者 谢浩东 张帆 +1 位作者 张胜振 陈胜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16,共8页
以滴熔点为113、104、92、83、78和73℃的6种窄馏分费托蜡为研究对象,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其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应用Jeziorny法和莫志深法对结晶动力学参数进行理论预测,通过Kissinger方程计算非等温结晶活化能... 以滴熔点为113、104、92、83、78和73℃的6种窄馏分费托蜡为研究对象,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其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应用Jeziorny法和莫志深法对结晶动力学参数进行理论预测,通过Kissinger方程计算非等温结晶活化能。结果表明:不同蜡样品的非等温结晶过程相似,并且结晶过程依赖于冷却速率;所采用的动力学模型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Avrami指数n平均值在1~2之间,说明结晶过程为二次成核,成核后生长形成棒状或纤维状晶体;蜡样品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越小或冷却速率越快,越容易发生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蜡 扫描 非等温结晶 结晶动力学 结晶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假藕粉中木薯淀粉和甘薯淀粉的鉴别-差示扫描量热法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绍清 高峡 +8 位作者 兰巧峰 林立 王琳琳 杨艳丽 孙海波 杨佳佳 任海毅 曹红 曹宝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325-328,333,共5页
为了对掺入藕粉中的其他淀粉种类进行鉴别,本研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对藕粉等常见几种淀粉的糊化过程进行考察发现,藕粉与其他淀粉在糊化吸热峰上有着明显的差别。根据藕粉与木薯淀粉和甘薯淀粉等在糊化吸热峰上的差异,以糊化吸热峰作... 为了对掺入藕粉中的其他淀粉种类进行鉴别,本研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对藕粉等常见几种淀粉的糊化过程进行考察发现,藕粉与其他淀粉在糊化吸热峰上有着明显的差别。根据藕粉与木薯淀粉和甘薯淀粉等在糊化吸热峰上的差异,以糊化吸热峰作为特征指标,对掺假藕粉中掺入的木薯淀粉和甘薯淀粉进行定性或定量鉴别实验。同理,此方法也可用于检验与藕粉在糊化吸热峰上有明显差异的用于藕粉掺假的其他淀粉种类,如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等。此方法将弥补前期发表的基于淀粉颗粒超微形貌特征的可食用淀粉种类扫描电镜鉴别方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藕粉 木薯淀粉 甘薯淀粉 扫描 藕粉掺假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制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聚乳酸的结晶过程
7
作者 雷雁洲 杨静晖 李岳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1,共5页
本文分别采用了传统和调制差示扫描量热法(MDSC)研究了聚乳酸(PLA)的结晶过程,探索了MDSC中调制条件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DSC可以有效地分离PLA在受热过程中重叠的热效应,并将其分割为可逆曲线和不可逆曲线。MDSC模式下,随着升温速... 本文分别采用了传统和调制差示扫描量热法(MDSC)研究了聚乳酸(PLA)的结晶过程,探索了MDSC中调制条件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DSC可以有效地分离PLA在受热过程中重叠的热效应,并将其分割为可逆曲线和不可逆曲线。MDSC模式下,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曲线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同时得到提高,PLA的冷结晶温度逐渐升高,并观察到在PLA的冷结晶峰伴随有α″晶型向α′晶型转变;而PLA熔融温度不随升温速率的变化而变化,较高的升温速率下观察到PLA α′向α的晶型转变和α晶型的熔融是同时进行的。较长的调制周期也会同时提高曲线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但是不会对PLA的相变温度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扫描 聚乳酸 升温速率 调制周期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ASA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铟琳 王志军 郝定靖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39,共4页
依据GB/T 19466.2—2004的方法,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ASA)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了测试,结合实验室的情况及实验过程对该法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分量的来... 依据GB/T 19466.2—2004的方法,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ASA)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了测试,结合实验室的情况及实验过程对该法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通过综合考察重复性测量、天平引入的误差、标准物质的标准值等因素,计算出ASA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通过本研究,明确了关键控制点。通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充分反映出中心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同时起到激励检测人员提高技术水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树脂 玻璃化转变温度 不确定度评定 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示差扫描量热/热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质谱法研究新疆煤的热分解过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超 王晓红 +1 位作者 王晓辉 刘磊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84-1290,共7页
应用示差扫描量热/热重分析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质谱法联用技术对新疆煤的热分解过程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煤样温度在350℃~650℃失重明显,在447.0℃时失重速率为1.3%·min-1,在约950℃转化成焦炭。热解气体的红外质谱... 应用示差扫描量热/热重分析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质谱法联用技术对新疆煤的热分解过程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煤样温度在350℃~650℃失重明显,在447.0℃时失重速率为1.3%·min-1,在约950℃转化成焦炭。热解气体的红外质谱分析表明:煤样在热解过程中主要气体产物为CO2、CH4、H2O及CO。此外,煤样中尚含有很低量的硫,在300℃~400℃以上基本热解完全并以SO2形式释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解 扫描 热重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检测水泥生料基固硫剂的气体释放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酒少武 杨爱武 陈延信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77-1281,共5页
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进行在线检测,对水泥生料基固硫剂煅烧过程的气体释放特性进行研究。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综合热分析仪上模拟煅烧过程,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鉴别气体产物成分。结果显示:水泥生料... 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进行在线检测,对水泥生料基固硫剂煅烧过程的气体释放特性进行研究。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综合热分析仪上模拟煅烧过程,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鉴别气体产物成分。结果显示:水泥生料基固硫剂中在35~1 450℃煅烧过程中主要释放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硫气体,共发生四步反应。第一步反应为吸附水解吸附和石膏脱结晶水,水积分流量峰值为121.56,154.72℃,总失重为3.19%;第二步反应为矿物相中结晶水的脱除,失重为0.29%,水积分流量峰值为423.83℃;第三步反应为碳酸钙分解,失重为24.40%,二氧化碳气体积分流量出现最大值为818.87℃,在819.54℃水积分流量峰出现最小值;第四步反应为硫酸钙分解,共失重1.83%,二氧化硫气体积分流量在1 415.69℃出现释放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 气体 释放特征 水泥生料 固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金属铝盐与载体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惠云 柴军领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7-210,共4页
通过浸渍法将相同负载量的不同类型的金属铝盐负载在介孔分子筛HMS内外表面,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法研究了金属铝盐热性质的变化。将负载型金属铝盐干燥、焙烧,得到负载型催化剂Al2O3/HMS样品,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等... 通过浸渍法将相同负载量的不同类型的金属铝盐负载在介孔分子筛HMS内外表面,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法研究了金属铝盐热性质的变化。将负载型金属铝盐干燥、焙烧,得到负载型催化剂Al2O3/HMS样品,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介孔结构表征,并初步考察了催化剂上烷基化反应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负载金属盐的起始分解温度均高于金属盐,证明了金属盐与载体之间有相互作用。Al2O3/HMS催化剂在对苯二酚烷基化反应中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活性。这种催化活性的高低与催化剂比表面积、孔容的大小没有相应的顺变关系,与负载金属盐与载体的相互作用有关,相互作用越弱,催化剂在烷基化反应中表现出的催化活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 金属盐 载体 相互作用 烷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基AlN流延膜有机添加剂排胶过程的热重-差示扫描热量-质谱研究
12
作者 于惠梅 雒晓军 +2 位作者 陆昌伟 奚同庚 罗澜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B10期15-16,共2页
In this work, 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thermogravimetry-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mass spectrometry (TG-DSC-MS) coupling techniques for the three organic additive and aqueous tap... In this work, 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thermogravimetry-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mass spectrometry (TG-DSC-MS) coupling techniques for the three organic additive and aqueous tape casting aluminum nitride in air and nitrogen atmosphere,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plasticity glycerol was almost burnout before 350℃ in two atmosphere; the binder PVA124 was almost burnout before 600℃ in air, there was little left in nitrogen; The mass losses of the dispersant DP270 in air and nitrogen atmosphere were about 73.32% and 65.51% before 600℃ ; The mass losses of the aqueous tape casting aluminum nitride in air (14.08%) were higher that in nitrogen (10.75%) before 600℃.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organic additive burnout of the aqueous tape casting aluminum nitride in air atmosohere was better than in nitrogen atmosp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氮化铝流延膜 有机添加剂 排胶过程 -扫描-质谱 陶瓷基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味精中L-谷氨酸钠的分析
13
作者 王蕾 王立身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36-538,共3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一水谷氨酸钠的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一水谷氨酸钠的热分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155℃开始脱去结晶水,脱结晶水阶段动力学参数n=0.89,Ea1=152.8kJ·mol-1,A1=7.8×1018s-1,分子内脱水阶段动力学参数...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一水谷氨酸钠的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一水谷氨酸钠的热分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155℃开始脱去结晶水,脱结晶水阶段动力学参数n=0.89,Ea1=152.8kJ·mol-1,A1=7.8×1018s-1,分子内脱水阶段动力学参数n=0.75,Ea2=274.4kJ·mol-1,A2=1.1×1030s-1,半寿命期为t1/2=1.3×109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精 L-谷氨酸钠 扫描 分解 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单峰法测定二苯并(b,f)-1,4-氧氮吖庚因纯度 被引量:1
14
作者 段晶钟 刘斐 +3 位作者 武惠恩 张远鹏 汪海涛 李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3-137,共5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单峰法开展了二苯并(b,f)-1,4-氧氮吖庚因的纯度分析。通过优化升温速率和样品质量,获得了最佳实验条件为:升温速率1.0℃/min,样品质量2.50~3.50mg。测得的二苯并(b,f)-1,4-氧氮吖庚因纯度平均值为99.35%,相对标准偏差(...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单峰法开展了二苯并(b,f)-1,4-氧氮吖庚因的纯度分析。通过优化升温速率和样品质量,获得了最佳实验条件为:升温速率1.0℃/min,样品质量2.50~3.50mg。测得的二苯并(b,f)-1,4-氧氮吖庚因纯度平均值为99.3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33%(n=5)。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核磁共振氢谱(1 H-NMR)法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相差不大。差示扫描量热单峰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可作为二苯并(b,f)-1,4-氧氮吖庚因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并[b f][1 4]氧杂吖庚因 纯度 扫描单峰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核磁共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示差扫描量热法研究水热温度和浓度对CeO_2结晶效果和模板炭化效率的影响
15
作者 唐远征 陈丰 陈志刚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1,共5页
本文采用热重-示差扫描量热法(TG-DSC)联用技术对不同的水热温度,以及不同浓度CeO_2前驱体反应物的竹叶模板进行N2气氛下的热解特性实验研究。同时,结合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分析,比较了水热温度以及CeO_2前驱体反应物浓... 本文采用热重-示差扫描量热法(TG-DSC)联用技术对不同的水热温度,以及不同浓度CeO_2前驱体反应物的竹叶模板进行N2气氛下的热解特性实验研究。同时,结合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分析,比较了水热温度以及CeO_2前驱体反应物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规律,确定得到炭化效果和保持生物形貌产物的水热温度和浓度。结果表明:前驱体复合物热解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溶剂蒸发阶段、有机质分解阶段和有机质炭化阶段。CeO_2的负载降低了生物模板炭化的温度,浓度为0.1mol/L,水热温度为120℃的模板负载CeO_2煅烧后,可以得到较好保持生物形貌的产物,且CeO_2结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 CEO2 炭化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法评估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春华 惠菊 +2 位作者 王翔宇 于雷 王满意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11,共4页
对植物油氧化机理及影响因素做简要概述,综述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法(TG)在评价植物油氧化稳定性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植物油氧化过程中的物性变化,为植物油的质量控制和货架期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 扫描法(DSC) 热重法(TG) 植物油 氧化稳定性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场核磁和差示量热扫描的面条面团水分状态研究 被引量:94
17
作者 刘锐 武亮 +4 位作者 张影全 张鹤岭 张波 黄柏林 魏益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88-294,共7页
为了解低水分面条面团中水分的存在状态,明确真空度及和面时间对水分状态的影响,该研究以3个小麦品种(济麦20、宁春4号、济麦22)磨制的面粉为材料,采用真空和面制作低水分面条面团(含水率35%),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low-field nu... 为了解低水分面条面团中水分的存在状态,明确真空度及和面时间对水分状态的影响,该研究以3个小麦品种(济麦20、宁春4号、济麦22)磨制的面粉为材料,采用真空和面制作低水分面条面团(含水率35%),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和差示量热扫描(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2种技术,测定不同真空度(0、0.06、0.09 MPa)和搅拌时间(4、8、12 min)下面团中水分的形态和分布,并进一步分析2种技术测定水分形态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低水分面条面团中,水分主要以弱结合水形态存在。不同品种的小麦粉面团的水分形态及分布存在差异,强筋小麦粉(济麦20)制作面团的水分自由度较低。真空和面(0.06 MPa)可以促进水分与面筋蛋白的相互作用,降低面团中水分子流动性,促进水分结构化;而非真空或过高真空度均会导致面团中水分自由度增加。济麦20、济麦22小麦粉和面时间为8 min时,面团水分流动性较低;而宁春4号小麦粉面团在4 min时,水分自由度较低;继续搅拌,深层结合水减少、弱结合水增多。LF-NMR和DSC测得面团水分状态的结果具有一致性。LF-NMR测得的弱结合水峰面积百分比与DSC测得的可冻结水百分比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r=0.695),且深层结合水峰面积百分比与非冻结水百分比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r=0.564)。研究结果为认识制面过程中水分的作用,优化和面工艺和调整产品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 和面 核磁共振(NMR) 扫描(DSC) 低水分面条面团 水分形态和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含量对淀粉糊化和老化特性影响的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 被引量:56
18
作者 周国燕 胡琦玮 +1 位作者 李红卫 袁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89-92,共4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水分含量对大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热力学行为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淀粉糊化温度提高,糊化热焓变化明显,且不同淀粉完全糊化所需的水分含量也不同。同时,水分含量不同,淀粉发生老化的程...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水分含量对大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热力学行为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淀粉糊化温度提高,糊化热焓变化明显,且不同淀粉完全糊化所需的水分含量也不同。同时,水分含量不同,淀粉发生老化的程度不同,水分含量对不同淀粉老化的延缓作用也存在差异,水分含量对大米淀粉老化的影响较马铃薯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法(DSC) 糊化 老化 水分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确定原油的含蜡量 被引量:56
19
作者 李鸿英 黄启玉 +1 位作者 张帆 张劲军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2,66,共4页
应用DSC热分析技术得到了原油析蜡过程的热谱图 ,测定出了原油的析蜡点、析蜡高峰点、析蜡热焓等特性参数。给出了根据DSC实验结果计算原油含蜡量和一定温度区间内原油析蜡量的方法。分别对大庆、中原、胜利油田的原油进行了DSC热分析实... 应用DSC热分析技术得到了原油析蜡过程的热谱图 ,测定出了原油的析蜡点、析蜡高峰点、析蜡热焓等特性参数。给出了根据DSC实验结果计算原油含蜡量和一定温度区间内原油析蜡量的方法。分别对大庆、中原、胜利油田的原油进行了DSC热分析实验 ,根据其DSC热谱图计算了 3种原油的含蜡量以及不同温度区间内的原油析蜡量。其计算结果与采用RIPP 90方法 (氧化铝吸附法 )的测量结果对比表明 ,二者吻合较好 ,从而验证了DSC方法的可靠性。计算原油含蜡量方法的关键是选取DSC热谱图基线及确定蜡的平均结晶热。蜡的平均结晶热与原油中蜡的分子结构、碳数值等因素有关。胜利原油蜡的平均结晶热取 2 15J/g ;对未知分子结构的原油 ,建议蜡的平均结晶热取为 2 10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含蜡 分析法 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番茄红素的纯度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伟 丁霄霖 +1 位作者 戴庆平 袁钻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7-89,共3页
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scanningcalorimetry,简称DSC)是法定的药物纯度测试手段之一,可以快速、方便、准确地测定高纯度化工、医药产品。本文应用此项技术对纯化出的番茄红素晶体进行了纯度测定。并将测定结果与HPLC法和分光光度... 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scanningcalorimetry,简称DSC)是法定的药物纯度测试手段之一,可以快速、方便、准确地测定高纯度化工、医药产品。本文应用此项技术对纯化出的番茄红素晶体进行了纯度测定。并将测定结果与HPLC法和分光光度法做了比较,结果表明DSC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 番茄红素晶体 纯度 测定 食品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