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班斯基差生教育思想述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瑾瑜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2-55,共4页
关键词 差生教育 巴班斯基 问题 学业不良 学习态度 教育会诊 学习技能 科任教师 实验研究 最优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初中的差生教育试点 被引量:1
2
作者 吴雪萍 《外国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4-44,共1页
目前,法国有368所初中正在进行为期一年的差生教育试点,试点经验将于1996年9月在全国各初中推广。试点的目的在于探索转变差生的教育途径,使所有小学毕业生在进入初中后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关键词 差生教育 初中毕业 法国教育 试点经验 教育途径 转变 小学毕业 试点工作 学习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赞科夫论差生和差生教育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醒东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12,共6页
赞科夫对差生和差生教育问题进行过专题研究和比较研究,提出了通过促进差生的一般发展来克服学业成绩不良的差生教育思想和方法.他领导的实验室的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对于解决差生问题是有成效的.本文以历史的方法,对赞科夫就差生和差生... 赞科夫对差生和差生教育问题进行过专题研究和比较研究,提出了通过促进差生的一般发展来克服学业成绩不良的差生教育思想和方法.他领导的实验室的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对于解决差生问题是有成效的.本文以历史的方法,对赞科夫就差生和差生教育问题所做的实验研究及论述加以介绍.全文共分五个部分;一、差生教育问题的提出和差生的特点;二、传统教学中的差生教育措施;三、实验教学中的差生教育方法;四、差生的含义及差生的发展进程;五、小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生教育 一般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不协调理论在差生教育中的运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曾英 杨明均 《重庆社会科学》 2001年第5期71-72,共2页
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在研究态度转变问题时于1957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认知由许多因素构成,它们之间有些是彼此独立的,有些则是相互关联的。相互关联的认知因素之间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两个认知因素之间呈协调关... 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在研究态度转变问题时于1957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认知由许多因素构成,它们之间有些是彼此独立的,有些则是相互关联的。相互关联的认知因素之间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两个认知因素之间呈协调关系,二是呈不协调关系。在对待任何问题和事件上,人总有一种要保持各种认知协调的倾向,保持自身态度与行为协调一致的动机。一旦认知不协调,人就会感到紧张、不安和烦闷,就会产生减少或消除这种不协调的内在驱力。当个体认知失调后,减少不协调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减弱不协调要素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不协调理论 差生教育 社会心理学 应用 矛盾心理 奖励教育 惩罚教育 群体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生教育”散论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定刚 《当代教育科学》 1997年第2期42-45,共4页
关键词 差生教育 学校教育 过程强化 二元对立 教育机制 个性因素 价值判断 人的个性 强化方式 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中差生教育的几个问题
6
作者 潘展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2-36,共5页
差生的教育问题,历来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我校办学八年来,始终十分重视对差生的教育,总转化率达98%
关键词 差生教育 班级 审美艺术教育 职业理想 事业理想 劳动服务 纪律 集体主义 心理品质 旅游服务人员 学校 学堂 品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莹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8S期185-185,187,共2页
青年教师授课中应注重传统教学方法的应用,从备课入手,把握好授课的几个环节,并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注差生的反映,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青年教师 教学方法 备课 讲课 课堂气氛 差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